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通常指很多年,表示时间之长,也可以指一生或去世等含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的一百年历程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的一百年历程3篇
【篇1】党的一百年历程
第二课 感受科技之光
课程标准
4-3 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教学要求
1、通过身边的实例,领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通过梳理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几个阶段,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能感受到的科技发展,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以及当前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
3、结合身边发生的实例,理解知识经济的特点及科技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自己身边发生的实例,感受科技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重点难点
1、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2、理解科技发展对当代经济的巨大影响,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3、人类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4、认识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科学技术的力量
导入:用神舟六号的发射情景导入
一、 科技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1、“古希腊的几何来自古埃及”说明科技来自于生产实践。
2、“沐浴科技之光的现代生活”,通过P123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二、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2、 科学产生技术,技术也产生科学。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研领域不断扩大。
三、 记录科技进步的辉煌
让学生完成下表:
问: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重大成就?
看图4-8至4-13和文字材料:
问:新的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
问:P125图4—14及文字说明了什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P125、、、)
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问:“在当代世界,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这句话对中国有何启示?中国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
小结:科技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当今时代,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作业:作业本
【篇2】党的一百年历程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2课时)
课程标准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要求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3.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
的含义。
4.通过典型事例,描述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的觉醒与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意义。
5.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家争取经济独立的努力为例,感受科
技革命浪潮下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追求。
结构分析
简言之,本课主要围绕战后世界在政治(“冷战”与殖民体
系的瓦解)、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追
求)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世界格局的
发展脉络及其主要特点,为进一步学习本册其他单元的内容
做好铺垫。
第一课时【“两极”与“冷战”】
教学导入:
教师提问: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是什么?此次会议对第二战后
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问题在新课前作为学生
自主探究题完成)
学生回答: 1944年诺曼底战役胜利后,美英军队大举东进,粉碎了德军的抵抗,接近德境。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发动强大攻势,突入德境。在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领导人在苏联克里米
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达成了雅尔塔
协定。其主要内容有: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以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及其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欧洲
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
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法为安全理事会
常任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雅尔塔协定对尽快
结束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后来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深远。
三国分区占领德国,(后来法国也取得一块占领区)。这样,
柏林被人为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在学生讨论雅尔塔会议影响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导入
新课。
新课教学:
教师总结雅尔塔会议影响:雅尔塔会议最重要的影响是在战
后形成了维持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体系,即美、英、苏三国划
分了势力范围和维持战后三大国合作。体制的主要设计者是
罗斯福,他的目的是协调三国,特别是美苏之间的关系,通
过大国合作的途径来实现美国对战后的世界的控制,而在战
后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雅尔塔体制后来导致产生
了两大社会制度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
一、冷战政策
○什么是“冷战”政策?(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1、背景
○ 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德、
日、意成为战败国,英、法受到严重削弱,而美国在战争期
间,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横财。“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
战,但由于本土远离战场,没有遭到战争破坏;美国经济在
战争的刺激下,反而得到很大发展。战后初期,在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中,美国的工业生产量占2/3,外资出口额占1/3,
黄金储备占3/4。在国际市场上,英法等国无力与美国竞争。
借此机会,美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大量输出资本,造成了
经济盛极一时的局面。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陆海空
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它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在
当时均居世界首位。已经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
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
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 为什么美国将称霸重点放在欧洲?(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
源地和中心,虽
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
力。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谁就掌握了压倒对手的绝
对优势。)
2、冷战的表现
第一、冷战政策在舆论上的表现是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它是冷战的信号。
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以**著称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在
1946年访问美国时在富尔敦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
中,以“铁幕”一词公开把矛头指向苏联,声称苏联威胁了
欧洲的安全、和平,鼓吹美英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
战的序幕。接着,美国有步骤地抛出了一个个冷战措施。
第二、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
的提出宣告美苏战时同盟破裂,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
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
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由此可以看出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
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
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
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
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
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教师在上述教学中可开发教材,引进材料以加强对“冷战”
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在图1-3,加深学生对冷战的理
解(图1—3东柏林建起柏林墙,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
补充:(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在经
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马歇尔计划又称作援助欧洲
复兴计划。我们先来看看二战结束后欧洲的状况:二战后欧
洲城市被毁、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西欧国家处于历史
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之中,美国政府为此忧心忡
忡。你知道美国为何担心吗?
