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路径探索——基于“要素融合”的视角

时间:2023-08-03 20:00: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亚蓉

新时代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的征程,肩负着更重的担子,唯有实现新作为和再出发,才能真正不负时代。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秉持“问题意识”审慎思考,积极重视体系建设中的“有效教学”“高效育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问题。

要素融合,是指将不同的生产要素融入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而产生新功能、新用途,根源在于对传统的持续创新。将之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中,推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创新升级,正是对目前体系建设的“直指矛盾,**问题”。

新时代“有效教学”“高效育人”内隐的结构性矛盾,本质上折射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微妙关系,“刀刃向内”厘清**各个要素之间的融合壁垒,激发各要素在教育中的新功能、新用途,实现1+1>2 的效果,对推动高校思政建设的变革至关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构成要素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要素在高校教育中的合集,具体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整个要素的实施运行本身是一个有机系统,每个要素具有不可或缺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讲授的课堂上升至更宏观的层面,意味着其主体要素需要能够主导一切,涉及和涵盖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酝酿、组织、管理实施和反馈的完整过程。

贯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营造,中国共产党必须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且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促进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2]。

首先,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者,肩负的是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传导落实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最核心的职责。

其次,高校团委是党委开展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与有效载体,同时也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实施主体,高校团委的组织架构一般为校团委、院系总支,主要干部为教师,其余岗位由优秀学生担任,且高校团员占比较高,团组织的组织与运行是对高校党委工作部署的呼应,又是高校思政理论学习的延伸。

再次,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是思政理论教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师是核心实施者,具有特殊的使命与专业职责;
而除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亦不可忽视,他们对学生的引导是复合性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后是辅导员与班主任队伍,他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主体,肩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受者、实施对象。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双主体说”,认为客体与主体之间是翻转与转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在设计、内容、目标等方面更具有既定性和规划性,为此作为教育者的主体很难与教育对象实现平等状态。

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关于客体的规定: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由于一定环境条件变为主体时,就不具备了客体的特性,因此,主体客体不会同时在一个对象上存在。[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作为教育实施的客体,具有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阅历尚浅的特点,同时他们具有主观性、受动性和可塑性,并不是被动消极接受教育主体改造的“物”,而是有自主思维、能动意识的人。

高校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客体,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对教育完成度有巨大影响。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是实施所需环境要素的总和。

环境要素为教育客体印证其所接受的思想意识的正确性提供“场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方面是高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以及主流价值观等的总和。

具体包含有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

这里我们将校园文化环境称为软环境,主要包含有校风、学风、校园制度等,校园文化环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教学的“场域延伸”,同时又是连接了教育的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的“特定时空”。

此外,校园物质环境是指高校的教学设施与场所,这里包括教师实施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各个领域的一切基础设施,这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备的保障。只有在设备完备的情况下,主体才能通过掌控教学手段与工具来影响客体,实现教育的酝酿、实施、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活化、隐性化和网络化的特点,指向主导化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虚拟性思想政治教育三种形态。

主导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另外两种形态又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建设对社会环境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

介体,即传导性、媒介性的存在。

教育介体的合理有效是对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是指主体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向客体传达知识与思想,并结合时代进行实践的教育。

一是设立教学目标,即完成对高校学生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的培育,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主体根据客体所学专业灵活设立目标,立足于自身高校的办学定位,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知识的扎实、价值观引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教育内容,指主体根据时代特点、学生需求、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客体的实际,精心设计之后又有意识、有步骤输送给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内容有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

三是教育方法,指教育者在传递教学内容时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大思政课”的不断推广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超越时空、方式、方法的具体限制,让思想政治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合”的现实诉求

1.立德树人任务落实之需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重专业教育、轻思想引导,重技能培训、轻价值引领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不全面、教育实践难落实等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不同大学生的专业特征构建“精准”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的落实,需要在“要素融合”下力求根据高校类型、学生特点而实现全覆盖。

只有高校调动全部力量和资源,建设好“思政大课堂”、搭建好“思政大平台”、发挥好“思政大师资”,才能推动高校应时代要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向更高层次发展,才能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之需

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移动互联网有着高度依赖性,在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当下,大学生又有着人格发展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特点,在高校学习生活过程中,面对竞争很多大学生会陷入迷茫和彷徨。

