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全,谭爱丽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2022年年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发布生成式交互工具ChatGPT,该工具一经推出,仅用2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1亿活跃用户,这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科技浪潮。各大科技公司和研究院竞相宣布会在2023年发布类似产品。国内方面,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应用平台计划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1]。阿里巴巴表示达摩院研发阿里版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经开始内测[2]。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已公开发布国内首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3]。ChatGPT及其他同类产品虽看似是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新型产品,但实际上它仅仅只是自然语言处理(NLP)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4]。目前,此类产品的功能大致包括4个方面:内容创作、自然语言处理(NLP)、代码编写和理解以及语义搜索[5]。有别于之前的AlphaGo以及机器视觉的产业爆发,ChatGPT凭借自身的交互模式,其适用领域极为广阔。因此,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出现,将会对教育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是,立足第五次教育浪潮、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ChatGPT应用背景,探寻中国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厘清挑战、契机与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方面,针对当下ChatGPT这一新兴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走进中国教育领域这一现象,客观分析其带来的契机以及对教育的挑战,厘清在此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逻辑并就未来教育发展提出实践建议。
(2)在研究价值方面,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因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了广泛关注。研究在ChatGPT等新兴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教育发展的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步伐。
(3)在研究结论方面,本文认为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迅速迭代更新背景下,需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关怀,正视ChatGPT等智能系统的职能,加强学习者高阶思维训练,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底层逻辑的理解以及加大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监管力度与研究投入力度,制定规范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与规则。
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社会发展、科技变革的影响,同时,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也是社会发展之本。第五次浪潮的兴起将引领一场席卷世界大范围的、深层次的教育转变[6]。ChatGPT作为一个“现象级”产品使人工智能这一长期处于“黑箱”里的技术变成了一个大众都可参与并能与每个人都产生化学反应的产品,它迅速渗入社会各个部分,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影响,置身其中的教育同样也受到ChatGPT及其同类产品的影响。
(一)ChatGPT应用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挑战
ChatGPT是基于OpenAI开发的GPT-3语言模型的通用会话聊天机器人。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给定提示或对话生成类似于人类的文本反馈,并能够就广泛的主题进行自然、开放、准确的对话[7]。与先前的语言模型不同,ChatGPT主要用深度学习来生成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文字,它使用了来自网站、书本和社交媒体的海量文字数据,并且使用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技术进行自我训练,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在没有人类监督的情况下预测人类想要的东西甚至是人类未来想要的东西。ChatGPT作为目前最高阶的人工智能,其同类产品的竞相出现会给当下的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1.诱发学生诚信危机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教育转向在线学习的趋势,许多学校不得不通过在线课程和在线考试来适应当下的形势。研究发现,ChatGPT等智能系统的出现对在线课程与在线考试的完整性构成了严重威胁[8]。ChatGPT这种公开可用的技术不仅能够参与复杂的对话,甚至还可提供几乎所有主题的信息,它还能够为需要高级分析、综合和应用信息的困难问题提供令人信服且准确的答案。再加上目前教育领域内运用ChatGPT写论文、写报告、做研究的例子屡见不鲜且目前没有检测技术能准确检测出文本是否由ChatGPT撰写的[9],学生可能会利用目前的技术缺陷作弊或者生成文本作业,这些会对学生的学术诚信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如果过多使用ChatGPT此类智能工具完成课程任务,很可能产生依赖心理,会不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良好发展。有研究者用ChatGPT撰写题为《教育人工智能》的学术论文,试验结果显示ChatGPT能够帮助研究人员撰写一篇逻辑连贯、切题准确、内容丰富的论文,且写作效率极高(2~3小时即可完成)[10]。有研究者用ChatGPT辅助自己写科研论文并在发表时将其列为作者,据Nature不完全统计,已经使用ChatGPT并将其列为作者的论文最少有4篇[11]。研究发现ChatGPT能够展现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最少的输入生成高度真实的文本,这对考试的完整性构成了潜在威胁,学生可以利用此工具进行作弊和其他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9]。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将会出现异化,甚至有可能会成为智能机器的“附庸”和“奴隶”[12]。
