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电大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答案二篇

时间:2022-05-25 0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大计,汉语词语,拼音是dà jì,意思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清沿其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大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答案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电大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答案2篇

第1篇: 电大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答案

第七章   网络管理 一、选择题 1、网管代理可以存在于下列哪些设备中( A、B、C、D )。 A、服务器                   B、网络交换设备 C、打印机                   D、调制解调器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网络管理是控制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使得它具有最高的效率和生产力的过程。 网络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故障改正;

 

(2)配置管理:只有在有权配置整个网络时,才可能正确地管理该网络;     (3)计费管理:跟踪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其收取合理的费用;     (4)性能管理:包括网络性能和系统性能;      

(5)安全管理:大多数的实用系统都能管理网络硬件的安全性能,例如,管理用户登录,在特定的路由器或网桥上进行各种操作,有些系统还有检测、警报和提示功能,例如,在连接中断时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员。

 

2、什么是SNMP网络管理模型?      基于 SNMP的代理/服务器网管方式也称 SNMP网络管理模型,由网络管理站(网络管理器)、被管网络设备(网络管理代理agent)、被管网络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以及SNMP协议组成。  

3、网管人员的职责是什么?      网管人员的职责是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做好网络系统的管理,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而有效地运行。

网管人员要根据被管理网络的体系结构,能管理不同厂商的软硬件计算机产品。对Internet的管理应了解网络信息中心NIC和网络运行中心NOC。

4、在建网时如何设计IP地址方案?     设计IP地址方案首先要选择合理的IP寻址方式。在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进行资源访问时,每一台工作站都需要一个IP地址。与因特网相连的网络,IP地址要统一申请,否则可自由安排,不重复即可。

根据网络的结构、规模以及管理模式,工作站IP地址的分配可以通过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进行或通过手工进行设置。基于Windows 2000/XP的工作站还可采用APIPA(自动专用IP地址寻址)的方法动态获得IP地址。DHCP和APIPA均属于动态寻址方式,手动设置属于静态寻址方式。

 

第八章   网络安全技术 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人为威胁因素的是( A、B ),属于人为威胁因素的是( C、D )。 A、地震                     B、水灾 C、中断                     D、伪造 2、在局域网中发生泄密可能是下列何种原因造成的( A、B、C、D )。 A、电磁泄漏                 B、非法终端 C、搭线窃取                 D、介质的剩磁效应   二、简答题

1、什么样的网络才是一个安全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目标:保障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即要求网络保证其信息系统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限的传播范围,并要求网络能向所有的用户有选择地及时提供各自应得到的网络服务。   (1)保密性:使系统只对被授权的使用者提供信息,对于未被授权的使用者,这些信息是不可获得或不可理解的;  

  (2)完整性:使系统只允许授权的用户修改信息,以保证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资源是完整的、正确的;   (3)可用性:使系统可以及时向所有用户提供各自应得到的信息资源服务;

(4)可审查性:使系统内所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动作均有详细记录可查。

 

2、 什么是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各个层次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国际上OSI安全体系结构定义了网络安全的层次(ISO7498-2),这个安全层次是和OSI参考模型相对应的。       操作系统层的安全措施包括: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利用安全扫描系统检查操作系统的漏洞等。 用户层安全包括保护合法用户安全权限以及限制非法用户的不安全进入途径。应用层安全需要解决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对特定的数据进行合法的操作。数据链路层安全主要涉及到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及数据的修改,即数据完整性问题。网络层安全性问题核心在于网络是否得到控制,即是不是任何1个IP地址来源的用户都能够进入网络。一旦发现危险的进入者,便会将其拒之门外。  

3、网络安全与单机系统的安全有何区别?     单机系统的安全涉及硬件、操作系统对于软硬件的操作与控制,以及应用程序三方面。但要实现网络的整体安全,分析和归纳安全问题这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在应用程序的背后,还隐藏着大量的数据作为对前者的支持,而这些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应被考虑在内。    

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即无论是网络本身还是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它们最终都是要由人来操作和使用的,所以还有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就是用户的安全性。因特网性能的瓶颈在“路由器”,网络安全也大都来自“路由交通”。所以,应该主要考虑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用户安全、应用程序安全以及数据安全。

 

