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6篇

时间:2022-06-13 12:25:04 来源:网友投稿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6篇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1

  20**年,**街道将继续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预测预警,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水平。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在实现人员、设施、办公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公经费。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二)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电话、传真、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确保做到信息报送快速、真实、准确;加强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送、宣传教育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准确无误地启动应急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应急管理任务和责任,切实做好重点危险源应急防范工作。

  (四)加强应急宣传培训。一是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二是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街道干部职工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员培训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2

  近年来,x市持续全面深入推动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下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先手棋”,努力走出一条贯彻中央精神、符合省委举措、彰显x市特色、契合基层实际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路径。

  一、突出功能定位,强化协调性联动。

  x市针对以往城市各领域各部门条块分割、联系不紧、各自分离的问题,积极践行“战区”理念,着力提升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形成以街道党组织为枢纽,统筹区域各类组织协同联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一是着眼互联互动。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把“大工委”机制写入街道“三定”规定,市县领导干部兼任“大工委”召集人,吸纳x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共驻共建,推选x多名党组织负责人为街道社区“兼职委员”,每年签订共建协议,开展项目认领、结对帮扶等活动x多场次。

  二是着眼赋权赋能。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明确街道延伸县(市、区)政府在城市工作领域的组织协调权、监督检查权,赋予街道重大决策建议权、规划布局参与权、公共事务综合管理权、对县(市、区)直派驻机构的绩效考评、评优评先、干部推荐以及人事考核与任免征求意见权、干部统筹使用权等权力,并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提升街道“话语权”。

  三是着眼共治共管。动员全市x多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服务,认领志愿服务岗位x多个,增强街道社区治理力量。根据不同党员工作性质、能力特长、服务意愿等,及时编入小区(网格)党支部,建立积分制管理办法,实行在职党员“双管”、离退休党员“托管”、流动党员“协管”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让党员在基层治理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突出机构设置,强化有效化管理。

  针对以往街道社区管理幅度过大,组织和工作覆盖存在缺位的问题,通过健全“街道-社区-网格-小区”严密的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有效领导。

  一方面,探索街道社区规模调整,以中心城区为试点,研究制定街道社区调整设置标准,适应城市拓展建设和基层治理新形势,探索推进村改社区,全市共推进x个城中村、城郊村改社区。推进社区党组织标准化设置,自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以来,全市共有x个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有效理顺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归属关系,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

  另一方面,探索成立区域“党建联盟”,在街道党组织领导下,吸纳相邻社区、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行业党组织等为成员,推行联盟理事长制,共商共治区域治理问题。延伸组织覆盖触角,全面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网格上,针对不同小区类型,灵活组建小区(网格)党组织x个、楼栋党小组x个,覆盖率从过去“空白点”提升到x%,引导新成立、改选小区业委会x个,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交叉任职”比例提高x%,将党组织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三、突出主责主业,强化规范化运行。

  针对以往街道定位不清、任务繁杂、责大权小、机构冗余等问题,从明责赋权减负上实现突破,推动街道规范运行。

  一是明确职能职责,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差异化制定街道(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街道党工委重点履行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职能,并建立与职能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取消县(市、区)直单位对街道的直接考核和对社区的评比考核。积极推进街道权责清单和办事指南修订工作,进一步理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联动顺畅”的县乡关系,街道职责普通压缩x余项,清理“责任状”“一票否决”事项x余项,推动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

  二是优化机构设置,全面推行大部制改革,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将街道内设机构重新整合为党建工作、机关综合、区域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办公室;设立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巡查大队、社区建设服务中心机构,推行“一门全办”“一窗集成”“一枚印章”,提升服务效率。

  三是建强执法队伍,通过明确派驻机构属地化管理模式、下放人事管理权限等方式,由街道机关综合办公室联络协调派驻机构。同时,将职能部门执法人员与街道干部统筹成立综合巡查大队,编入治理网格由街道指挥调度,提高街道综合执法效能。

  四、突出智慧赋能,强化信息化治理。

  针对基层治理特别是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基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滞后问题,加强智慧赋能,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

  一是助力城市治理,依托“数字城管”,综治“天网”系统等平台,在县级集成设立综合网格治理指挥中心,在街道综合巡查大队设立分中心,实现网格巡查,社区汇总,街道报单,县级指挥中心派单,部门接单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全闭环操作。同时,配套建立分色处置、追溯、考评等机制,通过指挥中心后台实现“件件有回音、件件可追责、件件有评价”。

