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基于品管圈的术后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时间:2023-08-10 13:05:01 来源:网友投稿

金念念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安徽安庆 2460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VT)属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引起一系列血管血液回流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2]。一旦发生血栓脱落,栓子可流入肺动脉而诱发肺血栓栓塞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下肢骨折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进行恢复,极易发生DVT[3]。目前对于术后DVT 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健康知识宣教、术前评估、药物控制、并发症处理等,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术后护理预防措施[4]。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是指在相同或相似工作场所的人员自动自愿组成的小团体,按照规定的活动步骤来解决工作问题[5]。本研究将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 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 例,女49 例;
年龄18~75 岁,平均(57.39±15.38)岁;
骨折部位:胫骨骨折32 例、股骨骨折34 例、踝关节骨折8例、髌骨骨折7 例、其他类型骨折9 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AQYY-YXLL-20-07)。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5 周岁;
②首次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病历资料齐全完整;
③术后病情稳定、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①术前合并凝血异常、血液系统疾病;
②术前已伴有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等疾病;
③既往有下肢骨折史及下肢手术治疗史;
④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观察组中男22 例,女23 例;
年龄18~74 岁,平均(57.16±12.53)岁;
骨折类型:胫骨骨折14 例,股骨骨折19 例,踝关节骨折3 例,髌骨骨折4 例,其他类型骨折5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5 例;
年龄18~75 岁,平均(55.42±14.21)岁;
骨折部位:胫骨骨折18 例,股骨骨折15 例,踝关节骨折5 例,髌骨骨折3 例,其他类型骨折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健康知识宣教、术前告知、病情监测及术后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采用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QCC 小组。QCC 小组成员包括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1 名,护师3 名,护士6 名,成员共计11 人。

(2)确定主题。全体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的临床工作开展头脑风暴,将本次QCC 活动设定为无阻圈,目的为促进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预防和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3)现状调查。下肢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容易发生DVT,其原因与医护人员、护理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本次QCC 互动主要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术后护理。

(4)分析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DVT 发生的原因,DVT 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和健康宣教力度不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对DVT 的认知和预防重视程度不够;
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不熟练;
术后的饮食计划、功能锻炼不规范、不合理。应对措施。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要求所有成员参与其中,经理论知识、护理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②规范评估标准:根据Caprini 评估量表[6]评估DVT 发生的危险等级,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及术后恢复情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③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通过现场讲解、演示图册、视频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详细告知DVT 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主要症状等,为患者讲解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等;
④围手术期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排除禁忌后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叮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静脉血液黏稠度;
⑤进一步规范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协助患者规范完成术后功能锻炼的所有项目。

1.3 观察指标

①定期观察患者的双下肢血液循环情况,记录术后DVT 发生情况,术后DVT 的诊断参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7],对所有患者进行Homan 征、Neuhof 征检查,记录阳性患者;
②术后第1、7、14 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液流速情况;
③护理干预结束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由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评估,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及责任心等,每项总分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素质越高。测量问卷的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7,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914、0.893、0.872、0.803、0.904。该调查问卷的各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1.00,平均效度为0.9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
多个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下肢DVT 及Homan 征、Neuhof 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肢DVT 及Homan 征、Neuhof 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下肢DVT 及Homan 征、Neuhof 征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组间、时间点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术后1、7、14 d 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间比较:两组术后1 d 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7、14 d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cm/s,)

注 与本组术后1 d 比较,aP<0.05;
与本组术后7 d 比较,bP<0.05;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P<0.05

2.3 两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估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及责任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估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估比较(分,)

手术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下肢生理结构,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8]。由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卧床休息,加之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导致下肢血流缓慢[9-12],血液瘀滞而引发DVT,DVT 发生后极易引发肺血栓栓塞症,后者的致死率可达70%以上[13-14]。对于DVT 的临床治疗及预防,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准确评估DVT 风险,进一步完善围手术期DVT 的预防护理干预策略十分必要[15-17]。

QCC 是一种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措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中[18-20]。本研究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中引入QCC 的术后护理策略,按照QCC 的活动要求和步骤,首先成立了11人的QCC 小组,全体成员运用头脑风暴,发动群策群力,确定了本研究中QCC 活动的目的是为促进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液循环,预防和减少术后DVT 的发生,通过对当下下肢骨折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导致术后DVT 发生的原因与医护人员、护理因素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和健康宣教力度不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对DVT 的认知和预防重视程度不够;
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不熟练;
术后的饮食计划、功能锻炼不规范、不合理。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制订了相应的术后护理策略:首先以Caprini 评估量表为基础建立了下肢骨折患者DVT 风险的分级评价体系,根据DVT 风险分级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和动态追踪;
其次,本研究还对健康知识宣教、个性化饮食指导、术后功能锻炼等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进行进一步强化和细化,进而实现了DVT 预防护理的具体化、流程化、规范化与系统化[21-23]。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术后的DVT 及Homan 征、Neuhof 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14 d 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肌肉泵作用缺失、局部静脉回流动力减弱、全身性心功能减退(Virchow 三联征)是导致静脉血流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24-25],术后功能锻炼加速了血液流动速度,关节、肌肉的运动加速了静脉回流;
而术后饮食、饮水方面的护理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增加血液黏稠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饮水可稀释血液,增快静脉血液循环速度[26]。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策略更有利于恢复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可有效降低术后DVT 的发生[27]。

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策略的实行,QCC 小组成员能够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沟通,护理模式由既往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沟通协调能力和参与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28-2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及责任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行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策略后,护理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基于QCC 的术后护理策略能够使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更加合理、科学,同时还能积极调动全体QCC 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护理人员的各项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而达到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 的发生。

猜你喜欢下肢血流静脉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4期)2022-09-29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16期)2021-11-04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3-29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8期)2016-01-20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5期)2016-01-07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装备(2015年10期)2015-12-29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1期)2015-07-12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5期)2015-02-27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4期)2014-12-27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疑难病杂志(2014年12期)2014-04-16

推荐访问:下肢 术后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