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1届三中全会(5篇)

时间:2024-09-02 08:30: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21届三中全会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要遵循规律是

  。(C)

  A政府对资源直接配备

  B资源配备决定市场作用

  C市场决定资源配备

  2、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是决定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命运核心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法宝。(B)

  A和平与发展

  B改革开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

  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C)。

  A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的是

  。(C)

  A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梦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完善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当代化

  5、11月9日至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主题是

  。(A)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要紧扣

  。(B)

  A打造原生态生活方式

  B建设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

  C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

  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特色。(A)

  A改革开放

  B深化改革

  C改革创新

  8、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工作总基调是

  (A)。

  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9、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扣使市场在资源配备中起

  。(B)

  A核心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核心性作用

  1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要立足于国内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实际,解决国内所有问题核心是

  (B)

  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1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

  。(B)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12、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

  。(B)

  A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备中起基本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B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备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备中起基本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1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要支柱,也是

  。(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核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

  1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构成某些,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本。(C)

  A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B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15、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

  (A)

  A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活力、控制力、创造力

  C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

  1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要毫不动摇勉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

  (B)

  A.活力和影响力

  B.活力和创造力

  C.控制力和影响力

  1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核心,要健全

  当代产权制度。(A)

  A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B归属清晰、责权明确、合理保护、全民监督

  C责权明确、流转顺畅、依法监管、依法治理

  18、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容许更多

  和其她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B)

  A集体经济

  B国有经济

  C私营经济

  19、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到,更多用于保障和改进民生。(A)

  A30%B40%C50%20、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国家当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重要力量是

  。(A)

  A国有公司

  B私营公司

  C合资公司

  21、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公司投入,在提供

  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C)

  A全民

  B政府

  C公共

  22、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备中起决定性作用基本是(B)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2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内在规定是

  (A)

  A科学宏观调空、有效政府治理

  B有效宏观调空、科学政府治理

  C有效市场治理、科学宏观调空

  2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增进重大经济构造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C)

  A核心任务

  B基本任务

  C重要任务

  25、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政府组织构造,要转变政府职能必要深化

  改革。(B)

  A组织改革

  B机构改革

  C人事改革

  26、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政府机构设立,职能配备、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

  行政运营机制。(B)

  A互相增进又互相制约

  B互相制约又互相协调

  C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2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政府组织构造,要严格

  管理,突出

  贯彻,保证

  一致。(A)

  A绩效、责任、责权

  B责任、绩效、责权

  C责权、责任、绩效

  C街道、社区

  28、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推动机构编制管理

  。(A)

  A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B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C合理化、法制化、科学化

  2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基本和重要支柱是

  。(B)

  A税收

  B财政

  C经济

  30、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资源配备、维护市场统一、增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制度保障是。(B)

  A科学税收体制

  B科学财税体制

  C科学经济体制

  3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当代财政制度,要发挥

  和

  两个积极性。(B)

  A单位、部门

  B中央、地方

  C地方、部门

  32、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普通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重点增长对

  转移支付。(A)

  A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B偏远山区、革命老区、沿海地区、民族地区

  C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

  33、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地方财力缺口,原则上通过

  调节。(C)

  A其她财力性转移支付

  B专项转移支付

  C普通性转移支付

  3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

  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A)

  A事权

  B财权

  C财力

  3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对于跨区域且对其她地区影响较大公共服务,中央通过

  承担一某些地方事权支出责任。(A)

  A转移支付

  B政府支付

  C直接支付

  3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重要障碍是

  。(B)

  A城乡不同步

  B城乡二元构造

  C城乡分割构造

  37、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要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

  。(A)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B以农促工、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C工农同盟、城乡一体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38、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农业中处在基本性地位是

  经营。(B)

  A合伙

  B家庭

  C集体

  3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容许社会资本通过

  方式参加都市基本设施投资和运营。(C)

  A个体经营

  B合伙经营

  C特许经营

  40、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摸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动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

  。(A)

  A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C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自由贸易实验区

  4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线是

  。(C)

  A依法治国

  B坚持党领导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必要深化

  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B)

  A司法职权

  B司法体制

  C司法行为

  4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是国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重要体现。(B)

  A人民当家作主

  B协商民主

  C基层民主

  4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要以保证

  为主线。(A)

  A人民当家作主

  B协商民主

  C党领导

  45、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

  在协商民主中重要作用。(B)

  A民主集中制

  B统一战线

  C一府两院

  46、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

  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C)

  A专项协商

  B民主监督

  C人民政协

  47、下列说法中对的是(A)

  A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

  B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

  C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

  48、县委书记张秉舜同志关于集中学习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国内改革开放新重要关头召开一次十分重要会议,具备里程碑意义,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次总

  总

  。(C)

  A指引、动员

  B布置、指引

  C布置、动员

篇二:21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赞同19|评论(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其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进展。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

  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曾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

  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

  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

  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08年北京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首先,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有十分坚强的领导引导,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方式,先试点再全面推开,逐步发展。通过经济改革入手,中国改进了激励机制,提高了集体和个人的福利。

  其次,中国的改革始终坚实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中国根据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的总结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同时中国也积极的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为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鼓励、促进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前进。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5。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了教育投入,如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6。对外开放,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国际合作加强。

  7.正确的指导方针和领导

  8.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

  9.我国资源的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

  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大工程,投资总规模达8500多亿元.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4年底,陆续开工60多个重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诸如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的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9.6%.

