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10篇)

时间:2024-08-20 13:45: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篇二: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小组工作实务探索

  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不可忽视。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并提高社区自治的能力,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工作正日益被关注和探索。为此,我们进行了小组工作的实务探索,本文将就该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社区居民领袖是指在社区中,被广大居民所认可的、关心社区利益、善于协调、形成较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宣传社区事务以及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事务的领袖人物。社区

  居民领袖培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建立强有力的自发性组织,提高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增进社区凝聚力,优化社区环境,建设和谐社区。因此,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必要性与意义。

  二、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1.开展培训。对社区居民领袖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视野与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2.提供平台。为社区居民领袖搭建服务、交流、合作、竞争平台,帮助其提高管理管理

  水平和组织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环境保护等方面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社区居民领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领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实行“示范效应”培育模式。对于具有较高影响力、广泛认同的社区居民领袖,应该及时把这种良好的现象推广开来,并进行肯定和嘉奖,以此来强化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其中。

  三、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理念。要使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就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即客观而全面地理解社区居民领袖的含义,进一步肯定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充分发挥团队作用。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让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和具有实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并建立起一个紧密而协调的工作团队。

  3.注重社会支持。社区居民领袖培育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要想让此项工作更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充分注重社会支持,通过多种方式把社区居民领袖培育工作推向

  全社会。

  四、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难点和解决办法

  1.一方面,社区居民领袖的数量不足,而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领袖都缺少足够的管理和组织经验。因此,缺乏有经验的社区居民领袖成为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重要难点之一。解决办法:建立社区居民领袖的经验交流平台,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提高社区居民领袖的管理和组织经验。

  2.社区居民领袖在履行其领袖职责时,常常会面临着党派、阶层、利益等多种阻力,这也使得社区居民领袖的成长和壮大受到重重

  困难。解决办法:在社区居民领袖培育过程中,必须注重建立约束机制,促进其合理发挥作用,实现和谐与进步。

  五、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实践效果

  社区居民领袖培育的实践表明,有效地培育社区居民领袖对于社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居民领袖成为社区改善与自我治理的重要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温馨的家园和幸福的生活,同时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篇三: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下)

  社区工作的常用技巧(下)

  三、社区工作关系建立和问题介入

  (一)社区工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原则

  1.掌握群众参与的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

  2.让群众看到参与带来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

  3.为参与者带来个人的改变;

  4.注意选择动员对象;

  5.让参与者有成就感;

  6.减少参与者付出的代价;

  7.注意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居民参与的影响。

  (二)社区工作关系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1.与社区居民的接触

  与居民接触是做好社区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要求我们既要热情投入,也要有熟练的沟通技巧。专业方法倒是其次的事。

  接触的过程:

  准备——达到的目标—联系的对象---时间---话题---衣着---困难应对准备

  接触——自我介绍---展开话题---维持谈话---结束对话---记录和总结

  2.与地区团体和政府部门的接触:很重要。

  取得信任进而获得支持与协助:资料、做法、政策、概况、引介者、调和者

  (三)介入社区工作的策略

  阶段性介入模式是指将社区工作过程分为清晰和可行的步骤或阶段,每一步骤都规定了一系列应采取的行动,通常这一过程分为摸索期、巩固期、总结期。

  1.工作前期的重点

  (1)筹划工作机构的规模;

  (2)建立人事管理制度;

  (3)深入基层,建立信任关系;

  (4)加强地区联络,搞好地区关系;

  (5)了解社区需要。

  2.进入基层,建立关系的方法

  (1)开展全区性活动;

  (2)举办大众化的参与性活动;

  (3)宣传咨询活动;介入社区事件;

  (4)经常深入社区;家庭访问;

  (5)利用社区媒介展开宣传动员

  3.介入社区问题的原则

  能真正改善市民的生活;令社区居民感到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处境;令居民觉得值得去花工夫争取;事件有胜算的机会;事件是很多社区居民广泛地感受到的;事件是社区居民深刻及迫切地

  感受到的;事件是很容易去了解及掌握的;事件针对的政府部门是相当清楚的;事件何时开始及何进结束是有清楚的时间表;事件不会令社区居民内部分裂及分化;事件能培养一些社区的居民领袖;事件能与一个美好社会的价值互相吻合。

  四、社区组织工作技巧

  1.社区宣传教育与传媒利用

  (1)宣传动员的方法

  (2)印制宣传资料,张贴或发放到居民手中

  (3)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方式宣传

  (4)小区广播、有线电视网

  (5)网络

  (6)发动社区党员、民意代表、小组(楼道)长宣传

  ①制定媒体策略,发展与媒介关系;

  ②制造媒介事件,吸引传媒报道;

  ③运用传媒的途径和技巧(邀请记者与撰写新闻稿;

  记者招待会;接受传媒访问;运用社区媒体)

  2.居民活动组织

  (1)群众发动:目的;步骤;方法;劝服技巧

  (2)召开居民会议:会议的作用;会议步骤;会议主持的技巧;会议的组织要点

  3.社区领袖的培训

  社区领袖是指能够抓住团体希望和要求的实质,代表团

  体意愿,为团体行动提供意见和方向的核心人物。

  一个好的社区领袖有以下特点(14点):

  热爱人群;易交朋友;关于聆听;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表达能力强;思想开放,不故步自封;勇敢面对困难;律己以严;自我认同感强;协助别人建立自信;有广阔视野,具有历史感和前瞻性;关于处理压力。

  社区工作者应积极教导社区领袖的工作技巧包括(14点):人际关系技巧;开会技巧;演讲技巧;谈判技巧;游说技巧;政治技巧;与传媒接触技巧;资源动员技巧;管理技巧;战略及战术技巧;小组带领技巧;沟通技巧。

  工作者在培育社区领袖时应注重学习以下培训技巧:

  鼓励参与;给予鼓励与肯定;宣传当家作主的精神;建立民主的领导氛围和精神;不断提供居民领袖学习的机会;建立从检讨中学习改进的习惯;建立居民领袖权责分工的意识;培养理性讨论,充分沟通和尊重少数的领导作风。

  4.志愿者(义工)队伍培训

  (1)志愿者招募的方法——志愿者介绍;举办志愿者训练课程;活动推广;对外宣传;举办志愿者招募周;印制志愿者服务资料册;运用互联网及电子邮件

  (2)甄选志愿者或义工的技巧

  (3)志愿者的训练——基础训练;专题训练;进深训练

  5.社区资源整合

  资源共享精神是社区建设的真谛。资源共享可以增强社区的服务

  能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可以丰富社区文体生活。

  有效开发和利用社区政治资源。

  在当前推进社区资源共享中,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资源”意识;“经营”意识;“效益”意识;“前瞻”意识。

  建立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是社区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途径。

  五、与社区居民接触的技巧

  (一)事先准备

  1.清楚接触居民的目标;2.根据接触居民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接触对象,注意排定接触的优先次序;3.接触时间要认真选择;4.对要接触的问题有所了解;5.注意文化背景,穿着合体;6.预估居民反应,给予热诚的笑容和冷静的态度应对具体情景,对于居民的拒绝不气馁。

  (二)接触过程

  1.如何介绍自己

  最好先找熟人介绍自己;也可以将自己和居民熟悉的、成功的活动相联系,增强可信任程度;介绍自己的服务机构和地理位

  置,让居民了解你是从哪里来的。也可以出示工作证;主动发放一些实用资料和活动的简介,让居民获益而增强信任;清晰介绍目的,表达关怀和兴趣,谈话通俗化;热情、主动积极地声音和笑容可以让对方容易接纳;切忌与居民争论。

  2.展开话题

  让居民松弛,避免提一些敏感的问题,提一些简单的、容易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用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开话题。

  3.维持对话

  聆听、同理心、体谅、分享感受、澄清和提供资料等。

  4.结束对话

  (1)感谢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信任,感谢居民能够付出时间,提供经验和资料;(2)总结彼此的谈话,并给予一些积极的反馈;(3)留下尾巴,即离开前要告诉居委会进一步同居民联系,也要留下机构联系方式。

篇四: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与思考

  摘要:在社会工作当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人们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以及看法,这种看法可以直接反映出社会层面人们对于社会工作者所具有的一定看法,以及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之间的一定关系。关键词: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社区工作

  1.

  社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当中的任务

  社区社会工作存在的意义就是保证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服务到整个社区以及社区居民,要及时给社区内的居民提供帮助,在社区内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意识,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社区社会工作在某一定程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具有意识的互动的过程,需要完成进行社区社会工作的一些特定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有:首先,社区社会工作需要满足一个社区氛围之内,社区居民的广泛要求,并且需要及时为了满足要求而时刻整合资源,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在资源分配和需求之间进行灵活调整。其次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社区居民及时开发以及增强自主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社区居民更加团结有效的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达到目标实现和谐。最后社区社会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变社区以及社区群体关系,以及决策权的有效分配和调整。

  1.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1.

  赋能者

  赋能者主要表现在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及时调动社区居民团结一致,并且有效组织社区居民来解决问题。所以但从这一个方面来看,社区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当地的社区居民解决问题,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1]

  可以有效整改社区的风貌,并且这一系列的措施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可以给社区居民一定的平台,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可以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并且社区居民的诉求一定要做到认真聆听。并且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有效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促进居民之间的团结合作的意识,更好的适应社区环境,从而可以让社区居民始终和社区社会工作者目标保持一致,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1.

  合作者

  社区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工作当中,不能常常处在一个领导者的姿态当中,在开展相关社区工作的时候,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身和社区居民放在同等的位置当中。除此以外,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的表达对社区居民的信任,这样可以给到社区居民一个及时的鼓励,相信居民可以有效的处理好相关问题,更加积极的推动居民改变自身固有的思想,提升自身改变的能力,要多多鼓励居民,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改变的效果。社区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时常邀请社区居民进行一定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更加合理的作出科学的决策,这样的社区工作才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并且居民也会有着极高的配合度,愿意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一起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1.

  参与者

  社区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仅仅指导社区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工作者需要时刻和社区居民一起解决问题,让自己处在事态当中,感同身受,积极的维护社区团体以及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

  1.

  教育者

  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定期参加各类的专业培训,相关部门也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社区社会工作者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帮助社区居民,尤其[2]

  是社区当中的一些领袖人物可以及时的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更好的发挥出个人的作用和功能。比如可以及时为社区居民提出一些具有极强解决性的措施,并且适用于很多的问题;经常给社区居民举办一些培训课程,有效的改变并且提升社区居民的潜在意识,可以让社区居民从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华以及改变,尤其是让居民意识到很多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制度的漏洞而带来的问题,只有努力改变社会政策,才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还需要切实改变居民的一些观念,从而更好的养成一些生活上的行为习惯,加强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做好反家暴的宣传工作,强调环境保护教育等等,全面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公共健康意识,从而达到抑制社会问题恶化发展的状况出现。

  1.

  中介者

  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除了做好社区工作之外,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居民和外界各个组织之间的媒介,还需要帮助社区居民和社区居民之间的资源做好协调。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解决社区军民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积极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个人问题,例如家暴的社区社会工作人员除了帮助社区居民以外,还需要帮助受害人和警察以及律师之间做好协调,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帮助社区居民得到应有的资源,并且努力发掘相关社会政策,可以帮助社区居民。

  结束语:

  社区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具有充分的认知以及思考,社区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更是社区工作的合作者,任何社区工作的开展都首先以社区居民为重心所在,要充分保证社区居民和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平等关系。

  参考文献:

  [1]薛新娅.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知与思考[J].中国社会导刊,2007(09X):38-39.

  [3]

  [2]张君芮.社会工作者在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研究[D].2016.

  [3]张秀花.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的角色——以济南市某街道Q社区社会组织培育项目为例[J].区域治理,2019,000(051):88-90.

