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彤 龙雲
摘 要:“以本为本”是建设教育强国应当始终坚守的办学理念,文章基于调研数据,从“三全育人”视角,探究本科生学风建设的评价与提升。调研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通过分析提出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方案,发现综合素质和“三全育人”要素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也更加突出,据此总结高校学风建设提升路径,为当前学风建设工作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三全育人;
学风建设;
本科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4-0129-0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如今,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方面,在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高校学子竞争激烈,追求高绩点的学生“内卷化”日益严重,在评奖评优中仍然摆在首要位置的学业成绩,让学生关注点更加局限于学业成绩,而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高速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诱惑多种多样,他们享受着物质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游戏成瘾、混日子等现象也屡见不鲜。Coates认为优良的学风有助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在学习上付出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1]。基于新时代学生特点,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提升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十分必要的。
探究工作的有效提升路径,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不仅要关注学生特点,也要结合人才培养要求。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全育人”的要求,即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发力办好教育,有助于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严健豪等试图按照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组织保障、教风状态、学习风气和学习效果为纲,制定高校学风建设评价的具体指标,明确学风建设中高校工作重点[2]。余昶认为,高校学风建设通常通过思想教育、榜样示范、朋辈互助、个性帮扶、行为管控等举措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吴盛亮等以普遍化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对学校优良学风建设的促进关系为研究内容,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整体思路[4]。林杰斯等提出以大学生学风建设为“一体”,以“党团建设”“易班网络”“学业互助”“科技创新”为“四翼”的“一体四翼”学风建设新模式[5]。
一、“三全育人”视角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评价体系
本科生学习周期固定、学习安排紧凑、学习模式高度同质化,这一度让学业成绩成为评价本科生学风建设的唯一指标。“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本科生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从人才培育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视角考虑学风建设的评价,让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提升不再单一化地落在学生自身,也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升出谋划策。同时,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学业成绩仍然是评价学风建设的核心要素,但综合素质这一要素同样不容忽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仍然影响着高校的学风。
本科生教育是基础通识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反映在学业成绩上,将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风建设的核心要素,分层分析调研对象的学业成绩,对比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表现和“三全育人”要素中的认知,分析得出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提升路径。因此,本科生学风建设的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两方面要素:一是人才培育中的“三全育人”要素是评价学风建设的主要路径;
二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是评价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选取T大学在读本科生为调研对象,“三全育人”视角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评价体系设计调研问卷共发放调研问卷289份,其中有效问卷231份。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分为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三全育人”要素等三个维度。问卷信度效度在理想水平,ALPHA值达到0.941,所有维度的ALPHA值均在0.76以上,问卷KMO系数为0.916,巴特利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
(一)“三全育人”要素是评价学风建设的主要路径
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究学风建设体系并对现状进行评价,是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调研选取任课教师、辅导员、朋辈作为全员育人的关键要素,选取迎新教育、诚信教育、就业教育作为全过程育人的关键节点,选取实习实践、班团活动、网络文化作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影响,如图1所示,选取学业成绩排名前10%(共45人次,占比15.5%)和70%—100%(共40人次,占比13.8%)的两个群体,对比其通过“三全育人”要素资源形成的认知和影响,探究评价学风建设的主要路径,发现学风建设的原动力。
从全员育人方面分析,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与任课教师、辅导员、朋辈的交流更加频繁,受到其影响更大。具体而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认同任课教师、辅导员对其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十分认同学长学姐、同学、舍友等朋辈学生的学习经验对其学业有帮助,而学业成绩后进的学生群体对此认同程度一般。说明学业后进的学生,受到任课教师、辅导员、朋辈的影响力不足。此外,从学生认知角度比较任课教师、辅导员、朋辈三者在学业上的指导发现,学生受到朋辈的直接影响最大,原因是其能够向学长学姐、同学舍友直接寻求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
学生受到辅导员的影响较大,原因是辅导员除直接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上指导学生,还能够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对学生产生朋辈影响。
从全过程育人方面分析,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更加注重在迎新教育、诚信教育、就业教育上的收获。具体而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在迎新教育、诚信教育、就业教育上的收获的重要性认知,均达到了十分认同的程度,而后进群体对三个教育过程都仅达到了一般认同。此外,从学生认知角度比较三个教育过程发现,学生认为迎新教育最重要,原因是从大学生活起点树立目标有助于大学期间整體的综合发展。
