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时间:2022-06-26 17: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专题一,供大家参考。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专题一

 黑龙江省情概要

 黑龙江地处祖国大地的最北方,有着广袤的土地,浩瀚的森林,丰富的油田,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兴旺和一个省的发展 ,都不能脱离和超越国情和省情。省情是一个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科教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等等,是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兴省的基本依据。

 一、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土地总面积 47.3 万平 方公里,人口 3826 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生态、农业、工业和对俄贸易大省,在经济发

 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黑龙江是资源大省 黑龙江油、煤、木三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占第一

 3 3

 位,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也是独占鳌头。

 大庆油田为全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曾 连续 27 年实现年产原油 5000 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 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目前仍可保持年产 4000 万吨的原油 产量。天然气探明储量 2800 多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近 220 亿吨,全省 75 个市、县中,有 29 个发现有煤田或煤产地,含煤面积共二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以东北部地区为

 最好,著名的有鸡西、鹤岗、双鸭山及七台河等矿区,是我

 国煤油焦煤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规模开发、深度开发、系列

 开发的前景广阔。铁矿、金矿、石灰岩矿、晶质石墨等也都

 有一定储量,有色金属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也都有较大开发潜

 力。黑龙江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全省森林覆盖率43.6%,有林地面积 2007 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16.5 亿立方米,具有碳汇林业和林下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林木精深

 加工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

 (二)黑龙江是生态大省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拥有大界江、大森林、大

 4 4

 湿地、大湖泊、大冰雪的原生态优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其省名源于世界第一大界江、中国第三大河流——黑龙江,它气势磅礴、神秘古朴,江水清澈,是世界上较少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其支流乌苏里江也是世界闻名的大界江,水产丰富,环境优美,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避暑。大小兴安岭等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 60%,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林区,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兴安岭被誉为“绿色林海”,小兴安岭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全省还有 102 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著名的有牡丹江的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伊春的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兴安岭的呼中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莽莽林海、繁茂葱 郁,这里生长的红松、黄波椤、水曲柳、核桃楸等珍贵树种,

 堪称祖国的林木珍宝。省内有芦苇、塔头、岛状、森林、湖泊等多种类型的湿地,总面积 434 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 的 1/8。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11 处,总面积 125 万公顷。扎龙、三江、兴凯湖、洪河等4 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黑龙江省湖泊星罗棋布。五大连池由火

 5 5

 山爆发形成的 5 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 14 座火山丘组成, 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北方著名风景区、疗养区。兴凯湖是亚洲最大的界湖,我国境内面积 1080 平方公里,水 产丰富。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冰灯游园会蜚声中外;“中国雪乡”风景区雪深达

  2

 米,是 观雪赏景的绝佳胜地;亚布力、二龙山、长寿山、乌吉密、日月峡等近 100 个滑雪场年接待 400 多万人次滑雪。

 (三)黑龙江是农业大省 全球三大寒地黑土带,龙江独具一条;耕地集中连片, 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有利于集约化、机械化种

 植;全省多为平原和漫岗地势,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广

 袤、肥沃的黑土和勤劳、质朴的龙江人,造就了全国农业第

 一大省。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 2 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1%, 是全国耕地面积第一大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3018 万千 瓦,商品粮总产量占全国第一。垦区职工人均生产粮食

 34

 6 6

 吨,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例

 超过 40%,奶牛、生猪、家禽存栏量均为全国前列。农业科技化水平高,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科技贡献率达 53%,具有丰富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 8.4 万人,累积获得省级 以上农业科研、推广奖 300 多项。

 寒地黑土同时是龙江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生 态优势,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 5170 万亩,居全国第一位, 绿色食品企业有 403 家,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有 46 家, 超过 10 亿元以上的有 17 家。省内的大豆、大米、杂粮、乳制品、啤酒、矿泉水、山产品等品质极佳,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四)黑龙江是工业大省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省份,是新中国的工 业摇篮。全省工业比重在全国排列第 4 位,现已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

 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体系,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精密仪表及

 工量具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在采

 7 7

 掘工业方面,有一大油田(大庆油田)、两大林区(大兴安 岭和伊春林区)、四大煤城(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 )在机械工业方面,有一大重型(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两大机床(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三大动力 (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此外,

 还有北大荒农垦集团、哈药集团、哈航空航天集团、龙电集团等一大批大企业集团。主要工业品中,原油、大型发电设备、微型轻型汽车、重型机床、亚麻布、食用植物油、乳制品、啤酒、人造板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建国50 多年来, 为国家提供了大约占全国 2/5 的原油、1/3 的木材、1/10 的煤炭以及大量的重型装备和国防军事装备。

 (五)黑龙江是沿边开放大省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对俄贸易始终占全国的 20%左右。为适应中俄经济贸易发展形势,黑龙江省积极调整对俄

 经贸合作方式,由以贸易为主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

 贸易全方面发展转变,由以边境贸易为主的局部合作向以中

 心城市为支撑的区域合作转变,由以口岸通道和园区基础设

 8 8

 施建设为主向的加速发展口岸经济转变,由以经贸层面互动 为主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转变。目前黑龙江正在