篇五: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建设CommunityBuilding居民领袖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悦舞夕阳”小组为例曹?迪?李?雪/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摘 要:随着社区治理模式的提出,很多社会工作者开始培养社区居民领袖,带领他们进行社区自治。居民领袖不仅可以在社区自治层面发挥作用,在小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悦舞夕阳”小组的参与式观察,发现其存在领导型和实务型两种类型的居民领袖。居民领袖在小组活动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实践中存在几点问题。关键词:居民领袖;小组工作;参与式观察一、研究背景社区自治”这一说法提出之后,很多社会工作者及社区工作者着重培养社区领袖,使社区骨干带领社区居民进行社区自治。很多学者在不同角度对社区领袖进行了研究。李航和张雅楠[1]在社区建设的作用及社区领袖的培育机制上对社区领袖进行研究,认为社区领袖的培育机制可分为物质激励、荣誉表彰、领导班子建设和学习培训四部分。孙江涛[2]从增能视角出发研究社区居民领袖的发现和培育路径,认为发现和挖掘社区居民领袖的方法为观察、访谈、访问、签约和宣传。周文坤[3]的小组活动中,与研究对象一起开展共计13次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之初,笔者观察到,社区内很多居民表现积极、愿意表达,笔者便借此对小组开展需求评估。结果发现,在这些居民的带领下需求评估的效果较好,能比较贴切地评估出居民的需求。笔者便将这类居民暂且定义为潜在的居民领袖,即有成为居民领袖的潜质。在“悦舞夕阳”小组活动中,笔者运用参与式观察法与潜在居民领袖共同参与小组活动,观察与研究其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及应用。三、居民领袖定义目前,学术界对居民领袖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有很多学者对社区领袖作了定义。李航和张雅楠[1]认为,社区领袖包括了社区多元组织中的领导骨干或负责人,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类,分别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群众性组织、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机关事业组织、社区商业组织中具有突出工作能力、具有号召力并愿意长期为社区服务的核心领导人物。孙江涛[2]将社区居民领袖定义为“在社区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或经社区居民推荐、社区居委会挖掘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或某项特长,能够热心社区事务、凝聚社区居民、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发展、推动社区自治的社区精英人物”。贺净[5]认为,社区领袖大部分都是由“能人”担当的,只有能满足和反映社区群众的需求,才能够获得社区群众的支持和信赖,进而使得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得以从“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出发,探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张丹丹[4]专门针对社区青年的民间领袖培育和发展进行研究。在领袖与小组工作层面,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如何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培育领袖。贺净[5]对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领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领导力五力模型为基础,以“小组动力学”以及“社会目标模式”为干预模式,围绕“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等内容开展小组活动共7次,评估小组工作对于提高领导力的成效。居民领袖除了在社区自治层面起作用外,在小组活动中也起到很大作用。作为社会工作实习生,笔者参与“悦舞夕阳”小组活动时发现了居民领袖对小组的影响。在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运用居民领袖的力量,促使参与者在小组活动中发挥作用,以此来探讨及总结居民领袖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参与式观察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社会工作的实习生身份实际参与到“悦舞夕阳”增强,以此促进社区居民归属感增强,提升其社区文化认同,最终形成社区共同价值取向。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居民领袖是指在活动过程中自发作者简介:曹

  迪(1976—),女,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项目管理。李

  雪(1994—),女,山东济南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小组社会工作。49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社区建设CommunityBuilding出现或者经他人推荐,有一定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敢于说话、愿意为他人服务、敢于承担责任的社区居民,或者是有一定特长并愿意将这一特长教授给其他人的社区居民。据此,笔者将居民领袖分为两类,一类为领导型居民领袖,另一类为实务型居民领袖。领导型的居民领袖适合组织及管理他人,有很好的领导力,可以发挥领导和组织能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以将小组成员组织起来,同时能够维持小组的秩序。实务型的居民领袖则是自身有特长优势,愿意将自身特长教授给其他居民,实现居民间的互助教学。笔者在“悦舞夕阳”小组中发现了三名居民领袖,其中一名属于领导型居民领袖,两名属于实务型居民领袖。小组活动中,笔者引导领导型和实务型领袖发挥各自特长,合力促进活动开展,详见表1。舞夕阳”小组通过开展以广场舞为主的小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娱乐生活,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在广场舞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老年人彼此间的沟通及互助,增进老年人间的交流,激发其潜能,使其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彼此联系,建立相互间的支持网络。从2019年3月到2019年6月,“悦舞夕阳”小组共开展13次小组活动,每周一次,服务人数30人,服务人次142人次,固定小组成员8人。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授舞蹈三支,分别是《拉萨夜雨》《想啊》《爱》,80%以上的小组成员可以独立完成三支舞蹈,95%以上的老人可以在他人的带领下完成舞蹈,还有部分老人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将舞蹈动作做到标准。13次小组活动的主题及内容等基本信息,详见表2。四、“悦舞夕阳”小组介绍“悦舞夕阳”小组是S市公益创投“初级城镇社区营造”——社区老人“新集体”构建项目下的一个小组活动。该小组活动服务于沈阳市D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过前期的需求评估,了解到小组活动旨在丰富老年人精神娱乐生活,让老年人走出家门、走出社区,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新集体”的构建及社区的和谐。“悦五、居民领袖在小组活动中的应用在“悦舞夕阳”小组活动的各个环节,L阿姨、W阿姨和Z阿姨发挥了居民领袖的力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小组活动初期让居民领袖成为需求评估的引导者该小组的服务对象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些老人不识表1?“悦舞夕阳”小组居民领袖概况姓名性别年龄特长优势有号召力及影响力,善于交流,??乐意为他人服务喜爱并擅长舞蹈,在社区内组织过广场舞队伍,有自己的音箱喜爱并擅长舞蹈,??愿意展示自我及教授他人舞蹈居民领袖类型在小组中的作用在小组活动中号召及组织大家参与活动,在需求评估、??领导型维持小组纪律、组织居民参加文艺表演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小组最后大联欢中担任主持人角色实务型在广场舞选舞及广场舞教学和辅助教学层面发挥作用,参与正式演出时组织组员练习并编排队形在广场舞选舞及广场舞教学和辅助教学层面发挥作用,参与正式演出时组织组员练习并编排队形L阿姨女63岁Z阿姨女63岁W阿姨女62岁实务型数据来源:“悦舞夕阳”项目组。表2?“悦舞夕阳”小组13次小组活动概况小组主题需求评估小组次数1次活动内容利用类似开放空间的技术对小组成员进行需求评估带领小组成员制定小组规则,同样采用类似开放空间的??小组规则1次方法,然后投票决定大家都同意的小组规则,??写下来张贴在小组活动室内小组中心活动??(以教授广场舞为主)第一部分为热身环节,以击鼓传花游戏作铺垫,??10次小组成员进行才艺展示;第二部分为广场舞学习环节;??第三部分为小组成员总结回顾环节1次最后一次小组活动,??以大联欢的形式带领老人回顾总结整个小组活动居民领袖的作用发现并运用初级居民领袖,??使其在需求评估的过程中担任引领者的角色居民领袖在制定小组规则的过程中担任引领者的角色,??在后期的小组活动中担任规则监督者与纪律维持者的角色领导型居民领袖可以组织成员参与小组活动,??负责活动通知的下发及签到等;实务型居民领袖可以??教授其他小组成员学习舞蹈领导型居民领袖担任活动的主持人;??实务型居民领袖组织小组成员表演节目小组总结数据来源:“悦舞夕阳”项目组。50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社区建设CommunityBuilding字,因而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需求评估不适宜服务对象。最初社工进行简单的访谈时发现,很多居民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针对社工的访问,很多老人只是微笑,不回答问题,或者直接说“你们开什么活动都行”,但当社工开活动时,这些老人并不会参加。究其原因,一方面居民和社工之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对访谈有排斥性;另一方面,居民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据此,社工便联合居民领袖为小组展开了一次需求评估。在“悦舞夕阳”小组需求评估活动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类似开放空间的技术,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将参与活动的12位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中至少有一位潜在居民领袖和一位社工。在小组内,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需求评估,由潜在居民领袖主要引导讨论,社工作为辅助引导及记录员的角色。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社工汇总记录的结果,再由大家投票选出最终的需求。做需求评估时社工问道:“阿姨们利用这个小组想学习到什么,在小组中主要想干什么呢?”L阿姨率先打破沉默:“我们就想多活动活动,不要天天在家里,想出来跳跳舞啊或者唱歌之类的。你们说呢?”另一位阿姨说道:“是,我觉得能在这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挺好,大家一起跳一下广场舞。”L阿姨接着又问:“对,我觉得广场舞挺好,我最近还看到很流行一种僵尸舞。”又有阿姨说道:“我最近也看到很多人跳这种舞,我觉得这个也挺好的,大家还能一起活动。我觉得除了跳舞,唱歌也挺好的,要是跳舞的话我想学一些简单的,难的学不了。”在二十分钟的小组讨论中,每位组员都参与其中。在潜在居民领袖的引导及提问下,老人都愿意回答,没有出现大家都不说话的场面。居民和居民之间比较了解,有一定的关系基础,比社工访谈的效果好,每个服务对象都像普通聊天一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小组内的社工便把他们的想法都记录下来。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总后社工发现,大家的需求主要为广场舞、交谊舞、唱歌、健身操、画画等。经过老人再次投票,最终评估的结果为以教授广场舞为主、才艺表演为辅。“悦舞夕阳”小组部分小组成员会违反小组规则,如有的小组成员会迟到或者在小组开展过程中玩手机,社工多次提示后效果并不明显。在一次活动中社工发现,L阿姨提醒活动中不认真参与的成员让其注意小组规则,取得了显著效果。此后,社工便多次运用几位阿姨的力量,强化小组成员的规则意识。如让W阿姨在活动群内提醒各位阿姨参加活动不要迟到、在郊游过程中让W阿姨帮忙组织和维持秩序等。“悦舞夕阳”小组成员的年龄都是60岁以上,当组员违反小组规则时,社工并不能很好地约束小组成员,她们会排斥或者直接忽略社工的提醒,但居民领袖与小组成员是同龄人,相互比较熟悉,让居民领袖提醒小组成员的效果会比社工要好。可见,利用居民领袖可以强化小组成员规则意识。(三)小组活动中让居民领袖成为小组成员的凝聚者居民领袖可以凝聚小组成员并推动小组向前发展。在“悦舞夕阳”小组活动中,L阿姨经常扮演组织者的角色。在每次舞蹈教学时,L阿姨都会主动组织大家学习舞蹈,将大家凝聚在一起。W阿姨和Z阿姨则经常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每支舞蹈快要学完时,W阿姨会根据小组成员的身体特征挑选比较合适的舞蹈,为社工提供参考。Z阿姨在舞蹈教学的时常担任一对一的教学老师,在自由练习环节,Z阿姨会帮助学习慢的成员进行练习。在整体教学环节,社工也会让W阿姨和Z阿姨站在前面带领大家学习。此外,Z阿姨在郊游活动准备过程中积极组织大家跳舞及提供资源。她表示:“我认识其他跳舞比较好的人,他们平时上班,要是哪天有空的话可以让他们去,我还可以为大家找到表演的衣服。我们现在可以多练习已经学过的舞蹈,到时候一起表演。”在这个过程中,L阿姨、W阿姨和Z阿姨分别在组织小组成员和舞蹈学习环节发挥了作用,以此将小组成员凝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四)小组活动后期让居民领袖成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悦舞夕阳”小组最后一次活动是大联欢,需要小组成员推选出一名主持人以及决定表演节目。当社工找到L阿姨表示想让其担任主持人时,L阿姨欣然接受,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与社工核对主持稿,在大联欢时和社工共同负责整个流程。社工向小组成员征集节目时,W阿姨向其他阿姨说道:“我们可以跳舞,在最后的时候我们集体跳已经学的《爱》,可以吗?”其他小组成员积极响应。Z阿姨说:“我要跳一个双人舞。”这时,很多阿姨表示想和Z阿姨学习双(二)小组活动中让居民领袖成为小组规则的管理者在小组活动开展的初期,社会工作者会带领小组成员制定小组规则,并以规则树等形式展现出来,但是,很多小组制定完规则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约束效果,甚至成了摆设。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小组成员违反小组规则时,没有人提醒其注意小组规则;另一方面,当社会工作者提醒小组成员时,她们会忽略社会工作者的话。在建立小组规则后,51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社区建设CommunityBuilding人舞并一起表演,Z阿姨便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拿来自己的音箱教大家双人舞。在大联欢当天,有8位老人表演了该双人舞。在最后一次大联欢的活动中,社工充分发挥L阿姨、W阿姨和Z阿姨的优势,让其在活动中担任合适的角色。整个小组过程是一个发现居民领袖、运用居民领袖及培育居民领袖的过程。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但是,这一做法是否忽略了内向的服务对象,让外向的人更外向,内向的人更内向。因此,选择居民领袖时也可以考虑将内向的服务对象纳入选择范围,将关注点放在内向的人身上。基于性格的原因,也许他们更加沉稳,做事更加有耐心,更容易成为实务型的管理者。(三)居民领袖的人选与小组成员发生冲突时如何协调“悦舞夕阳”小组中有一位外来的租户,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初期,笔者有意培养其为居民领袖,后期发现,社区内的居民对于外来租住的居民有一定排他性,因此笔者放弃了这一想法。当居民领袖的人选与小组成员发生冲突时,应先了解冲突背后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解决。在“悦舞夕阳”小组中,这一冲突背后的原因是小组成员内心有排他性。这种心理表现是该社区居民长久以来形成的,并非短暂的社工介入可以改变。居民领袖需要有较强的凝聚力、领导力、信服力,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活动,因此,在这种冲突的背景下,应该暂时放弃这位居民领袖的人选。如果这个小组成员确实做了居民领袖,也可以耐心向小组成员解释,通过其出色的表现让其他小组成员看到该居民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小组活动中给予机会展示其领导力,促使小组成员接纳她成为居民领袖。运用居民领袖主要目的是让小组更好地发展,让小组活动在社工撤出后继续开展,因此,居民领袖应该具备一定的凝聚力、领导力和信服力,更应该是其他小组成员愿意跟从的人选。居民领袖应该是其他小组成员认可的人选,而非社工自认为合适的人选,因此,当社工发现选择的居民领袖违背上述特点时,应进行反思并做出适当改变。综上所述,选择居民领袖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了让居民领袖更好地发挥后续作用,还要注重对居民领袖的培育及能力建设。六、社工在培育居民领袖过程中的反思在小组活动中运用居民领袖可以很好地发挥居民自身的力量,结合居民领袖不同的特质,让其在小组活动中发挥作用。在运用居民领袖的过程中,笔者有收获也有反思。(一)社工撤出后居民领袖作用的可持续性如何保证居民领袖对小组活动的作用体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但更重要的是活动结束后让居民领袖继续发挥作用。活动结束后,居民领袖的作用主要为实现小组活动的自运行,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活动。若要居民领袖真正具备建立小组、需求评估、开展活动及总结反思的领导能力,成为小组活动的真正带领者,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获得开展活动及处理小组成员之间关系问题的方法、技巧,最终实现小组活动从社工被动开展到居民主动开展,服务从社工输入到居民自主产出,形式从社工助人到居民助人自助。但是,本文只是笔者针对居民领袖开展小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应用研究,如果想让居民领袖在社会工作者撤出之后继续发挥作用,还需要对居民领袖进行系统培育,如针对居民领袖开展领袖力建设等。(二)居民领袖的人选是否仅限制于社工易于观察到的人在居民领袖的选择上,笔者倾向于选择外向的人,他们热情、爱交流,因而在小组活动中对他们也有较多关注,参考文献[1]李航,张雅楠.社区领袖对于社区建设的作用及其培育机制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6(6):12,30.[2]孙江涛.增能视角下社区居民领袖的发现与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社会工作,2019(4):25-27.[3]周文坤.“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下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以深圳市坪山新区沙湖社区为例[J].大社会,2017(4):56-59.[4]张丹丹.社区青年民间领袖的培育与发展空间[J].青年学报,2016(3):64-67.[5]贺净.小组工作介入社区领袖领导力提升的实务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8.52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六: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2021年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每日打卡8.3一、单项选择题

