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研讨材料:管理好金融舆情处置三个“盲期”(全文完整)

时间:2023-09-26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研讨材料:管理好金融舆情处置三个“盲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研讨材料:管理好金融舆情处置三个“盲期”(全文完整)

金融舆情的应对与舆情的酝酿、发酵、高峰、式微、消失相呼应,从舆情监测、分析研判、精准识别,到积极管控、对外发声、主动引导、形象修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时间阶段,表现为金融舆情演化复杂、应对出现空档、管理难度较大等特点,常令涉事金融机构感到无所适从,这些时间阶段就是金融舆情处置的三个“盲期”。

一、“发酵盲期”:警惕九类舆情苗头

所谓“发酵盲期”,是介于出现舆情苗头到发展为舆情高峰、舆论热点之间的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舆情变化快且纷繁复杂,难以辨别舆情的未来走向。

“发酵盲期”最显著的特点是舆情苗头隐蔽性强,催生舆情苗头的因素并不突出,容易被人忽略,或给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假象,甚至反复出现;
或隐藏较深,掺杂在大量正面、积极事件或现象之中,不易察觉,难以分辨。个别舆情苗头甚至偶发性较大,会因偶然的出现、传播或偶然的嫁接、对比、联想,致使金融舆情演化趋于复杂,烈度增强。概括来看,主要有九类金融舆情苗头需要特别关注。

涉政类。如涉及政策、军事、宗教、外交、国家安全等敏感话题。表面上看,此类信息较为容易辨认和判断,但实际情况却错综复杂的多,很多信息和主题往往改头换面,以不易分辨的面目出现。如,某金融机构公布的季报、年报中,所披露的部分项目信息可能与现行房地产监管政策相左。这些内容易被一些专业人士或者专业财经媒体发现,提炼出来突出报道,并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扩散,形成舆论热点。又如,一些金融产品所标注的国家地图分界线、国旗国徽图案等存在显著错误等,也属于此类。

涉警类。包括涉及到人身伤害、财物损失、社会安全的各种刑事、民事案件和纠纷等。近年来虽涉警类舆情呈下降趋势,但若与金融业发生关联,仍然存在较大的舆情风险。2021年年底,江西省南昌市一位开着玛莎拉蒂的女司机,酒后驾驶被交警查处,当场提出要找某警察局长并大喊“yuwei”。后经网友搜索后发现,南昌市公安有两位局长都叫“yuwei”,一个叫“余炜”,一个叫“喻炜”。相关舆情之所以影响颇大,主要是具备了涉警、女性金融高管、玛莎拉蒂跑车、酒后驾驶等舆情敏感要件。

涉黑类。涉及黑恶势力的舆情。在当前“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背景下,相关事件非常容易演化为舆情风险。目前涉黑类金融舆情,多集中在打击非法集资和整治P2P工作中。涉富类。包括个别企业家、富二代以及金融高管等。此类人群因言行不慎,容易引发社会情绪的强烈反感,特别是炫富、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易于引发汹涌澎湃的舆情。如,前些年一些金融从业人员海外“扫货”,一度引发社会关注。涉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是全社会共识,涉及此类的金融舆情易于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金融机构应特别注意涉及未成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忽视、漠视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情况。前些年保险行业专门推出了“在校学生意外保险”,刚开始时学生自愿购买,并且一个人可以购买多份。后来发现,学生购买太多该类保险可能存在较大人身风险,很快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每人限购一份。如果因为未成年人购买多份意外伤害保险而发生舆情事件,舆论发酵程度一定很高。

涉残障人士。应重点关注残障人士金融服务的便利性。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协会积极推动银行机构设置残障人士便利设施,社会反响很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类舆情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应高度关注智障人士的现金和账户安全保护,杜绝相关负面舆论。

涉知名人士。2020年,某银行与相声演员池子之间有关信息泄露的舆情,即属于此类。

涉动物。近年来,动物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重视,每年因涉及动物保护的舆情时有出现,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涉官员。近年来,金融业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涉案人员的职务、金额、数量等均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其中隐含的舆情波动十分明显。

二、“高点盲期”:打有准备之仗管理好舆情真空期

所谓“高点盲期”,是指舆情达到最高峰,但金融机构尚未对外发声或者采取其他应对措施,这个阶段就是“高点盲期”,此阶段最现实的挑战是如何管理好舆情真空期。首先,严肃宣传纪律,不随意发声、表态。在等待本单位权威发声的空档期,极易出现乱发声、抢发声、发错声、糊涂发声的情况。部分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尽管从维护机构形象出发,希望为所在单位发声,主动找媒体辩解或者发表声明、评论,力图缓解舆情压力,但却容易好心办坏事。如,部分高管或员工,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在不懂得、不了解宣传口径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与媒体“畅所欲言”,聊出诸多话题,成为媒体报道的材料。其次,维护好媒体圈,多沟通多解释。在“高点盲期”阶段,舆情管理者多置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舆情达到高峰,媒体和网民希望得到及时回应;
另一方面,权威回应尚未出现,令人焦灼。在此情形下,首当其冲的是做好媒体圈的维护,充分利用日常积累的媒体关系,多沟通多通报解释,至少争取媒体不要火上浇油、无中生有、产生偏袒偏心。另外,还要利用比较有把握的材料,积极组织利我报道。再次,收集固定证据。“高点盲期”通常是各种舆论充分发酵的时期,应抓住这个时期,将一些造谣、诽谤的传播信息收集整理好,以防伴随舆情的发展,相关信息可能被删除或自动失效,不利于后期对造谣生事者追究法律责任。

最后,促进行业信息交流。尽管舆情多发端于单家金融机构,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一家金融机构涉事,同行之间应互相关照、及时交流,至少可以弥补涉事金融机构的短板和不足,从而防范火烧连营式的行业舆情蔓延。

三、“回应盲期”:因势利导主动传播权威声音

所谓“回应盲期”,是指权威发声之后一段时期,一般不可能再有权威回应,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发声之后的舆情进行管理。

主动传播权威声音,形成利我传播舆论态势。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工具,主动加强对权威发声的传播,对于监管部门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及时把握主动权,组织包括主流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和微信公号、短视频等传播工具,广泛传播权威发声,适时回应外部关切。高度重视对权威发声的传播,组织二次传播乃至多次传播,有助于形成阶段性、压倒性的利我传播舆论态势。

加强网评力量,为网络传播注入正能量。权威发声之后,应迅速拟定网评口径,让网评员成为网络舆论的引导员,持续关注网民诉求,及时调整网评内容、角度和节奏,避免“低级红”“高级黑”。同时,要多组织接地气的网评,实实在在给网络传播注入正能量。

注意次生舆情,防止新舆情的发生。舆论交锋出现后,伴随的次生舆情一般都会出现。要加强对舆情监测和研判,不能抱着权威发声后“高枕无忧”的心态,应持续关注事态和舆情发展,随时做好应对准备。实践证明,如果次生舆情监测不到、管理缺位,很可能演变为新一轮舆情。

适时提供的宣传报道素材。注意主动做好舆论引导,在合适的时机及时发布新信息,帮助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涉事机构转入正常工作状态。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机构在这方面做法可圈可点,值得认真研究借鉴。

推荐访问:舆情 处置 研讨 研讨材料:管理好金融舆情处置三个“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