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范文.docx

时间:2022-07-02 1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范文.docx,供大家参考。

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范文.docx

 

 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防止和减少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确保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有关政策法规精神和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实验室”是指大学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各类实验场所,包括各类公共实验室(含教学实验室、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及其他校内实验室等。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包括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用电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废物安全与环保管理,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与管理机制建设、教育培训与考核等。

  第三条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在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四条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制。我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实行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体制,各级责任人各司其职,层层落实责任。本项工作由校实验室安全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等是本项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各院、系(以下称二级单位)正职领导为二级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二级单位部门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在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师生为具体责任人。

 第五条 全面签署实验室技术安全协议。各二级单位第一责任人代表所在单位与学校签订《大学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实验室负责人代表实验室与二级单位签订《XX 学院、系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书》;进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员工与实验室负责人签订《XX 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书》。确保实验室技术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第六条 在校实验室安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职能部门实验室管理处基本职责及工作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组织制定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规划及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

  (三)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各单位执行规章制度、教育培训及隐患整改等工作,重点负责设备使用安全、化学品安全、辐射安全及生物安全等。实验室消防安全与治安安全由保卫处负责。

  (四)组织协调实验室技术安全专家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及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五)组织开展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和应急演练工作。

  (六)指导督查各二级单位落实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的制度建设。

  (七)受理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报告,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第七条 各二级单位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单位可根据需要组建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组长,领导本单位的实验室技术安全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各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处的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的专业、学科特点,制定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组织开展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组织开展本单位各类人员的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教育和业务培训。

  (四)负责本单位实验室技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报告、警示,并组织落实隐患整改和配合做好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五)落实至少一名正式教职工为专(兼)职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员(简称安全员)。安全员负责协助院系具体落实实验室技术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实验室人员(包括学生)安全教育、实验室技术安全相关信息报送、实验室技术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及应急处理等日常工作。

  第八条 教学和科研及公共实验室负责人对本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实验室应至少有一名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的教师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员,负责所在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处和所在单位的指导下,根据本实验室的专业、学科特点,制定具体的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组织开展本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组织开展本实验室各类人员的安全与环保教育和业务培训。

  (四)负责本实验室技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报告、警示,并组织落实隐患整改和配合做好安全事故处置工作。

  (五)做好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日志和安全事故记录,并归档备查。

  第九条 凡进入实验室的任何人员,均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管理。

 第十条 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

  (一)实验室准入制度。各二级单位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并落实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师生员工要落实和加强“防火、防盗、防毒、防爆”等安全教育。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上岗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涉及剧毒品、放射性物质、特种设备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等有特殊资格要求的岗位,必须配备符合相应上岗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本科新生、研究生新生、新晋教师、新聘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留学生、进修生及其他来校交流人员在进入实验室时,需要按照规定完成实验室技术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本科学生做教学实验时,需有教师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场指导。毕业论文或研究生进行单独实验应由导师批准。对有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实验,实验室应发放安全操作规范告知书,进入实验室人员应认真仔细阅读,并签字确认,实验室安排人员监护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二)实验项目安全审核备案制度。凡涉及剧毒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科研项目和教学实验项目,实施前应就项目所涉及危险品类别和数量、安全风险因素、实验环境条件、实验室和人员资质要求、实验方案设计、环保评估及安全保障措施等进行申报,经所在单位审核并提出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意见后报学校实验室管理处审核备案。学校实验室管理处可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估,对不具备安全实施条件的项目,及时发出暂停实施通知。各单位应加强对备案项目的实施过程监管,督促相关实验室和项目组落实安全措施,确保项目安全。

  (三)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制度。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项目立项前,相关职能部门和申请单位应加强项目的安全审核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对实验室的建筑选址、场地布局、配套设施、仪器装备、实验过程和实验产物、环保评估等各

 方面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严格把关,将实验室的安全风险防范前移到规划、设计和施工前期阶段,确保实验室技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行。

