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讲话(全文),供大家参考。
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本次会议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总结交流“十三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对“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都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体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三五”规划》以及已经编制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都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共体育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提供,旨在满足公民及各类社会组织体育需要的各种服务。从服务对象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公民个人和群体,还包括为实现公民体育权益服务的各类中介组织;
从服务形态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物质性的健身场地设施等服务,也包括非物质性的体育信息、体育组织建设等服务;
从服务内容看,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体育健身指导、健身培训等服务,也包括满足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观赏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等需要的服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体育服务最基础的内容,其核心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范围会逐步扩展,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由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和标准、资源配置、供给方式、管理运行等内容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工作。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体育充分发挥其多元功能与价值,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体育要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进国民健康方面积极作为、发挥独特作用。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动员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公共体育服务和产品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质量,也是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体育健身环境,保障群众的体育健身合法权益,倡导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推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部署,要求各级政府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育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责,进一步增强公共体育服务意识,把更多体育领域的资源投向保基本、惠民生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将推动政府加快体育改革、完善体育制度、强化体育服务,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体育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选择。体育强国指标必然包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状况、配置方式、制度设计及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建设进程。落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要求体育行政部门切实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正确定位和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体育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不仅为提高群众健康状况干实事做贡献,也能为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培育丰厚土壤,同时还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有较大幅度增加。截至2021年,全省体育场地数已超过17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7平方米,超额完成《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提出的“全省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目标。全省50%以上的市(地)、县(区)建有全民健身中心;
50%以上的街道、乡镇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50%以上的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覆盖全省74%的行政村。
二是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地区体育总会覆盖率达到72%。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农民、学生等体育协会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数达到6770个。
三是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经过培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190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近20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从重数量增加向重质量提升、从重培训向重实践指导转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除社会体育指导员外,各地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科研人员、体育教师等深入群众,开展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技能培训、健身设施维护和其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四是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惠及城乡居民。5年来,我们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群众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加强科学健身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探索建设科学健身示范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开展“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等活动,积极推广体质测试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学健身,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科学健身方案,使群众科学健身的质量和水平在总体上得到提升。
虽然“十三五”时期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总体上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不适应。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效能不高。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种类和数量少、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的公共体育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使用问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利用技术手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广科学健身方法、提供健身咨询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档升级等工作有待加强。
二是不同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截至2021年,仍有7个省(区、市)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覆盖率未达50%,有9个省(区、市)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未达50%。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不少地方适应群众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还存在空白,政府对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扶持力度不足,特别是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相对缓慢、数量偏少、作用发挥不够。
三是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依然较少,不能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及其日常运行提供足够经费支撑。各级政府“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虽然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各级政府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对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的预算支出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资金投入总额和人均投入偏低,经费投入依赖体彩公益金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对“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进行梳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聚焦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思路。
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不断完善“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政府主责、多方合作,保障基本、引导预期,改革创新、完善制度,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工作原则,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一)以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核心,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列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关键是补齐短板,重点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一是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建设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体育。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提升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不同人群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把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服务供给、资金保障;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精神,针对当地各贫困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扶贫举措并组织落实,将“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等中央部署的重大扶贫任务落到实处,将实现100%的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健身设施作为硬任务完成好。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抓好体育总局等12部门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发挥全民健身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独特作用。落实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积极推进将外来务工、务商人员纳入属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加大对社会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使其享受更多的实惠,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是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加大对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公共体育设施投入,结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丰富室外健身器材种类和功能,增加符合老人、少儿人群特点的器材,推动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提挡升级。用好存量,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进一步做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和低收费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提升现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运营、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体育总局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推进基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引导支持地方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地设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同时充分利用公园绿地、闲置厂房、社区空置场所拓展公共体育设施,构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各地应加大资金投入,在基层再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并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健身需求的项目,既包括传统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包括依托绿水青山、江河湖海、生态公园等自然资源建设的体育公园、体育广场、健身步道、生态体育长廊等体育健身休闲场所。
