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实际影响的整个生活环境也称为环境,更多称为心理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3篇
【篇1】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水平分析(1)
前言 众所周知,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企业组织模式,企业必须保持环境、组织和战略的动态适应,才能持续发展。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环境、组织和战略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任何企业都必须根据所处的环境、拟用的战略,设计和选择相应的组织模式。企业组织、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性水平越高,经营绩效越好;反之越差。现实中企业环境(E)、组织(O)、战略(S)及其互动关系(EOS)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企业EOS的适应水平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衡量。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构建企业组织的关系模式,并运用生物模拟技术,对企业组织成长规律与成功模式进行量化研究,使之能够正确及时地把握环境、组织和战略适应状况,定量地确定组织变革的时机和目标。 1.描述企业战略、组织与环境的指标体系 1.1变量的范围与选择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系统,涉及上百种外界因素,郝尔指明想要对组织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地描述,应当包括描述组织技术、环境、人事类型、结构、程序以及组织产出等情况的变量。由于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EOS适应性的研究,因此企业环境、结构和战略的变量选择是研究的核心,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绩效等参数。选作描述组织适应其环境的变量,包含以下因素是很必要的:环境、企业的结构组织特点、所使用的战略制定系统以及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结果。 企业环境是企业外部的、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基本条件,本文主要从环境的动态、复杂和恶劣三方面描述企业环境的特征。为了适应这些挑战,企业必须具备适当的结构和信息流动方式。战略和战略制定可以以产品市场革新实现、承担风险的程度、以及企业是否想要努力领先或追随于竞争对手等形式表示。由于适应水平与企业经营绩效密切相关,使用企业过去三年的及当前的经营绩效(利润率与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率)来反映企业EOS的适应水平,可以保证必要的客观性。 1.2描述企业战略、组织、环境与经营绩效的指标体系 1.2.1环境方面 V1.过去的动态性,V2.目前的动态性,V3.过去的复杂性,V4.目前的复杂性,V5.过去的恶劣性,V6.目前的恶劣性。 1.2.2组织结构方面 V7.环境敏感力指企业对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的敏感程度,企业对顾客品味、竞争、技术等执行跟踪考察的因素越多,涉及的范围越广,评定的分数就越高。 V8.日常决策权下放度即高级管理层对于负责企业日常业务的中、低管理层授权的程度。V9.战略决策权集中度指战略性决策权力的分配程度,若高层主管独自制定了大部分决策而很少与下级进行磋商,那么集权化的程度就比较高。 V10.资源易得度指企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状态,如果资源充足,分值就会比较高。 V11.主管执政期衡量高层战略者和主管人员的任期长度,多于三年分值为2,否则为1。 V12.分歧性衡量企业副总裁及以上级别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敌对情绪的程度。 V13.控制力对与组织业绩相关的内部趋势和事件的控制,控制力度越大,分值越高。 V14.团队精神指管理者与其他人共同协作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 V15.内部沟通能力指组织内部信息的开放性和保真度,当信息流动自如时,分值较高。 V16.组织差异化程度衡量组织各个部门的差别化程度,各个事业部区别越大,分值越高。 V17.专业性若企业的专家和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占据员工的相当比例,该指标分值比较高。 V18.基础战略成效是由企业创立者制定的或至少5年前就存在的战略,越完善分值越高。 1.2.3战略制定方面 V19.创新性衡量企业在新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性,在所进入新市场内具备的创新之处。 V20.决策适应性指决策对外部环境条件的反应和适应程度。 V21.决策整体性衡量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行为是相互补充或支持,还是相互限制或妨碍。V22.决策深入性指决策是在深思熟虑或商议之后才得到的,而不是对问题的直觉反应。V23.决策的综合性高层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是否考虑到广范围的因素。 V24.决策的前瞻性指企业在设计企业战略和操作运行时对未来的考察程度。 V25.决策的主动性衡量企业是对环境的发展趋势消极被动还是主动出击的程度。 V26.经验性考察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的熟谙程度。 V27.风险性考察高层管理者是排斥风险的还是倾向于冒险的。 V28.战略明晰度指高层管理者对战略的清楚程度,当企业目标模糊,指标的分值较低。V29.连续性衡量企业是否常对其战略进行再思考或当前战略是否与过去战略相关联。 1.2.4经营绩效 V30.过去的经营绩效,V31.当前的经营绩效。 2.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 要通过神经网络对企业的EOS水平进行识别诊断,必须先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类型作为样本,但企业组织的世界里纷繁复杂,各组织模式之间的多元关系都不尽相同,这就启发我们采用广泛的企业变量,寻求最密集的集聚,用尽可能少的模式描述尽可能多的企业,即通过分类模型来实施实证研究。 通过使用广泛而有代表性的随机样本,结合系统化的统计技术就可以得到分类模型。本文以D·Miller的企业组织关系模式理论为基础,选择了81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了52家为原始样本,另29家为检验样本,以确保所用统计方法的准确性。首先将原始样本中的企业依据经营绩效分为成功和失败两大组,接着对31个描述企业环境、战略、组织与经营绩效的指标用7分制赋值,然后使用统计学中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每组进行聚类,再引用相关因数,得到了成功企业组的6种集聚和失败企业组的4种集聚;并得到了每一集聚的分值范围,然后对29家企业组成的检验样本依据每种集聚进行检验,那些不符合任何一种集聚的企业就被淘汰了。上面得到的每一种集聚都被称为是一种企业原型,研究表明,这十种企业原型大致涵盖了总样本的90%左右。表明这些分类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绝大多数企业的环境、组织和结构的特征,能够成为我们后面用来进行训练神经网络的样本基础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战略、与环境的适应水平分析(2)
