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认识,供大家参考。
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供需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而言的。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侧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农业农村发展难题和矛盾的关键环节,这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也是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十分突出的重要任务。
一、农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 国际知名学者 Yujiro Hayami,提出了农业发展三阶段论:以增加生产和市场粮食供给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政策在该阶段居于主要地位;以着重解决农村贫困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该阶段的主要政策;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通过政策支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该阶段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主要是以产量目标为主,努力增加农产品社会供应量和安全保障程度。新世纪尤其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成果丰硕,农业生产能力上升到新台阶,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为我国赢得经济全局工作的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国粮食库存连创新高,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农产品数量供大于求。有关数据显示,2015—2016 年度,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合计高达 2.54 亿吨,
创历史最高纪录。以棉花为例,2015 年度我国棉花库存占全球库存的50%左右,自 2013 年以来棉花库存连续三年超过 1000 万吨,近两年国内棉花与进口棉花价差很大,棉花的高价收储使国家潜亏 600 亿元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农产品总量充足,温饱型农产品已实现,出现供需平衡甚至产能过剩,扩大温饱型农产品消费的空间越来越小。可见,目前我国农产品在数量供给方面已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不是满足够吃、吃饱问题,而是要吃好、讲品质、讲安全、讲休闲、讲养生,然而,现在人们对农业上的许多新兴需求却得不到满足,中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的多功能开发不够,由此导致一方面出现大量农产品过剩滞销,另一方面在质量上又难以满足广大民众需求。农业供给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不能适应市场消费结构转型的需要,供需结构性的扭曲已经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为此,必须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推进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跃升。
二、农业发展现实性的迫切需要
一是解决国内与国际农业资源配置扭曲问题的现实需要。多年来,在惠农强农政策的激励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裕,不仅粮棉油糖供给库存水平高,而且过去一些供求偏紧的农产品,如牛羊肉供给数量也出现了相对充裕的情况;特别是受到国家粮食托市收购以及国内农产品生产规模偏小和成本相对较高等因素影响,国内多数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国内与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差距很大,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全面倒挂。据监测数据,目前国内小麦、玉米、大米平均批发价比进口到岸完税后成本价都高出 30%以上;国内猪肉、食糖的价格是进口价格的 2 倍左右;棉花、大豆价格也长期高于进口价格。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较大,甚至持续扩大,我国农业竞争处于绝对劣势,使得农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出现了国内生产的粮食成为国内储备而国内的消费需求则源于国外进口等的新困局。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本国增产的产量却存进了仓库。农产品库存压顶,收储潜亏巨大,粮食产量、进口数量、库存量都达到历史峰值,出现了农业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的怪现象。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国内外农业资源配置扭曲严重,国内过高的粮食生产成本在海外不具备竞争优势,增产越多亏损越多。因此,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降低农产品支持价格以减轻收储压力,农民生产利润将进一步下降,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但若保持或提高支持价格以保护农民利益,则价格倒挂更加严重,国家收储潜亏更大。这些“病根”主要出在农业结构和农业政策上。因此,我国的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入农业领域,调整农业结构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国内库存和市场的出清难题,努力把国内生产数量过多且质量不高又耗用大量农业稀缺资源的农产品调减下来。
二是解决农业内部产业之间资源配置扭曲问题的现实需要。我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比较效益一直极低。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同时,大宗农产品生产净利润反而很低。2014 年我国蔬菜平均每亩净利润为 2069.78 元,是稻谷的 10.1 倍、小麦的 23.6 倍、玉米的 25.30倍,苹果种植也有类似情况,而棉花、糖料、大豆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净利润都是负值。这充分说明,我国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业与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人均、劳均土地资源很低,土地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很难培育。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农业内部产业之间的资源,还要处理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生产的关系。应大力支持蔬菜、水果、桑蚕、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着力培育我国的农业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
三是解决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资源配置扭曲问题的现实需要。我国一产就业比重偏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偏低,这表明一产与二、三产之间存在资源配置扭曲。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粮食价格连年上涨,减缓了农村生产要素,延缓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因而,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之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生产率。同时推进农村土地
确权,加快土地要素流动;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二、三产业资金技术进入农业,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三、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高成本”与“低效益”并存。农业本质上是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低,种粮食经济效益更低,制约了务农收入的提高。尤其近年来,随着原材料和基础能源价格的上涨,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不断上升。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弱质低效问题更加凸显,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到工业的 1/7,农村土地、劳动力的成本和价格也在不断上升,粮食和农业增产的难度在不断加大。虽然劳动力成本和价格等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但同时也会以提升机会成本的方式,造成农业耕、播、收等生产服务成本的上升;而农业主要投入品的上涨,更是直接抬高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种粮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涨等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增长,造成农民农业收益减少或者增产不增收。以小麦为例,2014 年平均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 583.7 元,比 2007 年增加 209.9 元,与同期生产收益 229.7 元的增幅基本相当,也就是说生产收益的增加基本被生产成本的增加相抵消。其中,生产材料为 238.6 元,比上年减3.1%;生产服务支出 155.5 元,比上年增 4.9%;人工成本 189.6 元,比上年增 1.9%。我国粮食生产正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受此影响,在不扣除土地成本的情况下,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收益,虽然实现 2010年以来最高增幅增长,但每亩收益仍然仅为 431.1 元。
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高投入”与“高约束”并存。农业高度依赖生态环境。当前,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发展的危害很大。工业和城镇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和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而且,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合成物质使用量呈现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尽管对农业生产能力提升起到了极大作用,但由于不合理或过度使用,不但造成农业对“高投入”的路径依赖,而且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带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污染。以为例,2013 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 696.37 万吨,占全国总用量的 11.8%,亩均施用量达 32.4 公斤,是国际公认的化肥亩均施用安全上限 15 公斤的 2 倍多,而平均利用率仅为 40%左右;农药使用量达到 13.01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3.46 万吨,亩均农药施用量约为1.2 斤,而利用率仅为 30%左右;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 16.78 万吨,比 2000 年增加 82.6%,每年有数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这些未被消化稀释利用的化肥、农药和残留农膜,造成对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畜牧养殖大量使用添加剂,也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另一方面,农业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目前农业资源要素稀缺化,尤其是人增、地减、水缺的趋势难以逆转,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作为严重缺水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 395.2 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 1/6,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且分布不均等。农业用水比重较大,但利用方式粗放,2013 年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 0.5 左右,远低于 0.7— 0.8 的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农业能耗也呈逐步增加态势,2013 年全省农用柴油使用量为 113.43 万吨,比 2000 年增加 49.3%。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投入”带来的是“高消耗”和“高污染”,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加剧了本已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投入”与资源环境的“高约束”并存。
四、农业大省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方向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扭转粮食安全对产量、数量的片面强调,转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具体来说,去库存,就是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降成本,就是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途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以协调发展理念补齐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板和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当前,作为农业大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消费、加工需求的增长量可能有所减弱,而农业连年丰收后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时机;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优质安全营
养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潜力巨大,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了市场动力;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使农业生产的保障重点将更加突出,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空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大宗农产品库存消费比均处于历史高点,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更多回旋余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扩展了农产品市场空间,为外向型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要紧密结合实际,以搞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大省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认识 结构性 供给 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