4、数据应该在哪里加密?应该怎样加密?     网络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数据应该在网络链路、端点和节点之间加密。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节点之间的链路信息安全;端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数据提供加密保护;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链路提供加密保护。

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的,它以很小的代价提供很牢靠的安全保护。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唯一方法。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种加密算法多达数百种。如果按照收发双方的密钥是否相同来分类,可以将这些加密算法分为常规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

 

5、防火墙能防什么?防不住什么?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防火墙技术是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的最佳选择,防火墙能防以下内容:   (1)访问控制:限制他人进入内部网络,过滤掉不安全服务和非法用户;   (2)抗攻击:限定人们访问特殊站点;   (3)审计:为监视Internet安全提供方便,对网络访问进行记录,建立完备的日志、审计和追踪网络访问,并可以根据需要产生报表、报警和入侵检测等。

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不能完全防范外部刻意的人为攻击;    (2)不能防范内部用户攻击防火墙不适用于内部人员的攻击;    (3)不能防止内部用户因误操作而造成口令失密受到的攻击; (4)很难防止病毒或者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  

6、Internet网的安全解决方案是什么?     从整体上看,Internet网络安全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即操作系统层、用户层、应用层、网络层(路由器)和数据链路层。这5个层次的网络系统安全体系理论已得到了国际网络安全界的广泛承认和支持。

   网络层的安全是Internet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涉及到3个方面:   (1)IP协议本身的安全性。IP协议本身未经加密使人们非法盗窃信息和口令成为可能;   (2)网管协议的安全性。由于SNMP协议的认证机制非常简单,而且使用未加保密的明码传输,这就可能通过非法途径获得SNMP协议分组并分析**有关网络管理信息;

(3)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交换设备的安全性。交换设备包括路由器和ATM设备。由于Internet普遍采用路由器方式的无连接转发技术,而且路由协议是动态更新的 OSPF和 RIP协议。这些协议动态更新都装有协议的路由器路由表。一旦某一个路由器发生故障或问题,将迅速波及到路由器相关的整个Internet自治域。  

第2篇: 电大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及答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 学期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终考试试卷1

班级 姓名 学号

1、以下关于网桥正确的是( A)

A.网桥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存储转发和地址过滤

B.网桥是物理层设备 【是数据链路层】

C.网桥分为不透明网桥和源路选网桥

D.网桥是网络层设备

2、在脉冲编码调制中,如果规定的量化级是128个,则需要使用 (A     )位编码 。

A. 7                         B. 6 C. 5                         D. 4

3、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

A.CSMA/CD        B.令牌总线 C.令牌环              D.100VG-AnyLan

4、X.25网络是(A )。

A.分组交换网       B.专用线路网 C.线路交换网          D.局域网

5、Interne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于(  B )

A.DECnet               B.ARPANET C.NOVELL               D.UNIX

6、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一个网络节点需

要传输数据,首先传输到中心节点上,然后由中心节点转发到目的节点,这

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C  )

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

7、使用载波信号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值的两种状态的数据编码方式

称为(  B)

A.移幅键控法          B.移频键控法 C.移相键控法          D.幅度相位调制

8、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二层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C    网卡,网桥)

A.集线器             B.路由器 C.交换机             D.网关

9、 物理层上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 (C        ) 。

A. 段                 B. 位 C. 帧                 D. 报文

10、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是 (   D  ) 。

A. IEEE802.8 B. IEEE802.9 C. IEEE802.10 D. IEEE802.11

11、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是(C.双绞线)

A.单膜光纤                 B.多膜光纤 C.双绞线                   D.同轴电缆

12、异步传输模式(ATM)实际上是两种交换技术的结合,这两种交换技术是

(   A  )

A.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B. 分组交换与帧交换

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13、100BASE-T4的最大网段长度是:(  B )

A.25米                   B. 100米   C.185米                   D. 2000米

14、我们将文件从FTP服务器上传输到客户机的过程称为(B.   )

A.上传                     B.下载    C.浏览                     D.邮寄

15、一个单位从InterNIC获取了一个网络地址191.23.0.0,该地址属于:

(   B )

A、A类地址           、B类地址 C、C类地址          D、D类地址。

16、TCP协议是:( A  )