 着力推进中俄石油管道工程、黑瞎子岛保护开发、绥芬河综

 合保税区、黑龙江同江铁路大桥、外贝加尔边去林浆一体化

 项目、东宁中俄机电产业园等大型投资项目。随着这些大型

 基础设施和资源深加工项目建成,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必将

 会迈上新的台阶。

 (六)黑龙江是科技文化大省 黑龙江有哈工大、哈工程等全国知名高校,独具科技优 势。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25 所,普通高校 68 所,科 学研究开发机构 701 个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 120 万人,院 士 38 位。我国最大的兽医药科研基地,最大的传感器技术研究基地,重要的水电、火电、核电技术研究基地,最强的玻璃钢材料研究科研单位,最大的焊接技术研究基地等都建在我省,我国大多数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如三峡水电工程、

 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卫星、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都有黑龙江的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

 9 9

 黑龙江是文化大省,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欧、俄时尚文化

 汇聚地,省会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上世纪 20 年代, 随着中东铁路修建,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拥有 34 家外资银行,与巴黎、 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外国商业机构达 1800 多个,哈尔滨江海关居全国六大海关首位,成为全国最大的

 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的生产基地。中国最早的

 广播电台、电影院、啤酒厂、卷烟厂、滑雪场等均在哈尔滨

 市诞生。

 二、黑龙江省后发展、欠发达的差距

 黑龙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大而不 优,服务业起步较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有

 待提高,经济总体水平与南方发达省份有一定差距,总结起

 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思想解放不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 10 0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过程,这个过 程必然是转变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的过程。我省是最早建立计划体制的省份,也是计划体

 制退出最晚的省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包括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由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累下

 来的思维定势,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往往成为深化改革的

 绊脚石。这种陈旧的思维定势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人们的

 行为取向,严重阻碍龙江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体制落后 黑龙江的体制问题一直是困扰改革的瓶颈问题,黑龙江 是最早在全国实施计划经济的省份,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

 是最后一个撤出计划经济阵地的省份,计划经济的旧胎记在

 黑龙江身上体现得明显而深刻。主要表现在经济执法部门 多,政府行为过重,对微观经济管制较深,行政审批环节多,

 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差等方面。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通过体制改革为

 1 1

 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形成有利促进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已取得较好成绩。

 (三)经济结构欠优 速度决定增长,结构决定发展。黑龙江要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关键要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下功夫,结构

 合理才能促进良性发展。黑龙江经济结构欠优主要表象在三

 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个头大、历史老、包 袱重,比重过高,民营经济发展晚,比重低,与南方发达省

 份差距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黑龙江的三产比例是计划经济留下的旧胎记,不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轨迹。一产太大,

 大而不强;二产太大,大而不优;三产比重太小,对经济贡献率不高。

 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建国后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 二元体制,牺牲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致使城乡差距越

 来越大,积淀了厚重的“三农”问题,这个问题在黑龙江尤

 1 12 2

 为突出。

 三、黑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四步走战略

 总结建国后近 60 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 训,有利于对省情进行准确的认知和定位,黑龙江的发展才

 能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一)建国后提出农业立省战略,大农业、大粮仓确保全国粮食安全 建国后,由于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寒地黑土优势,党中央、 国务院立足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全国的“北大仓”,提出农业立省战略,由王震将军带领,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开发“北大荒”运动。1955 年,正值国家刚刚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以杨华、庞淑英等为代表的一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新中国的大地上树起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以“忍受、学习、团结、

 斗争”的顽强意志,在萝北荒原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垦荒历程,

 以满腔豪情、冲天干劲和炽热青春,开启了中国现代史上青年志愿者到“北大荒”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先河,以实际

 1 13 3

 行动奏响了报效祖国的时代强音。在他们的带动下,青年志 愿垦荒的星星之火迅速燃遍神州大地。北京、天津、山东、

 河北、哈尔滨等地垦荒队员积极响应,远离故乡,奔赴北大 荒。50 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有 14 万转业官兵、5 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 万支边青年和 54 万知识青年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书写了中国垦殖史上气势磅礴的伟大篇章,确保 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北大荒,已经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世界瞩

 目的、具有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农业示范基地。当年

 来到这里的转业军人,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把整个

 生命献给了北大荒,把自已的子孙后代留在了北大荒,但他

 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开发北大荒的决 心,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忠诚战士。他们这种无私无畏、甘于

 奉献的精神,正是黑龙江人一直引以自豪的“北大荒精神”

 的真谛。他们所竖起的丰碑,将永远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熠

 熠发光。

 1 14 4

 (二)计划经济年代突出工业强省战略,成为全国制造业、石化 工业中心

 黑龙江进入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要比新中国成立还要 早上十几年。日本占领时期,黑龙江作为其重要的战略后方。

 日本在黑龙江大力发展重工业,实施“统制经济”的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并无二致。无论是煤炭、钢铁等,都领先于全国乃至亚洲,给黑龙江带来了来别的省份难以超越的工业基础,同时也给黑龙江遗留了阻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建国初期,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 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 156 项工程,有 22 项在黑龙江省。国家在黑龙江省的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计划规定为 25.6 亿元,占国家工业投资的10.3%。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主体主要形

 成于“一五”、“二五”时期。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 13 个大中型企业和原苏联援建我国的 156 项重点工程中有 13 项在哈市布局,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

 1 15 5

 1960 年,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和转业官兵涌入“有月 亮的地方”(萨尔图,蒙古语,意...

推荐访问: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形势 政策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