  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灾后小学生心理支持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周运用输入希望、自我表露、互助支持、接纳自我等专业技巧,促进组员的改变。小周的这些做法主要体现出的小组工作特点是()。[单选题]*

  A.关注组员问题相似性

  B.强调组员的民主参与

  C.重视小组治疗性因素(正确答案)

  D.注重组员的个人能力

  答案解析:小组工作的特点:(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3)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小组工作者通过创建与改变小组,创造并尽力维持小组中的治疗性因素,再通过这些治疗性因素发挥作用促进个体的改变与成长。在许多实证研究中,很多小组工作者都确实在小组观察到某些治疗性因素,如植入希望、普遍性、资讯和建议的告知、利他主义、自我表露、互动中的学习、接纳等。(4)注重团体的动力。

  2.社会工作者小刘发现社区中部分老人无所事事,生活比较单调枯燥。通过需求调研,小刘了解到老人们非常希望社区多搞些活动,提供机会让老人们多交流,同时也为社区建设做点贡献。为此,小刘拟运用社会目标模式为老人开展小组服务。下列做法中,符合社会目标模式实施原则的是()。[单选题]*

  A.协助老人组建志愿服务队,提升关怀社区困难人群的责任意识(正确答案)

  B.教导老人学习沟通技巧,学会开放、平等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C.引导老人表达生活中的困惑,积极分享和学习自我调节的经验

  D.解决老人社会关系失调问题,协助老人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答案解析: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1)致力于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2)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提升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3)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所需的领袖人物,提升他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4)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3.某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者小万为住院老人举办“生命教育”主题小组,小组进行到第二节,社会工作者播放“生命树”成长过程,协助组员建立对“死亡”的正常认识。现场部分组员由于直面“死亡”,产生恐惧、哀伤等情绪,并出现和抗拒讨论的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小万最适宜的做法是()。[单选题]*

  A.运用限制的技巧,通过及时打岔的方式转移“死亡”话题讨论

  B.运用沉默的技巧,鼓励组员进行情绪宣泄维持小组的自然发声

  C.运用摘述的技巧,帮助大家澄清讨论的话题并重新聚焦主题

  D.运用引导的技巧,组织组员针对死亡议题开展头脑风暴讨论(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引导技巧:讨论中有时出现场面气氛热烈但又偏离方向的情况,此时社会工作者要用某种方式暗示讨论的方向,提示讨论的重点,或再次强调讨论的程序,从而保证讨论会正常有序地进行。这里有两点提示社会工作者注意:一是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要让组员围绕讨论主题,按照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选择一种解决方法的讨论进程去展开。有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组员运用头脑风暴法。二是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

  4.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社会工作者小冯开设了一个成长小组。在第三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小李因为不能接受别人对他的评价中途退出。在第四节小组活动

  中,组员之间出现了以下对话:组员甲:“上次小组活动中,小李生气直接离开了,这次他又不来,我们又没对他怎么样,我觉得他有点过分。”组员乙:“是啊,我对他也很不满意,他真有点莫名其妙。”组员丙:“对啊,他觉得自己被挑战了,就直接离开,真的很差劲。”其他组员:(同声附和,纷纷表达对小李的不满)“是啊……”此时,小冯适宜的做法是()。[单选题]*

  A.保持中立的态度,继续倾听其他组员表达对小李离开的不满情绪

  B.阻止组员讨论小李离开的事,指出背后议论其他组员是不恰当的C.让组员甲总结刚才大家对小李的看法,共同分析小李离开的原因

  D.疏导组员因小李离开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引导组员回归小组议题(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小组处于中期转折阶段,此时小组的问题是由于一名组员的退出引起其他组员的讨论,小组组员的讨论主题已经偏离,此时社工的做法应是对因组员的离开而造成的其他组员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同时可以引导组员将讨论的主题回归到小组的主题中,故应选D项。

  5.企业社会工作者小陈发现,有些员工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导致子女的学习成绩较差。为此,小陈利用假期为这些员工子女开设了教育小组。在小组结束阶段,组员纷纷表现出依恋和不舍。这时,小陈适宜的做法是()。[单选题]*

  A.带领组员分享当下感受和收获的经验,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正确答案)

  B.告知组员小组已经结束,如有学习方面的需要可微信小陈

  C.布置家庭作业,鼓励组员在小组结束后可以常来企业参观

  D.组织组员分享经验和收获,告知大家结束分享后即可离开

  答案解析: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和感受,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一是模拟练习。模拟现实的生活环境,让组员在小组中练习他们学到的行为规范等。二是树立信心。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生活充满信心。三是寻求支持。帮助组员得到其家人、社区或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以维持在组员身上已经产生的变化。四是鼓励独立。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步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度依赖。五是跟进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是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

  A.坚持“三社联动”的合作机制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确答案)

  C.坚持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创新

  D.坚持注重社会建设

  E.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2.学校社会工作者小赵拟采用“社区一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方式来设计服务方案。下列小赵的服务中,采用了该方式的有()。*

  A.辅导六年级学生的功课

  B.成立课余辅导家长互助会(正确答案)

  C.追踪毕业学生就业情况(正确答案)

  D.主持“师生情”主题晚会

  E.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社区—学校型学校社会工作把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外的社区,包括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的政策、实现家一校沟通、促进学校教育、对离校学生提供追踪服务、开展社区教育,以利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等。

  3.社会工作者在自觉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专业基本信念和操作原则,其具体表现有()。*

  A.尊重服务对象的观点,避免将自身建议强加给服务对象(正确答案)

  B.尊重服务对象的个性,即使相同的问题也要个别化处理

  C.尊重服务对象的特质,认同与包容服务对象的各种做法

  D.尊重服务对象价值观,服务中应坦诚面对个人价值介入

  E.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让其在充分知情前提下自主抉择(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作为一门服务人、帮助人的专业和职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基本信念和实践原则两个方面。基本信念有:(1)尊重;(2)独特性;(3)相信人能改变。实践原则有:(1)接纳;(2)非评判;(3)个别化;(4)保密;(5)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

  4.我国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列表述中,反映社会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有()。*

  A.社会工作要通过服务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正确答案)

  B.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包容(正确答案)

  C.社会工作要立足中国实际,运用本土社会服务经验

  D.社会工作在宏观上追求社会民主、和谐与社会进步(正确答案)

  E.社会工作在职业行动上要做到敬业、诚信,提供社会服务(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活动,它在宏观上追求社会的民主与和谐、追求社会进步,在社会层面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包容,社会工作在职业行动上崇尚敬业、诚信,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服务。在这些方面,社会工作所遵循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将会使社会工作得到更有力的政治认同和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5.丽丽的丈夫经常因为琐事对她破口大骂,最后发展到动手打她,丽丽向所在地的社会工作者救助。针对上述家庭暴力现象,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措施有()。*

  A.组织丽丽与其丈夫进行面对面地沟通(正确答案)

  B.为丽丽申请物质救助并组织捐款活动

  C.为丽丽和其他受害妇女开展小组工作(正确答案)

  D.呼吁本社区居民关注身边的家暴问题E.提升本社区居民反家暴以及维权意识参考(正确答案)

  E.提升本社区居民反家暴以及维权意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中丽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丈夫对她的家庭暴力,并没有涉及物质方面的救助问题。

篇七: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居民领袖是如何炼成的随着社会治理重心逐渐向基层社区下移,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为社区工作者“减负”成为重要问题。减轻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与工作负担能够增强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社区工作者“减负”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责,社区内部层面也应有所作为。为社区工作者“减负”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不断地发现并培育社区居民领袖,使其成长为能够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社区居民领袖是社区的重要力量,在社区服务与社区活动中起到示范引领、榜样影响的作用。

  社区工作者要在其工作中管理、服务、使用好社区居民领袖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其在自我成长的同时,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持续参与社区事务。

  社区居民领袖的内涵与特质

  目前,学术界对社区居民领袖这一概念并未做出明确的界定,结合实践中社区居民领袖的诸多特质,本文将社区居民领袖定义为:在社区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或经社区居民推荐、社区居委会挖掘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或某项特长,能够热心社区事务、凝聚社区居民、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发展、推动社区自治的社区精英人物。一般而言,社区居民领袖具有自愿性、公益性、无偿性、利他性、公正性等特征,代表人物主要有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社区居民代表、单元楼门长、社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社区志愿者骨干等等。

