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职业教育应树立文化自信

时间:2023-07-18 09:20:03 来源:网友投稿

覃兵 刘蕊

摘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职业教育文化自信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文化认知度不高、自我认同感缺失、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深度不够等。文章期望通过注重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和创新,增强文化意识,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增进国际交流,树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关键词:职业教育;
文化自信;
文化价值和创新;
增强文化意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践行,并坚信自身文化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伦理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等。[1]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提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培养质量,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也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要求。职业教育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长足的发展并弘扬文化自信,就要深入挖掘理论内涵,构建提升文化自信的途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职业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从而使职业教育持续为社会、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2] 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发展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诸如对传统文化缺乏认识和兴趣、对外来文化盲目认同等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树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也需与时俱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职业教育“硬实力”一起构成有机统一体。

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是指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学生及相关人员,在新时代笃信自身文化的价值,同时坚信自身文化有较强的创造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既表现为对我国固有文化自信的传承,同时又属于教育自信,有着独特的文化本源和职教特色。[3]

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对职业教育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内在文化的接纳力度、对职业教育外来文化取其精华的兼收气度以及对职业教育未来文化的憧憬和信心。[4]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和传承本土文化。受教育者应该正视并推崇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这些文化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并加以传承;
二是接纳新时代职业教育内在文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内在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政策以及办学实践等诸多内容的凝练,强调崇尚技能、用好技能,培育工匠精神;
三是有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的魄力。我国职业教育对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应持正确的心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采众长;
四是坚信职业教育文化具有繁荣的发展前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有更多先进的文化,这些新文化新思想在推动政治和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也会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引领作用,我们应坚信我国职业教育文化有蓬勃的发展前景。[5]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国进入新时代,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文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层面来看,职业教育一直提倡崇尚技能的工匠精神,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且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人才强国战略,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院校成为培育社会所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摇篮,具有强大的服务能力。[6] 同时,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和阶层流动以及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做出了重要贡献,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了家庭命运。可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服务社会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7] 所以应树立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使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文化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一种人人崇尚職业技能的氛围,以便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提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大国工匠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精神培育,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相对欠缺,且在实际操作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扎根文化,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提升文化自信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这一方面强调文化因子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建设提升指明了方向。[8]

(三)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下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也抱有越来越大的期待。对学生而言,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除了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外,也希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企业而言,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人才具有“专”兼“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能力包含多方面因素,文化自信也是其中之一,对职业技能的坚定信念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文化自信培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品质,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技能,能更从容地应对挑战、适应环境,提高职场竞争力。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受中西方文化传播、碰撞的影响,职业教育更应通过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树立文化自信,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三、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近年来,国家明确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且对其越来越重视,使得职业教育以强劲之势蓬勃发展起来。但目前依然存在“职业教育是成绩相对落后学生的无奈选择”这一观念,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对自身文化缺乏认同。

(一)职业教育文化认知度不高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基于对自身文化历史的认知、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文化未来有坚定信念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所以,缺乏对文化历史及其价值的充分认知也是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没有认识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引作用。缺少对这些文化中蕴含着的“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自强不息”的职业精神、“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创新精神中包含的艰苦奋斗品质等的感同身受和深入學习[9],对其认识还比较浅显,传承性、创新性不足。且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注重“职业性”,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教育性”和文化功能的重视,导致职业教育自身及外部都存在着认知和创新不足的现象,人们缺少对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信心,使其在文化传承、交流、创新方面缺乏自信。

(二)职业教育文化自我认同感缺失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文化底蕴不足。职业教育文化还处于在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中不断探寻,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认知的阶段,缺少自我认同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简单复制本科高校文化,缺乏职业教育自身文化特色。职业教育历史积淀相对不足,更多地学习普通高校的文化,且部分学生对职业文化认识不够,教师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也不明确,导致职业教育文化缺乏自身特色,自我认同感较低。二是对企业文化的引入具有盲目性,且未能发挥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职业教育需以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为参照,探索如何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和文化品格,实现从对接产业文化发展到引领产业文化发展的转变。三是存在直接“舶来”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倾向,缺少本土化改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的职业教育思想及文化不断输入,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临挑战。然而没有文化的更替与创新,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应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有所创新,弘扬“工匠精神”等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本土文化,增强职业教育文化自我认同感,以坚定文化自信。[10]