阅读史料: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
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
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引导学生思
考:“你怎样看待马歇尔计划?”对学生的认识作简单总结,
引导学生分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对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
所起的作用。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
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
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第三、冷战政策在军事政治上的表现是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
A、教师应充分利用图1-2,指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让他们
分别说出北约、华约组织包括的成员国,然后,提出以下问题。
○阅读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集体防御,美国和加拿大联合西欧一些国家共同与苏联抗
衡。)
○华约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有哪些?(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
立华约,既用来同美国和西欧抗衡,也可以此进一步控制东
欧。)
B、完成活动题,训练和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同时加
强史地知识的联系与运用。让学生认识到北约主要集中在西
欧和南欧,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
苏联,针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是同北约抗衡的欧洲军事集
团。进而明确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标志。
过渡:“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
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
这段材料表明了赫鲁晓夫什么样的战略意图?
赫鲁晓夫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
一种霸权政策。
从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争霸的局面开始形成,
二、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美苏争霸:①双方大力
发展军事工业,
特别是核武器的疯狂军备竞赛;②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 思考古巴导弹危机为什么没有导致战争爆发?(20世纪
60年代初,美苏两国都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拥有足以毁灭
地球的核武器,当时确实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但也正因为
如此,双方互相威慑,彼此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另外,
苏联军事实力稍逊于美国,赫鲁晓夫只好妥协,最终没有发
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教师可补充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表一
时间
美苏主要领导人
典型事件
争霸态势
变化原因
50年代
中~60年
代初
肯尼迪vs
赫鲁晓夫
古巴导
弹危机
缓和与紧张
并存,战略优
势在美国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60年代后
期~70年
代末
尼克松vs
勃列日涅夫
苏联对
阿富汗
的战争
苏攻美守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泥潭;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
80年代中
后期
里根vs
戈尔巴乔夫
星球大
战计划
美攻苏守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第一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其特征是互有攻守,其代表性
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第二阶段60至70年代,其特征是苏
攻美守,其代表性事件是苏联进攻阿富汗、尼克松调整对外
政策;第三阶段80年代,其特征是美攻苏守,代表性事件是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篇3】党的一百年历程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 中国 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 问题 。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 社会 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 历史 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 时代 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涉及怎样看待民族问题,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 影响 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这种看法,很难说是客观的和公允的,至少是缺乏 分析 而不全面的。 民族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且将在今后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当某一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就会建立起密不可分的 经济 和文化联系,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尚以至共同的语言文字,由此便会产生一种相互的认同感,产生一种凝聚力量。它不是任何人所能任意制造和随便加以抹煞的。 今天,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世界越来越变得不可分割,这是事实。但各民族仍保持着各自的特性和差异,各民族之间在利益上也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事实。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 发展 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它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几千年来经济、 政治 、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下,又逐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到了近代,随着主要来自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整个中华民族都感到自己已濒临亡国灭种的险恶局面。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更强化了中华民族那种内在的凝聚力。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目标,严复发出"救亡"的呼喊,不只是代表中国国内哪一个民族的要求,而是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极端残暴野蛮、肆无忌惮的侵略活动,更把中华民族一步步逼向绝境。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无论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不分彼此地凝为一个整体,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抵抗外来的侵略。 可以看出,民族主义思潮是有两重性的;如果把某一个民族的利益、意志和价值尺度强加到其他民族头上,对其他民族进行侵略和压迫,或者挑起不同民族之间的种族成见和仇杀,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它都是反动的或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相反,如果是激励被压迫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爱国救亡,对其他民族采取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而不是去侵略和压迫别人,它就是正义的,进步的。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属于哪一种?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历来主张民族平等。