  有研究指出,一位优秀的社区居民领袖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热爱群众;易交朋友;善于聆听;

  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勤奋工作;乐于助人;表达能力较强;

  思想开放,不故步自封;勇于面对困难;严以律己;自我认同感较强;协助别人建立自信;有广阔视野,具有历史感和前瞻性;

  善于处理压力。[1]

  社区居民领袖具备的这些优秀特质主要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先天具备”,即有些社区居民领袖自身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其他的社区居民围绕在其身边,并听从其指挥和管理;第二种来源是“后天培养”,即通过多种方式将“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培养成“现有的”社区居民领袖。

  首先,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可以采用“领袖自学”的方式,如读书、看视频、交流讨论等;其次,社区“两委”根据自身情况,可安排专业社会工作者进行协助,社区自行展开培训,即“社区内部培育”;最后,也可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设计培训课程、甄选培训内容、链接培训师资等,即“外力介入”。

  除了具备以上的特质之外,社区居民领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第一,具备“感染力”,能够通过领袖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其组织成员与其他社区居民,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营造社区正向、积极、乐观的文化氛围;第二,具有“号召力”,能够借助个人能力或人格魅力动员、凝聚社区居民,推动社区公共事务;第三,掌握“领导力”,能够管理社区社会组织,指挥开展社区服务,带领社区居民,协助居民成长;第四,具有“思考力”,能够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创新服务内容与形式,反思服务不足;第五,具有“外联力”,能够链接多方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并能够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网络。

  社区居民领袖的发现路径与方法

  实践研究发现,社区居民领袖的发现以社区居民动员为基础。只有动员更广泛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或社区活动,才能够为发现“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提供机会。因此,社区居委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区活动的宣传、推介、展览,不断动员、吸纳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从事社区服务,逐步把居民从“被动接受”发展成“主动接受”,同时,逐渐把社区居民从“受助者”培

  育成“施助者”。具体的社区居民动员的路径如图1所示:

  首先,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或社区活动的认知,把居民从消极地抗拒社区服务转变为能够“旁观”社区服务,即“被动参与、被动接受服务”的动员过程。

  其次,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把社区居民从“旁观”社区服务转变为参与并享受社区服务,即“主动参与、主动接受服务”的动员过程。

  最后,开展能力建设,逐渐提升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公益精神,把社区居民从参与并享受社区服务转变为建设社区、贡献社区,即“积极贡献、主动提供服务”的动员过程,并有目的地将社区居民培育成为未来的社区居民领袖。

  在广泛动员社区居民的前提下,更多的社区居民将参与到社区服务或社区活动中,这为发现社区居民领袖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社区工作者可通过多种方法发现并挖掘社区居民领袖。

  观察。社区工作者借助社区活动或社区服务发现“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侧重于观察其身体健康状况、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社区参与度与参与能力、与社区居民沟通情况等。社区工作者在组织活动时,除了完成工作外,还可以安排专门的“观察员”,对参与的社区居民进行观察。“观察员”既可以采用参与式观察,参与到社区服务或社区活动中,通过与居民的接触发现“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也可以采用非参与式观察,不参与其中,置身于社区服务或社区活动外进行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方便后续进一步跟进“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

  访谈。社区工作者通过与“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聊天”进一步了解其情况,如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家庭成员的支持力度、居民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等。发现了“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后,社区工作者要及时进行跟进访谈。可以进行结构式访谈,即社区工作者采用一个固定的访谈提纲,对想了解的问题逐一访谈并做好记录;

  也可以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即没有固定的访谈提纲,采用开放式问题,让“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畅所欲言,社区工作者从中收集有用信息。一般

  而言,为了收集到更加全面的信息,在工作前期,与居民访谈时可以将两种访谈方式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访问。社区工作者通过访问间接地收集“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的信息,如访问其家庭成员、邻居、社区居民、组织成员、熟人群体等。间接资料也是了解“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的重要信息来源。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带有“目的性”的访问,收集更加客观的间接信息,以此作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的资料。访问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式访问与非正式访问两种方式,既可以选择入户访问,也可以选择座谈会或面谈会等方式。

  签约。社区工作者通过签约把“潜在的”社区居民领袖变成“现有的”社区居民领袖,规定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逐步对“现有的”社区居民领袖进行能力建设,如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建设领袖团队等。签约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感”的举措,能够极大地提升社区居民领袖的自我效能感。签约的形式,一方面能够体现出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领袖的信任和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社区服务的日益规范化与制度化。在实践中,签署的协议一般由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领袖共同拟定。

  宣传。社区居委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现有的”社区居民领袖进行榜样宣传,如拍摄宣传片、召开表彰会、榜样宣讲会、橱窗宣传栏等。宣传是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服务、认识社区居民领袖的重要方式,需要认真策划、执行,以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实践发现,如果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领袖并不熟悉,其榜样示范与引领的积极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地发挥。所以,社区工作者需要对典型的社区居民领袖进行重点包装,并展开宣传工作。

  社区居民领袖的培育路径与方法

  不管社区居民领袖的身份获得是来自于先天人格魅力,还是源于社区后天培养,要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称职的社区居民领袖,都需要逐渐提升、不断成长。能力建设是培育社区居民领袖的核心内容,在

  培育过程中,应着力关注社区居民领袖认知、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与转变,尤其要重视社区居民领袖由“感性”转变为“理性”的培育过程。具体培育路径如图2所示:

  实践证明,大多数社区居民领袖热心公益事业,关心社区事务,对社区保持“好奇心”与“敏感度”。但由于社区居民领袖学历背景不同,文化层次有差异,面对社区事务与社区问题时,其最初判断的依据是“个人感受”或其他居民的“亲身经历”,即“感性认知”。这一阶段的社区居民领袖在解决社区事务与社区问题时,大多采用“感性表达”的方式,代表社区居民表达不满,宣泄情绪,并且将“问题事实”与“个人情绪”混合在一起,不能够区别对待。

  培育社区居民领袖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其“思考”能力,在面对社区事务或社区问题时,社区居民领袖能够沉着冷静,学会“理性思考”与“理性表达”。这需要社区居民领袖能够反思相关问题:社区问题因何存在?为何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在问题发生和延续的过程中,社区居民领袖扮演了什么角色,将来能为解决社区问题提供什么帮助?这一阶段,社区工作者要逐渐引导社区居民领袖更加理性地来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普通社区居民做好“理性思考”与“理性表达”的榜样示范作用。

  培育社区居民领袖“理性思考”和“理性表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培训形式的设计上,既可以采用通用的“个人培育”的社区培训形式,即社区居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区居民领袖开展专题学习与技能培训,社区居民领袖以个人身份参与其中;也可以采用“组织培育”的方式,即通过搭建“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将社区居民领袖“组织化”,安排常规能力提升课程,对组织成员开展培训,社区居民领袖以“组织身份”参与其中。

  其次,在培训内容的筛选上,既要考虑社区居民领袖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也要结合社区自身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总的来说,培育一位优秀的社区居民领袖应关注诸多方面,如人际关系技巧、开会技巧、演讲技巧、组织技巧、谈判技巧、游说技

  巧、政治技巧、与传媒接触技巧、资源动员技巧、沟通技巧、管理技巧、战略与战术技巧、检讨反思技巧、小组带领技巧等。

  再次,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应采用灵活多样、丰富活泼的培训方式,以提高社区居民领袖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社区居民领袖是离退休人员,年龄偏大,学习能力减弱,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传统的“讲座”授课方式,不符合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影响培训效果。社区工作者可以选择互动性强、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培训方式,如角色扮演、工作坊、开放空间或实地参观、视频观看、实践模拟等,将游戏或活动作为传递知识的载体。

  最后,在培训师资的甄选上,应侧重实务经验而非理论经验。社区居民领袖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不言自明,他们更多地需要指导“怎么做”,实务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指导。

  综上所述,“人”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单元,在创新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服务人员起到专业引领和带头作用,而社区居民领袖作为专业社区服务的有力补充,是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未来,搭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格局时,应更加广泛地发现并挖掘社区居民领袖,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社区居民领袖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区发展储备力量,保证社区能够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篇八: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用项目撬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内缩法就是透过一个相关的群体和活动不断地去收缩聚焦社区社会组织的目标群体以及目标,从而去培育和发展一个社区社会组织。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于量身定做。它能够根据这个组织的潜在目标群体的特性,去制定适合的目标以及适合的节奏去发展这个社区社会组织。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想要分享的是第二种方法--外展法,以及如何用外展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大白会用2篇文章和大家分享这里主题:

  第一,中观实务层面案例分享:用项目撬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第二,微观实务层面案例分享: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使用外展法来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在实践的微观层面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专项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在实践的中观层面最典型的做法是以项目为导向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类项目。

  接下来,大白会先和大家分享中观层面的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孵化类项目的案例(本篇文章);然后再分享微观层面的志愿者队伍的培育案例(下篇文章)。

  案例分享

  A社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商业小区。在这里,有比较不错的硬件配套设施,也住了好几万人。居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组织文化活动的需求是非常旺盛。他们希望社区多组织一些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相互认识。

  但是,因为社区居委人力不足,无法有效回应这种需求。所以,街道办事处就想一个办法:利用居民素质比较高这个优势,鼓励有能力的社区居民为社区提供服务。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阶段:技艺摸查。首先,他们对社区里具有特殊才能的居民,比如对拥有书法、舞蹈、歌唱、当地文化传承技艺等人员进行了摸查。

  第二阶段:问计居民。在进行社区人才技艺摸查之后,他们组织这些拥有特殊才能居民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他们关于社区活动组

  织建议和想法。

  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在召开座谈会之后,依据这些居民提供的意见,比如说如何去解决这个活动场地以及活动经费的问题,街道层面做了几个层面的工作:

  (1)设立社区活动阵地和场地,并制定社区居民借用制度;

  (2)联系基金会资源,设立居民活动专项培育基金项目,项目周期6-12个月,每个项目支持800-6000元不等,通过项目申报,鼓励当地居民为当地社区提供服务;

  (3)联系当地社工机构,为有意向申报的居民申报项目提供专业支持和组织挂靠。

  第四阶段:项目评审。制定居民活动专项培育基金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发布,邀请和鼓励有意向的个人、组织或者团队进行项目申报。项目评审的主要目标是筛选一些落地性强的项目。

  第五阶段:能力建设。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这些筛选出来的项目的实施团队或个人进行事前辅导或培训,保证他们具备这个实施落地的能力,从而确保专项基金的有效使用率。

  第六阶段:项目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保证项目顺利正常运行以及及时解决项目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街道层面可以邀请专业的第三方进行项目过程评估(过程监管和支持)及事后评估工作。

  经过上面六个阶段,这个街道的社区居民活动在很快就丰富起来。而这种活动也给社区带来了活力,比如说很多社区居民都能感受到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助(源自于居民义工为社区提供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都有所提升。

  此外,从社区社会组织的兴起来看,大部分的项目在第2-3个项目周期的时候会走进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或注册阶段,因为第1个阶段能够帮助这些项目活动的发起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个伙伴的确立能够让项目恒常化。

  案例分析

  上面就是中观层面的以项目为导向的孵化类项目的案例。很多地区都有成功的做法,比如很多地区的"公益创投项目"。与本案例的差别

  就在于:

  (1)牵头层面不一样。

  比如说有些项目往往是市级层面去牵头举办的;而案例的这个项目是在街道层面牵头的。有实力的社区也可以牵头去做,社区动员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2)动用的配套资金不一样。

  比如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福彩资金,或者是企业的定向支持。政府的财政资金和福彩基金在财务的使用方面的限制性会比较多一些,而企业的定向资金在使用方面往往会更加灵活。本案例使用的流失企业的定向支持。

  (3)开始的工作阶段不一样。

  很多项目是直接从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创造条件设立项目开始的。建议不要忽略和跳过前两个阶段,这两个环节其实就是社区调查,帮助设置项目的人去了解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社区是否具备合适的人,也就是社区社会组织的领袖骨干的条件准备。

