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年6月24日至31日,本人参加了组织部组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题研修班”学习。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师资强,我收获大,体会深。
一、城镇化需以工业化为支撑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毋庸讳言,对于当今中国而言,推进城镇化既能促进消费又能拉动投资,对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走出一条城镇化不断提高之路。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这基本上只是针对中国整体或者说城市而言的,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则不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才处于起步阶段。在缺乏工业化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城镇的容纳能力必然有限,农村人口进城生活的积极性也肯定不高。实际上,多年之前我国就开始推进小城镇建设,从实际效果来看,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非常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业化滞后,城镇范围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城镇化建设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则效果显着,其原因就在于有较为发达的经济支撑,全国闻名的江苏华西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要推进城镇化,必须要加紧推动工业化建设,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使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夯实城镇化的工业化基础,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以产业化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改变农户小生产、小流通的半自给自足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装备为条件,以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自给自足转向专业化的商品生产,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在农村工业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经济面貌的基础上,农村人口就有条件和动力进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导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农村工业化发展,而且要城镇本身工业化发展,这就要进行产业引导,提高小城镇的集聚效应。
二、城镇化需以科学城乡规划为基础
规划是龙头。只有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制定城乡规划,才能保证城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是找准城镇化发展定位。正确合理的发展定位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二是要聘请高水平专家设计。规划水平决定着城镇建设水平,而设计师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规划水平。知名专家和规划设计机构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得高、看得远、观念新,能够更准确把握城镇发展脉搏,量身制定城乡规划,同时,结合实际对城乡规划进行论证,确保城乡规划质量。三是要跳出本地看本地。在制定城乡规划中,除了要立足本地实际进行规划外,必须还要站在全局角度、更高位置来审视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将本地规划融入地区发展大环境中,才能紧跟全局发展步伐,保证规划全面合理,长远超前。
三、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城镇化的关键
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热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却绕不开征地拆迁,而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却是城镇化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征地拆迁难是当前影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难就难在利益难以平衡。所谓利益难以平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行的土地补偿费比较低,如果简单地大幅度提高补偿标准,又会造成此前被征地农民的反弹。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在住房拆迁补偿中获取的利益比较多,而农户之间住房的拥有量不平衡,容易造成不公平。如何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与否,离不开被征地拆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征地拆迁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公开征地拆迁计划和征地拆迁程序,使群众真正了解政策,了解自身合法权益,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协调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对征地拆迁工作的正面引导。要宣传支持征地拆迁工作的先进典型,正确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支持征地拆迁工作。要克服急躁和盲动心理,采取多种方式,多了解群众的想法,多分析群众的顾虑,站在他们角度考虑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要带着感情上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家一户走访的方式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要讲清讲透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多为困难群众着想,以人性化的工作态度,柔性的工作方式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树立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宣传理念,拓宽宣传渠道,多形式多层面正面宣传报道征地拆迁工作动态,增加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报道量,以公正透明、公开阳光的工作方式,赢得全社会广泛支持的群众基础。二是完善征地相关政策。政府及征地拆迁部门要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吃透征地拆迁有关政策,科学比较新旧政策规定的差异,结合本地实际,在不违背上级精神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征地拆迁的相关规定,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统一征地补偿标准,严明工作纪律,划分职责义务,杜绝一地一价、随意提高补偿标准的现象发生。要做好征地拆迁的后续处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地介入征地拆迁补偿费分配方式,防止强势家族、强势分配的事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矛盾纠纷发生。三是通力协调统筹。国土、规划、城建等部门,要密切协调,通力合作,根据城市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需要,科学统筹规划;
要树立大规划、大建设理念,防止上一个项目,就规划一个项目,再征地拆迁建设一个项目的工作方式;
要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区划片,一片一片地征,做到“同地、同权、同价”,并作好公示,杜绝群众抢种、抢建,对违反规定的抢种抢建现象,要采取过硬措施予以处置。要妥善做好群众安置的规划工作,树立征地拆迁、安置先行的工作理念,尽可能地减少矛盾和阻力,使被征地拆迁群众有地方重建;
要规范划分建筑的统一标准,防止强势群众多建乱建,引发新一轮的矛盾纠纷。四是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征地拆迁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做好充分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妥善解决;
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疏导,化解矛盾,不能因小节影响大局。对于个别人期望值太高,无理取闹甚至煽动闹事的,要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坚决制止。要研究探索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积极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安居、就业及生活保障问题。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要相信绝大部分群众是明事理的,因此,从事征地拆迁的工作人员,要切实发挥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工作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组织协调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界址不清的遗留问题。要加大对征地补偿费特别是集体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方式的协调监管,避免不必要的后续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就业扶助,着力建立“统筹就业、政策引导、政府促进、市场调节、自主择业”机制,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劳动就业服务平台,为被征地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就业介绍等一系列的服务,鼓励被征地劳动力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养老、医疗、就业、教育和生活等问题。要妥善解决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和事实的原则,认真加以研究并尽快解决。
四、创新社会管理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新课题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有利于更好更快实现现代化转型,但也必须看到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工、留守人口和流动人口问题以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劳资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新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出了偏差,将延误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社会管理是城镇化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是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管理的崭新课题。要以流动人口网格化本地化服务管理为重点,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延伸管理。完善人口信息采集动态管理体系,以公安人口信息为基础,融合计生、人社、房管、民政、教育、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库,把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结合起来,实现流动人口网格化本地化服务管理。另一方面,探索城镇化进程中新社区建设和管理。要以小城镇新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积极整合资源,加强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政法综治、群团组织为配套,构建低保救助、解困帮扶、平安法治建设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形成综合治理、社区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外来人员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禁毒以及信息收集等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格局。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配备充实社区综治专职干部、驻村民警、社区管理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