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29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二年级#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无忧考 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鸡妈妈的新房》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牢”、“印”、“此”四个生字以及多音字“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出示了鸡妈妈的图片,随即让孩子们:“跟鸡妈妈打声招呼?”

  鸡妈妈家有件喜事儿,鸡妈妈的新房子造好了,(板书课题)咱们去瞧瞧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个故事,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逐段读课文。要求:努力读正确、读通顺。

  (2)故事里生字宝宝等不及了,急着出来和我们交朋友呢!谁已经认识他们了?带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即、牢固、脚印、从此)领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得很好。瞧!鸡妈妈来欢迎我们了。读读第一自然段,鸡妈妈的新房子怎么样?

  2.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牢固”就是――(坚固、结实。)

  用上了“既……又……”,把新房子的两大优点都放在一起写出来了。

  4.鸡妈妈的新房子除了漂亮、牢固,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

  (说说自己对新房子的感受。教师板书:美观、结实、舒适、实用等)

  你能从这些词中选择两个,说说“鸡妈妈的房子既……又……”。

  扩展:天安门红墙黄瓦,既……又……。

  5.一起读第一段。

  (二)学习2-6自然段。

  1.谁对鸡妈妈的新房子提意见了?他们提了什么意见呢?自己读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线把他们的意见划下来。

  板书:鹅大哥

  狐狸

  鹅大哥的意见是什么?指名读。(房子造得不错,如果墙上开个窗就更好了。)

  2.鹅大哥提出的意见好吗?从哪儿能看出来?自由读3自然段。

  指名说。

  教师引读:是呀!夏天到了,鸡妈妈的房子里――又闷又热。鸡娃娃都――生病了,鸡妈妈这才想起鹅大哥的建议,她赶紧在墙上开了隔窗。这样――清新的空气进来了,屋里凉快多了,鸡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

  3.看来,鹅大哥是关心鸡妈妈,真心为鸡妈妈好,他的意见是――善意的,(板书善意)

  4.那你能当这只鹅大哥来对这只鸡妈妈提意见吗?

  表演,评价(看得出,你很关心鸡妈妈的。嗯,你为鸡妈妈着想的。善意的提)

  5.那鸡妈妈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回答问题。板书:多听别人的意见

  6.狐狸又提出了什么建议呢?齐读

  7.那么狐狸提的这个建议怎么样?从哪儿看出。

  8.一天,鸡妈妈从外面回到家,发现少了一只鸡娃娃,她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忽然,她在窗台上发现了狐狸的脚印。7.原来,狐狸说“你家的窗子在开大一点儿就更好了。”为的是什么?

  狐狸的建议是为了自己,对鸡妈妈来说是不怀好意的(板书:恶意)

  9.这只不怀好意的狐狸会怎么来提意见呢?

  谁能试试看。评价:演得很好,演出了狐狸的狡猾。

  10.这件事后,鸡妈妈得出结论(指板书):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那谁的意见可以听,谁的意见不可以听呢?

  11.总结:对,象狐狸这样坏人的话不可以听。如果想鹅大哥这样好心的建议我们就要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12.鸡妈妈明白这个道理?“赶紧”,从此鸡娃娃再也没有少过。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引导学生理解从此。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从这个故事里,你知道什么道理?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2.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季的脚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在尽情地朗读中感悟一年四季的变化及特征;通过诵读及探究,发现诗歌的语言特点。

  (2)喜欢读儿童诗歌,在诗歌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图片导入

  1、播放课件,欣赏四季的图片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3、板书:四季的脚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优美诗歌――四季的脚步)。

  过度:课文中四季正迈着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

  1、师配乐朗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渡:四季真美啊,它正等着小朋友去读、去欣赏呢!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诗歌,把小诗读正确,读通顺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小诗

  1、思考:共几个小节?分别写了哪些季节?板书:春夏秋冬

  3、你喜欢哪一节?有感情的读一读。

  过渡:有这么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我们就先去会会春姑娘,怎么样?

  四、精读课文,朗读感悟春天

  春天

  1、春姑娘是迈着这样的脚步来的?指导朗读“悄悄”

  引导:什么是悄悄地?(轻轻地)你会悄悄地做什么?(不让别人知道,无声无息)

  2、春姑娘还是怎么来的?指导朗读“笑着走来”

  3、练读

  4、指名读

  5、齐读

  过渡:温柔、美丽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那你还喜欢什么季节,用刚才的方法读一读。

  五、学生练读二、三、四小结

  六、抽读,让学生展示。并适当指导。

  小结: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可爱的四季就要和我们告别了,让我们再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四人配乐朗读)

  七、提供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的脚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着走来――

  ()唱起了歌儿

  ――(),(),

  ()。

  1、小组合作说一说

  2、读一读

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

  教学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学生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讨论

  看图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音。

  3、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谁能告诉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指导读。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田。

  2、请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1)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还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咱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3、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把黄叶当作()。

  学生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教师导读最后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准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许多事物在悄悄地变化。

  六、作业

  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推荐访问:上册 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