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智能时代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的—基于“现提代升教育策技略术研”课究程的多维分析

时间:2023-08-04 08:05:02 来源:网友投稿

康翠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杨佳烨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靳舒淇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22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人工智能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一文中提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培养师范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未来教师。[1]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同时也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师范生公共必修课,肩负着培育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责任[2],是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师范生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基本方法,具备数字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技能,具有开展符合伦理道德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和教研的基本能力。

1.课程:重要并有价值,但课堂实践占比不足

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对J省6所综合性大学的706名师范生从教育技术能力认知、教育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教育技术类课程(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内容安排三个方面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

①教育技术能力很重要,且对自己很有帮助。97.73%的师范生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99%的师范生认为对自己“比较有帮助”和“非常有帮助”,32.43%的师范生自觉在课外“经常”积极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

②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很好,资源充足。83.43%的师范生认为学校营造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比较好”和“非常好”,对师范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87.81%的师范生认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充足”和“非常充足”。

③“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很重要,但授课内容仍需优化。93.06%的师范生“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学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或类似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看法,仅有36.69%的师范生认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都很充足”,50.14%的师范生认为“实践知识较少,应增加课堂实践部分的内容”。

由此可见,师范生很认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作用和价值,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也比较满意。但是,尚有一半的师范生提出课程教学不够重视“课堂实践”,说明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尚存实践应用不足的问题。

2.内容:重学习过程和资源,轻信息伦理与前沿技术

国家政策、文件和标准是一线教师和此领域学者编写教材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编写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2014),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领衔研制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2018)。[3]三个标准反映了国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时代需求。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体系也随之进行变革。笔者通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题名进行搜索,限定为“图书”,时间段为2015—2022(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出台后开始,到2022年7月止)。[4]通过阅读书籍简介和目录,剔除不直接相关的书籍,共获取153本。结合多年对此类教材的研究和教学使用,笔者发现教材编写逻辑结构主要分为两类,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编写体系多聚焦于资源获取、开发和评价。周琬琦等人通过对12门“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精品MOOC的研究也发现,“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知识点占据中心地位,“实验”“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等多个重要知识点备受忽略,“学科针对性差”“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突出。[5]

3.教研:聚焦课程与教学各环节,学科针对性不够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各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一直居于必修地位,一般有2~3个学分,是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各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在线教学模式改革、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等)的突破口,此类研究以学位论文居多。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题在中国期刊网硕博论文数据库中搜索(截至2021年12月),共有965条结果。通过逐一阅读论文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筛选,共有242篇论文与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直接相关。

按照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行分类,其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开发、精品课程建设等)、教材建设(教材内容)、学习资源与平台(教学资源、实验平台、教学系统、学习系统等)、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等)、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同伴互评、学业评价、多元评价设计等)、教学效果(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效果比较等)、学习者(学习者行为、深度学习、互动行为、学习动机、学习参与等)、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等8个方面。数据显示,约有67%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聚焦“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学习资源与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抓手开展教学改革,具有天然的理论与实践优势,但此类研究较少研究具体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需求,缺少对“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的关注。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编写逻辑结构与内容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要求

2018年,“教育部-中移动”课题组颁布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从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技术支持教学三个维度对师范生应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了描述(如右图)。其中,基础技术素养包括意识态度、技术环境和信息责任;
技术支持学习包括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研究创新;
技术支持教学包括资源准备、过程设计和实践储备。“基础技术素养”是师范生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是师范生利用技术支持自己学习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技术支持学习”能力又是影响“技术支持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2.人工智能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支持

智能时代的师范生应具备:①良好的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素养。适应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具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学习和教育教学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在学习、教学和研究中遵守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强化隐私保护理念,严守伦理底线,做“四有”好老师。②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不断学习最新颁布的国内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课程,更新知识储备;
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具,发现专业学习中能够应用人工智能解决的学科问题,并尝试与同伴协作开展相关研究。③利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具备虚实融合智慧学习环境的创设能力,使用VR/AR/MR等多种形式学习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开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问题诊断、即时反馈能力,使用智能助手有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和开展针对性作业指导的能力,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能力。

新时代的师范生群体出生于信息时代,具有网络依赖性强、交互手段多、技术水平高、获取知识多源、兴趣广泛、阅读认知方式多样化等特点。笔者针对新时代师范生特征,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1.定位教师智能教育素养,重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框架[6]

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是“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与管理效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塑造智能伦理与价值规范,提高学生个性化、智能化学习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素养”。[7]要培养师范生的智能教育素养,高校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购买或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设备和平台,学生通过观摩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促进设计、练习、测评等的教学,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打下基础。杨九民等人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了智能时代卓越数字教师能力导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8],重点突出了人工智能的具体实践应用,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2.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合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项目式教学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具有丰富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具体学科背景的缺失,他们对所教授的师范生(如语文、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并未有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为了实现不同学科对人工智能应用的不同需求,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学科中的有效应用,任课教师应与具体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合作,探索“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学科”的系列实验项目,让师范生在学习中提升人工智能教育素养。

3.立足人工智能时代要求,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评价

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人工智能作为六条逻辑主线之一,贯穿了各学段课程内容。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已经得到了全面的重视,那么,高等院校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现状如何呢?师范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与一线教师相比有所不同,对师范生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具有前瞻性,以满足未来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需要建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考核标准,以测评师范生人工智能教育素养培养现状,找出标准与现实的差距,从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甚至师范生培养体系的整体改革。

猜你喜欢师范生人工智能信息化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4期)2021-04-13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3期)2016-07-10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信息记录材料(2016年4期)2016-03-11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推荐访问:多维 师范生 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