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尊敬的育龄先生:
6 月 7 日,惊闻先生仙逝,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既是怅然若失,又是欲语无言。在此,谨向您表示致哀致敬!
您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无影灯下不老松”。您择一事,终一生,一百年初心不改,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书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传奇人生。您是一座“精神灯塔”,激励着后来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
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孺子牛,一生为民、一心为民。战争年代,您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您在战火中走上医学道路,一干就是一辈子,用一生奋斗践行了“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的铮铮誓言。作为一名卫生工作后来人,我要像您那样,一辈子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时刻不忘初心,厚植人民情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足平凡岗位,用心、用情、用功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服好务,站好岗。
您是我国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的拓荒牛,一马当先、一鸣惊人。您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一项项“从0 到 1”的医学突破在您手中实现。开展了国内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在胸外科,一生为人民勇
攀医学高峰。在经历了新冠疫情防控的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医疗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之需、时代之势,更是人民之愿。我们要像您那样,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以医疗科技创新保障全民健康,以全民健康托举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
您是为党拼搏、敬业奉献的老黄牛,一心一德、一生一世。“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您年逾花甲出任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70 多岁时为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患儿累得直不起腰,一生完成 15000 多例手术,89 岁仍出诊看病。您说“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看了无数的病人,我没有遗憾了。”百年沧桑,见证了您一生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一生奉献,诠释了您一辈子“一息尚存,就要多救一个患者”的崇高职业精神。
育龄先生,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伟大精神永在,我们将永远缅怀您、想念您。您放心吧,千千万万的白衣战士正踏着您的足迹,高举白求恩精神的伟大旗帜,在疫情防控主战场、在救死扶伤第一线、在医疗科技创新最前沿,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护航,筑牢一道道“防火墙”,撑起一把把“保护伞”,护佑着 14 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不懈奋斗。
“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尊敬的辛育龄爷爷:
曾经有幸看过关于您的文章,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太小,对您的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您是一名医生。
直到前天看了央视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您的事迹就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之余更有钦佩,让我忍不住提笔给您写下这封信。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您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共同度过了 100 多天紧张的岁月。目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您深受触动,立志“做一名白求恩式的医生”。
此后,您以白衣作战袍,投身于人民的健康事业,用行动践行医者精神。
1956 年,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个能够改变人生际遇的机会向您招手:留在部队可以当军官,专门接诊军队病员。
可那时候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您毅然选择到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组建了胸外科。
在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的 26 年中,您很少回家,成了一名“住院医”。日夜思索着一切减少患者痛苦的方法,向各种“未知”发起挑战。
经过您的不懈努力,我国胸外科领域多次取得“从 0 到1”的突破,还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在胸外科。
“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多救治一个病人!”一生完成15000 多例手术,直到 89 岁仍然坚持出诊。从拄拐杖,再到推手推车出行,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都没阻止您那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我相信所有听过您故事的人,都会和我有着同样的钦佩和感动。择一事,忠一生,在革命中淬炼成长,从小战士到大专家,您的一生与党的事业同频共振,这种责任与担当、敬业与奉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如今,您已经 101 岁了,虽然已卧榻在床,无法工作,但您的精神薪火相传。
在您身上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情怀和风范。
作为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的青年干部,我们要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血液”,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就像***总书记说的“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
此时此刻,我想告诉您:您的精神将一直指引我,让我在百折中锤炼政治、磨炼意志、锻炼本领,以奋斗之我书写人生新篇章!努力在乡村振兴一线干出一番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