  二是助推社区服务。在中心城区试点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整合各级党建、政务、城市管理服务等数据信息资源下沉社区,推动部门与社区数据互通共享,实现信息全采集、活动轨迹全掌控、数据信息全共享。围绕“善政、便民、兴业”三个领域,拓展智慧交通、“水滴分”垃圾分类、共驻共建、志愿服务等N个拓展应用场景,打造集社区党建、公共服务、监控预警、智能呼叫、居民互动于一体的智慧平台。

  三是便利居民生活。按照功能多集聚、服务全下沉、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在街道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小区红色驿站添置高频事项自助服务终端机等设备x多台,下放营业执照发放、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权限x多项,打造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全面推广“智慧党建”微信小程序或app,大力推行线上预约、网上办理、上门代办等服务,逐步融入家政服务、生鲜配送、充值缴费等功能,丰富“指尖生活圈”。

  五、突出资源下沉,强化制度化保障。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动体制、动利益、动资金,需要市、县党委高度重视,统筹推进,以制度形式固化保障措施。

  一方面,压实主体责任,市委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事项,市委书记亲自调研、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先后召开专题会及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传导压力。相关县(市、区)党委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城市基层党建1号课题或县委书记领办项目,有效保障改革落地。激发干部热情,鼓励县里从上向下调剂使用行政事业编制,解决街道力量不足问题。制定出台《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参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执行,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增长机制,逐步解决身份、待遇、出路等问题。

  另一方面,整合资金资源,全市筹措资金x元,建设“1+N党群活动圈”,即每个街道建设1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x个城市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小区、商务楼宇、产业园区、商圈市场“红色驿站”x个,整合党务、政务和社会资源,推动活动阵地向党员群众开放,推进家教、文教、医疗、就业等服务资源进街道、进社区、进小区。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3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街道书记在全区创新物业管理深化社会治理现场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来,街道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始终把抓好物业管理创新深化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提形象、强服务、促治理、惠民生目标,从叫响“红色牌子”、擦亮“红袖箍子”、迈好“发展步子”、兜牢“安全网子”四方面着手,全力**“三无”老旧小区管理难题,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是叫响“红色牌子”,以党建引领筑实治理根基。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建强了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社区书记兼任社区物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在7个社区物业公司成立党支部,实现了“红色”党建的全覆盖。我们打造了过硬党支部,鼓励辖区党员担使命、创一流,构建起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辖区群众“四位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员模范纽带作用。如XX社区积极发挥小区X名党员网格长纽带作用,上门拉家常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面上光”、“里子顺”。我们健全完善了考核监督机制,以信誉评定、年终考评和日常评比等措施,把党的建设考核纳入物业监督管理“盘子”,真正在物业管理领域彰显“红”的特色,体现“治”的成效。

  二是擦亮“红袖箍子”,以服务创新凝聚治理合力。服务群众的工作要做到群众暖心处。我们以“1+3+N”模式为基础,擦亮服务“红袖箍”,增进群众感情。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网格治理融合,依托网格化治理平台,完善小区居民信息数据库,通过网格微信公众号、业主微信群,全力做好事前政策宣传、事中规范引导、事后工作提升。XX社区“心服务”志愿队通过上门宣传政策,把养狗纠纷变成了“美佳和”故事。我们以“1+3+N”模式为基础,擦亮服务“红袖箍”,融洽群众关系。吸收社区、合作社、低保户等工作人员,定期开展“访民情、解民忧、聚民心”进门入户活动,协调解决各类问题X多个,化解矛盾纠纷X余起,实现网格内户籍、房屋、计生、劳保、诉求等各类信息资源互通互享。如XX社区成立“金蜜蜂红色物业联盟”,开展“板凳议事厅”,全面实施“居民吹哨、社区报到”,为居民解决问题难题X件。我们以“1+3+N”模式为基础,擦亮服务“红袖箍”,汲取群众智慧。立足实际、便民惠民,依据群众意愿和小区实际定制物业费标准,公开公示费用,提高群众对物业缴费的认可度。如“村改居”X小区,通过奖收并行来培养花钱买服务的意识;X连片管理的三个小区,依据“不加负担,提升服务”思路形成了差异化收费标准;X小区则是通过走访入户与居民共同协商而形成。