由于ChatGPT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有巨大的数据库支撑,加上它们具有强大的信息组合能力,输出的内容源于对人类行为的持续理解,并能对自己目前已生成文本进行分析,还可以评价和不断改进自己生成的内容,目前也没有相应检测程序能精确检测出文本内容是否由ChatGPT此类软件输出或参与输出的,所以这会使尝到甜头的学生沉迷于用ChatGPT完成学业任务,会使学生陷入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的漩涡。因而,目前ChatGPT对学术诚信造成的威胁是存在的,需要研究者研讨解决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2.阻碍学生自身内脑训练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13]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使学生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因此,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外部输入和内部输出同时进行。内脑属于学习者身体的一部分,它使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具有50亿年来自身独有的逻辑能力和创造能力。外脑独立于个体存在但又与内脑紧密相连,当下热议的ChatGPT代表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它就好比外置于学习者内脑之外的外脑,能够准确、高效、系统地处理信息,回复人类问题,辅助学生作业,起草学术论文以及自动生成合同。这些新型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改变目前已有的学习生态,促使从内脑学习转向内脑、外脑同时学习转变,显著降低了人类内脑的工作负荷。
乔姆斯基认为“ChatGPT本质上就是逃避学习的一种方式”[14]。ChatGPT这类智能工具可处理大量文本信息,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答案,但学生一旦尝到不经过思考便能够获得作业答案的“甜头”后,他们可能会变得十分依赖此类工具,并逐渐适应在内脑不运转的情况下完成作业,这可能会使学生的内脑慢慢萎缩。智能工具的使用并没有以工具的形式辅助学生,使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辨别能力增强,反而容易使学生陷入不想思考、懒惰的漩涡之中,使学生缺乏训练自身信息辨别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的动力。
3.学习结果输出的伦理问题
ChatGPT所依赖的数据库是2021年前的资料信息,对其进行一次数据训练耗资巨大,目前它无法提供2021年以后的语言数据。虽说ChatGPT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但因其不具备意识,它本质上仍是弱人工智能,不会对内容进行核查,也无法提供专业的知识和解释,所以它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事实性错误、知识盲区甚至会存在编造答案的现象,同时它还有可能会产生道德问题,比如AI生成内容很可能会引发一些错误信息的传播,会因为其输入、训练的数据自带偏向性而带有价值偏见。例如:曾有人问ChatGPT旅途中哪些旅客具有安全风险,ChatGPT回答说来自伊拉克、朝鲜的人或者说是仅仅只是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带有危险性。这一回答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另一个就是法律合规的问题,AI身上的数据本身就可能存在侵犯版权的情况,其产生内容的这种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目前是尚不明确的,需要在未来予以探究。ChatGPT还引发了学生可能将评估任务外包的担忧,我们需要新的评估模式来关注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ChatGPT应用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对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此类工具的重要性不亚于互联网发明且它们将“改变我们的世界”。ChatGPT这项技术可以说是自网络搜索引擎问世以来人工智能能力的最大进步之一,并将为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提供巨大机会。ChatGPT等智能系统带来促进教育发展的新契机,主要包括重构传统学习模式、变革学校教学模式、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
1.重构传统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是指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构建的学习活动结构和学习方式,其大体上可以分为探究型学习模式和接受型学习模式两大类[15]。探究型学习模式强调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创新性学习,关注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接受型学习模式强调他主、接受和竞争性学习、继承性学习,关注学习者的基础知识、低阶思维能力的学习。现阶段,虽说在进行课程改革,但在教学中仍是教师占据主导性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中充分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生也多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应用和知识积累大多都缺乏自主性,课堂教学具有被动接受的性质。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依据自身强大的算法能生成文本,其生成文本的依据是大约1万亿字的语料库(来自6万篇维基文章和数百万本书和网站资料)。这类机器虽然无法复制人类的深度分析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它们能够对写作风格或语法的更改提出建议,它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帮助。传统的课程评价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由于ChatGPT这类智能机器的出现,学生获得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变得更容易,传统接受型的学习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和今后的社会,学生更需要去掌握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学生对知识类型需求的转变也将促进学习模式从接受型学习模式向探究型学习模式转变,从低阶思维能力的学习转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
2.变革学校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技术与教育都是不断互动的,现代技术的每一次迭代与突破都会给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影响。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机器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以“师—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未来学校的教学模式将呈现“师—生—机”的三角状态。ChatGPT这类生成式、创造式机器人不断融入社会,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加之自身不断改进,能够分析数据、生成文本,将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机遇。