上述10种相关性小、完整性好的企业原型体现了企业环境、战略与结构变量之间各不相同的关系,但仍然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共同规律。这还表明,企业环境、组织与战略之间存在着多元非线性的互动关系,很难用常规的方法构造一个EOS变量与企业适应性水平之间的函数,所以本文采用神经网络来对企业环境、组织和战略加以识别。 以上述聚类得到的企业原型为样本,训练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以识别企业的EOS水平。选择BP网络是基于(1)EOS的水平反映的是企业环境、组织和战略的一种态势,而神经网络善长模式识别;(2)EOS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复杂,规律难寻,采用规范的方法难免有失客观,而神经网络善于归纳实证得到的大量数据;(3)具有一个隐含层的BP网络能够逼近任何连续函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造适当的神经网络以及进行相应的训练后,获得一个能够通过29个EOS变量判断企业成功水平的函数:Fitness=f(V1,V2……V29)。 本文构造的神经网络具有29个输入层的神经元,3个隐含层神经元和1个输出层神经元。对所有输入样本都进行归一化处理,在调整适当的参数后,采用已总结出的10种典型模式进行训练。我们调查了国内几家典型企业EOS水平,对完成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能够正确计算国内企业的成功水平。 4.EOS适应水平分析对企业诊断的应用实例 本文以联想集团为例说明企业应如何实现环境、组织和战略的合理匹配。 4.1背景 联想集团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和销售计算机设备及其相关产品为主、贸工技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信息产业集团,在国内外共拥有40多家分公司及分支机构,近千个经销服务网点;净资产16亿人民币。联想目前已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构造了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联想之所以能在激烈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高速发展,主要原因是采取了不断调整的组织结构和适时而动的企业战略,从而使企业的EOS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1987年以前,联想采用的是“平底快船”的管理模式,强调快速反应,快速决策。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公司人员少、部门少的情况下,人员和部门一专多能,权力高度集中。 1988年联想集团提出和实施海外发展战略,他们提出了新的组织结构——“大船结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集中指挥,分工协作”。根据市场竞争规律,企业内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指令性工作方式,统一思想,统一指令。 90年代初,中国计算机产业被迫参加到世界计算机工业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联想历史上第三种管理模式——“舰队结构”应运而生,即采用事业部制,强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事业部对产供销各环节统一管理,享有经营决策权、财务支配和人事管理权。 1997年开始,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整合,成立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原来的十几种业务并成联想电脑公司、联想科技发展公司等六大子公司。 结构与战略上的不断调整,使联想实力逐步增强,他们奉行从市场出发,服务至上的原则,逐步进军制造业,不断以技术赢得未来,具备了出色的整机设计能力,巩固了在计算机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4.2联想集团的EOS适应水平分析 从EOS的分析角度来看,联想外部环境复杂而多变,不利因素以技术和竞争最为显著。但联想对环境很敏感,由于采用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战略,组织的分歧较少,团队精神和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力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联想逐步走向成熟,其决策的适应性、整体性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进入高科技研发阶段以来,联想的决策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主动性,这都为其实现较高的EOS水平奠定了基础。在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仍用7分制对联想的29个EOS变量予以赋值,得到分值表如下: 指标 用本研究的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联想的EOS为6.943347707831449,说明联想能够根据企业所处的复杂多变的环境,拟用适当战略,设计和选择相应的组织模式,并不断根据环境变化更新组织设计,使企业战略、组织与环境保持了高度的适应,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5.结论 本文通过选择企业环境、组织和战略的适当变量,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聚类分析得到10种相关性小、完整性好的企业原型,并作为样本训练神经网络BP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企业EOS水平的有效识别和诊断。当然,对于一个企业而言,EOS的29个变量的最佳组合是没有的,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EOS水平,分析出在一定的环境下企业应该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和战略方法,或者判断出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适合什么类型的环境等问题,从而能够科学而合理地判断企业的EOS,并进一步把握企业变革的目标与时机。
【篇2】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
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环境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环境变化往往是导致企业进行变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外部环境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有人甚至说:“对一个企业来说,未来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因此,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并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很好地处理了企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管理学中的环境有许多不同的分类,较常见的分类将环境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一般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如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政府财政和税收政策、银行利率、物价波动、市场状况等;还包括技术环境因素,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由于高精尖技术的生产和发展,很多企业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和控制生产,日本的汽车制造商甚至利用机器人进行生产;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政治、法律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
微观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企业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构和战略同盟伙伴。组织内部环境是那些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营、生存与发展,包括了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概括而言,环境对任何企业都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首先一个企业是否应组建,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条件来决定。离开社会需要,企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符合社会需要而条件不具备,企业便无法组建。其次,企业要正常运作就必须筹集各种生产要素:人力、财力、物力,这些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得。最后,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又必须拿到外部进行交换,才能获得收益,从而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
2.环境影响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环境对企业的各种管理活动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外部市场竞争力的加剧,要求企业重新调整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以提高竞争能力;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求企业领导者采取新的激励制度和措施,以满足员工的高层次的需求。所以说,管理者必须对可能影响管理工作的各种因素加以识别,并作出反应。
