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育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及创新对策

时间:2023-08-14 10:55:02 来源:网友投稿

刁溯

摘  要:随着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出现诸多的运用分支,且被广泛运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和质量。在高度介入和应用教育心理学改进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具有利于优化教育管理工作体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文章主要从教育心理学概念和价值出发,阐述其在高校教育管理體制改进中的意义,提出坚持学生是主体的管理理念、加强严格要求和激励相融合等改进及创新路径。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高校;
教育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7-0-03

目前,在我国教育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高。并且因为在高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学生个人的发展有限,大部分学生还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此期间就更需要体现出教育心理学的关键作用。教育心理学背景下,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在运用教育心理学过程中,需要先了解教育心理学概念和价值,然后逐步探索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概念

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同时,教育心理学又是新型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形成主要和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相互融合有关。就学科属性而言,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起到延伸和细分心理学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在学科体系中发挥关键的支撑作用。从研究对象来看,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阶段的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对教学管理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还会针对学生生活方面对教学管理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研究,并且探索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心理状态为其带来的重要影响。加强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更加深入分析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特点,这方面也是研究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目的,积极优化传统教育管理中的不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鼓励学生有效应对教学管理活动中呈现出的相关问题。而且通过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在对学生展开有效管理和引导的基础上,强化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水平,让相关人员能够结合科学的理论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打破当前的不良教学管理工作状态,解决其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1]。

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挑战变化

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运用过程中,会使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具体工作的思想发生较大转变。为了更好将学校服务性管理学生的重点体现出来,必须增加用户思维,提倡学生是现代信息技术体制下高校开展一切教育管理工作活动的主体,在改进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方面,重视和关注学生。因为高校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体制中相关管理活动的体验者,还是直接融入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育管理工作体制在改革,以及相关工作在开展中,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升级和发展,进而将更有内涵的管理体制呈现出来。如此才可以将学生发展是构建特色管理体制的目标体现出来,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另一方面,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中,会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制,还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在管理中,会更加全面地突出高校管理对学生体验和信任的挖掘,运用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建设管理制度,推动有关资源的共享,也能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将会发生较大变化,不断突破传统教育管理组织框架,打造将学生发展当作核心的教育管理体系。在教育服务建设过程中,秉持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服务,同时,在建设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还需要确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区别,学校方面的管理需要将为学生发展提供保障当作出发点,充分转型升级教育管理体制,还有相应的组织结构。

三、教育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及创新意义

(一)优化教育管理工作体制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及创新中,加强教育心理学的使用,是提高教育管理体制改进和创新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比较强,属于一项十分系统的工作,且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对工作方法以及流程体系的构建有着较高要求。然而,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学校和教师通常只关注学生基本表现,强调基本表现对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未能有效研究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导致学校教育管理中呈现出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且传统的管理工作也容易导致管理失衡现象发生,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在教学管理体制改进,以及教学管理中运用教育心理学,可以对学生的多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比如,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面,主要分析内容是学生在生活和行为方面形成的动机,从而通过比较科学的方式将问题解决。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信息化软件辅助方式充分处理管理期间呈现出的数据问题,构建基于教育管理的大数据平台,从而为以后工作的实施提供便利[2]。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育心理学背景下,改进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会遇到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在问题的影响下,导致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教育心理学在运用中,可以对学生心理活动进行充分分析,还可以掌握学生在应对相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并且教育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教育心理学,有效带领学生面对相关问题,也可以在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方面提供更好的帮助,不断减少负面问题为学生带来的影响,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的相关能力和素质能贴近社会发展需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教育心理学背景下,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也可以使以往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关注不足,未能在教育管理中有效引导学生良好心理的问题得到解决,使教育管理体制向着学生是主体的方向发展,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当作教育管理重点,进一步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强化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发现,不少高校学生都存在相关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高校学生的有效发展,并且还会导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也是因为在新媒体运用范围不断扩大背景下,学生能够接收到的负面信息更多,导致学生的心理受到不利影响。对于出现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学生,管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以防止更为严重的后果出现。为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解决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需要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进中,融入教育心理学。并且在教育心理学的背景下,促进教育管理人员对学生心理的有效引导和培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中介入教育心理学因素,可以提升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在学生有效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方面提供帮助,还可以助力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除了降低教育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以外,还可以提升整体工作成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在解决学生相关心理问题以后,也可以使高校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将更加美好的教育管理环境带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育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及创新路径