这个阶段的青年情感激烈复杂,性格基本形成,认知水平提升,意志力、情绪和理性方面逐渐稳定,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教育途径获得成长动力,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理念、改变方法,多途径助力解答青年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思想困惑与现实问题。“要素融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思想食粮、素质密钥、成才路引。

3.思政教育创新改革之需

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是提升高校“立德树人”质量和成效的核心。

目前的思政教育建设存在理论教学的内容过时、方法守旧、目标模糊的问题,致使到课率、抬头率不高,教学成效堪忧;
实践方式“供给”与学生“需求”的偏差与错位。

概括说来就是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环节实现“供给侧”改革。

“要素融合”力求通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中实现内容的多维度融合、方法的更新、目标的明晰来瞄准需求,实现精准供给。

4.高校内涵式发展之需

服从并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高校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必然要求。

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前提是明确我国高校的政治属性,除了具备大学一般职能外,高校发挥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作用,承载的是为党育人的核心任务,肩负服务国家战略的神圣使命,履行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光荣职责。

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配置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排头兵”,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教学与多种方式的实践将为高校内涵式发展赋能,“要素融合”下的思政建设致力于紧扣高校内涵式发展之需,聚焦现实问题的解决,与高校、社会文化环境的软实力形成互动融合。

5.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之需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是各类思潮的杂音冲击,多种消极腐朽的思潮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与舆论的敌对声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渗透有增不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危机与存在危机,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在高校这种思想更加包容、观点更加多元的阵地上,“各门各派”言论与思想都会对大学生造成影响。

这些内容良莠不齐、善恶难辨、是非难分,急需“要素融合”下的高校思政建设发扬斗争精神,拿起批判的武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西方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与渗透。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下各类信息的快速传递,相比于传统信息传播,信息化的传播速度与数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传递给大学生更加便捷、自主和海量的信息,有积极、向上、奋进的,也有颓废、有毒、腐朽的,这就需要“要素融合”的高校思政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合” 的阻滞因素

1.主体之间的融合不够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决定着课程实施的主力,当下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各个主体间融合不够的问题,全员育人环境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融合不够。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各专业课程的属性和特质,存在信息不对等、理解偏差等情况,思政课程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无法有效融合形成教育合力。

另一方面,思政理论教师与学生工作者、职能部门融合不够。

由于主体之间协调不足,缺乏联动思考,不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由于主体之间融合不够,一方面造成高校无法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技能”与“价值”出现偏离;
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日常管理无法形成价值同频共振。

2.主体与客体之间融合不足

高校思政教育是主体向内面向学生全面发展,向外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主体主导式价值供给由于自身育德能力欠缺,无法满足客体个人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质”的融合不足。思政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对自身职业的价值体悟不足,缺乏对思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无法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融合,进而导致大学生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时实效不佳。

同时由于思政教师在学科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上失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要素“基因式”融合,无法达到“如盐在水”的境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诉求。

在师资配备方面,由于高校教师数量的增长滞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长期得不到平衡,致使师资不足与学生过多之间的矛盾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表现在思政课程上尤为突出,这是“量”的融合不足。

部分高校对于对思政课程重视度不够,资源分配不均,出现了思政课程课堂的“少”对“多”,在教师“量”不足的情况下,“大水漫灌”式的教学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3.主体与介体之间的融合不深

主体与介体要素间融合不深表现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施教过程中对教育方式与教学内容的把握在实践中难以达到教育目标。

以思政教师为主体,与介体之间的融合具体表现为:第一,内容相对滞后与现实需求的适度超前之间的矛盾。

思政教育理论枯燥、粗放式的供给,滞后的内容与新时代脱节,导致价值广度与学理深度挖掘不够,无法做到以大学生的感知与心灵倾向切入,引导大学生激发潜在的感性认知与价值认同上升为理性知识的接受;
第二,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供给与现代化需求的矛盾。

体现在主体的文本表达方面,高校思政教育现有的话语尚存在循固守旧的表达方式,未能与大学生认知与求知达成契合;
第三,教育载体方面,当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广度和深度上存在不足,未能实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融入、深入。辅导员等其他思政教育主体与介体融合不深表现为:在教育中存在知识关联与实践贯通的矛盾。

