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2022年),供大家参考。
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 ————兼谈任务型实用写作的介入 作
者:
季丰
作者简介:
季丰,浙江省富阳中学。
原发信息:
《语文学习》(沪)2013 年第 6 期 第 67-70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3 期
《语文学习》2013 年第 1 期上刊出了余党绪老师《以公民姿态,就公共事务,做理性表达——基于“公民表达素养”培育的写作教学》一文(编者注:该文转载于本刊 2013 年第 3 期),令人振奋。文中提及要“以公民身份写作,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时代的脉动中发现表达的灵感与素材,在社会的矛盾中抒写真我的感受与思考”,而“‘就公共事务’发言,基本的教学思路应该是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就现实的社会事务,表达具体的态度与意见”。这为高中写作究竟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宣言,而且并非孤军奋战。它代表着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当下写作教学及应试作文指导“小美文化”倾向的一种忧思,亦代表着在“作文的思辨性”“智性散文写作”“议论文写作”等诸多倡议基础上的集体转身。
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转身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在写作教学思想的博弈中不断使中学写作教学的发展变得更为稳健与清晰。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当然,写作教学的问题本亦是语文教学中的“百年之痒”。根源在于中学写作教学内容缺少一个清晰的格局,常因时代环境、文教制度、流派思想的变迁而游移不定。既要使写作教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又要保持写作教学的基本传统元素,这是考验我们教学智识与定力的一个关键。
首先要从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的检讨开始。
毋庸讳言,这几乎是我们大部分人对写作教学进行思考与探究的起点,甚至被误解为一种常识。但我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三大文体是“教学文体”而非“事实文体”。所谓“教学文体”,“是相对于事实文体的一个概念,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将最基本的几种表达方式抽取出来,作为训练的基本文体”。(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P8)这里包含着一个良好的初衷,那就是这三大基本功一旦练成,学生日后行走写作“江湖”自然会触类旁通。但是,正如叶黎明所说:“教学文体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实践脱节,因为只有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将来的写作而言,是不够的。而与实践脱节,反过来又严重束缚了教学的开展。”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三大文体的写作教学功能。真正的问题在于,将表达方式“文”化后,三大“教学文体”渐渐地在写作教学中褊狭
地固化为“事实文体”,而模糊了写作教学的真正走向,并在一代代的师生中“生根发芽”。这样直接催生的后果是,当高考写作测试开出“文体不限”这样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条件后,“四不像”作文应运而生。
这无疑在提醒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未来进行探索与设计之时,勿忘回头看看我们出发的原点,看看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看看在这历史进程中,我们曾充当和将充当怎样的角色。
而更冷峻的事实在于,在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早已淡化了这三类文体,而提出了另外的表述:“写作理论类文本,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
新课标对写作文类的划分暗示着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的取消,而还原其作为写作表达方式的功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理论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已然形成写作教学文体的新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类文本写作的要求仅为“尝试”。更为遗憾的是,新课标实施多年来,这些在高中写作教学和测试中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
“写作是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等手段,建构意义,构造语篇,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活动。”(王荣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P75)在这个定义当中,从教学角度来说,可选择的最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字等手段”,其中也包括各种表达方式;而“特定语境”中进行“表达与交流”显然是写作的情境与目的。
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所做的写作教学工作却是,把作为手段的表达方式当成了写作训练的情境与目的。这种混淆使得写作教学理论架构难以分明。要使中学写作教学有一个明晰的框架与方向,必须使写作教学的各个内容各正其名,各安其位。或者说,至少我们要辨识清楚写作教学中体与用的关系。
按照王荣生的概括:“中学生写作的语篇类型有不同角度的分类,这些分类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写作的学习内容。”一是按照表达方式,二是依据语篇的功能目的,三是根据话题领域,四是依据阅读对象。其中“早年的研究是按照表达方式”,“近年的趋势是依据语篇的功能目的”。
以下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母语课程常用写作形式”(王荣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P80):
在这样一个写作教学内容的框架当中,“语篇目的”指向的是写作的类型,“表现形式或体裁”相当于我们的各种文体,“常用呈现形式”也即我们的表达方式。这样的架构一目了然,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以什么样的形式教,都很分明。其实,国外母语写作教学内容的表述大多采用这样的形式,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所以,笔者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三大新文体“理论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的基础上,建议确立高中写作教学“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的原则。