(一)坚持学生是主体的管理理念

学生是主体的管理理念也可以理解为以生为本理念,这一理念主要来自人本主义中所包含的心理流派,从教育管理领域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放在学生方面,还要在学生中进行有效的工作和发展。一方面,积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且对学生心理特征和需求有一定了解,让学生的有效需求得到满足,燃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学生的多方面需求进行关注和记录,比如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相关需求。然后按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采取量化的应对措施,带领学生正确设计与自己学习有关的生活,以及相应的人际交往方式,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第一时间调适自我消极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除了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外,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服务学生的理念。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不断改变观念,转变控制型管理方式,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学校的规定面前主动接受和理解,实现管理效果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此外,教师需要时刻关心学生,尤其是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方面,还要对学生的诉求进行倾听,合理引导出现错误的学生,从而打造更加美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管理体制改进效果[3]。

(二)促进严格要求和激励相融合

高校对于本校学生的管理内容包含很多方面,在充分落实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严格要求学生,也需要对学生展开人性化管理。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为将来发展打基础和养成习惯的关键阶段,通过严格的管理,除了可以保持学校管理的权威外,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纪律规章制度的严格,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持续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可以使学生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产生敬畏心理,坚持规则和制度意识,也可以促进学生有效步入社会。然而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学校存在过分强调和严格要求学生的情况,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和方式向着粗暴化的方向发展,还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增加。对此,学校需要在严格管理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举措对学生进行管理,还需要有效运用正向激励思维。在对学生展开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需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关注和肯定学生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运用正面和积极的反馈机制为学生有效成长进步提供帮助。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學生能够结合教师的相关要求进行发展,也可以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教育管理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励学生,运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三)提升学生自律意识以及能力

教育心理学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关注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目前,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良好进步和发展,需要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坚持严格管理,还需要更加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自主性。在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有学生群体的自主管理。而且燃起学生自主教育意识,以及在自我管理方面的意识,有利于真正促进管理工作效果的提高。对此,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可以有效建设班委会,将德行能力当作首要要求,选拔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生,让学生担任学生的领导,从而体现出学生在集体中的榜样作用。学校和教师需要将学生组织的联动作用体现出来,并且学校和教师在连接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当作纽带。引导学生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正确管理自己,对自己的各项活动进行规划,通过自我教育和管理实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目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加强自我考核以及集体汇报,学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更好体会自我管理的价值。

(四)多方面实现教育心理学运用

为了在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中全面运用教育心理学,发挥教育心理学对管理体制创新和发展的作用,需要多方面实现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在多方面推动其实践运用过程中,需要有关教育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加强心理学的引入。在教育体系全流程中,思政教育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基础课程,可以有效保障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同时,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加强心理和思想引导方面的有机结合,可以直接提高教育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运用以及实践水平。其次,学生在心理问题处理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通过这方面理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处理进行指导,还需要更多地运用积极理论将学生心理有关的问题解决,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最后,在教育管理中[4],可以加强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的结合,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指导,也可以构建包含所有学生的教育心理学档案,不断细化学生心理特征,进而更好地促进实际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教育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中的效果。

(五)注重学生们心理方面的管理

在教育心理学背景下,为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效果,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加强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重视学生心理辅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错误的发生概率,还可以在隐性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因为高校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能较好地进行处理,在此期间,就需要教育心理学的帮助。以部分学生来说,这些学生也许有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来自家里的催促,还有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歧视,同时,不少性格腼腆的学生,在班级学习和社交方面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自尊心,不能将内心的痛苦更好地向外人诉说,对此,这方面的学生更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育心理学展开相应的引导和帮助。教师需要在平常的教学管理基础上,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需要在校园内构建相应的办公室,专门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面向有问题的学生开放。此外,学校在教育管理中,也需要重视相关教育讲座的开设和实施,采用活动形式对学生展开集体教育。除了可以积极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外,还可以告诫一些学生怎样和他人相处,怎样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等。

五、结语

教育心理学背景下,为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需要坚持学生是主体的管理理念,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通过教育心理学,将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解决。还需要促进严格要求和激励相融合、提升学生自律意识以及能力、多方面实现教育心理学运用、注重学生们心理方面的管理,进而在多种方式的运用下,有效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卢晓中,刘新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十年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0):14-19.

[2]彭小伟,汪嘉琦.体教融合视域下美国高校学生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经验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2):79-84+92.

[3]唐皇凤,文冬梅.百年大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38+169.

[4]文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2021(20):153-156.

(责任编辑:麻彩凤)

猜你喜欢教育心理学高校浅谈利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数学高效课堂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试周刊(2016年101期)2017-01-07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6期)2016-12-06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推荐访问:管理体制 对策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