在大学生实现理论知识认知同时,未及时提供相应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与知识对应的价值关联,无法配合任课教师在学习内容上的横向衔接与纵向连贯,使其知识的发展与使用在应对真实世界的选择中树立成熟健康的价值观。

4.主体与环体之间的融合不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作为环体,涵盖一切环境因素,环体要素所起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

主体与环体之间融合不紧表现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未能有效与环体要素形成合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与社会环境在教育学生方面的融合亟待改良。

表现在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趋势下,思政教师意识形态教育任务更加艰巨。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冲淡了思政教师的德育引导力度;
利己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弱化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
遮蔽了思政教师对社会的主流价值引领。

5.客体与环体之间的融合不力

客体与环体之间的融合不力表现在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即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未能实现紧密相关。

一是客体成长需求与高校育人环境融合不力。

大部分高校近几年的硬件设备等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相关的“软件”却没有得到同步改善,当前大学生更需要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然而高校无论是在教学中的“互动”不足,或是实践活动中的“自主”不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客体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位。

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动方能良性运转,部分家长忽略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家庭的重要作用,过度依赖校方教育管理,自身教育责任的缺失让大学生思想动态有时处于“真空”状态。三是网络环境的负面效应。

信息化带给大学生的不仅是便捷,更多的夹杂着信息的复杂化和负面化,大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形成不良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6.客体与介体之间的融合不透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都在发生了变化,介体要素逐渐显现出与客体要素脱节的现象。

客体作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够主动,而是被动地等着主体的输入,灌输式教学让教育过程变得单一、枯燥,缺乏学与教之间形成的平等和谐关系,限制了客体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对客体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明显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的不均衡、党团活动与技能实践不兼容等现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素很难满足客体要素明晰学习过程中的职业规划与价值观塑造的要求;
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难以发现并主动摒弃负面的信息与错误观念,造成大学生的成长遭遇困扰却无法排解。

(一)强化使命担当,发挥各主体要素融合的关键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间的融合应当打破自发性合作,改变扁平化合作结构下互相之间的责任模糊,演变成有规律、有组织的融合。

各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在观念认知、能力素养和沟通机制上作出努力。

1.以提升教师理念认知为前提

教师身处教育的行动场域,从事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其背后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提升所有教师协同、融合的育人理念。

第一,必须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首先要打破育人责任的分割与偏差,明晰主体的教育职责。

摈除以往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党团行政人员相互隔绝的“孤岛”。

其次,各主体间的融合需树立持续性的教育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主客体共同创造教育价值的过程,在这一持续性的互动中蕴含着对事物不断的理解、诠释、批判与行动,非一人、一时、一课能完成的。

第二,提升各主体立德树人的认识高度。

要提升各主体对意识形态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立什么样的德”是一个政治问题,是根本性、方向性的意识形态问题,关乎育人的前进方向和价值选择,也就是无论是哪个教育主体都必须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个根基,将职业规范与使命担当相结合。

2.以强化教师能力素养为基础

思政教育主体是联通“教学理想”与”教育实际”之间的媒介,除了实现教育目标之外,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及让自己在教育中更有弹性、更有能力是主体面向教育发展的生存之道。

各主体是否有能力在不同领域(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学生活动)中互动融合,实现“诠释”并“实施”思想政治理念,是实现教育理想成败的重要因素。

第一,打造过硬的知识能力素质。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专业技能,激发教育亲和力。

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外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有一定的掌握能力,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教育理论教学与指导实践中。

第二,提升理论内容转化的能力。

高超的理论转化能力就是将教育的内容有效传递,实现学生的入眼、入脑、入心,而后外化为行动,培养各主体理论的阐述力,才能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增强人格亲和力。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共鸣的心理基础,主体人格亲和力可以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配合,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育目标,教育主体人格亲和力的增强有益于学生在价值理念上的认同。

第四,提升主体新媒体平台的应用能力。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复杂,传统模式受到挑战,同样,新媒体的产生与应用也为思政工作主体带来机遇,提升主体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能力将有效提升教育主体的工作效率,丰富现有的教育模式。

3.以完善教师体制机制为支撑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主体要素融合的有效性与持续性,需要以完备的教师工作机制作为支撑。