  上面的案例是外展法比较典型运用。这个案例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借助社区居民的能力,帮助社区多组织一些活动,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相互认识。

  围绕这个目标,街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潜在领袖人物的摸查。再搞清楚潜在领袖人物情况后,果断创造条件,鼓励这些人去作为,并透过项目,锁定了社区领袖人物。然后再把着眼点放在这群领袖人物身上进行重点培育。以领袖人物为抓手,开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及培育。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一篇是微观实务层面的案例,重点是社工具体如何做。

篇九: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选择题

  1.社区组织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一种地域性组织,或者是在社区平台上开展工作的组织。二是以兴办或管理一定社区的社会服务、政治活动、文化事业机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三是功能有明显的地域性。

  2.所谓社区发展,概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3.社区组织的基本特点:一是社区组织是一种地域性组织,或者是在社区平台上开展工作的组织。社区组织的特定地域就是社区的地理界限。二是社区组织以兴办或管理一定社区的社会服务、政治活动、文化事业及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三是社区组织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4.罗夫曼分类法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1)事工目标;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等。这些改善是具体而落实的。(2)过程目标:谭马士提出另外一个社区工作的目标(1)分配资源(2)发展市民。

  5.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是:(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个体化的居民一般缺乏处理社区危机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但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这种知识和能力。

  (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6.社区工作的特征

  :1.以社区为对象。就功能性而言,社区工作的对象是社区内群体性的问题,或居民所关注的共同事务。2.宏观的分析角度与较广的介入层面

  3.居民的集体参与性4.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7.社区工作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行动以及社会稳定四个方面

  社区工作的社会福利功能,是指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善社区的生活,促进社区的进步。诸如社区计划、社区组织、社区募捐、社区基金会、社区照顾、再就业辅导等

  8.社区工作并不具有社会运动功能。社区工作促使的社会行动通常是一个由下向上的参与过程,是由群众的集体不满而引起的、由群众从下而上带动起来维权或增权行动。谋求改变不公正的政策,达到有限度的社会改革,并提升居民的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

  社会稳定功能

  9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稳定功能,在维持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表现为社区管理与组织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及动作机制。社区依法进行自治管理,并发挥着管理职能,例如落实社会政策,维护社区治安,调解经济纠纷,推广社区文化等。

  其次,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稳定功能实现的好坏,有赖于社区是否拥有一套社区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服务的体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运作机制。

  最后,还蕴涵在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等各项社区事业计划和社区生活中

  10.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1)人的价值与尊严(2)社会正义(3)助人自助

  11.人的“价值”指人的生命权,人的“尊严”指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人的生命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假如案主流露出想伤人、杀人或自伤、自杀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立即采取的行动是保护生命,预防和阻止对生命的伤害。人的尊严意味着人的平等权利和基本需要应得到尊重和满足。

  12.社会工作者应以“人”、“处于困难的人”、“需要救助的人”来看待和接纳案主,而不是

  将一些固定的标签附着于某些案主,如懒惰、低能、无责任心,或罪犯、酗酒者、妓女等。

  13.社会正义意味着保证人们的平等机会和权利,保证人的价值和尊严。是通过推动建立公正的社会和经济政策来提供充分的教育、扩大政治参与、实现经济自给、扩大福利保障。

  14.城市社区建设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5.基本工作原则

  :1.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必须充分考虑社区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自身的权利和需要,2.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计划。3.强调居民参与。居民参与可分为动员式参与和自主式参与两种类型。4.尊重社区自决。基本含义(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发展方式和行动策略;(2)有事情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5.开展广泛合作。

  16.沃伦提出认识社区系统网络的两个参照体系:横向系统和垂直系统。横向关系发生在具有大致相同等级层次的社区单位之间,这些关系是非正式的、个人的、面对面的。

  有意识地选择三种不同的冲突策略:(1)运用冲突;(2)预防冲突;(3)控制冲突

  17.地区发展或者说社区发展从概念上讲,既表示一种地区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实质内容的发展;也表示为一种发展理念,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表示为一种社会工作的介入手法,一种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控制、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工作手法。

  18.米杰里提出分为个体主义策略、政府主导策略和社区主义策略。

  19.作为一种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介入手法的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的是当地居民的民主参与、团结合作、自我帮助、自我组织。

  20.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主要有(1)社区经济开发,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加工业的发展乃至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社区社会发展,比如社区医疗卫生发展、社区教育发展、社区福利服务的发展、社区文体健康服务的发展、社区邮政服务的建设;(3)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社区道路建设、社区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社区供水设施建设、社区垃圾处理、社区供电设施建设、社区房屋道路的规划;(4)社区文化发展,比如社区知识文化的教育、社区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社区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社区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教育、社区娱乐文化活动的开展。

  21.社区发展模式的策略:(1)以内为主,以外为辅(2)内部以广泛的讨论、协商一致、团结合作为主,避免冲突,化解矛盾;(3)注重居民的组织和教育;4)发动、动员居民、广泛讨论,自下而上地民主决定社区公共发展事务,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由精英决策。

  22.社区发展的具体的措施有:(1)立足社区基层群众公共利益的扩大,通过沟通、对话和讨论促使成立不同居民小组;(2)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商、妥协、合作;3)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4)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项目中来。

  23.社会工作者在地区发展模式下工作角色

  1.启发催化2.支持鼓励3.协调联络的4.资源中介

  24.拜访关键人物(1)事先认真准备,2)学会倾听、同理反应等沟通技巧。(3)事后的回忆和总结,以及跟进联系。

  3.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

  25.社区工作者应该在社区中多搞一些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大家愿意参加的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作为联系广大社区居民的方法。公共集会包括主题演讲、社区风俗展览、放电影和录像、演当地的戏剧等;公益活动包括公共卫生、公共健康、敬老活动、青少年文体比赛、社区环境探查和保护等

  26.社区调查研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1)当地居民参与调查的原则;(2)调查研究与居民动员相结合的原则;3)选择适合当地居民掌握、使用的调查技术原则;(4)横向资料和纵向资料相结合的原则;5)一般资料的调查和问题为本的焦点调查相结合的原则等。

  27.一般的社区发展工作计划的组成结构如下:1)社区问题的认定和评估。2)社区发展的目标和工作任务。3)社区发展中居民组织的策略选择。4)社区发展项目的评估计划。

  28.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的方法

  1清楚界定和大家共识组织的目标

  2功能清楚的组织内部结构和岗位分工

  。刚开始组织的结构应该保持弹性和开放,尽量吸纳更多的居民加入组织中来,参与组织的会议和讨论,组织的会议应该多民主谈论,少结构性强的布置任务。3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和组织领袖的训练。组织领袖的训练是组织维持发展的关键任务,社区居民组织的领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民主作风、联系群众、乐于奉献、敢于负责。4.组织的财政资金支持

  。内部筹资主要方式;收集成员会费、对外服务收费、社区经济开发(生产合作社、社区供销合作社、社区商业服务、社区维修、社区家政)其他基金筹款方式(自己的组织徽章和旗帜、组织社区名人号召捐款、明星的义演义卖)

  29.项目管理的技巧主要包括项目策划、获取项目资金、执行项目、项目评估等。所谓项目策划是指如何选择社区问题作为解决对象,然后评估需求、设定目标、计划项目活动的次序,然后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决定项目的可行性。

  30.社区建设是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组织、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生活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等方面的内容。在这里一般不强调社区经济发展。21.社会策划模式的任务内容

  1.社区资源开发的规划。社区工作者主要是倡导社区资源开发规划,负责联合协调规划,组织居民提出需求和建议等。

  2.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社区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政、通讯。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通常是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的,但是社区工作者通常是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并提出需求和建议。3.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4.社区组织建设的规划。5.社区文化价值建设的规划

  32.社会策划模式下的具体的策略措施:一是理性技术性措施,二是社会关系措施,比如游说、倡导、谈判、竞争、抗议、游行、示威、罢工、对抗等;

  33.服务方案的设计组成;目标

  、服务对象(通常服务对象的界定条件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服务的形式和手段

  、财力安排和人力安排

  、服务活动时间进度表

  34.社会行动的目标

  1.总的目标。改变不公平的政策,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改革。2.任务目标。争取权益及资源的重新分配

  3.过程目标1)提高自我意识

  (2)提升社会意识

  (3)认识团结的重要性

  35.社会行动的策略与形式

  1.对话性行动。主要形式有游说、请愿、宣传。2.抗议性行动。

  3.对抗性行动。通过组织群众,用行动直接影响对方的利益或令对方不能够正常运作,迫使对方因有所损失而愿意与群众谈判。

  4.暴力性行动。

  36.在运用社会行动策略时,社区工作者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群众的资源。2)群众的投入程度。3)社会气氛。4)事件的本质。

  37.社会行动中工作者的角色;介导者、行动者、教育者、资源提供者

  38.由居民的切身问题及具体事件介入。社会行动通常以事件形式介入:首先要找出居民最关注及最急切需要解决的事件,然后将居民联系起来,表达对事件的不满,共同找出彼此想要争取的目标及可行的解决办法。

  49.争取第三者支持。所谓第三者,通常是指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及有影响力的人士(如议员、人民代表等有地位的人士)。

  40.社区照顾的目标

  1,新公民社会意识

  2政府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3帮助服务对象正常地带入社区

  4使服务使用者参与表达他们的愿望5建立理想和关怀的社区

  41.社区照顾的任务

  1)将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需要长期照顾的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接受服务

  2)使有困难的社区居民(个人或家庭)所需要的家庭照顾社会化,减轻家庭的负担(3)挖掘社区的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42.入户的支持性服务有:心理辅导服务、医务护理服务、康复治疗等。社会化服务还包括购物服务、送餐服务、家庭清洁服务等。

  43.社区照顾的服务是由下述提供正式与非正式服务的四种支持资源组成:提供正式服务的机构有,政府福利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的服务组织;提供非正式服务的有,民间社团与志愿组织以及被照顾者亲属及邻里的支持。在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人们遇到困难最先考虑家庭成员、亲戚、同事、朋友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与援助。

  44.建立社区照顾网络和自助组织;1)直接服务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主要是由离被照顾者最近距离的人构成:家人、亲友、邻居和社区内的志愿者。提供购物、清洁、送饭等服务

  。2)同类型服务对象的互助组织的服务系统。例如癌症病人小组、单亲妈妈小组、下岗自强小组。3)社区危机处理的自助组织服务系统。例如:老年人突然病危、家庭纠纷、青少年离家出走等问题。

  45.社区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

  :寻求社会公正、促进意识提升、推动集体参与

  46.社区工作的道德素质体现-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忍辱负重、.敬业负责

  47.社区工作的知识基础;理论知识、介入知识、实践知识

  48.社区工作者的能力要求;社会交往能力

  、组织能力

  、行政和管理能力

  49.组织能力

  一是帮助社区解决问题和达到自助

  。二是挖掘社区资源,通过工作者的协调,使资源更有效和公平地运用于社区。三是推行公民教育,培养社区领袖。

  50.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看,学院教育应努力培养具备以下素质的社区工作者:具备社会政策的分析能力、具备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综合社会服务的能力

  51.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助人的角色

  /教导的角色、多元的介入角色

  52.社区分为;一是地域性的社区,如我国城市中的街道、社区居委会所辖的范围。二是功能性的社区,即指有相同问题、共同兴趣和需要及一定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如下岗职工、单亲家庭、流浪儿童、独居老人等。

  53.探索社区背景

  1.社区的基本情况(人、住、业、地理环境交通、社会服务、社区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

  2.社区居民及团体的关系与权力结构3.社区问题和社区需要

  54.参与式观察法;进入社区直接参与和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可以到街心公园、游乐场、商店等人们经常聚集的日常活动场所,通过与人们自然交流,近距离观察其行为方式,了解真实的社区生活状态,而且可以为建立社区工作关系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不能停留在做一个纯粹的观察者,所以应积极地与被观察者交流