三是加快普及发展三大球和冰雪运动,加强对城乡居民的科学健身指导。把兴建足球场纳入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三大球运动场地,积极倡导和组织校园、社区、企业、部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三大球比赛活动,不断扩大三大球人口规模。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利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努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使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研究制定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推广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方法与技能,增强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素养。加强科学健身指导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授运动技能、科学健身指导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体医结合,广泛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完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网络,使之在国民体质监测、运动处方推广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基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作用。大力支持单项运动项目协会逐步建立运动项目业余等级锻炼标准、段位制和业余裁判员、教练员认证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市(县)以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完善政策、资助经费、培训人员、保障场地等方式,通过培训基地进行孵化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孵化相结合的新方法,在精准扶持体育社会组织上想办法、出实招、下功夫,支持其在基层更多更好地组织开展跑步、骑行、游泳、广场操舞等群众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激发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引导其尽快适应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新要求,逐步增加面向大众的专业化服务数量、提高面向大众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健身的“末端堵塞”,打通联系健身群众、服务健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有利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与媒体沟通协调,增加宣传舆论工作投入。创新宣传方式,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电脑网络、“三微一端”等多种平台,通过播放全民健身公益广告、编发出版物、组织专家宣讲等行之有效的手段,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开辟关于体育健身和健康的专题、专栏、频道,结合“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宣传策划,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拓宽宣传内容,广泛宣传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讲好健身故事,普及健身知识,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全民健身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以完善政策和标准为支撑,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
科学完善的政策和标准是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推进、提升供给水平的重要支撑。围绕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体育总局正加快建立完善有关政策和标准,优化顶层设计。一是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十四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原则、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十四五”国家基本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清单和服务标准;
二是会同文化部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明确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应具备的硬件和软件内容;
三是在借鉴吸收中央有关部门与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制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文件,研究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评估办法等有关内容;
四是组织研制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室外健身器材等单项体育场地设施的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这些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包括设施的规划建设、分类配置、安全运行、管理服务等。
(三)坚持开放发展、融合发展,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包容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求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开放发展和多元共治,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格局中,主动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与做法,打破区域限制、人群局限、行业区分、部门隔阂,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渠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元化、供给模式多元化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参与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工作机制。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面不能缺位。除政府主导外,要积极引导支持其它主体参与进来,包括社会组织、企业、普通大众等社会力量。供给渠道多元化,就是既要有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也要有政府通过购买、委托等间接方式提供的服务;
既要有传统的面对面服务,也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等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平台,推行网上和线上服务。供给内容多元化,就是着眼于满足大众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需求,有场地设施硬服务,也有科学健身指导培训等软服务,还有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特点的个性化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就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体现当地特色、符合当地实际、切合当地群众需求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
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格局中,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供给渠道、供给内容、供给模式的多元化及其实效。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要紧紧扭住参与主体多元化这个“牛鼻子”,遵循开放发展思路,在履行好政府主责的前提下,敞开大门,为各类主体参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信息、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具体来讲:一是要公开政务,满足各类主体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信息需求。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工作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重点做好财政有关预算、公共资源配置、购买服务、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二是推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决策意见建议征询制,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与利益关系方进行充分沟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组织智库、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和评估。三是建立健全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社会力量、社会资本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和BOT、PPP等方式,参与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四是深入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化,要坚持融合发展方向,推动体育与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和教育跨界整合、互相促进。
(四)以制定实施法规、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价为抓手,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法制化
一是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提高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体,规范权力运行,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将问需于民、集体讨论等作为法定工作程序,保证决策和执行工作合法合规、科学规范、程序正当。二是强化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定职责,将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指标、人财物投入、保障措施、部门职责等内容固定下来,纳入地方法规和规章,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规制度环境。三是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全民健身条例》、“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等,使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在其中中不缺位、定准位。
在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各地特别要注意制定好、落实好“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尤其是新周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目前,体育总局正会同国家发改委编制“十四五”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新周期的《全民健身计划》已上报国务院,地方政府“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也陆续进入修改完善和报批阶段。这些规划和《计划》是指导各地“十四五”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法规文件。各地要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不同人群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贯彻落实规划和《计划》,设计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按计划、分步骤推进工作,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对实施规划、《计划》所需的人财物予以重点保障,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强化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法规、政策、规划、标准、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价。开展督促检查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落实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保障。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加强督查和绩效评价工作,有助于推动政府各部门严格履职,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各项重要政策、规划、战略落到实处。2021年10月,体育总局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组织开展了体育行业落实国家“十三五”有关专项规划和计划任务、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的督查工作,对《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反响正面,效果良好,为我们今后继续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和绩效评价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各地要在对督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制定实施有关政策、规划、标准和制度,同步建立完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督促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细化分工,规定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和考核,确保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政策、规划、标准和制度落地。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紧紧围绕“均等化”这一核心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多元化和法制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推荐访问:会上 体系建设 推进 在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