3.环境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和效益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取决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稳定,教育水平高,市场发育健全,法律政策完善,则会促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和效益的提高;否则,会造成管理工作的困难甚至混乱。二是取决于管理者是否重视环境、适应环境,是否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作为管理者,要分析并把握环境变化的规律,认清环境中的机会和挑战,促进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
总言之,企业要认识到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多方面影响,简历适合其自身的组织体系与结构模式,采取柔性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充分发挥环境对企业的能动性,使企业这一大限度地满足经营需要,更好得使先企业发展的目标。
【篇3】企业组织与经营环境
第三章 国际企业的经营环境
本章主要学习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企业经营国际化与国际企业的形成及发展;国际企业的特征、类型和经营方式;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
重难点问题
本章主要学习国际企业经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国际企业所面对的经营环境的基本内容及其构成要素、国际企业对环境适应模式的演变过程重难点问题 1、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国际企业经营所面对的环境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3、罗斯托所说的经济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 4、国际企业经营所需应对的政治风险主要由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5、国际企业经营与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6、国际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7、二十一世纪世界产业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它对国际企业经营有何重要意义? 重难点解析 1、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企业与其外部经营环境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环境既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又会带来风险。企业行为发生的依据是环境,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方法、经营手段等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决定行为,但是反过来企业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应该懂得去认识、利用并驾驭环境,趋利避害 ,为企业不断赢得市场机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环境变化莫测,远比国内企业面对的环境复杂得多,国际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并保持持续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要具备高度的环境意识。 2、国际企业经营所面对的环境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际企业所要面对的环境可以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两大类。 直接环境一般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产业、客户和资源来源。研究企业所处的产业状况和产业内外竞争者的状况,决定着企业可否继续在本产业中发展壮大;了解企业的客户需求和潜在的消费者需求的特征,可以使管理者预见市场规模的变化,进行资源安排,采取应对策略;企业的平稳运营和长期生存有赖于企业与其资源来源渠道建立依赖关系,评估并努力维护与资源来源之间的关系强度。 间接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1)自然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与自身生产经营有关的自然资源及自然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资源环境等。自然环境是吸引投资的重要诱因,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在于自然环境各项要素是形成一国经济特点的重要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社会状况与文化风貌。自然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企业发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最大、最直接也最明显,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成熟程度。 (3)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法令法规、政治形势、党派斗争、社会秩序等。政治法律环境的好坏必然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前景。 (4)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前的技术状态、新技术的成就及技术发展动向,也包括国际上有联系的技术发展动态。良好的技术环境会影响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增大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技术自身发展方面,二是推动技术发展的相关制度方面。 (5)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群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各国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目标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实现国际企业有效经营的必要条件。 3、罗斯托所说的经济发展阶段指的是什么?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以手工为主,劳动者的素质较差,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收入低,从而居民的购买力水平较低,对工业品需求主要与人们的日常基本生活有关;工业化所需的基本设施尚不存在。 第二阶段,起飞前夕。这是一个过渡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始应用,农业和工业生产、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开始建立;人力资源素质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起飞阶段。在该阶段,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生产手段趋向现代化,对机器设备等工业用品有大规模的需求;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有所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升,收入增加,生活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第四阶段,成熟阶段。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消费购买力高涨;科学技术更加先进和发达,先进的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广泛运用;企业以及整个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非常活跃,多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第五阶段,高消费阶段。