  55.“访问法”一般是指以口头方式,针对社区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人物收集资料。适用于较大型且较难进行家庭普查的社区。运用访问法,通过面对面的谈话,能比较深入地了解社区的需要,而且较容易与受访者建立关系。但是访问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56.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7.社区问题分析

  1.描述问题。明白居民的思想感情和对问题的认识与描述,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2.界定问题。要弄清:居民所认同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的?为什么如此界定?已经是一种“问题”还是仅仅为一种“状态”3.明确问题的范围

  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58.社区体系分析是指对存在于社区内众多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做个别的分析,以了解

  其特性,然后分门别类,并按其共同点归纳成不同的体系,例如按其功能、性质等区分出不同类型、不同取向、不同层次的体系

  59.社区利益(profit):人们通常都是趋利的,要获得回报,便需付出代价,代价可以分为实质性代价,如金钱、人力、物力,还可以分为非实质性代价,如声望、形象的受损,压力、屈服、顺从。了解人们对利益的选择,才可以更有效地调动社区资源。

  60.社区动力的分析步骤

  (1)找出社区内活跃的人、团体、组织、机构,分析他们的目标、组织结构、信念和期望、资源及权力来源等特性,以获得对其行动取向和动机的把握;

  (2)将各个组织按取向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状况,看看是否有分歧或冲突,进而获得对社区内不同体系的互动关系的全面了解;(3)由于在静态的社区环境中不易观察到彼此的关系,因而可以从一些社区事件人手,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各组织团体的不同的立场、行动取向和行为

  61.衡量服务对象的特色、需要、兴趣:除了在目标的确立上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以外,为了确保工作者在目标、形式、时间安排等方面都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在整个计划的制定中也需参考服务对象的背景,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居民的参与率。

  62.制定初步计划:根据目标、资源和客观条件限制,工作者可以制定初步的工作计划。包括订立具体目标、对象、形式、活动的日程表。

  63.社区工作关系建立与维系的原则;

  1.掌握群众参与的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2.让群众看到参与带来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3.为参与者带来个人的改变4.注意选择动员对象5.让参与者有成就感6.减少参与者付出的代价7.注意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居民参与的影响

  64.减少参与者付出的代价;以往居民不愿参与是因为参与的代价太大,如长时间开会,使参与缺乏效率。所以工作者应巧妙支援及合理地安排,使参加者体会到无须付出太多的时间、金钱或精力,使他们保持参与的热情

  65..招揽性接触:还有教育性和发展性的功能。

  66.接触的原则;首先,工作者要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居民,以真诚、热情、认真而开放的态度,用自己的目光、语言信息,排除与居民交流中的障碍。其次,工作者要运用互动过程,通过工作者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让居民自己面对这个处境,并在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时,能深刻地反省自己的位置和问题的成因。

  67..选择访问的时间。目的不同,对象不同,选择的时间也应有所区别,如:家庭主妇与职业女性应有很大分别

  68.维持谈话。为了减少访问对象的疑虑并使其精神放松,应尽早根据谈话的目标,继续谈话。工作者要用心聆听,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理解、提问、测试对象,体谅、周到地关心访问对象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令其感受到温暖。

  69.介入社区工作的策略

  (一)工作前期的重点(二)进入基层,建立关系的方法

  (一)工作前期的重点:(1)筹划工作机构的规模。

  (2)建立人事管理制度。

  (3)深入基层,建立信任关系。居民支持和参与是社区活动的保证,因而社区工作者要通过家访调查开展地区性活动、提供咨询服务、宣传动员、介入社区事件等来建立与居民的信任关系。(4)加强地区联络,搞好地区关系。(5)了解社区需要

  70.1.影响进入基层因素

  (1)社区工作者对社区问题的把握是否清晰、准确?清晰则目标明确,反之则没有方向感。

  (2)社会问题解决是否迫切?如果十分迫切则运用危机介入的方法,很快就可进入基层。

  (3)社区权力动态是否复杂?如果社区的权力动态相当复杂,社工通常倾向采取稳妥的工作方法,采用各种服务及温和、缓进的方法与社区建立信任关系,等稳定立足后再作其他打算。

  (4)工作者和机构的思路是否是明确:如果机构关注的是社会政策,则进入社区会较少

  采用服务手法,而以居民大会和社区咨询宣传等手法,较快地进入社区,不用慢慢地探索需要和建立关系。

  71.进入基层,建立关系:(1)开展全区性活动。

  (2)举办大众化的参与性活动。

  (3)宣传咨询活动。

  4)介入社区事件。

  5)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对工作者的抗拒或疏远,一般是由于彼此缺乏信任了解、有距离感而产生的。工作者要建立与居民的关系,就要多在社区内出现,让居民有机会了解和认识自己。(6)家庭访问。(7)利用社区媒介展开宣传动员

  72.为公众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包括成人文化教育、成人职业培训、社区文化生活教育、社区文明教育等,以满足社区成员不同的教育文化需求和素质提高的需要。

  73.宣传动员的方法

  :社区宣传动员的方法很多。可以印制宣传资料,张贴或发到居民手中;可以发动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居民小组(楼道)长进行宣传;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可以利用小区的广播、有线电视或网站的优势,将各项资料上网公布;还有组织专题宣传月、宣传周及邀请活动,扩大社区的影响。

  74.社区工作中媒体运用策略和具体方法:(一)制定媒介策略,发展媒介关系。二)

  造媒介事件,吸引传媒报道。(三)运用传媒的途径和技巧

  75.制定媒介策略,发展媒介关系:1)要收集传媒工作者的资料。2)发展与媒介的关系。

  76.制造媒介事件,吸引传媒报道:只有对症下药,具有新闻性的事件,具体要有以下几点:①事件涉及的人数众多,与大众有直接关系;②事情非同寻常;③涉及著名人物或重要人物;④有新的或权威的发现;⑤事件的主题配合当前新闻的热点;⑥事件具有人情味和独特性。

  77..运用传媒的途径和技巧:传媒途径有新闻稿撰写、举办招待会、个人专访。运用社区媒体。新闻稿撰写的要点:1.新闻稿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论。2.一般呈“倒三角形”结构,即将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写,即将人物或事件、地点、为什么、做什么放在第一二段,按照新闻事实的重要性,由小到大顺序依次排列,以方便编辑在版面不够删减而不影响整体新闻价值。3.实例、权威统计数字、公共政策中的一些参考资料和比较放在第三四段、4.有些生动的例子可以增加可读性、可信性和感染力。5.有关背景资料可附后做补充之用。6.注明稿件提供单位和联系人联络方式。

  78.接受传媒访问①了解采访会在何种媒体上什么时段向受众播发,影响的时间和范围。如是电视、电台还是报刊?是专访还是新闻片断采访?播出时间、刊发版面如何?以提前做好相应准备;②收集有关资料。如统计数字资料、研究资料、典型案例、有关政策或官方观点等,通过收集的资料来补充自己的观点和加强说服力;选择从一二个不同的角度谈论一个问题,并引用例子说明,以使分析和论证更具体现、形象化;④将观点按重要性和逻辑关系排列起来,表达要浅显易懂;⑤预先构想会被问及的问题,并做一定的准备;⑥可与记者协商讨论采访的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接受访问时,要结合谈论的问题,考虑自己的立场态度使之与内容相吻合,要考虑受众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述,态度诚恳、内心平和、语言流畅、声音清晰,围绕中心进行表达,并做适当的总结。总之,要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有自信,做到应变灵活、落落大方,收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79.运用社区媒体:1.社区媒体的含义2.社区媒体的功能3.社区媒体的形式与内容。

  社区媒体的形式与内容。社区媒体没有固定的形式,要看社区的形态及资源而定。目前常见的社区媒体形式有社区报、社区电台、社区电视台、社区网站。

  80.群众动员(或群众发动)的目的:目的有几点:扩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增加社区工作力量;充分挖掘和使用人才资源,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工作者和参与者互相学习,体验成长。

  81群众发动的方法:直接接触(有时目标对象的名字及联络方式提前就已知道,那么

  可采用去信通知、电话联络或登门拜访三种方式进一步宣传、说服、建立关系。如果没有具体对象及联络方法,则可以采用设立社区咨询站点、向往来的居民宣传介绍,发现目标对象或现场交换意见,建立联系;也可采用“围剿”式的方式,逐门挨户上门宣传,挖掘潜在的参加者;也可通过小区广播或流动宣传车,甚至居民大会等宣传方式进行社区鼓动宣传。)、间接发动(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展板和广告宣传、电视新闻稿、宣传单张、信箱广告、招贴和海报条幅等)

  82.首先是工作者的人力投入会决定动员的方式;其次,公众对事件不满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对动员的反应。不满程度越高,反应越积极。最后,欲动员的对象是否明确,其动机如何,都要有所考虑。

  83.在动员时还要讲究策略,注意根据对象的反应灵活应变,不做无根据的保证;不能引起居民的反感,不与对象产生争执;还要小心了解对象的真实想法,积极地宣传,耐心地等待动员效果的产生。

  84.居民会议的作用:居民会议是民主参与的途径之一,参加者民主平等地表达与分享个人的意见和主张,学习聆听、尊重、讨论等,彼此加深认识,相互影响。所以人们非常强调居民会议的“过程”目标,即参加会议对参与者成长的促进作用。另外会议的目标还包括交流信息、分享信息、报告工作进展的情况;讨论问题作出决定:增进参与者的关系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方法;提高民主参与的意识等。

  85.会议步骤:分会前准备、会中、会后促进和行动四个步骤。

  86.志愿者招募能为有志参与志愿工作的人士提供一个贡献他们能力的途径;而机构或志愿者小组亦能吸纳新资源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士,以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

  87.志愿者招募的目的:(1)填补人手(2)扩展服务(3)备用资源4)志愿者人数准则

  5)保持小组活力

  88.甄选志愿者的技巧(1)甄选会面前的准备事项:1.事前先要清楚考虑机构需要及服务的要求。2.甄选会面应有机构职员与滋生志愿者共同进行。3.设计一张详尽的志愿者登记表,以便记录有关资料。建议内容包括: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技能等,其他内容包括参加志愿者的动机、原因、期望及可服务的时间。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志愿者的背景,但机构必须小心存放及使用志愿者个人资料,不得滥用。4.可以考虑应用一些简单的测验,帮助志愿者了解自己的需要。5.要懂得因才善用,衡量应征者的体质、能力、心理状况,以配合担任不同的志愿者岗位。6.有系统的安排志愿者先认识他们将会负责的服务内容。让志愿者清楚机构/小组对他们的期望,并使他们有所选择。7.接见志愿者的地点及时间要做适当的安排,以示对他们的尊重,这也有助于他们对机构及职员留下好印象,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89训练内容

  :第一,基础理论内容。①志愿者工作概念:a.志愿者工作概念及服务须知;b.了解社区对志愿者工作的期望及目标。②服务对象:a.掌握社区的需要及资源;b.了解服务对象的特征与需要。第二,技巧训练。①志愿者工作技巧:a.人际沟通;b.自我认识;c.活动程序设计。②特别技能训练:a.探访技巧;b.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的合作技巧;c.急救训练;d.带领游戏技巧;e.小组工作技巧。③管理技巧训练:a.服务策划课程;b.领袖才能训练;c.资源管理。

  90.社区资源整合:第一,资源共享可以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第二,资源共享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资源共享使社区内各单位、组织与居民的关系得到了强化。第三,资源共享可以丰富社区文体生活

  91.在当前推进社区资源共享中,必须树立“四种意识”:“资源”意识、“经营”意识

  “效益”意识、“前瞻”意识

  92.建立政府主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是社区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途径。

  93.从基本的职能定位来说,我国农村社会工作主要应在农村公共服务中承担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职能:第一方面是承担农村社会福利性服务的提供主体职能,即与助人解决困难和问题有关的那些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职能。主要指在农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其他一些面向农村特定困难群体的服务方面,作为主体运用一些助人方法来提供服务的职能,既包括补救治疗性的角色,也包括预防和发展性的角色。第二方面是承担农村其他公共社会服务提供中的辅助者职能。例如,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文化科技、劳动力转移培训辅导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社会服务方面,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协助这些服务的提供实现更好的效果。

  94.在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处境下,中国社区实物模式与社区政策核心目标: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社区。

  简答题

  1.社区工作者促进意识提升的具体行动

  社区工作者要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意识提升,使居民放弃个人取向的解决问题方法,并能够联合其他居民一起想办法处理问题具体行动有;一是能够与其他居民一起分享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找出“共同问题”,并安排解决的优先次序;二是联合其他居民一起表达看法,来争取社区以外的支持和认同,问题严重时,甚至要召开新闻发布会,来向公众表达;

  三是懂得通过集体的力量,挖掘社区资源,达成自发自助解决问题的目标。

  2.居民对工作者的抗拒或疏远的原因和化解办法?

