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03 14:5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精选推荐】

 

 在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以《用匠心寻匠人》为例 作

 者:

 张燕

 作者简介:

 张燕,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201112)。

 原发信息: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 年第 20181 期 第 67-71 页

 内容提要:

 以《用匠心寻匠人》写作课的活动设计为载体,以课前实践体验、课堂交流、课堂辩论为主要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以求真为目标,在实践中找论据;以研究为主线,在体验中求思辨,以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关

 键

 词:

 实证/研究/批判性思维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8 年 08 期

 美国政治学教授梅利莎·巴特勒(Melissa Butler)在一篇采访稿中提到“Sage on the stage”,意思是“由讲台上老师教会学生所有知识”。这位接触过不少中国学生的西方学者坦言,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中国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写作能力较弱,批判性思维不足。这位教授甚至不客气地表示这一现象与传统的中国

 式教育有关,中国教育并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而且这种教学方式早已过时。

  这或许是第 N 次看到西方学者对我国的教育现状提出质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心有不甘,却欲言又止。但是反观自身的教学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否一直在充当“sage on the stage”这个“讲台上的圣人”?以宣讲的方式灌输知识经验,台下的“门徒”专心致志地记着笔记,揣摩台上人的心思,根据台上人的观点,按图索骥得出一个接近“标准”的答案,或是写出一篇合乎阅卷人口味的文章。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引导学生冲破盲从,不以掌握知识为目标,而是追寻知识产生的经验基础、方法和逻辑过程。笔者决定以一次《用匠心寻匠人》写作课为例做一次学习活动的尝试。这一活动设计基于两个考虑:一是从形式上看,写作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载体;二是从内容上看,选取思辨性较强的年度热词,有利于话题的展开。

  一、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教学目标

  (1)了解“工匠精神”的概念;

  (2)通过信息采集和实践走访,进一步理解“工匠精神”的涵义;

  (3)用辩证的眼光思考“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能客观、理性地分析当下社会的“匠人热”。

  (二)课前准备

 首先以 10 人为一个单位成立活动小组,由组长和组员讨论并制定学习活动的方案,确定任务、活动流程、监管和评价规则。根据学生制定的方案,主要涉及两项活动:

  1.寻找匠人

  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寻找传说中的“匠人”,了解他们的事迹,并为他们写推荐词。

  2.走近匠人

  挖掘身边的匠人,通过观察、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常态,记录下你们的对话和从中获得的体验与感受。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小组展示、交流采访体验、课堂辩论。学生在小组展示环节将所理解的“匠人”按照其行业特征进行归纳梳理。交流采访体验环节,将学生走访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认可度最高的匠人“阿大”作为典型事例加以分析,借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匠人”的真正内涵。最后鼓励学生围绕“匠人热”展开课堂辩论,激发学生思辨的火花,生成理性思考。

  1.小组展示

  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信息,选择组员感兴趣的行业制作专题。最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完成“工业制造类”(见表1)、“文化传承类”(见表 2)、“民间美食类”(见表 3)等专题。

  2.交流采访体验

 学生以 PPT 或朗读采访记录形式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一段学生关于“阿大葱油饼”老板阿大的走访记录引发了课堂的第一次小讨论。采访记录如下:

  “驼背的阿大,腿脚有病的阿大,是怎么撑下一天 10 个小时的工作?一个小小的葱油饼为什么多年保持 5 元的价格且口味如一?来不及多想,阿大师傅已经将热腾腾、香喷喷的葱油饼交到我手中。而阿大呢,继续躬着背,揉面,抹油,撒葱,每一步有条不紊。炉子冒出来的热气把阿大的脸熏得又红又亮,深秋的天气,额头上却汗津津的。那一刻,有感动到我。”

  学生之中产生争议。主要矛盾集中以下两点:

  观点一:把阿大做葱油饼的认真精神提高到“工匠精神”的高度,是对“工匠精神”的误读。

 观点二:阿大十年如一日,保持葱油饼制作的工艺,阿大是美食界的“匠人”。

  教师建议一:请同学们回归课前准备的资料,根据课前搜寻的工匠信息,找到他们的共同点。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总结。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产生争议到达成共识,明确“匠人”既可以是代表国际顶尖技术的“国宝级”技工,也可以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工艺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不看身份,看品质。从而进一步确定“工匠精神”的概念。