这个时期的社会特别注重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生产 方面重视耐用品的生产及质量改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服务网络非常发达;公共设施、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完善。 分析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怎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经济环境研究中的首要因素,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使企业进入该地区或国家可能给国际企业带来的成功机会也是不一样的。 4、国际企业经营所需应对的政治风险主要由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际企业经营所需应对的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于东道国政治稳定性、东道国政府对外资的态度、国际关系、国际法律环境等。 (1)东道国的政治稳定性.通常是指有关国家政局的稳定性以及社会的安定状况。如国家领导人的更换、政府的更迭可能导致国家政体的变化以及政治主张的改变;再如政变、社会内乱,以及一些国家的种族、宗教冲突等,都将导致政局动荡不定。政治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投资由于政治风险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东道国的政治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经营者就应该考虑减少在该国的经营活动。 (2)东道国政府对外资的态度。这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东道国政府对某些外国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以及采取的各种强制措施,迫使外国企业改变其经营方式和经营策略,主要形式包括没收、征用、国有化、本国化、外汇管制、进口限制、市场控制、税收控制、价格控制、劳动力使用限制等。其中,(无偿强制)没收、(有偿)征用、国有化(强制监管)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最严重的风险。 (3)国际关系。这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东道国与母国关系的恶化,这种恶化一旦到一定程度(如战争边缘),继续在东道国从事经营活动就要面临极大的风险;如果东道国是某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就要 考虑这种组织排外性的强弱及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影响;若东道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紧张,很可能会影响企业在其他国家的经营。 (4)国际法律环境。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除了了解和遵守本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经营、贸易、投资等方面的涉外法规外,还必须充分熟悉和了解东道国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国际法规,否则也会给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 5、国际企业经营与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国际企业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能给产业带来革新的基础性技术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意味着新的原材料的出现以及产品、工艺和生产效率的改善。这种变革可能是动态甚至迅猛变化的(如电信和计算机产业),也可能是静态或几乎无多少变化(如消费品制造)。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对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十分关键。 有能力和资源进行基础技术研究的企业毕竟少之又少,推进基础技术进步通常是政府、重要研究中心和高等院校以及某些创新能力极强的企业的研究活动的结果。这也是将基础技术因素归类于最无法控制的环境因素的原因。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内部生产研究与开发(R&D)的部门将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也可以通过从 其他企业购进技术实现这一点。 任何国际企业都不能期待优良的技术环境从天而降,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所分享的利益是和他与世界各国-不论是穷国还是富国,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普及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的技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国际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回顾国际企业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国际企业与环境关系的具体内容各异,形成了不同的国际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模式。 第一、以自然地理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这种模式产生于最初的国际企业的投资行为中,当时主要考虑自然资源等地理因素的的影响,企业生产以自然环境为依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是企业追求的最先决的环境因素。 第二、以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地受制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政治经济越是稳定发达的地区越是投资者趋之若鹜的理想目的地。 第三、现代的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这种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当今,科学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适应科技革命浪潮的企业,才能求得更大的飞跃。现代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就是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适应关系。 第四、二十一世纪的以文化信息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该种模式是全球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该种适应模式已初露端倪。该模式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中突出异质文化的必然性,使企业发展面临着双重选择,既要增强吸纳、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力,又要顾及文化交流中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功地发展下去。 7、二十一世纪世界产业结构出现了什么特点,它对国际企业经营有何重要意义? 当历史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和产业转移的新阶段。这一次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与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发生。具体表现为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等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 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的产业。发展中国家正逐渐加强对拟引进产业的选择性,不甘心只是跟着在所谓发达国家的"雁形序列"后面爬行。分析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判定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国际企业寻求国际投资契机,确定投资领域、规模、经营方式的一个重要参考前提。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