  答: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对工作者的抗拒或疏远,一般是由于彼此缺乏信任了解、有距离感而产生的。工作者要建立与居民的关系,就要多在社区内出现,让居民有机会了解和认识自己。随时随地就居民关心的问题与之交谈,并介绍自己所计划的工作,征询意见等。这种自然化的交往可以降低居民的防卫心理,使工作者便于深入社区。

  3.联系实际论述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工作的步骤?

  答:步骤分:准备。动员的对象是谁?在哪里及如何接触到这些对象?动员群众做什么事?用什么策略打动群众的心?如果对方抗拒,如何反应及应变?开始接触。自我介绍,令对方信任;了解对方想法,初步建立关系:仔细聆听,使对方感到受重视;与之初步探讨社区问题,探听虚实。

  鼓动群众情绪。使群众感觉社区问题中有不公平、极不合理之处;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合力解决问题;与群众探讨集体行动的得失;使他们对自己的参与能力有信心。

  要求群众参与。时机成熟请对方参与;对方答应后,留下联络方式,告知行动步骤和需要做的准备等;如没得到及时的回答,可给其留一定的考虑时间,等待其选择结果。

  提醒群众参与。群众答应的时间和具体活动的时间若相隔太远,要在活动前一天或数天前以家访或电话联络的方式提醒;对没确定参加的居民,在活动举行前再去提醒,往往收到效果。

  群众参与。表示欢迎、欣赏和支持,不要冷落他们;使参加者互相认识,使其尽快感到是团体的一分子。

  4.联系实际论述会议主持的技巧?191答:社区工作十分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使居民聚集在一起讨论社区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计划行动方案,召开居民会议就是经常性的工作之一,是社区工作介入的重要步骤,是动员居民和组织社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会议中,主持者的技巧以及所带动的场内气氛室会议成功的关键,主持者作为会议的核心要用到一下技巧。

  .聆听:要让发言者知道你在仔细听他发表的意见,要从讲话人的语言内涵和表达方式中收集更多的信息,还要同时观察到其他与会者的反应。

  提问和邀请发言:要善于启发、引导和鼓励参与者发表意见,用开放式的问题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有时也要特别邀请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或阻止滔滔不绝者的发言。

  综合、集中:及时综合各方的意见,作出总结分析,找出共同点、分歧点,把握会议进程。

  多用赞美和鼓励:对发言和提供信息的人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其感到被尊重和重视,增加日后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运用身体语言:主持人的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都可以辅助会议的主持。尤其目光和表情的运用,要让参加者感受到主持人对每个人同样的关注,态度开放,谦和、友善、民主。

  时间运用准确,会期适中,不拖延。注意澄清和引导:为使发言不离主题,要适时复述成员的意见,及时核实和纠正一些观念。

  5.会议的组织要点联系实际?

  答:社区工作十分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使居民聚集在一起讨论社区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计划行动方案,召开居民会议就是经常性的工作之一,是社区工作介入的重要步骤,是动员居民和组织社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会议中要遵守下列守则:A.会议目的清楚;B认真计划会议进程;C.邀请有关/有需要的人士参加;D事前向有关人士简介会议情况;E.主持人主持会议而不是垄断会议,不要只听到你的发言声音;P.让所有人有发言机会,互相沟通,彼此回应;G.使参加者身心舒畅,觉得参加会议有所收获;H.保证会议能带来行动;I.小心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无人负责。若是居民大会,那么会前的宣传及动员要成为一个重点。因为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将重要的社区的问题和事件告知居民,使他们加强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关注程度。所以广泛的动员也是一种宣传推广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海报、宣传单、展览和走访,让更多的社区民众了解会议目标,关注和参加会议。

  6.联系实际社区问题领袖的表现?

  答:社区领袖是指能够抓住团体希望和要求的实质,代表团体意愿,为团体行动提供意见和方向的核心人物。一个好的社区领袖通常要求都非常的高,很少有社区领袖能够完全拥有的。还有社区工作者应积极教导社区领袖的工作技巧。。

  当社区工作在培育社区领袖时,要慎防问题领袖的出现。这包括领袖对组员不尊重、强迫组员的参与、公私不分、把个人利益置于组织利益之上,不受组织约束、独裁专权、言而无信、工作过分集中于一身,形成超负荷状态及情绪问题,影响组织工作等等。因此,社区工作者不应自满于培育一二名居民领袖,而应该不断和尽量培训居民领袖;在组织内建立和完善民主参与和监察机制,定好权责分工,避免工作过分集中,也令居民通过分工学习新的技能,从而成为有潜质的领袖,在组织内不断灌输民主意识和观念;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相支持的文化,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支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把问题领袖的影响减至最低,组织的发展才更健全。

  7.招募志愿者的方法?

  答:志愿者招募能为有志参与志愿工作的人士提供一个贡献他们能力的途径;而机构或志愿者小组亦能吸纳新资源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士,以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效果。

  它主要的方法有:1.志愿者介绍:志愿者可以与他们身边的亲友分享宝贵的服务经验,这样更能树立典范,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志愿者工作的行列。

  2.举办志愿者训练课程:有关机构可透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个人及团体训练计划,引导及鼓励不同年龄人士,包括青少年、青年、成人及长者参与志愿者工作。

  3.活动推广:安排在会堂、职员聚会及学校演讲等活动中,介绍志愿者工作,并配合一些宣传单、幻灯片、服务机会的宣传单及有关机构的通讯,派发给参加者作参考用。这样有助于确认志愿者工作的价值和志愿者的贡献,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士参与志愿者的服务。

  4.对外宣传: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电视、电台、报纸等)、海报、展览及巴士车身广告等各种形式,广泛推广志愿者工作及宣传志愿者招募信息。

  5.举办志愿者招募周:在地区层面举办定期的志愿者招募活动,并配合对外宣传工作,在街上设立志愿者招募站,派发宣传招募单,为有兴趣参加志愿者工作的市民及时办理志愿者登记手续。

  6.印制志愿者服务资料册:内容简介包括志愿者工作意义,志愿者工作权利、角色和责任,以及现有的志愿者服务机会及机构名单,并附设志愿者登记申请表,提供简易登记简易手续让有意参与志愿者工作的市民及时填写。

  7.运用互联网及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提供志愿者工作的网页,详列服务性质、一般服务机会、福利团体、机构资料等各种信息,并鼓励志愿者及有兴趣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士在网页上交流,总结做志愿者的心得。

  8.评估方法联系实际?

  答:评估是对项目计划落实情况的一种交代,也是改善服务质量的一种途径,是社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评估中,评估方法是不可缺少的,它分为三种:第一是过程评估,目的在于有关达成项目的活动质量。评估的重点主要涉及有关程序提供一个基本的描述,包括服务的使用情况、服务的使用者的特征和背景、投进服务资源和人员配备等。取得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整个程序的进程和基本情况,而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去检讨服务的优劣和服务优先次序还有员工工作分配等。第二是成果评估,此类评估亦称为效能评估。主要检讨程序的成果是否合乎当初订立的目标。我们需要问题有:我们的工作成果是否有效的达到了目标?现在工作的成果是否是由于其他的因素而达成的?我们的工作是否有一些额外的成果。第三效益评估,此类评估主要着重程序的成本效益,即在一定的成本下提供服务的成果是什么。由于效益评估主要针对达成程序目标的资源成本,所以收集的资料可以帮助决策者评价不同程序的财政机制,从而作出效益比较。

  总的来说项目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不同评估方法的采用往往取决于评估的目的,以及想解决的是哪种问题。我们想知道我们的工作能否使受助人或社区获得改善?如果有,什么程度?有哪些做不到?什么原因?知道这些问题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队进行的项目作出检讨,从而使所提供的服务得以改善。

  9.联系实际社区民族工作的基本要点?

  答:社区民族工作的基本要点就是通过社区为包括流动少数民族在内的城市少数民族提供其迫切需要的服务和保障,培养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其心理适应和社区协调。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必须协助社区少数民族成员同社区保持紧密联系,动员和组织各种社区资源,支持包括外来少数民族在内的城市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增强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具体措施:1)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健全各种社区少数民族协会和社团组织。2)社区工作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工作者,特别是城市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动员社会资源开展扶贫帮困,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培训。3)密切联系城市少数民族,反映其呼声,维护其合法权益,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组织/、带领少数民族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4)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普及我国的有关法律知识

  、民族宗教文化知识和民族政策,增进社区里不同民族成员间了解,从根本上减少社区民族关系问题的发生。所以在社区民族工作中,就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民族工作机构和少数民族工作网络身处基层、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和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少数民族的帮困和再就业工作,其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0.构建家庭暴力的社区社会工作预防体系

  答:当前我国对家庭暴力中受虐女性的援助主要有全国妇联、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公安机关建立的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司法行政机关成立的法律援助中心、家庭暴力伤残鉴定中心和庇护所这几个层级构成,整个体系由全国妇联主导,大多数机构都是省一级的。这样的体系对个体家庭的深入显然不够,也会导致许多案件得不到必要的关注和处理,更不能很好的预防,需要在宏观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并体现社区的预防职能。(一)援助机制的建立健全:1)法律援助:我国十分重视对妇女权益的维护,在反对家庭暴力的体系中也十分重视对受虐妇女进行法律援助。在社区中建立法律援助点十分必要,一因为社区的亲民属性和地理位置,使受虐妇女没有心理上和实际上的距离感。二是社区提供法律援助的行政成本是可以控制的。2)心理援助: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其成员几乎都存在一定的心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可运用专业知识辅助案主解决问题,重心认识家庭暴力,树立信心。3)社区照顾:社区中设立庇护照顾的场所,可是受害人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保护,并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或家庭重心融合提供更为便利的场所。(二)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因为施暴者和受虐者对相关法律和家庭经营技巧一无所知,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暴力的现在,教育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预防手段,首先是婚前咨询,它能使双方意识到未来的困难,提供克服困难的一些选择,防止出现的夫妻冲突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其次是社区家长学校。社区中开办家长学校可利用小组社会工作的方式改善夫妻关系、加强亲自联系,全面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三)加强社区建设:1.建立社区干预机构。社区建立相应的干预机构挂靠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在家里暴力发生后能即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社区援助体系相辅相成,有序的解决有关问题。2.社区文化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能够使社区团结或整合,能更好的塑造居民的精神,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社区社会工作扎根社区,在社区中营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社区文化,从外部环境入手防控家庭暴力的产生。(四)建立社区社工岗位制度。在建立现在社会工作者制度的同时,要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过渡问题,要切实考虑这部分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训方案,尽量保证这部分人员成为合格的具体专业资质的社会工作者。总之,在家庭暴力的防治方面,社区社会工作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社区为主导、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反家庭暴力的干预体系将会愈加成熟,努力是每个家庭和谐发展。

  11.尊重社区自决的基本涵义

  答:尊重社区自决有两个基本涵义;(1)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发展方式和行动策略;(2)由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工作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师傅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任何社区工作计划都应当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同。社区工作者即使在条件十分贫困落后的社区中进行工作,也同样应当尊重社区成员的人格和权利,不能采取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而是以真诚、友善的态度,协助社区成员调整或改善生活方式。社区自决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把权利还给社区居民,当社区居民面对社区事务不仅有执行和监督义务,而是真正拥有表决权、决策权时,社区才算实行了自决,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2.联系实际谈谈社区文化发展