首先,它可以作为教师的教学助手,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工具,帮助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并帮助教师给学生解惑,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也可利用它设计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学习目标。其次,ChatGPT不仅能作为教学助手的存在,甚至可以作为虚拟教学者,在大多数学校中,一名教师通常需要负责多名学生的指导工作,繁重的工作极大地影响教师因材施教的效率。ChatGPT等智能系统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提供解决思路和准确答案,学生在此基础上仍有疑惑的,再与老师进一步交流,这样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提供教学质量。最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即自我的教育”,学生在智能时代也可成为自身的教育者,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技术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帮助,调整学习目标并获得实时反馈,完成学科领域的学习任务并锻炼自身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并达到数字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
3.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
随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密切关注教育数字化转型,我国也同样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党的二十大的重要精神和核心要义是在数字时代中利用好数字技术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助力。***总书记明确表示要“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6]。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也曾在2023年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多个场合表示要全面开展数字化战略活动,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要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17]。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传统的人工教与学向人机和谐的教与学转变,以养成数字化意识、培育数字化思维、提升数字化能力,并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形成新型数字教育治理格局。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被合理利用为几乎所有类型工作的有用助手,它自身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促进教育人机一体化,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作为教育领域内的“数字驱动机”重塑包括教学空间、教学过程、教育评价以及教育治理等在内的教育生态,并将为数字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日益发展将会重塑教育领域,这将会引发人们对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担忧。这些担忧凸显了现有的教育发展逻辑将不再适用于未来社会,故探求适合当前ChatGPT等应用迅速融入现实的背景下的新教育发展逻辑是当下势在必行且迫切需要的事情。具体而言,可从价值理念、课程内容、教学变革3个方面进行逻辑转换,且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
(一)价值理念:从单纯应用转向“化为己用”的赋能
教育生态以人为主体,教育发展与人的认知、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ChatGPT应用背景下教育发展并不像其他行业或领域那样简单、直接。在ChatGPT等智能机器迅速迭代更新下的教育发展更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价值理念是教育发展的精神指导,也是发展方向的指向标。伴随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如何恰当应用这些智能技术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当下建设学习型大国的路径。为了完成数字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以及响应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求,ChatGPT应用背景下对教育“化为己用”的技术赋能不仅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需求,其贯彻也是教育向好、向上的责任与使命。
第一,从单纯应用转向“化为己用”的技术赋能。在新课改的持续推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自党的二十大以来便不断被提及贯彻。在教育实践中,引入智能技术不仅是一种立足现实的教育举措,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然而,目前人们对ChatGPT此类智能技术在教育里的应用持消极态度,原因在于过于放大智能技术的优点,将其视为无所不能的存在。首先,ChatGPT这类应用本质上是对2021年前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动态生成答案并以文本形式输出。机器本身不能辨别善恶真假,若是学生不具备对机器输出信息进行辨别的意识和能力,此类智能机器的使用反而不利于人的进步。其次,智能机器的应用可能会助长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让学习者和教学者滋长惰性,不利于教育创新,加剧“数字鸿沟”。最后,随着智能技术不断渗入教育领域,教师可能会担心智能机器的迅猛发展会取代自己,使其失业而拒绝在教学中过多地应用智能机器。可见,若是不厘清应用智能机器的指导思想,智能机器的应用会给教育带来风险,不利于教育向好发展。
第二,“化为己用”的技术赋能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发展的逻辑转换需要价值理念的转变。首先,教师应摈弃与智能机器争高下的思想,坚持与智能机器教学相长的逻辑,思考自己如何利用智能机器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在学习方式大变革的情况下,结合ChatGPT这类智能机器,思考学生应该学哪些知识,教师自身又应该教哪些知识。其次,面对技术变革,学生这一主体也会有异化的可能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肩负自我责任的主体,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促使学生以对自我负责任的态度利用智能机器开展学习;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伦理教育,让学生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使用这些智能机器进行学习。
(二)课程内容:从经验性知识转向原理性知识
