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面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时间:2022-06-28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

全面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全面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我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聚焦服务“三农”,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扎实推进巩固拓展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我市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我市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能

 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我市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将“四好农村路”创建作为年度重要工作任务,在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的同时,有效带动农村公路沿线资源、产业、旅游的发展,持续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实现“两网、两圈、两示范”目标,即建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公路网络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便捷化的客货运输网络,形成建制村到乡镇 15 分钟和乡镇到城区 30 分钟交通圈,打造“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市)和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

 到 2035 年,高标准建成“便捷舒适、安全可靠、智慧高效、优质多样”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率先基本实现农村交通现代化。农村交通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生态环境和乡村产业互动协调,农村公路实现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按需获取的即时出行服务广泛应用,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出行无忧、畅行无阻,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助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广泛覆盖、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 1.优化路网结构。市政府依据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村庄规划及乡村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

 交通发展等规划的有效衔接,完善路网布局,优化路网结构,加强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强省界、县界、乡界、村界农村公路的连接互通。将经批准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2.提升建设品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依据相关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集约用地,避免大拆大建、高填深挖,注重排水和绿化设计,全面提升建设品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一体发展,实现县道互通、县道与乡道相连、乡道与村道相接,形成城乡贯通、干支相连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提升,统筹公路管养示范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廊道绿化工程和城乡物流体系建设及服务功能提升;开展文旅特色示范带、产业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等创建,以路为轴、辐射提升,打造“四好农村路”升级版,形成“路河相伴、路林相依”的生态彩链,实现“路田分家产业兴、路宅分家出行安”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3.实施“消危”行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农村公路危桥改造行动,配套建设必要桥梁。到 2025 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公路 2020 年底存量四、五类桥梁改造,及时处置农村公路新发现的五类桥梁。加强农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跨铁跨渠桥梁、平交路口、事故易发多发等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整治,

 重点完善通客车路线标志、标线、防护等安全设施,打造放心路、放心桥。落实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排水、公交站(点)、停车港湾等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到 2025 年,县道、乡道和通客车村道安全隐患治理达标率达到 100%。

 4.加强项目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验收”要求,配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等相关部门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严格规范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七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工程监督,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农村公路考评体系。

 (二)健全责权明确、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1.强化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建立县、乡、村的三级“路长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的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将“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到 2022 年,包含爱路护路内容的乡规民约、

 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 100%,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建立落实。

 2.提升智慧化水平。推动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全过程管理和道路资产全要素数字化。推动农村公路重点路段以及桥梁(涵)等重要节点的交通感知网络覆盖,加快建立云端互联的农村公路感知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公路快速自动化路况检测。建立全市农村公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大数据运用水平。到 2025 年,县道和重要乡道实现数字化管理、路况自动化检测,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3.加强路域综合治理。持续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加大对路域环境的整治力度,坚持先线后点、以整代建、集约节约、精细管护、文化铸魂的原则,对农村公路整体进行提升。健全“政府负责、联合执法、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路域综合治理体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破坏、损坏农村公路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到2025 年,建立市有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实现“路田分家” “路宅分家”,基本实现县道乡道路域环境治理“八个无”目标。

 4.加强安全监管。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公路安全

 生产标准化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化农村公路、客货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全面落实客货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客货站点安全风险防范。进一步落实农村客运班线安全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安全运行。

 (三)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1.健全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县(市)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提升养护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通过“早养护、早投入”实现“寿命长、通行畅”。拓展农村公路养护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各种综合养护承包方式及建养一体化等新模式。到 2025 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 100%,年均养护工程实施比例不低于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5%,优良中等路率达到 80%以上。

 2.增强养护能力。统筹利用现有公路管养站资源,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设施。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对于大中修等预防养护、修复养护项目,要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公开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等方式确定养护企业,对于小修保养类的专项养护或应急养护工程,要减化程序,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县级中心养护站的作用,根据情况采取灵活方式进行即时养护。到 2022 年,实现市有标准化养护中心、乡

 乡有养护站、村村有养护室。

 (四)构建服务均等、便民惠民的农村运输服务网络 1.城乡客运均等化。强化农村客运公益属性,加快建立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与铁路、机场客运一体化换乘和街接。发展特色客运业务,拓展多样化和个性化城乡客运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班线、旅游班线、特色班次(产业班、学生班、赶集班)等。结合我市实际,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制度,构建农村客运长效发展机制。建立群众可承受、财政可负担、运营可持续的城乡客运票制票价体系。大力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实施老年人日常出行便利工程。培育农村客运定制班、网上约车等服务新业态。到 2025 年,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 100%,建制村最多一次换乘到达城区比例达到 100%. 2.农村物流便捷化。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农村物流发展协同机制,推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快县级物流中心和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推广统仓共配、统一配送、定时定点定线的农村物流“货运班车”,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冷藏保温等专业设备和车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终端设备配置,实现“配送主体变换、配送信息不断”。推进网络货运等“互联网+物流”新业态发展,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无接触物流服务。到 2025

 年,农村物流服务覆盖乡镇、建制村比例达到 100%,建制村直接通邮率保持 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到 100%。

 3.产业运输融合化。以站场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融合为重点,探索“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倡导“站商融合、以商养站”,推动城乡运输场站拓展物流配送、商贸、旅游等功能。打造“农村客运+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农业”等融合发展模式,培育交通旅游经济新业态。推动“农村物流+邮政、快递、供销、电子商务、特色产业、生产制造”等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产、供、运、销”一体化全链条服务能力。

 (五)建立支持有力、主体多元的资金保障体系 1.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省、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快建立以市级投入为主、省级适当补助、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为辅的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完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一般债券重点支持范围,加大土地出让收入支持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优化完善农村客运、物流可持续稳定发展长效政策保障机制。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市政府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目标任务需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财政要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

 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从 2022 年起,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替代原公路养路费拖摩费部分不再列支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等其他支出,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2.创新投资方式。发挥好中央和省级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采取奖补结合、先建(养)后补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基础条件差的地区给予适当倾斜。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基金,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

 3.社会广泛参与。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交通基础建设和运输服务领域。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交通领域国有企业拓展农村公路建设业务。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广泛组织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规模较小、级别较低的农村公路建设。鼓励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有收益的项目进行捆绑,实行一体化开发和建设。鼓励通过企业和个人捐赠,以及出让公路冠名权、广告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市政府将

 严格落实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养、运营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履职尽责。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主动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强化用地和资金保障,加强监督指导,合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考核评价。市交通运输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四好农村路”建设考核管理办法,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开展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示范创建等挂钩。市财政局和市交通运输局加强农村公路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审计部门要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营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确保各级资金按照规定足颛及时到位,规范使用,交通运榆局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运营市场监管,强化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的信用评价,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三)发挥示范引领。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广泛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示范村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全市“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推荐访问:全面推进全域“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高质量 全面推进 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