  教师建议二:回到阿大的问题上,阿大是制作街边美食葱油饼的手艺人。他具有哪些特点?他的手艺是否到了无法替代的起高境界?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阿大专心做饼,坚持质量。但是说到“无法替代”或者“超高境界”,似乎过度拔高,不符合实际。

  教师建议三:如果“阿大属于‘工匠’”缺乏有力论证,那么学生所列“‘民间美食组’属于‘工匠’”这一命题是否值得商榷?师生互动讨论并得出结论,教师绘制图表并作小结(见图 1)。

  3.课堂辩论

  主题:你对当前社会的“匠人热”怎么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学生 1: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明星比粉丝多,作家比买书的人多,骗子比傻子多。现在,匠人也比崇拜匠人的人多了……”

  学生 2:国家号召“工匠精神”,民间呼唤“工匠精神”,以上这位同学所举只是个别的不和谐现象。

  教师建议:组织课堂辩论,用有力的论据说服对方。

  学生根据各自观点形成正反两方,具体内容见下页表 4。

 教师总结:正反双方的论述都有一定的依据。我们追求“工匠精神”本身符合当代中国对品质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我们鼓励并欢迎社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匠人”。但是我们对“匠人”和“工匠精神”的追求不可盲从。应以一颗“匠心”来寻找“匠人”。

  (四)作业

  以“用匠心寻匠人”为主题完成作文

  二、活动效果分析

  《“匠人”须修“匠心”》《器物有魂魄,匠人有匠心》《泥沙俱下,匠心可贵》《唯朴素“匠心”铸辉煌“中国梦”》等一篇篇观点鲜明、论证有力、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出现在笔者眼前,这次写作训练的质量大大超越平时的当堂写作。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以求真为目标,在实践中找论据

  我们时常教导学生,写作要写真事、抒真情,唯“真事”出“真感”,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他人。记得笔者小时候写过一篇作文《记一次登山的经历》。家乡是平原,没有一座山。山是什么样?登山的感觉是怎样的?笔者无从知晓。为此,父亲特地带笔者去爬了黄山。走过艰险,洒下汗水,笔者明白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可贵,也领略到了“山峦峰叠峰,一峰更比一峰高”的壮丽景观。及至于长大后再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尽志无悔”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深刻的感触。“要知道梨子的

 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此次作文课的学习活动设计,笔者就引导学生亲口尝了一尝这“梨子”的滋味。

 这次活动中要求学生“寻找匠人”“走近匠人”,在信息采集和实践走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靠近“匠人”,去发现他们的汗水,感受他们的坚守。正如前文引用的一段学生关于阿大的走访记录,“驼背的阿大,腿脚有病的阿大,是怎么撑下一天 10 个小时的工作?”阿大的专业技能没有达到“顶尖水平”,也谈不上什么艺术境界,但是真真实实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个普通手艺人对工作的敬业,对质量的追求。也正是有了这种实践体验,“工匠精神”对学生而言,不再是空洞说教的新闻图片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金字牌匾,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小到爱岗敬业,大到爱国筑梦。

  (二)以研究为主线,在体验中求思辨

  考场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观点明确、立意深刻、内容充实的作文。时间的限制、空间的束缚、个人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局限性,使得普通学生的当堂写作存在先天不足。如若我们鼓励学生把这个“命题”带回家,甚至带上社会,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以“主体性”“开放性”“合作性”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将有助于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以这次学习活动为例,课堂展开之前,学生经历了信息采集、走访调查、小组合作、归纳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学生个体对于命

 题的先天不足。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采访记录、展开课堂辩论,经历了分析、评估、整合的思维推进过程,自我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社会层面与国家层面,多角度的观点碰撞与深度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辨力提升。

  总而言之,思维没有捷径,越想走捷径越会产生谬误。“人的实际观察和经验,才是知识的基础和最终判官。”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妨引导学生从实证与研究做起。

推荐访问:实证与研究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 实证 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