一直以来,传统教育都以促进知识获取、大脑训练以及观念建构作为教育的目的。知识获取是观念建构的前提,学习者经验的获取依赖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简称“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者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18]。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开发基本环节之一,课程内容常以教材上的文字呈现为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倡导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出发点,彰显课程内容的人本性,力主课程内容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和谐统一,使课程内容成为提供给个体自由发展和实现潜能的学习载体。ChatGPT这类智能机器是基于类脑神经网络进行大量语料训练生成的,它们的出现与迅速更新使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更多元,因而传统知识经验的传授已不再适应当下智能时代的教育。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反思课程内容,更新教学和学习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与实施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系统发展的背景下,课程内容不仅需要理性知识,更需要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习,注重选择可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知识。其次,对学生课程考察也应从数据、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熟练应用上转移到原理性教育,让学生学习关于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和底层逻辑的知识。最后,要考虑到课程内容应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即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想学、乐学,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学习,培育自身的决策力、判断力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三)教学变革:教学生态更重育人宗旨
教学是以育人为目标,促进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教育教学不仅是为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各类生成性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可动态式生成答案,具有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对话情景理解能力、序列任务执行能力、程序语言解析能力[19],这些对教学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在ChatGPT等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促进学校教学过程优化,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优化教学生态,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提供多样学习场域,提升学生学习效能和学习体验。在ChatGPT等智能系统支持下的教育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数字孪生学习空间、学习共享空间、智慧学习空间等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学生的学习场域也开始变得形式多样。在物理学习空间和数字学习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教师与学生会对学习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二,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ChatGPT等人工智能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极大的助力。传统纸质考核机制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考试分数、升学数量等可见性指标,而忽视学生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养成。ChatGPT等人工智能具有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以及对话式知识问答能力,教师可利用它辅助自己生成创作型教学素材,设计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此外,ChatGPT等智能系统也可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支持。由于此类智能系统的应用可逐渐打破传统物理学习空间和班级授课制的限制,所以可以利用智能系统的精确性,推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景感知能力、知识掌握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
第三,从传统分数测评转向多元智能的综合测评。当前我国的教学评价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学生在测验、升学中的分数和论文,而忽视测评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情况,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不利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应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20]。在ChatGPT这类智能系统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作弊情况可能会难以遏制,因而传统的分数测评已不符合当下需求,需要结合现实需求制定多元智能的综合测评,促进教学生态的优化。多元智能的综合测评应强调教育评价不拘泥于以传统分数、升学率、论文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而是应该注重过程评价、综合素质评论,注重利用智能技术对教学进行动态测评。总之,在ChatGPT等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综合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水平,并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等能力进行全方位测评。
斯蒂格勒[21]曾说:“技术是人类的解药,也是人类的毒药。我们要对技术的高速发展心存警惕。我们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技术文化,去应对技术的时代。”ChatGPT这类通用人工智能正在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既需要看到数字时代智能机器对教育行业的冲击,也要反思教育本身,教育系统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新发展机遇,调整育人目标,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一)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关怀,正视ChatGPT等智能系统的职能
