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有人才有社会,有社会必然会有人(完整)

时间:2022-07-01 16:1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人才有社会,有社会必然会有人(完整),供大家参考。

有人才有社会,有社会必然会有人(完整)

 

 “有道德”,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尺鉴定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是否得当并借此规范人们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的政治法律紧密相连,是社会正面价值的象征,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能起到教育,认识,调节与导向的作用。邓小平讲的“有道德”是指我们既要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又要有共产主义的道德。我们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坚守“五爱”的基本准则,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这就是现阶段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简而言之,即不顾一切为共产主义的事业勇于献身的大无畏气节。共产主义道德是统领,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不同阶段的体现。邓小平极其关注人们的道德教育,他认为我们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促使人们形成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邓小平坚持我们必须“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知识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1

 的精神。他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同时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的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2 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位共产党员的伟大领袖对我国人民道德教育事业方面的良苦用心。

 邓小平曾说:“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材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 可见知识文化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以至于对社会的进步有多重要,它可以说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果掌握了丰富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就拥有了推动自己和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大动力。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巧妙地提出了“有文化”的教育宗旨。他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4

 把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劳动技艺、技能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备条件。他还提到:“列宁多次强调指出:工人一分钟也忘不了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我们要掌握和发现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

  1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367 页。

 2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62 页。

 3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998 年版,第 48 页。

 4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88 页。

 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达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5

 要实现这个美好理想就必须狠抓并抓好国民教育工作,由此他强调指出:“我知道科学、教育是很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6

 这些是他重新认识和定位文化知识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发展和进步的战略意义的最好明证,也足见他对国民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视。

 “有纪律”,纪律就是为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以及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自觉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因此,我们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必须要有严明的党纪党风保驾护航。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严明的纪律,作风涣散,它就不会有势如破竹的劲头,也当然不可能有顽强的战斗力,它的各项工作事业也就不可能顺利完成。邓小平十分注重纪律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7

 他还强调说:“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无论是不是党员,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纪律里就包括一条,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政策”。8

 在对青少年纪律培养方面,他说:“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9

 同时,各各行业也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只有这样,才能集聚亿万万同胞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共同奋斗。

 作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现代社会条件下对我国人们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人们全面发展自己的最佳途径。

 (三)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我们来看一下江泽民在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上的一段演讲“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行,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0 他的这段话揭示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 [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39 页。

 6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8 页。

 7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 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11 页。

 8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12 页。

 9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05 页。

 1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2 日第 1 版。

 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和要求就是要竭尽全力的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他提升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的高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被他看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意和最终指向,简而言之,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真理的深刻认识和深度把握。这一深刻认识既揭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加大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工作方面的力度。它既让我们认清了社会发展的新任务,也让我们明白了党的工作的新指示,即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还详细说明了我们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政治,物质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生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我国的人力资源库;就是要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永续发展,总之,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

 (四)胡锦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003 年 7 月胡锦涛提出了“以人文本”的发展思想,2003 年 10 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阐述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1

 这标志着胡锦涛的“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正式诞生并理所当然的成为今后我党工作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2

 这就意味着我们强调的发展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并把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发展全面结合的和谐发展,而这个发展的最终归宿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他还殷切嘱咐青年一代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这是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新青年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同样是他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在 2012 年 11 月 29 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其基本内容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产与进步的机会”,归根结底,它实质上也就是“每

  11

 《中国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3.10.22。

 12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4.3.11。

 一个中国人的梦”,也就是每个中国人自由全面发展自己的梦。人们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但人们必须在既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创造,显然,中国梦正是顺应我们时代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它既是中国发展的要求,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发展的要求。第一,中国梦中提到国家富强,它既是中华民族实现繁荣富强,伟大振兴的物质保障,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第二,中国梦中内含的民族振兴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三,人们幸福既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好诠释。因此,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经之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实质体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梦与中国梦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着的,当中国梦盛放之时,个人发展的梦也就会开花结实。从本质上来看,个人发展的梦恰似中国梦的基石,中国梦为个人梦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个人全面发展的梦与中国梦携手互生,相互融合,个人梦伴随着中国梦一起成长,全体中国人的梦合起来就是中国梦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的程度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 发展与中学生法律素质培育的关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学生法律素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有人才有社会,有社会必然会有人,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没有个人的存在,就没有所谓的社会,更没有所谓的社会发展,社会与人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带动人的发展,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都必须以对方的发展为前提,有必须以对方的发展为目的,这就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论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即人与社会是同步协调发展的,它们之间的发展具有同一性。这一思想宗旨和理论原则为中学生法律素质的培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理论指导。

 第一,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社会的存在,人与社会是同时产生的。人在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自然的创造出了人类社会,假使世界上没了人当然就不可能再有人类社会;根据马克思语录:“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

 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社会同时也在创造者人,人同时也是社会的创造物,如果世界上不再有人类社会,那么人的本质就脱离了自己发展的物质条件(就像鱼离开了水一样),人的本质也就得不到实现,因此,也就没有人这一说法了。第二,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人,便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这里说的“什么”就跟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里指的“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程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同理,什么样的社会便是指社会所能达到的发展程度,可见,这些都表明了社会与人之间的发展也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同步前进的。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的物质需求很难得到保障,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取暖,彼此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依附关系,在这种依附关系下,人只能在极窄的范围内从事生产实践活动,而这个范围也仅限于集体或部落之间。因此,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人的需要,人的能力都得不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简言之,人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低,相应的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不高。渐渐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人们摆脱了最初的那种彼此之间强烈的依赖关系,但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人的个性的丰富程度,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能力的发展程度又完全取决于他们所能获得的物质财富的多寡,人进入了物的依赖时期。只有当人既挣脱了对物的依赖,又挣脱了对人的依赖的时候,人的需要就会得到最大满足,人的能力也会得到全面发展,人的个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也会得到全面的丰富,到那时,人终于成了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也进入到最高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三,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有前后相连,先后继起的特性。从社会与人的三大发展形态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同步协调发展的。其一,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人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他们的先辈们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物质条件的影响,这些已有的物质条件承载着人的本质,同时也制约了人的发展。诚然,人的发展不可能挣脱现存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物质条件的限制,总是与它们相适用的存在和发展。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1 页。

推荐访问:有人才有社会,有社会必然会有人 有人 社会 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