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省委党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时间:2022-06-24 09:25:4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省委党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发言,供大家参考。

省委党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在省委党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总书记 3 月 6 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谈到发展农业,谈到粮食安全,讲到“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我曾在湘潭市岳塘区霞城乡工作过一段时间,知道一些湘潭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情况,很有感触。下面,我围绕湘潭农业发展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简要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湘潭农业发展的现状 湘潭地肥水美,气候适宜,一直是全省全国重要的粮食、生猪生产基地,拥有湘莲、沙子岭猪、九华红菜薹、湘潭矮脚白、壶天石羊等 5 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5 2015 年,湘潭市被农业部认定为整市建设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市 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迎来 “ 国 ” 字号平台。

 最近五年,湘潭市围绕“一县一特”和“千亿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各县(市)区、园区瞄准粮食、生猪、湘莲、茶叶、油茶、蔬果 6 条产业链,着力打造“一链一园”“一链一公用品牌”。湘潭县梅林桥、湘乡市东郊、韶山市银田、雨湖

 区姜畲等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持续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70 家经营主体累计投资 34 亿元,年产值达 46.3 亿元。全市粮食生产“九代”模式日臻完善(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销),雨湖区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5G 智慧农业”项目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抓主体、强龙头,是湘潭市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039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 29 家、省级示范社 63 家、市级示范社 351 家;拥有家庭农场 4534 家,其中省级示范场 34家、市级示范场 181 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陆续增至 706 家,其中国省级龙头企业 34 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 4.26:1,全省领先,伟鸿公司和步步高集团分别入围省标杆龙头企业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30 强企业。

 全力做活农业“接二连三”文章是湘潭发展现代农业的侧重点之一。全市各地狠抓人财物资源整合,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共建成省三星级以上休闲农庄 52家。比如 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探索出了“处处是景点、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日均接待游客达 2000 余人次。湘 潭县乌石峰村利用彭德怀故居旅游优势,与市内一家旅行社合作,流转闲置民宅,打造“乌石峰三十六坊”,形成了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增收的“乌石峰模式”。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连续几年来,湘潭市认真开展清产核资、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确定等工作,赋予村民充分权能,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呈现出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城镇与乡村逐步融合的良好态势。目前已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 472 个、组级 2 个。其中, 湘潭县锦石乡碧泉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用集中流转的 2800 多亩耕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 30 万元。

 2021 年,湘潭市粮食生产面积 255 万亩、总产量 121.5万吨,生猪出栏 235.2 万头。全市“3+3”(粮油、畜禽、槟榔和湘莲、蔬果、花卉竹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 960亿元,其中湘莲总产值近 90 亿元,占全国的 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636 元,同比增长 7.2%,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2.4 个百分点。

 二、湘潭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粮猪稳产保供难度大。种粮比较效益不佳,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生猪养殖以中小散户居多,据统计,全省生猪年出栏 5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 14000 家左右,湘潭市只有607 家,占比仅 4.3%。近几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对湘潭生猪产业打击较大,影响较其他地市更严重、更深远。

 2. 投入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湘潭市负债水平高位运行,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各级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各县市区(园区)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行动、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农村

 重大项目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口较大,保持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困难增大。

 3. 遏制耕地抛荒压力增大。由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绝大多数农民工外出从业和获取高额收入的愿望强烈,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结构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紧缺,加上种粮成本的上涨,导致耕地抛荒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方土地粗放经营现象严重。

 4. 产业建设、人力资源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产业建设、人力资源、机制创新等问题不断凸显,成为制约湘潭市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

  三、关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新形势下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的一道难题。湘潭农业发展虽然比不上河南、东北等省份的兄弟市,但湘潭的模式我认为还是有借鉴意义,湘潭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农业供给侧为主线, 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扎手 , 以培育高素质主体为依托, 以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 ,把农业产业这篇大文章写好。

 (一)如何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当前,农业总量不足和结构性问题并存, 农业的主要矛盾还是在供给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不动摇,持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增加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

 一是 要调结构优布局。继续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在确保必保农产品自给水平的同时,积极扩大紧缺农产品生产,适度调减市场过剩的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

 二是 要抓安全提质量。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打造安全放心的中国农产品“金字招牌”。

  三是要 创品牌增效益。抓好品牌建设,做好“特”字文章,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

 (二)

 如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大力发展产业支撑融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融合。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立足市场需求,深入挖掘农业的康养、文化、历史、科研等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三是要完善联结机制带动融合。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留在县乡,要采用订单收购、利润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引导经营主体和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村产业发展的红利。

 (三)

 如何 强化高素质主体培育 在人、地、钱等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中,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人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农业农村各个链条各个环节的主体都能坚持高质量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落地。“十四五”时期,要重点研究和突破短板弱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

 一是 要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指导服务,通过制度政策切实发挥引导、技术、金融、保险等支持作用,打造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和服务带动能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 要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强化主体培育,也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生产经营能力较弱的小农户。要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从而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三是 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立足“大国小农”国情农情,积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

 业、供销社等各类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发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三)如何加快实现湘潭的乡村振兴

 要做好 “六化”联动、全域统筹 。

 一是要坚持全域化布局、平台化运作、融合化发展、功能化提升、系统化治理、项目化推进“六化”联动、全域统筹,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迈向新台阶。比如聘请知名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同步编制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聘请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全市现代农业产业振兴、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规划;统一编制全市美丽乡村和村庄发展“两规合一”规划等。

 二是要同步编制实施重点村乡村旅游、乡村道路、公交等专项规划,构建起全域一体的“1+5+N”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从规划、政策、产业、人才、平台、机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

 三是要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全力推进以生态农业聚集示范带,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小农户共同发展的“一带百园千社万户”工程,实现园区集中、产业连片。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湘潭模式”。

 要加快 “三产”融合、集群成链 。

 一要 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城人文统筹的思路,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农业“优一接二连三”,打造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的“新六产”,进而打造集群成链。通过构建以休闲农业、智慧农业为重点,与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扶贫农业、产城融合农业协同发展的“2+6”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在产业培育中,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重点实施了产业模式创新、园区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品牌创建、产业融合升级、配套服务提升六大创建工程。创新"农业+旅游、农业+电商、农业+加工"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通过鼓励优质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要实现 “三生”共赢、园区带动 。

 一是要按照“三生”融合理念,精心编制现代农业示范区总规,确立了“生活+”休闲观光、“生产+”设施蔬菜、“生态+”绿色生态三条农业产业带布局。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新建续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形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引擎,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生共赢”。二是不断要完善土地流转、入园打工、返租经营、土地入股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三产融合”带来的收益,

 实现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入园就业得薪金、家庭经营得现金、股份分红得股金“一地生四金”。

 以上是我的发言,站位不高,水平有限,还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推荐访问:省委党校“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发言 省委党校 高质量 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