当下,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席卷全球,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应对时代变迁的战略选择。ChatGPT等智能机器因其让人惊异的迭代能力成为各界的关注热点之一,它们具备一些类似人类思维的特征,能够很好地理解自然语言中的语义信息,能够更准确地捕捉上下文和含义,从而生成更精确更具逻辑性的自然语言文本,能够更好地应用自然语言生成任务。ChatGPT这类智能机器可以以大规模并发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情景,并提供更准确、更专业、更个性化的帮助。这一技术优势本身对教育有针对性启发,是一种可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多模态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强有力的工具。一方面,教师应学习、了解这种新型的认知工具,并将其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中,让学习者掌握这种新的学习、分析、工作工具,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能力和应用水平。另一方面,由于ChatGPT等智能系统的迅速发展,未来的教育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于一体,因而要全面考虑到教育各要素,推进教育变革。教师除了作为课程资源的传授者之外,更要注重自身课程资源的再度开发者、组织者的角色,以学习者为中心,利用智能系统关注到每个学习者的需求,培育创造性人才。
(二)加强学习者高阶思维训练,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底层逻辑的理解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逐步掌握口头语言、文字书写和更高阶认知工具的过程。在智能时代,ChatGPT等智能机器融入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习者搜集学习资料,甚至可以辅助撰写长文本作业。技术可打破学习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学习。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目标,树立智能时代新人才观,对学习者进行创新教育并致力于把学习者培养为创新人才,使他们有能力去创造智能机器无法替代的价值。
对于教育中引入人工智能,我们不可一味拒绝甚至禁止它的应用。对于智能革命的大趋势,我们应顺应科技浪潮,分析智能化带给教育的各种影响。针对教育中学生使用ChatGPT等智能机器的情况,要分析学生是一味照搬照抄还是有进行思考,若是有进行思考,那么在教育中使用ChatGPT是可行的。另外,人工智能融入课程教育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以人为中心,让学习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感受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者进行高阶思维训练,提升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学会与ChatGPT这类智能机器共存。在未来,智能机器可能也会作为教师出现在教育生态中,智能机器参与到教育中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中分担一些简单、重复、不需要思考的工作,可以替代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性教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中去。在这个智能技术颠覆性革新教育的时代,教师的本职工作仍是“教书育人”,教师需结合智能时代要求思考自身如何育人,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底层逻辑的理解,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针对学习个体的个性化、精准化教学。
(三)加大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监管力度与研究,制定规范通用智能的伦理规范与规则
人工智能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教育中的应用既有益处也有风险。为了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规避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必须建立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分级分类标准,编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清单,制定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原则和教育风险评估体系,从而有效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推动中国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首先,要对教育主体进行人工智能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一方面,要提高对AIGC技术的了解,避免教育主体被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另一方面,要对教育主体进行数字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数据安全意识,避免泄漏个人隐私或者学习数据等敏感信息。
其次,要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一方面,要制定明确的教育法规和指导方针,以规范教育人工智能的更新、部署与应用。另一方面,政府、学校、智能研究机构要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和执行AIGC监管政策,确保政策执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此外,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并无国界之分,在ChatGPT等智能系统迅速发展下的教育应积极参与全球性的AI治理,确保全球范围内AI治理政策的一致性和全面性。
最后,要加强对AIGC安全的研究,谨防ChatGPT等智能系统产生自我意识。政府、研究机构要加大对AIGC安全研究的力度,为相关项目提供充足的人力与物力,注重教育领域内优秀智能人才的培养,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来鼓励教育主体和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并积极应对ChatGPT等智能系统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ChatGPT等智能系统的迭代更新是当下数字时代不可避免的现状和趋势。智能技术以指数级速度发展,必将冲击教育领域,但我们不必因过于焦虑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而去抵制它、取缔它。相反,我们需要做的是与时俱进,直面冲击,反思教育的各个方面,在智能时代改良教育,为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
猜你喜欢学习者人工智能数字化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意林·少年版(2020年2期)2020-02-18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海外华文教育(2016年4期)2017-01-20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