A、面向连接的、可靠的           B、面向无连接的、可靠的  

C、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 D、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

17、发送端一次发送多帧数据,但发送端重发数据时,只是重发出错的数

据,这是(C、 )差错控制方式。

A、向前差错控制             B、停止等待ARQ  

C、选择ARQ                D、Go-Back-N方式

18、对令牌环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它不可能产生冲突         B.令牌只沿一个方向传递

C.令牌网络中,始终只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

D.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来。

19、下面关于有关IP协议说法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I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

B、IP协议是一个尽最大努力传递数据的协议。

C、IP协议是一个路由协议。

D、IP协议是TCP/IP协议族网络层的核心协议

20、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 C   )

  A、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B、IP地址到域名地址的解析

 C、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解析 D、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1、  计算机网络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从覆盖范围来分,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  广域网   )。

2、  OSI参考模型是个开放性的模型,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分层结构,

其中(表示层     )层具有的功能是规范数据表示方式和规定数据格式等。

3、  结构化布线系统通常由6个子系统组成:建筑群系统、垂直布线系统、

水平布线系统、接线间系统(用户工作区系统       )和设备间系统。

4、路由器的功能由三种:网络连接功能、(     路由选择功能     )和设备管理功能。

5、千兆以太网有两种标准,他们分别是(10Mb/s)和(  100Mb/s IEEE802.3    )

6、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交换方式有(  直通   )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和改进直接交换方式。

7、划分VLAN的方法有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划分、基于(    MAC地址      )划分、基于第三层地址划分和用IP广播组定义VLAN等方式。

8、从用户角度或者逻辑功能上可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

9、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 资源共享    )。【基本功能是:数据通信】

10、TCP/IP参考模型的第一层是(物理层     )。

1、试以10BASE-5为例,叙述以太网的5-4-3规则。

 108页

 

 

 

2、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主要功能。

 50页

 

 

 

3、简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原理。

 以太网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制,任何工作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访问网络。在发送数据之前,工作站首先需要侦听网络是否空闲,如果网络上没有任何数据传送,工作站就会把所要发送的信息投放到网络当中。否则,工作站只能等待网络下一次出现空闲的时候再进行数据的发送。

 

 

  4、IP地址分成那几类?简述各分类地址第一个八位的取值范围。

5类地址

 A类地址 1.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 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 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 240.0.0.0—255.255.255.255

 

 

5、简述各种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通过交换节点在一对站点之间建立专用通信通道而进行直接通信的方式。

2、分组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通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以分组为单位发送,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分组后,不必等到所有的分组都收到就可以转发。

3、信元交换。是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技术延迟小和分组交换技术灵活的优点。

 

第四章 数据交换技术

内容提示

数据在通信线路上传输的最简单形式是在两点之间用传输介质直接连接,两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果任意两设备之间都直接相连则需Cn2条线路,故直接连接两个设备是不现实的,通常需经中间节点转接以完成数据从源地传送到目的地,中间节点并不处理传送的数据内容,它仅仅提供交换线路、转接数据。

目前常用的有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线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

一、线路交换

使用线路交换的通信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线路交换方式的通信包括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线路交换中主要使用了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技术来承载多路语音频率。线路交换的主要特点归纳如下:

(1) 线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就性能而言,数据传送以前,呼叫建立有一个延迟,通过传输链路时有一个传输延迟,而节点上的延迟很小,适用于实时(全程≤200 ms)要求高的话音通信。

(2) 在通信前要通过呼叫为主、被叫用户建立一条物理连接。

(3) 线路交换是预分配带宽,话路接通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虚占电路,导致效率很低,并且要求恒定的数据传输速率。据统计,传送话音时线路利用率仅为36%。在传送信息时,没有任何差错控制措施,不利于传输要求可靠性高的突发性数据业务。

二、报文分组交换

为了解决线路交换效率低下的问题,可采用报文分组交换(Message Packet Switching)。报文分组交换方式是一种在距离相隔较远的工作站之间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有效方法,它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发送站在报文上附加一个目的地址,并将信息分成较小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的带宽。分组在网络中从源节点与终节点间通过,直到目的地。每个节点通常含足够的存储容量缓冲报文分组,并决定报文分组需传输的下一个路径,这种传输方式称为“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