  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7亿人,1.12亿人,1.57亿人和1.02亿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人.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各种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逐步形成.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7月1日,首部《对外贸易法》颁布.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竞争力显著增强.

  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截至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7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多万个.

  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职务.

  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982年全国人大全面修改宪法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制定了200多部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深入贯彻,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个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4年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重要指导方针.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这是实现祖国统一迈出的历史性步伐,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斗争深入发展.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用立法形式表达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2005年4月至5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由台`湾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的接见,两岸关心出现重大转机.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倡新安全观,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336.3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360.7万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鼓舞着全国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难题,突出的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在前进中才能解决.

  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可以在前进中解决,也只有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建国60年

  中国大事记1949年:

  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0.1,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

  放台

  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交关系;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

  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

  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

  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

  国被迫在朝

  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

  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在朝

  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

  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

  度、缅

  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

  气式飞

  机(歼5型歼

  击

  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级阶段;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

  放台

  湾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

  弹部

  队。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1961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0年代初:

  西

  藏完成民主改革,废

  除封建农

  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964年:

  6月,中近程地地导

  弹飞行试验成功;

  10月,第一颗原

  子

  弹爆

  炸成功。

  1966年:

  **开始,发出开展“无产阶级*****”的决定,成立“中央**小组”;

  弹。

  装有核

  弹

  头的中近程地地导

  弹发射成功,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

  1967年:

  流”;

  林彪、江青等诬蔑2月前后老革命家对**的批评和抗争为“二月逆

  1970年:

  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1年:

  粉

  碎林彪反

  革命集团;

  研制成功导

  弹驱

  逐

  舰;

  美

  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年:

  美

  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日

  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建交。

  1973年:

  1974年:

  1976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研制成功第一艘核

  潜

  艇。

  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抨击“***”的“四五”运动;

  毛泽东逝世;粉

  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

  1977年:

  1978年:

  恢复高考。

  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创作迎来又一个春天;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

  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1980年: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

  中英两国政府就中国收回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射击运动员许海峰

  为中国赢得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5年:

  1986年: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提出和制定“863计划”,形成《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就中国收回澳门问题签署联合声明;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3年:

  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被称为“汪辜会谈”。

  90年代:

  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就业制度发生一系列变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1995年:

  江

  泽民提出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1996年:

  1997年:

  将海洋高技术列为863计划的第8个领域。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1,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

  我国第一艘无

  人飞

  船“神

  州一号”发射成功;

  行使主权。

  12.20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对澳门恢复20世纪末:

  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

  2000年:

  2001年:

  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北京申奥成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上网用户已达5亿;

  袁隆平。

  我国上网人数达2000多万人;江

  泽民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增加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2002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形成以胡

  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2003年: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上太空,首位宇航员是杨利伟。

  2006年: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十周年。2008年:

  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

  希望对你有帮助补充回答:

  建国60周年的变化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

  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篇三:21届三中全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35年来的历届三中全会回顾

  作者:时文

  来源:《时代报告》2013年第12期

  35年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扬起了改革之帆。中国,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征程。此后,中国共产党又多次召开三中全会,而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具有特殊意义,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都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这既体现该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又为五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布署了任务。

  35年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在召开前即被媒体和中国民众拿来与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较。后者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而此次全会出台的总体改革方案,将是化解社会深层矛盾、纾解内部压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药方”。

  如同35年前一样,它必将为整个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此,我们对35年来历届三中全会作一个回顾和梳理,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时点上力求早日实现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

  时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议题: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

  意义:随着揭批林彪、“***”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我国革命道路上又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自此,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84年10月20日。

  议题: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提出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意义: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深刻总结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最近几年城乡经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表明我们党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次会议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的新局面。

  十三届三中全会——治理整顿

  深化改革

  时间: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议题:确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

  意义: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批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全会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全会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总政策。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掌握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十年改革的成就是巨大的,改革为国民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时间: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议题:确定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意义:这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一个战略决策,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时间: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议题:研究三农问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意义: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届三中全会——新任务

  新起点

  时间: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议题: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

  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这是对我们改革开放全局有根本指导性意义的文件。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吹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号角。

  这次全会的召开在全党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可以说,无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这次全会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

  推动农村改革

  时间: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意义: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国改革的纪念。中国的改革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掀起新一轮改革,依然发轫于农村,用这种方式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进一步推进未来中国农村改革发展。

篇四:21届三中全会篇五:21届三中全会

  

  历届三中全会内容回忆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全会确定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1988年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制定市场经济根本框架

  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

  1998年

  十五届三中全会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2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21年21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

  2021年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

  推进农村改革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立;积极开展现代农业,进步农业综合消费才能;加快开展农村公共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改革决策,都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从党的十四大以来,一中全会和二中全会主要是人事工作方面的部署安排,而三中全会那么是出台重要改革政策和表达新一届指导施政纲领的会议。七中全会那么担负着

  承前启后

  的重任。

  【历届三中全会内容回忆

  】

  /2

推荐访问:21届三中全会 全会 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