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考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指津: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精选推荐】

时间:2022-07-01 13: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指津: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指津: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精选推荐】

 

 高考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指津:

 高考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一、考情探究 1. 含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式 常见的命题方式 (1 1? )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 2?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 3? )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二、考题引路 (2012 安徽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①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读懂大意】

 第一句:寻胜景而忘春寒

 第二句:驻足春风夕照间 第三句:最爱东山晴后雪 第四句:夕阳脉脉照雪山 【考题立意】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鉴赏评价)。

 【审题要点】

 简要分析

 诗人的形象 【考题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本诗的前三句中,“只知”“逐胜”“忽忘”“小立”“最爱”这几个词从行为和心理方面塑造诗人形象,通过这些描写,很容易概括出诗人的形象。如“只知逐胜”“小立”可见诗人心境悠闲,生活闲适。“忽忘寒”写出了诗人因陶醉而忘我之态。“最爱”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

 。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

 。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三、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第四桥 萧立之 自把孤樽孹蟹斟,

 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 柔橹风前语夜深。

 综观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人物的心情。

 注释:

 ①第四桥:又称甘泉桥,在江苏吴江县。

 ②擘:剥。

 ③柔橹:轻柔的摇橹声。

 【读懂大意】

 。

 第一句:旁若无人,傲岸不羁,虽然是“孤樽”,却无寂寞感。

 第二句:荻。

 花、洲渚、平林和明月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秋夜图。

 。

 第三句:在一江秋色中徘徊而自得其乐。

 。

 第四句:轻软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

 【审题要点】

 人物形象

 心情 【考题解析】

 这首诗的开头显得突兀,出人意外,诗人暗用晋人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的典故,为自己画了一幅旁若无人,傲岸不羁的自画像,显得十分潇洒,虽然是“孤樽”,却无“独酌无相亲”的寂寞感。第二句写景,用的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句式,只用“紧关物色字样”,不着一个谓词,将近处的荻花、洲渚,远处的平林和天上的明月,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秋夜图,十分洗炼而又简洁。第三句令人想起苏轼《赤壁赋》中的一段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末句最有情韵,钱钟书先生说:“这一句把当时的景色都衬出来,不仅是个巧妙的比喻。”轻软的橹声犹如人在呢喃自语,既反衬出深夜的寂静,夜色的幽美,也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轻松愉悦,比刘梦得“桨声咿轧满中流”,韦庄“棹声烟里独呕哑”等,确实技高一筹。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关键词句,理解形象含义。

 “自把孤樽孹蟹斟”“一江秋色无人管”是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其中“自”“孤樽”等词是关键。

 。

 第二步,用精炼语言,概括形象特征。

 可以概括为: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

 。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可以概括为: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参考答案:

 秋天的月夜,诗人泛舟江上,自斟自酌,乐在其中,一个寄情山水、傲岸不羁、逍遥洒脱、闲适恬淡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心境,虽然孤独一人,并没有茕茕孑立的凄凉之感,而是在橹声秋色中显得怡然自得。

 四、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第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已经消失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参考答案:

 这两句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透过这种情景,可以看到一个久久伫立在江边,目送朋友扬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对远去的朋友依依不舍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个形象,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推荐访问:高考语文诗词复习方法指津: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考 鉴赏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