第一,创建“有效融合”的领导机制。

首先,高校党委应在决策规划、资源配备等方面支持和保障各主体教育实施。

明确自身主体教育责任,有效衔接思政教育的其他主体。

其次,职能管理部门要做好调控与协同联动,发挥思政教育主体间融合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各主体指明方向。

最后,各级学院承担起各主体教师的对接工作,促进不同岗位、不同学科对思政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学习,破除沟通障碍,进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政方针的与时俱进、理论更新。

第二,创新“有效融合”的运行机制。

首先,学校必须建立互利共享的常态化工作组织,建立更立体、交叉、综合的师资系统。

创造机会让每个主体都参与教学目标的规划,解决教育的问题,在互信、互融的氛围中提供教师间互相观摩、咨询和协作教学的机会。

其次,探索各主体间交流的机制。

创新教师合作方式,变静止、单程的关系为动态、双向的互助关系,消除各主体囿于思维封闭,专业壁垒造成的价值观教育效果低下的影响;
推进科研合作,围绕高校思政教育的中心课题实施共同共事,调动跨学科教育人才,融合各方力量合作攻关。

第三,创立“有效融合”的专兼职教师备选库。

除却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之外,要将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可能在不同领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优秀人才,纳入备选库,建立一支稳定的、多维的教师备选库和课程库。

(二)构建共同体,实现主客体要素融合的重要价值

***总书记指出:“放弃需求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配合、协调推进。”[4]基于主客体融合构建的共同体是以“时代新人”需求为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因此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挖掘其价值。

1.搭建“信息交互”平台

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共同体具有“交互性”,即主客体因素通过交流与互动实现“知己知彼”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

信息化的极速发展,使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凸显,体现在主客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出现掌握信息的多寡、优劣产生差异。

鉴于此,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促进双方相关信息的交流互动,将会有益于主客共同体的建立。

“信息交互”包括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新媒体时代下倡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表达自身诉求,并接受主体给予的信息,同时给予相应的反馈,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向。

教学主体通过网络交互平台答疑解惑,接受来自客体的意见与建议,商讨科学供给的措施与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信息采集可以更全面的实现主体与客体在供求关系中的融合,为此,应建立健全线下线上采集机制,利用大数据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精准反应,为主体方作出调整提供依据。

2.发挥“同向同行” 效应

主客体以“时代新人”为共同愿景,在沟通与合作中达成融合。

在“量”上,要紧随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实现主客体数量上的“同步”。

以人才引进、内部转岗等方式来拓宽师资选择范围,加速配齐专职教师队伍,通过教师分流转岗、公开招聘、专兼结合的方式足额配齐政治辅导员,加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通过选派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辅导员进行进修、培训等,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推动符合条件的党政干部和辅导员共同参与课程教学。

在“质”上,主体通过创新方式使教育过程与客体同行。

新时代的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主体觉醒意识渐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充分挖掘客体主观能动性,变主体价值的“单向输出”为“互动同行”。

3.警惕“本位主义”观念

本位主义是指在处理整体与部分时只顾自身利益,建立主客体融合的共同体,要警惕“本位主义”。

建立师生共同体就是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破除“我想教”的主体本位主义,忽视大学生的需求;
破除“我需要”的客体本位主义,忽视自身知识局限性的特点。

由于客体的群体特点,需要主体发挥导向作用,谨防过度迎合大学生需求而违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与价值导向的目标。

要警惕“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刻意迎合而失态”[5]。

课堂教学中,为过度迎合学生,运用新媒体播放不相关的视频,运用新技术设置不贴切的游戏出现“泛娱乐主义”的错误,学生“抬头率”提高了,但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做法却使思政教育陷入“课堂热闹—课后忘掉”的境地。

良性的师生共同体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需求,以夯实教师理论功底为基础,适度融入娱乐性,最终实现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三)拓展教育视野,形成主体与介体交互融合的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知识传授与价值浸润的统一,形成主体与介体交互融合的立体教学必须打破以往扁平化、单程式的方式,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搭建桥梁,实现主体与介体交互融合的教育模式。

1.教育内容的“三因”转化

首先,做到“因时而进”对时代课题进行解答,根据时代要求更新教学内容。

其一,信念教育。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引导大学生认知世界大势,认同中国发展,在大局中把握中国特色。

