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过秦论》译文6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08-27 0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过秦论》译文精选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秦论》译文6篇,供大家参考。

《过秦论》译文6篇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1] [2] 下一页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学案,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   )  矜(   )持   度(  )长絮(   )大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11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让学生回答,教师提示:读单元知识短文第318页的最后一段。)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 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 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 (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郭发栋   王燕章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3

《过秦论》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之异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5) 仁义不施

[延伸阅读]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4

目的要求 

一、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 

二、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三、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四、掌握本课的文言实词 

五、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要点难点 

1.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少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3.本文结构特点采用逐层推进法。在用占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后,在篇末点明论点。论点的出现不仅水到渠成,势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实的对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础知识点:①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康亩员仁牵撼率ぃ季殴记毓记爻5耙环蜃髂讯呙磴摹保壳赝鲇诔律妫浣崧弁瞥鲋行穆鄣恪U庵炙忱沓烧拢兴捣Φ男捶ㄓψ邢柑彖怼"谧⒁獾揭淮识嘁宕实恼防斫狻L乇鹗牵和觥⒅啤⒈⒉摺"壅莆找韵麓世嗷钣玫拇剩合⒛摇⑷醯取?nbsp;

写作背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晁错《论贵栗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汉文帝“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资治通鉴》卷十五),表面上废除肉刑,实际上只是改换一些杀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kuì愧),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河南郡洛阳人。十八岁便以饱读《诗》《书》、善写文章名扬郡中,为郡守吴公召于门下,后荐于汉文帝,任博士,年仅二十余。参与朝政议论,见识超群,一年间越级升为太中大夫。因建议改定制度法令及命列侯就国,遭到守旧派周勃,灌婴等人谗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抑郁悲愤,写出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数年后召回长安,任梁怀王太傅。先后多次上疏,提出重农业、行仁政、削弱诸侯势力、制服匈奴侵扰等重要政见和具体措施。后梁怀王堕马死,谊忧伤哭泣年余,亦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如《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名文都显示出他卓越的政治见解和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切的激情。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是;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政论见《新书》,原五十八篇,今本五十六篇。清王耕心《贾子次诂》和《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搜集贾谊散文,赋作较完备。 

段落大意 

依课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主题思想 

望汉王朝借鉴秦亡教训 

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写作特点 

叙事铺陈对比 

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我感到,要想写好说理文,必须在善于叙事的基础上来说理才行。所谓在说理文中的善于叙事,还同一般叙事文不一样,要善于概括事实,善于描写事物的大的、总的、突出的方面,善于勾勒整个历史发展的轮廊等等。只有这样,只有通过这种叙事的特定手法,以此为说理的基础,才可能有把握说服读者。我们说,写好说理文,主要是靠“论”和“断”。“论”不能是空论,必须要根据事实立论,即所谓“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根据事实来讲清的。“断”也不能是武断,必须从大量事实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才是精确的判断。《过秦论》就恰好有这个特点。他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没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采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作业 练习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字词 

1.下列加黑字注音不全对的一组是 ( ) 

A召滑(shào)鞭笞(chī)藩篱(fán) 

B墨翟(dí)谪戍(zhé)契(xié) 

C銡(xiān) 隳(huī) 逡巡 (quān) 

D牖(yǒu)棘矜(qín)锋镝(dí) 

2.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 

A度长契大 嬴粮景从 云集响应 

B瓮牖绳枢 同年而语 价值连城 

C鉏耰棘矜 摄足行伍 緼袍敝衣 

D足肤皲裂 崛起阡阳 门廷若市 

3.解释下列多义词 

4.选出“因”字用法相同的两项 ( ) 

A……蒙故业,因遗策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E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二、语言运用 

1.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吾得兄事之 

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 

A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也表工具,译为“乘船” 

2.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词属于以下哪种词类活用:A名词用作动词B名词作状语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 )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 

④赢粮而景从 ( ) 

⑤外连衡而斗诸侯 (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3.选出下面译文正确的项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A不吝惜珍奇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B不爱惜珍贵的器具、贵重的财宝及肥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 

C不爱惜珍贵的祭器、贵重的宝物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因而招致了天下有才之士。 

D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宝物以及肥沃富绕的土地,因而招来了天下的士人。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A试着让山东的国家与陈涉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B假使让肴山以东的国家与陈涉的军队比比长短,较量一下权势和军力,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C假使让山东诸国与陈涉比比长度,较量权力的大小,就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D尝试着让肴山以东的国家同陈涉的军队比比权势和军力的大小,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4.找出不是判断句的一句( ) 

A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D刘备天下枭雄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请回答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庖丁( )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沛公( ) 

D苏子瞻 诸葛孔明 方望溪 李太白( ) 

2.下面的成语典故与哪一组人物有关 

完璧归赵 脱颖而出 游刃有余 碧血丹心 

A蔺相如 平原君 伯乐 窦娥 

B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关汉卿 

C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邹衍 

D蔺相如 毛 遂 庖丁 苌弘 

3.对下列文章篇名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①《过秦论》②《出师表》③《察今》 

④《送东阳马生序》⑤《<指南录>后序》 

⑥《论积贮疏》⑦《答司马谏议书》 

⑧《左忠毅公逸事》⑨《石钟山记》⑩《师说》 

A除①③⑧外,篇名中均含文体名称,如“表”、“序”、“疏”等。 

B ⑤中的“序”是书序,“后序”是附在《指南录》书后的一篇序文。④中的“序”则是赠序,相当于现代的临别赠言。 

C“表”、“疏”是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 

D“说”是议论文;“记”则可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书”,指书信体。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尝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召忽曾与管仲一起事公子纠 