与线路交换相比,报文分组交换具有的优点如下:

(1) 线路利用效率更高。

(2) 报文交换可进行数据传输速率转换。每份报文中含有报头,必须包含收、发双方的地址,以便交换节点进行路由选择;

(3) 即使网络通信量超载,在报文分组交换网上,报文分组还是被接收,但会因过负荷而导致报文延迟。

(4) 能使用优先级。

网络管理分组流有两种方法: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报文分组都独立处理,而对已经送出的报文分组则不加理会。虚电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数据传送之前各站点之间要安排好路由。报文分组在每个节点仍须缓冲,并排队等候准备在线路上输出。虚电路和数据报方法的差异是,节点没有必要为每个使用虚电路的报文分组选择路由,路由选择对所有报文分组只须需进行一次。

若两个站点所交换数据的时间较长,则虚电路具有优势。首先,网络在虚电路上可以提供与报文分组排序和误差控制有关的服务。其次,报文分组在虚电路上传递迅速,因为它无需对每个报文分组进行路由选择。

在报文分组交换网内因为有路由的问题,在传输管理时要进行阻塞控制以防止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

X.25协议是CCITT(现改名为ITU—T)建议的用于分组交换网的一组协议,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的连接。与OSI参考模型底三层相对应,X.25协议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报文分组层。

X.25在报文分组层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虚电路:虚调用(SVC)和永久虚电路(PVC)。X.25提供了多路复用。

X.25报文分组层的流量控制和错误控制与HDLC在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X.25定义了两种报文分组:A报文分组和B报文分组。

三、帧中继

帧中继(Frame Relay)是在X.25基础上,简化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交换技术。帧中继认为帧的传送基本上不会出错,因此一旦知道帧的目的地址后,立即开始转发该帧的某些部分。这种当一个节点还在接收一个帧时就转发此帧的方法统称为快速分组交换,其特点就是简化了通信协议。

帧中继机制和传统的X.25报文分组交换业务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帧中继调用控制信号使用与用户数据分离的逻辑连接来承载。多路复用和逻辑连接的交换发生在第二层,而不是第三层,删除了整个一层的处理。取消了节点间接力式的流量和错误控制。与传统的分组交换服务相比,帧中继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网络延迟,提供更有效的带宽。帧中继主要是用于LAN的互连。帧中继网络和端接用户相互协作来进行阻塞控制。

帧中继网络的吞吐量要比X.25网络的吞吐量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帧中继支持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可以在专用网和公共网中使用。

四、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又称为信元交换,是以信元为单位,在数据链路层上进行。ATM是实现B-ISDN的核心技术,它是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并融合了线路交换技术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具有从实时的语音信号到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等各种高速综合业务传输能力。它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

ATM网络基本上由ATM终端及ATM交换机构成,终端与交换机的接口称为用户网络接口(UNI),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称为网络-网络接口(NNI)。

ATM是面向连接的,在进行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ATM连接是一种虚连接,即在建立连接时,网络只对连接进行资源预分配,只有当真正发送信元时,连接才占用网络资源。也就是说,网络资源是由各连接统计复用的。ATM支持两级的连接层次:虚通道连接和虚通路连接,因此一条虚连接由VPI和VCI两部分标识。

ATM参考模型中,ATM的物理层和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相当。ATM层在物理层之上,与上层业务无关,只为各种业务提供信元传输功能。ATM层的功能可分为三类:信元复用/解复用、信元传输、流量控制和阻塞控制。ATM适配层(AAL层)位于ATM层和高层应用之间,其目的是为应用程序提供所需的服务。

ATM对分组交换网的协议进行了简化,并由硬件予以实现,各交换节点不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差错控制。这些事情都交给两端去做,从而缩短了交换节点的延时,并极大地提高了交换节点的通信处理能力。

同步练习

 

 

 

1.某单位申请到一个才C类IP地址,其网络号为192.168.1.0,现进行子网划分,根据实际要求需划分6个子网。请写出子网掩码以及第一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地址范围。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络号(地址):192.168.1.0

广播地址:192.168.1.255

 主机地址范围(有效地址):192.168.1.1—192.168.1.254

 

 

 

2.给出101001011比特流的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图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码波形图。

推荐访问:电大 计算机网络 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