  (四)检查与督导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和督导制度。学校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代表学校组织实验室技术安全专家督导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各类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和督导。在安全和环保工作检查中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应向所在单位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且未及时落实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予以通报批评并可责令其暂停运行,直至整改完成。各实验室应落实日常检查制度,按照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实验室技术安全员或任课老师须在实验前、后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每学期应至少进行 2 次综合检查,国家法定节假日前和每学期放假前,二级单位应依据《大学实验室技术安全检查表》进行例行的安全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形成简要报告,报送校实验室管理处备案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各二级单位对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协助完成整改的安全隐患,须向实验室管理处、保卫处、基建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

  第十一条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

 安全责任人明示制度。实验室的每间实验用房应指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日常安全与环保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各单位应将每间实验室的名称、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统一制作标示牌并置于明显位置。

  (二)

 实验室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学校规章制度,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张贴或悬挂在显眼处。

  (三)

 实验室应建立卫生值日制度,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仪器设备布局合理,实验材料摆放有序,实验室废物处理规范,不在实验室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四)

 实验室应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并明示。

 (五)

 实验室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学校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各类危险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废弃物、剧毒化学品、麻醉和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品、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等),严格遵循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五双”原则。危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等环节应当有完整、规范的记录。应当根据账物相符原则,定期对危险品进行全面核对盘查。

  (六)放置危险品的场所必须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应根据危险品的性质采取固液分离、氧化剂还原剂分离的存放原则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试剂柜中;挥发性试剂应存放于通风试剂柜中;液体试剂应置于相应的抗腐蚀托盘中;试剂柜应张贴试剂清单,设置易燃、易爆、有毒、易挥发等相应的警示标识,做到台账清晰,安全防护。并按照学科性质的不同,为实验人员配备必需的劳保和防护用品,以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七)实验室区域严禁从事吸烟、烹饪、用膳和娱乐等与实验室无关的活动,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严禁留宿;实验区必须穿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

  (八)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的安全措施,并关闭仪器设备、水、电、气和门窗等。

  (九)实验室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分类管理和规范处置。

  (十)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情况记录,做好日常维护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十一)实验室需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张贴或悬挂在显眼处。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危险品被盗、丢失、泄漏、严重污染和超剂量辐照等安全事故,需立即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同时向实验室管理处和保卫处报告,必要时向当地公安、环保、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经过和处理情况应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十二条 用电安全管理

  (一)实验室电器及其线路的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二)实验室内不得擅自改装、拆修配电箱、电源插座等设施,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不使用劣质或不合格的低压电器产品,必要处张贴防电警示标志。

  (三)实验室内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应配备足够用电功率的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设备须保证正确的接零或接地,严禁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外壳与室内的金属管道直接连接。

  (四)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以免触电或燃烧。对实验室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开关、插座等应定期检查及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器件,防止绝缘老化、接触不良、过负荷等因素引发事故。

  (五)实验室内应警惕发生电火花或静电,在使用可能构成爆炸混合物的可燃性气体时尤需注意。

  (六)使用高压动力电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手套,或用安全杆操作;发生人体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电线与人体分离后,再实施抢救。

  (八)空调、电热器、计算机、饮水机等设备不得在无人情况下开机过夜;确需过夜或连续运行的设备,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仪器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清除,较大隐患应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做好防护措施。

 (二)各单位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提供符合规范的安装使用场所;并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情况落实防火、防盗、防潮、防热、防冻、防尘、防震、防磁、防腐蚀、防辐射和防泄密等安全技术措施;重型仪器设备的安装必须考虑楼板的承重能力,一般应安装在建筑首层。

  (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有专人保管,定期进行校验、校准和维护保养,并做好使用和维护保养记录;应注意贵重仪器设备的停水、停电保护,防止因电压波动或突然停水、停电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应装置防雷设施以保证雷雨天气时仪器设备的安全;遇极端恶劣天气不适宜开机时,应停止仪器设备的使用。

  (四)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组织修复,并做好维修记录。一般仪器设备的维修、拆卸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由具备专业维修知识的人员进行;贵重仪器设备的维修应由生产厂家及专门维修公司进行。

  (五)不得使用机械温控类有霜或无霜型冰箱储藏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电阻炉和冰箱(冰柜)等附近。

  (六)应选用密封电炉、加热套(碗、板)、水...

推荐访问:环境保护 管理办法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