(《史记管宴列传》) 

1.给未加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为下面句中加黑的词,选出正确的义项 

①鲍叔遂进管仲( ) 

A进献 B进言 C靠近 D举荐 

②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A不像 B不才 C不孝敬 D不好 

3.与句中加黑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小白立为桓公( ) 

A立土动及百尺 

B今其智乃仅不能及 

C及至始皇 

D战、守、迁皆不及施 

②天下人不多管仲之贤( ) 

A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B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C多见其不知量也 

D是以古之人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③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而心目耳力俱穷 

C固将愁苦而终穷 

D穷凶极恶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吾从而师之 

C鲍叔终善遇之 

D孟尝君客我 

5.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冀君实或见恕也 

D吾幽囚受辱 

6.下列两句的译文正确的项是 

①召忽死之( ) 

A召忽也死在这件事上 

B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②以身下之 

A把自己放在下边 

B自己(鲍叔)甘居管仲之下 

C(鲍叔)能亲身礼贤下士 

D(鲍叔)就此退下,不再参政 

7.文中说“管仲贫困,常欺鲍叔”在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8.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答案: 

过秦论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一、1.C(“逡”读qūn) 2.B 

3. ①统率、指挥;制服;控制,统治;规模②沟通;通达;普遍;通晓、理解;畅通、顺利;贯通③败逃的;在北面;溃败④剩余的;遗留的;多,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我;其余的 4.B E 

二、1.A2.①C②A③A④B⑤C⑥D3.①A②B4.A 

三、1.A官职B谥号C籍贯D字 2.D 3.B 

阅读思考 

1. 曰:“时,贾,与,贪,也。困,愚,也。君,肖,也。走,怯,也。败,之,辱,耻,也。母,也。” 

2. ①D②B3.①C②B③C4.C5.C6.①C②B 

7.尝与鲍叔贾,分钱财多自与 

8.赞扬鲍叔牙能知人

[1]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  新课

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提纲,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黑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 因利乘( )便 万乘( )之势

②宁( )越 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 宁( )静 乐( )毅 安乐( )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④逡( )巡 矜( )持 度( )德量力 内立法度( )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黑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 ) 守战之具( ) ②会盟( ) 重宝( )

③明智忠信( ) 尊贤而重土( ) ④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⑤于是六国之士( ) 于是从散约败( ) ⑥开关延敌(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⑦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⑧享国之日浅( ) 陈利兵而谁何( )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 )自以为关中之固( ) ⑩斩木为兵( ) 同年而语

⑾天下非小弱也( ) 为天下笑者( )

(3)说明下列加黑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黑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 ;“身死”后面省略了 词 ;“为天下笑者,何也?”是 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11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 ②使动用法 ③名词作状语 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 ②夸张 ③夸张 ④比喻 ⑤借代

(5)①秦孝公 ②之 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研习新课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指名让学生朗读,然后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伺如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本段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如上节所讲,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或“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提问: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明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攻”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明确: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一、二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检查讲评作业 :(略)

研习新课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确: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的“故”,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东”“北”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收”不是“收复”,和“取”同义。其二,不“达”、不“雅”:对于专名,直接“搬”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小编小编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提示: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攻”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守”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

(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提问: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明确: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攻”。“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攻”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攻”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攻”对“攻”。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5.指名或集体诵读第3自然段(有条件的可跟随录音读几遍),然后从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误的译文,让学生指出正误,说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译文)。

附例句并译文(例句下A、B为译文):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且守卫边防。

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踏着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亿丈高的城堡,下临不可测度的深渊,自以为十分坚固。

B.(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提示: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起码要从以下几点检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语词或遗漏的语词;其二,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附」参考答案

(1)A、B均有误。A中“御”译为“奴役”为好;B中“宇内”理解有误,联系下面(2)句可知。(2)A为意译,正确;B有误,“敲扑”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为刑罚,修辞问题未处理好。(3)A句正确;B有误,藩篱比喻边境、边防,今人无“像篱笆一样重要”的比喻说法。(4)A有误,“兵”不指“军队”而指兵器,“之”亦应代指兵器,“锋镐”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确。

(5)A有误,原文“践”不是课文注中的“践履”(课文注释有误),而应是《康熙字典》引《释文》的“践,借也”当凭借讲;“城”作城墙、城堡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确。

6.提问:第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是写其“守”的。

明确:“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并吞八荒”之举。

7.提问: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提示: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

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2.书面翻译课文的最后两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 ”,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 ,也不是因为秦国的 不强大和 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 ”;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 ”和“ ”,而是因为秦“ ”。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 ”;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 ”之贤、“ ”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 ”“ ”“ ”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堂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 ”及“ ”;第2段的:“ ”、“ ”及“ ”;第3段的:“ ”及“ ”;第4段的“ ”。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 , ”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 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 ”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 ”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板书)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利兵”“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

(作业 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

《过秦论》译文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之异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5)                        仁义不施

[延伸阅读]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推荐访问:译文 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