  答:比如社区知识文化的教育、社区科学知识的教育普及、社区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社区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教化、社区娱乐文化活动的开展等。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发展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社区文化已然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社区文化无论在硬件建设、软件发展还是在作用发挥上都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性差,社区文化缺乏可持续发展力;二是社区文化缺乏吸引力,参与主体单一。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和服务的对象多是中老年人,专业性文化人员缺乏,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滞后;三是社区文化的引导力不足,仅仅停留在娱乐大众、休闲身心的层面,对居民价值观、思想意识的引导力不足。

  培育社区精神,提升社区文化引导力。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社区精神,促进社区发展,从而最终实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要以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切入点,以社区道德规范的提倡和养成作为支撑点,积极倡导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最终使得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风俗习惯,即形成共同的社区精神。在社区精神的熏染下,不断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凝聚力及对社区的归属感,引导居民自觉、自主地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同时,社区文化建设要着重培养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东西,充分发挥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

  搭建文化阵地,挖掘社区文化发展潜力。社区文化阵地是社区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是社区文化在社区能够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建立社区文化阵地需要因地制宜,一方面增加社区文化硬件投入,建立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以街道文化站为纽带、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加大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建设,系统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完善协调机制,密切与辖区内社会单位的联系,充分利用企业、学校、家庭的文化资源,创建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新形式,争取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向居民开放,提高社区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培育文化品牌,增强社区文化吸引力。社区文化活动和参与主体单一归根结底是因为社区文化缺乏吸引力。要以打造和培育社区文化品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的集聚作用,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提高居民参与热情,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打造特色队伍品牌。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文化特色队伍,例如戏剧队、腰鼓队等,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服务。另一方面着重培育居民原创文化品牌。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居民生活的原则,积极发挥专业和群众队伍的创造性思维,在社区营造出鼓励原创的文化发展氛围,鼓励居民潜心钻研、自觉创作出兼具群众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原创作品,提高社区群众自我组织的程度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13.地区发展项目的选择

  答:地区发展的任务就是地区发展的实质性内容或工作项目。一般来说,地区发展的具体任务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社区状况和社区居民的需求来选择确定。主要的决策选择原则有(1)当地居民应当是确定社区发展具体项目的主要决策者,外来的社区工作者应该是协助当地居民,分析、确定社区发展项目。2)社区发展项目的决策应该遵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讨论、民主决策,而不能成为少数社区精英的集中垄断决策。(3)社区发展项目的选择还要考虑社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当前的市场利润而破坏社区的生态平衡、资源再生。

  (4)另外社区发展项目的选择应该是能够为居民带来利益分享,而不是利益垄断,尽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都可以从中分享发展的收益,而不是形成阶层分化和利益集中。

  14.如何学会倾听、同理反映等沟通技巧

  答:个别拜访关键是要跟对方建立良好关系,所以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沟通不善辩论,沟通是要彼此通过交谈,李晶彼此的意图、状况,甚至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处境,达到双方的会意和交融。所以练习掌握沟通技巧是很关键的。沟通的基本技巧包括;有目的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处境和感受;专注倾听对方的表达;能够同理出对方的意图、处境和感受,并给予适当的回应等。

  15.社区调查的范围和内容主要

  答:(1)环境和资源;包括社区的地理和地质环境、人口统计资料、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社区的居住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人文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资本动员能力等。

  (2)社区规范、价值和动力体系等。主要指社区的集体行为规范,社区生活价值意义、人生目标和追求,社区中的正式权力结构和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社区中的政党、机构、团体和组织的宗旨、影响力和相互关系等。(3)社区中的焦点问。主要包括问题的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居民对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的动机等。

  16.联系实际描述社区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1.描述问题。在对社区情况进行了解时,我们会发现居民对一些问题尤为关注,描述问题就是讲“居民是怎样感受这种问题的”。明白居民的思想感情和对问题的认识与描述,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

  2.界定问题。要弄清:居民所认同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的?为什么如此界定?已经是一种“问题”还是仅仅为一种“状态”?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还是一种概念上的问题,亦或是有明确指标的问题?要从居民的立场上去考虑,而不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将社区事务的状态视为是有问题。

  3.明确问题的范围。即弄清受问题影响的人数有多少?居民受影响的方式如何?状况持续的时间及居民认定为“问题”存在的时间有多久?问题集中的地点和人群?涉及的价值观冲突有哪些?改善这个问题对个人和社区有什么得失、影响?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找出导致问题产生、渗透和加剧的原因,进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动力因素。如:是否有可以解决问题的人?行动的方法如何?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行动?人们愿意为行动做哪些贡献?总之,社区因为面对迫切的需要而组织居民共同解决问题,并使人心得以凝聚,居民因此而更愿意走出家门为自己的社区尽一份心力,这已经被许多先进的社区经验所证实。

篇十: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课党的?九?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组织作?,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治良性互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扩?居民参与、培育社区?化,促进社区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持。北京协作者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能?建设北京市协作者社会?作发展中?(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作为?家兼具服务性、倡导性和专业性的综合性专业机构,从2013年开始,先后在承接北京市东城区妇?联合会、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办事处的委托服务中,培育了包括为?服务、环境保护、权益维护、社区?治等不同服务?向的60家社区社会组织。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作过程中,总结提炼了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经验和?法。如下:01经验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步骤(?)需求调研:社会组织与社区沟通,倾听社区领导和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建议,了解社区?临的迫切问题,协商?致,确定培育相应的社区社会组织。(?)组建团队:确定社区相关对接?作主管?,相关?作牵头?以及社区居民??,确定分?与协作,?家齐?协?,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努?。(三)确定?案:根据每个社区?临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针对每个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向,确定个别化的培育?案、设计培训课件。(四)寻找??:协助社区寻找社区??居民,招募能够持续参与社区服务的?员参加培育活动。(五)开展培育:??组?作?法开展系列能?建设培育活动,通常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要分三个阶段:1、第?阶段着重组织建设。通过引导,凝聚?增强等?法,共同讨论组织的发展?标、制定规章制度,选举理事长,形成组织章程,组建组织架构。2、第?阶段着重?员培育。为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提供关于志愿者理念、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设计?动计划、如何为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寻找资源?持等志愿服务能?提升活动。3、第三阶段着重服务实操。协助社区社会组织开展试服务,并提供适当的??和资??持,在过程中陪同志愿者?起去开展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提供监测和指导,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和运作能?。

  (六)成效展?: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过程中做好档案记录,组织策划举办展?活动,激励社区社会组织领袖?物和??成员持续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的要点(?)?般来说,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能?建设包括以下专题:1、旨在增强社区居民公益理念和志愿服务意识的专题:包括什么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定义;公益服务等;2、旨在提升社区???员服务能?的专题:包括如何寻找服务对象;如何设计计划;项?设计和管理等。3、旨在增强社区???员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识和组织运作管理的专题: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基本概念;团队的组成及核?要素;组织管理等。此外,可以针对所培育的不同类型社区社会组织的需求,针对性开展主题培训,如??服务组织开展?年?的特征与需求主题;环保类社区社会组织可以针对性开展环保主题。(?)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成熟的标准:1、能够建?起规章制度,包括有组织章程、有基本的服务管理制度;2、选出理事长,形成理事会架构,能够带领团队有效协商议事;3、能够?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全国妇联副**、书记处第?书记宋秀岩和暖?帮帮团志愿者们?起给困境??包饺?(三)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真?接纳和尊重社区居民;2、重视??志愿者的参与和带动;3、倾听志愿者的想法和建议,共同探讨活动的开展;4、冲在社区居民的前头,让居民感受到社会?作者的?持与担当;5、和社区领导达成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标共识,积极汇报争取?持;6、和社区居委会?员和社区?作者紧密沟通,协作;7、协助社区推荐有担当、?体健康的??居民参选组织理事长和理事会成员;8、处理调节好志愿者之间的?盾。0202案例篇三、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案例分享(?)“邻??家亲”爱?理发队简介:“邻??家亲”爱?理发队是北京协作者在2016年携?东四街道总院社区培育的为?服务社区社会组织。“邻??家亲”爱?理发队正式挂牌2016年,经过北京协作者社会?作者近10个?的培育,“邻??家亲”爱?理发队由16名社区理发爱好者?发成?,并于2016年12?23?正式挂牌。该社区社会组织成?的?标是为社区65岁以上的??、?动不便??、残疾?等困境?群提供上门爱?理发服务,让??们享受到社区的关爱,营造社区关爱??,邻??家亲的互助氛围。总院社区为“邻??家亲”提供了?间专门做理发志愿服务的房?,经过培育理发队形成了全体成员?起参与讨论的LOGO、管理制度、章程、服务宗旨、新成员进?机制、志愿者奖励机制、志愿者惩罚与退出机制。“邻??家亲”爱?理发队的志愿服务于2017年11?获得东四养?驿站的购买。2018年爱?理发队招募了第?批理发爱好者10名,由第?批志愿者对新的理发爱好者进?理发技术和志愿服务?法的培训,实现了?我管理、?我服务和可持续发展。“邻??家亲”爱?理发队?驻社区(?)“邻??家亲”爱?理发队培育过程1.需求调研,确定培育?标总院社区有200多名?龄??,65岁以上的??有800多名,只有?个理发点,居民理发很不?便。?且理发费?最低要25元,?年?嫌贵,尤其是对?动不便的?年?和残疾?等困难?群,他们出门不?便,更难享受到理发之后的?净和清爽。北京协作者通过与社区讨论,最终决定培育??能够为社区困难??提供爱?理发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作者了解社区情况2.组建团队,明确分?通过与社区的讨论,确定社区书记为培育爱?理发队事宜的主管?,社区主管?年??作的主任和北京协作者社会?作者对接培育?作,社区?年协会的?名负责?协助社区社会组织?员招募,明确了各?分?和任务。3.确定?案北京协作者社会?作者负责设计培育?案,通过培育?案确定了培育思路,先通过招募喜欢理发的居民,对他们进?理发技术的培训,同时穿插志愿者理念的培育,再到带他们到社区免费为??理发,使得他们获得技能的提升以及志愿服务的价值感。最后再引导他们加?“邻??家亲”理发队。志愿者理念的培育4.寻找??社区通过宣传海报的形式,在社区?招募理发爱好者,第?期招募了45名理发爱好者。5.开展?员培育(1)召开见?会北京协作者社会?作者在理发爱好者的见?会上介绍理发队的?标,介绍理发队可以学习的常见发型类型及常见理发?具的使?,?励?家坚持学习并积极成为“邻??家亲”爱?理发队的志愿者,并引导?家签署了在学习理发过程中的?组契约(注意安全、坚持学习等)。对理发爱好者的进?集中培训签署?组契约(2)理发技术学习阶段在理发技术的学习过程中,穿插学员对社区归属感提升的互动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熟悉,引导他们成为“邻??家亲”的志愿者。北京协作者社会?作者王海英指导?家如何理发居民开始动?尝试理发(3)组织培育阶段①开展志愿者主题培训,通过案例分享、视频欣赏、专题授课等形式提升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理念,使他们有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②对志愿者提供“社区和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训,让志愿者认识到同在?个社区互相关怀互相照顾的重要性,让志愿者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向。③通过参与式讨论组织规章制度,民主选举理事会成员以及理事长,完善爱?理发队的组织架构,促进组织规范化服务和发展。④引导志愿者们找到服务对象,针对?年?的特征和理发服务的要点开展服务,并能做好团队协作。

  ⑤指导志愿者们开展志愿理发服务活动设计,寻求资源?持,促进组织能够持续发展。6.定期开展志愿者分享会表彰阶段性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持续激励社区居民的参与。“邻??家亲”成员在社区为居民理发“邻??家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的成功也表明,在社会组织的专业?持、在社区居委会的有?推动下,社区居民能够通过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式?觉参与社区共建,社区将更加和谐。声明:本?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客平台?场。?客说: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欢迎在留?区分享你的想法~

推荐访问:社区工作者培育社区领袖人物 社区 培育 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