他认为世界各民族应当是平等的,国内各民族也应当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明确宣言:自己不仅是国际主义者,而且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对国内的民族政策,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新中国对处理国际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关于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实现中国的 现代 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可是,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国人一直在进行革命斗争,集中力量先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这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走入了误区"?无数先烈为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不是多余的?当然不是。 中国的现代化走过的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一般说来,人们最初总是希望能在现有社会秩序下从事建设,或进行温和的改革。这样做,不但牺牲少,而且也容易被更多人所接受。孙中山、毛泽东在早年莫不如此。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却迫使他们走上了另一条路。决定他们投身革命的,是由于中国当时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实在太尖锐了,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的旧势力又那样强大,顽固地拒绝一切根本变革。和平建设和通过温和的改革来改变中国的面貌是无法做到的。客观局势不容许人们长期等待下去。国人民已经忍无可忍,而又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这才迫使他们不能不下定决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中去。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严肃的理性思考和反复的比较后作出的抉择。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一直处在热气腾腾的革命大震荡中,这不可能是哪一个人想怎样做就可以怎样做的,只能是客观环境的产物。当然谁都明白,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要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革命在很短时间内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所起的扫荡作用,是平时多少年也无法同它相比拟的,而且要彻底得多,从而为以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是一个证明。 即便处在大革命的形势下,革命同建设与温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微妙的。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而在某种意义上又相互补充。在旧中国,只要是在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这个目标下,许多"实业救国"、" 科学 救国"、"政治改良"等主张,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造中国的问题,仍然在某些方面起过有益的作用。凡是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切实工作的人,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暴力革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根本上改造旧有的社会秩序,都能够取得成功,甚至未必都能在历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当旧的社会制度已经衰竭到没有力量调节自身内部的矛盾、没有发展余地的时候,只有当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孕育到呼之欲出的时候,一句话,只有当社会大变革的内在条件已经足够成熟的时候,暴力才能成为新社会诞生的助生婆。没有这种客观条件,任何人都无法随心所欲地单凭自己的意旨,使用暴力来实现他所主观设想的目标。人们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点,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次社会大革命总是在追求完美社会的强烈要求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追求有时在感情上达到狂热的地步。革命的胜利更给了人们巨大的鼓舞,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原先的办法可以用来解决一切问题,仿佛一切都能以革命胜利时期同样的速度在短期内得到实现。他们往往忽略了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时期同和平建设时期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当客观历史已经从前一阶段转人后一阶段时,人们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常常在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前一阶段,习惯于以前一阶段用熟了而且取得成功的办法去处理后一阶段面对的新问题。这是一种脱离客观实际而不自觉的状态。五十年代后期要求"大跃进"和随后提出的"阶级斗争为纲"等严重失误,多少都同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推倒一座旧的建筑有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可是在这块废墟上清理地基,建设一座新的大厦却必须持久地循序渐进。新社会制度内部肯定存在种种缺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滋生一些新的不良现象,使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成为必不可少。这种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革命,但它同以暴力为手段、以根本改变原有制度为目的革命完全是另一回事。 三、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个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离开"探索"这个重要特点,许多事情便很难讲清楚。 为什么这种探索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空前激烈的大变动中;中国又是一个和任何西方国家不同的东方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是发动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新问题a这些新问题,在书本上和别国经验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 总结 经验教训,摸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既然是探索, 自然 不可能事前把什么都弄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许多事只能是看准一个大的方向,勇敢地往前闯,在闯的中间作种种尝试。其中,难免会有风险,会有曲折。有时,人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再加上不那么谦虚谨慎,还会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几乎使革命濒临绝境,一次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一九三四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一次是因为急于求成、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发展 规律 而发动的"大跃进",另一次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下造成的"*****"十年浩劫,这些教训都是十分惨痛的。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智慧的、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科学 理论 指导和优良传统、同中国人民建立起血肉联系的政党。这个党的素质和基础是好的。无论怎样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无论多么巨大的外来压力,无论自己一时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遭受多么巨大的挫折,都没有把它压垮。它不但总是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挺过来,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纠正错误,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来。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的。 这样讲,自然不是原谅我们过去所犯过的那些错误,只是说对事情需要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采取分析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它;真正从中汲取教训。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原因,即便是出于好心,只要主观不符合客观,只要违背了客观规律,同样都要受到惩罚,甚至是严重的惩罚。人们总是通过实际经验,才能一步一步地对客观事物达到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吃一堑"应该"长一智"。过去的沉痛教训,是一笔反面的精神财富,无论如何不应该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