(三)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深度不够

当前,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存在“浅表化”现象,即过分重视物质文化、追求显性成果,对精神支撑及隐性文化积淀等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且偏重迎合社会需要,各职业院校相对缺乏具有院校特色的文化,不能满足师生的内在文化需求。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往往追求显性成果,比如停留在增添设施设备、开展文体活动等浅显层面。但精神和理念是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重要的隐性内容。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整体谋划和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文化深层内涵,形成崇尚技能、用好技能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的发展引领上看,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且在职业教育学生价值观培养方面有所欠缺。

四、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构建途径

我国进入新时代,需用新的眼光、新时代的标准来推动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目前存在的职业教育文化缺失现象,解决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唯有把职业教育做优做强,才有可能“破冰”。这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达成普遍共识并产生自豪感,从而更长远地延续职业教育文化生命力。

(一)注重职业教育文化价值,增强文化意识

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文化价值的认知不足,欠缺一定的文化意识。所以需要以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为导向,探寻增强文化意识、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措施。职业教育的文化意识主要体现为教育主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等的认可及传承意识,同时也包括对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与尊重。文化自信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树立核心文化,不断强化对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度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行动共识、行业共识和社会共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价值,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职业教育文化根植于博大深厚、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因此,需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时代文化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开展产业文化史教育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开展产业文化史相关的研究、教育、宣传,既有利于总结和凝练职业教育自身历史文化,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对职业教育文化价值的认同。

(二)通过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就提到了创新,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也应以这一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创新理念凸显职业教育文化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是建立在汲取不同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建立在中国已有文化基础及国情之上,通过一定程度的创新形成的,体现了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符合历史潮流。新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在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流中建设自身的文化风格,尤其注重对工匠精神、匠心文化的培育。匠心文化强调技艺的精湛、匠心的运用,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色。此外,开展职业教育文化共同体培育工作也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文化共同体是指受同一价值观念引导的稳定群体,他们有相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文化记忆,且拥有共同文化精神生活。通过进一步扩展职业教育文化育人的受众范围,培育更庞大的职业教育文化共同体,才可能改变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现状,使社会大众接受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文化。

(三)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深度

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缺乏深度主要体现在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中,职业院校文化的构建需要多方面兼顾,通过顶层设计做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协调,使其落到实处。[11]构建物质文化需以办学条件、设施设备以及人文景观等为载体,凸显职业教育的文化信息和特色。可采取在校园建筑或校园文化标识等设计中融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因素的措施,以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制度文化的构建则强调实现创新,建立符合院校自身发展和特色的文化制度。精神文化的构建要求形成对职业价值追求的普遍认同,可内化为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具体可采取将文化自信建设融入校园活动中的方式展开,可举办文化艺术节、技能竞赛等活动,加深大家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认知。行为文化的构建是以符合职业教育目的、彰显职业教育文化为准则,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将文化内化于心。

(四)增进国际交流,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促进了我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增进了职业教育经验的国际交流。要想在日益密切的国内外交流形势之下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堅持“引进来”。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做法,汲取其优秀文化精神,加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走出去”。可结合我国全球布局的优势产业,将国内职业教育价值理念、优秀的职业教育文化资源传播出去,提升全球影响力。比如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鲁班工坊”,就有利于“工匠精神”走向世界。新时代只有秉持开放、交流、包容的理念走向世界舞台,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的文化视野,才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丁一桓.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6):69-72.

[2] 关汉玉.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38-41+46.

[3] 朱云峰.“双创”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0):30-31.

[4] 王静.“双高”校建设中文化自信培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6):17-20.

[5] 李琪.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探索[J].职业,2018(20):56-57.

[6] 刘蔚.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01):34-39.

[7] 邓莹.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61-65.

[8] 文婷,贺东梅.现代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05):67-70.

[9] 张艳芳.困境与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自塑之路[J].职教论坛,2017(08):40-44.

[10] 余文丽,杨志强,周宛蓉.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研究的回溯与瞻望[J].职业技术,2022,21(04):47-52.

[11] 白鹃.基于实践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3):21-23.

收稿日期:2022-11-22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优化研究”(21A0046)

作者简介:覃兵(1973- ),男,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会学;

刘蕊(1999- ),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文化自信职业教育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浅析***“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荐访问: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