所谓“以表达方式为体”,是为落实新课标中提到的“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把这作为写作的主体教学内容,同时也保证了与传统写作教学内容的接续。
“以任务情境为用”是指我们在写作训练与测试时,要寻找或虚拟具体的写作任务或情境,而不再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是无所不及的散文作为写作的载体,从而使中学写作的主体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写作不再脱节。
任务型实用写作
当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出于考试的功利目的,写作训练大多是以模仿高考作文试题为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究其原因,作文题由于考试指向而变得面目可憎,写作的情境不能符合学生写作的愿望。任务型实用写作尝试设定有针对性的具体任务情境来引导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
具体的任务情境最为现实的体现就在于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类型除了前述课标及“美国马萨诸塞州母语课程常用写作形式”中所显示的之外,在《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中,相当于我们高中阶段的水平 5 与水平6 的写作要求中也有如下阐述:
水平 5:“学生运用记叙文、事务性文本、报告、程序说明、解释性和劝导性文本,围绕有挑战性的观点和信息写出翔实而富有表现力的文本……如怎样写要点一览表,怎样作会议纪要,怎样写会议日程,怎样运用互联网或光盘等等。”
水平 6:“在个人、小组或示范性的写作活动中,学生建构正式信函、脚本、长篇故事、诗歌、对话、抒情诗、建议,录像或多媒体、报告、评论、意见、概要等多种文本。”
我们可以设想,在写作训练的时候,以实用型文本来创设任务情境,会让我们的中学写作教学更为丰富而鲜活,我们的教学追求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
任务型实用写作能为写作训练创设情境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与方向;并以实用类文本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这样一个努力能让学生从应试写作的单一训练中解脱出来,开拓视野、激发兴趣,让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
以下是笔者编写的《任务型实用写作校本教程》中的一次训练设计,并以此呼应余党绪老师的“公民写作”理念:
给校长的建议
这是世界书局 1933 年印行的《模范公民》“公民训练小册”全八册中的第八册(相当于小学四年级下)的部分目录。
1.我看见新事物,要常常留心研究
2.我不盲从,不随声附和
3.我没有得到允许,不动别人的东西
4.我不轻易向人家借东西
5.我遇见车马及一切危险,要敏捷的避免
6.我看见同学有危险的举动,立即劝止他
7.人家有事问我,我要恳切地回答他
8.我说话要轻而和气
9.我对人要和颜悦色
10.我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叫别人去做
你看完之后,有何感受?结合你和你的同学们的公民意识与行为,你有何思考?和一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你们认为应该改变的富阳中学里的公民形象问题或情况。然后写一份给校长的建议,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需要关注,以及你们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正的原因。
1.写下学校里一些应该改变的状况的细节,以引起关注。
2.使用有力的语言让你的论证更加有效。用坚定的肯定语气来表现你希望校长接受的观点,用坚定的否定语气表现你反对的观点。
任务型实用写作介入的意义与途径
众所周知,实用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几近于无。这种缺席容易导致写作教学仍旧在理论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之间来回奔移,或者衍生出被冠以“夹叙夹议”的杂交文体。只有让实用写作强势介入高中写作教学,方能撑起写作教学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只有如此,一线教师对三类文本的特
征与教学目标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对学习写作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也正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写作文类要求。
再者,任务型实用写作以其鲜明的读者意识、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和丰富的实用文类三大特征将会为写作测试的破“宿构”难题提供绝佳的良方。特别是丰富的实用文类,它将为我们的写作测试命题提供广阔的可选择的空间,同时也使那些为应试作文而生产的诸多作文模式无用武之地。
比如这样一道作文题:
写一篇 80 字左右的文章,向阅卷老师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曲或歌,努力使阅卷老师看完你的文章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去听。
要求:(1)标题就是你喜欢的曲或歌的名称;(2)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理由充分,合情合理;(3)你可有选择地调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从而使你的推荐更打动人心。
在这道题中,有明确的读者“阅卷老师”,其写作任务是推荐歌或曲,从实用文类角度来说属劝说、建议类文本。主体的语篇构造要求有清晰的思路与充分的理由,同时亦可调动多种表达方式服务于说理动情目的,对学生写作能力亦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查。
当然,任务型实用写作的介入一方面丰富了写作教学内容与写作测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写作测试的引领。这是实用写作强势介入高中写作教学的最佳途径。
而事实上,任务型实用写作在高考测试中并非完全没有体现。
1965 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85 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1989 年“给好朋友回信”,以及 1987 年的“简讯”,都是有着明确任务情境的实用文写作。即便后来任务型实用写作没有成为显性的写作测试内容,但在各省高考题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考查区块还是能见其身影。比如 2011 年湖南卷的新闻短评、2011 年湖北卷的颁奖词、2011 年四川卷的感谢信、2009 年广东卷的致谢词、2008 年福建卷的晚会开场白等等。特别是 2010 年浙江卷的“零碳馆”海报,把“海报”这一实用性、生活性很强的应用文体移植到高考语言文字应用考查当中,让入耳目一新。
如果把这类语言文字应用题转移到写作测试中,以任务型实用写作的方式放大其写作容量与要求,或以大小作文的形式分别实现写作能力的分类测试,从而使新课标中的新三大文体写作及相关能力要求能得到充分的检测,也许会使现在陷入困境的写作测试与写作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推荐访问:以表达方式为体,以任务情境为用 情境 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