其二,精神品质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使其既具有担当精神等新时代精神品质,又能扎实学习本领,为未来踏上建设征程做好准备。

其三,综合素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要提升自身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需要通过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劳动教育、道德建设、法制教育等实现。

其次,做到“因事而化”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困惑进行回应。

抽象的理论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需要主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洞察大学生思想、心理、价值层面所遭遇的现实困惑,及时引导,为其提供化解策略。

其一,内容需“落细”,细微处入手,内容更易引起情感共鸣,理论的生成与逻辑要细细解读,夯实内容的真理性。

其二,内容需“落小”,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内容的具象性。

其三,内容需“落实”,教育内容选择要以问题意识出发,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效力,教学内容在心理健康、创新创业、财富观建立等方面进行拓展,并通过“第二课堂”予以实践,实现内容的实践性。

最后,做到“因势而新”。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一个大舆论场,也是社会热点的集散地,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冲击,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在内容上应当做到:其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统一。

对盛行的亚文化传播、犬儒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予以批判,以建设主流价值体系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蚀。

其二,网络热点事件实现转化。

对热点的网络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进行正确教育引导,并将之转化为案例与素材,更好的发挥教育意义和价值。

2.教育方式的“三个”融合

(1)文本话语与时代话语的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传递方式上要以文本话语为基础与依托,同时,将文本话语落实,体现对大学生生活的关照,“从生活破题,以生活立论,用生活论证”[6]。

实现文本语言向生活叙事语言的转变,让文本语言寓于时代变化中,用与时俱进的语言使文本语言表述的真理更“通俗易懂”。

深入挖掘网络语言、生活语言中的教育价值,以大学生熟悉、符合时代性的话语体系开展教育,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魅力。

实现文本语言与文学语言的高度融合,教育过程中加入诗词歌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教育语言充满“诗情画意”,引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2)知识灌输与情感浸润的融合

知识灌溉是“以理服人”,情感浸润则是“以情感人”。

知识灌溉与情感浸润的相辅相成就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一方面,通过情感创设来实现知识的“活化”。

通过场景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大学生融入情景,调动情感参与,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通过课外实践将知识化为行动指南。

将关注点向践行层面转移,要做到拓宽教育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不再局限于教室、校园,要实现党团主题活动的配合,形成良好的社区合作,建立实践活动基地等。开展实地参观、社会服务、调查研究等,在切身实践体验中形成对国情、党情、民情的感知,在真实和鲜活的实践经验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灌输与情感浸润的融合。

(3)传统教育优势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信息技术发展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融合将实现教育成效的提升。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媒体平台的交互特性为抓手,实现“单项灌输”向“多项互动”的转换,定期发布主题性短视频,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亦或者以竞赛的形式,以“话题讨论”“主题展现”鼓励大学生创作短视频来实现自主式学习。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AI 等新技术深度合作。

打破教育的时空局限,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开创了VR 重走革命路线,就是值得借鉴的例子。

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虚拟情景教育中的价值教育点。

(四)优化环体要素,构建客体与介体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

1.营造生态环境,保障教育长效

一方面,弘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学术科研理想,不断激励教师队伍科研报国、科研强国的爱国热情,打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盲点与难点,营造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机制,强化学术道德评价与诚信约束机制,用求是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引导与教化学生。

另一方面,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内容,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保障教育长效。

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虚拟环境,建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防火墙”,阻拦和关闭不良网站,肃清虚拟环境垃圾信息。

2.联动家—校—社,完善育人机制

家—校—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三者之间只有相互促进才能保证长效、高效的育人机制运行。

家庭作为教育的第一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地”,也是重要基础。

对教育客体而言,个体的人格塑造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源头,不可或缺,是持续而深远的,因此家庭教育必须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而存在;
从一定程度上说,家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应当与其他主体一样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主流价值观对客体进行引导,成为他们的榜样;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做到与家庭教育及时联动,以多种方式将学校教育内容、方式、目标等传播给家庭,加强沟通联系,弥补两者之间的“盲区”;
社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环境,需要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社会治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猜你喜欢客体主体思政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研究生法学(2020年6期)2020-04-13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5期)2015-02-26论多元主体的生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期)2015-01-22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年5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新时代 视角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