  三是迈好“发展步子”,以“三个转变”促进治理规范。小步快跑、逐项做好。我们把“村改居”小区与纯城市化小区区分开来,结合各自优势,完成物业管理从不系统到专业化的转变。X社区和X社区“三无”老旧小区X个,引进社会化物业公司难度大。我们结合社区实际,实行就近连片管理。X小区物业,**“大锅饭”管理模式,对“村改居”小区股民业主采取“以奖代收”方式收取物业费,逐步培养居民由村集体全部兜底向花钱买服务意识的转变。我们依托社区物业公司,向周边无物业小区辐射,实现管理好自己小区的同时开拓周边小区业务的转变,为更多老旧小区提供专业化服务。X社区物业公司入驻X小区,X等X个小区确定入驻。X等X个小区成功接管。

  四是兜牢“安全网子”,以网格融合提升治理水平。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稳定是最大的发展。我们强化政治安全,发挥社区物业公司中党员网格长熟悉群众的优势,利用上门服务、文化活动时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新时代故事,主动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我们强化消防安全,协调消防部门增设X处微型消防站,划设X个小区消防通道,成立巡逻队伍,有效防范了水火二灾。如XX社区成立X名民兵组成的安全巡逻队,开展全天候巡逻。我们强化治安安全,加快安全监控全覆盖建设,采取门卫保安警戒和流动巡逻的方式,不断加强巡逻力度。推进监控装备的安装与维护,在X小区加装监控设施,将安全网全面铺开,确保无死角无遗漏。

  当前街道在创新物业管理深化社会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系列薄弱环节,如村改居社区居民公共意识较弱,共建共享意识不够,仍存在私搭乱建、随意侵占公用场所等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一个“强”字,党建引领要“强”。组织开展“红旗飘·物业红”活动,发挥X名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报到契机,以居住小区为区域划分,成立临时党支部,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形成合力促治理提升。

  二是突出一个“专”字,业委会业务要“专”。按照规范程序选举业主委员会,完善业委会与物业公司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业主恳谈会,切实增强业委会发动群众、凝聚群众的能力,推动物业工作水平专业化,基层治理小区化。

  三是突出一个“新”字,合伙机制要“新”。社区物业公司发展成熟后,联合实力较为雄厚的社会化物业企业,培训更专业的人才,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

  四是突出一个“融”字,智慧化服务要“融”。完善智慧化社区建设,把“N”服务做全做大做强,在已有养老服务、志愿活动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引入大数据,推广“智慧民生”养老新模式,持续激发“N”活力,开发更多“N”服务,助推“小物业”经营“大服务”。

  五是突出一个“优”字,物业品牌要“优”。将目前XX社区的成熟经验逐步推广到其他小区、社区,提高社区物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优势、竞争优势。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4

  20**年,**街道将继续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预测预警,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水平。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在实现人员、设施、办公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公经费。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二)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电话、传真、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确保做到信息报送快速、真实、准确;加强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送、宣传教育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准确无误地启动应急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应急管理任务和责任,切实做好重点危险源应急防范工作。

  (四)加强应急宣传培训。一是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二是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街道干部职工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员培训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5

  20**年,**街道将继续健全规范、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预测预警,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水平。

  (一)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一是在实现人员、设施、办公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办公经费。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应急专业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

  (二)建立健全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动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电话、传真、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介的作用,确保做到信息报送快速、真实、准确;加强信息报告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中的信息传送、宣传教育作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应急响应启动级别,准确无误地启动应急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及时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三)继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探索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制度,逐步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应急管理任务和责任,切实做好重点危险源应急防范工作。

  (四)加强应急宣传培训。一是深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立足于自我防范,更好发挥管理预防、处置抢险的作用。二是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街道干部职工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应急管理人员和处置人员培训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情况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正确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职能,提高社区应急自救能力,创新应急管理体系,维护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任副组长,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及各街乡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办,负责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工作目标

  编制区社区应急总体预案,完善预警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开通社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一)在现有预案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社区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专职联络员,进一步完善社区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置机制。

  (二)配合市民政部门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组建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

  (三)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应急知识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工作,将工作纳入年度应急宣传计划,在5年内逐步完善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消防网络。

  (四)在市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推进社区医院的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五)根据辖区内社区分部情况,充分利用我区中小学操场等现有设施,逐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四、责任分工

  区应急办负责全区社区总体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承担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办任务。各街乡、各相关部门分工如下:

  (一)社区应急专项预案的编制和预警处置机制完善

  责任单位:各街、乡负责,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提供指导

  (二)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乡

  (三)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消防大队,各街、乡

推荐访问:管理体制改革 街道 推进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汇报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街道行政体制改革 街镇管理体制改革 街道管理的改革探索 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下一步措施 关于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