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教学目标(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www..cn,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2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PPT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
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文章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3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
PPT
【教学方法】
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明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论证:
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2、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6~12自然段)
4、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极其重要意义。(第13段)
论证方法:讲道理、举事例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评析文章
准备:课前预习给出下列三个问题:
1、怎样全面准确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2、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样理解作者衷心倡导的科学实验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远意义?
指导学生仔细透彻地研读课文,自行提出问题,多渠道查找资料,编写短文或发言提纲。可以以同观点小组结合的形式,合作写文。
参考提示:对下列每一个问题,你分别持什么态度?是全部赞成、部分赞成还是完全反对?可以用举事例或讲道理的方法来清楚地阐述见解,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A、关于作者的论点: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来说,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关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批判: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证。
C、关于作者的论断:“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课堂实施:
第一步骤:小组交流,选出见解最独到、观点最鲜明、表达最通畅的发言或文稿。
第二步骤:全班交流,相同观点的整合和不同观点的碰撞;鼓励求异思维,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及批判性的阅读。
(课堂讨论、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师介入讨论及小结。
四、延伸拓展
1、再读课文,思考一下:培养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课外阅读《发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较两文章所强调的科学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试以《我所追求的科学精神》为题,写一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否,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洋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洋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简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简答: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5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否,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提问:第4段举王洋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洋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8、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0、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简答:什么是格物致知?
3、简答:学习本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7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格物致知:
②袖手旁观:
③一帆风顺: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 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www..cn,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访问:格物致知 教学设计 应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优秀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ppt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部编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两课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