从全方位育人方面分析,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受到实习实践、班团活动、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大。具体而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群体对于实习实践的影响认知达到了十分认同的程度,而后进群体对此仅达到一般认同;
此外,突出群体对于班团活动、网络文化的影响认知达到了很认同的程度,而后进群体对此仅达到一般认同。对比来看,学生认为实习实践对学业的帮助最大,主要因为这是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本科生综合素质是评价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道德修养、创新能力、拼搏精神、鉴赏能力、劳动素养等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引起高等教育的重视。本研究从德、智、体、美、劳等五项综合素质开展调研,如图2所示,选取学业成绩排名前10%和70%—100%的两个群体,对比其在综合素质各方面的表现,把握评价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发现提升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分析调研数据发现,学业成绩突出的群体,在各项综合素质上的认知水平更强。学业突出群体在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和劳动素养上的重要性认知,均达到了十分认同,后进群体仅达到了一般认同甚至更低水平,说明注重德育、智育和劳育等三个方面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在学业表现中达成目标;
在体育、美育方面,两个群体认知差别不大,普遍为很认同,说明学生普遍注重自己在拼搏精神和鉴赏能力方面的认知发展。此外,对比来看,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项综合素质发展上的认知均在一般认同以上,最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劳动素养,但在鉴赏能力上有所不足。
综合素质要素认知情况调研分析发现,一是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是学生劳育在综合素质当中影响力突出。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本科生学风建设的提升路径
(一)完善“三全”教育环境,提供学风建设氛围
1. “全员育人”助力学风建设
立足全员育人,以专业教师、学友导师、辅导员等为主要育人力量,结合家庭、社会育人力量,“全员”助力本科生学风建设。通过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营造科创氛围,鼓励学生加入研究生课题组,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
通过学友导师开展学业辅导,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发挥学生骨干带头作用,“以学带学”,加大班级学业交流,带动班级学风建设;
教务老师开展培养计划座谈交流会,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内容设计和课堂管理,加大师生交流互动;
通过辅导员组织奖助学金评选,选取育人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讲好育人故事,交流育人经验,营造全员育人、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
2. “全过程育人”保障学风建设
坚持全过程育人,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引导,使学风建设覆盖学生在校的“全过程”。针对新生教育、生涯规划、毕业就业教育等不同时期,开展开学典礼、年级大会、谈心谈话、文章推送等特定活动,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助力。对于大一新生,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大二以上的学生,通过各类课程学习和课外文化、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
对于毕业年级学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鼓励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涵养家国情怀。大学期间全过程进行学风建设,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培育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3. “全方位育人”推进学风建设
加强全方位育人,学风建设绝不仅仅是抓学习,要在文化浸润上发力,坚持以文化人,让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处场景都蕴含丰富“营养”,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例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思政课程,深入实施课程思政;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各种类型学生活动,涵养家国情怀;
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为依托,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视频号、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优秀校友、先进典型的宣传,运用好榜样引领作用。
(二)紧抓“五育”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德智体美劳”五育是有机整体,“五育并举”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学风建设应紧抓“五育”薄弱环节,注重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只重视学习成绩。高校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从德、智、体、美、劳各个育人环节上发力,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1.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铸魂
以德育为根基,秉承德育铸魂计划。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道德习惯养成,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以党团建设、班级建设、社团建设为主要抓手,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
2. 围绕启智创新,智育固本
以智育为核心,坚持智育固本计划。教学、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学风建设的重点。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高水平专业化人才;
通过国际组织实习、出国交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全球视野;
通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以赛促学,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 树立健康理念,体育强健
以体育为保障,贯彻体育强健计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任何一名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身体健康是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通过体育课、体质健康测试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
通过运动会、荧光夜跑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鼓励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
4. 弘扬美育精神,美育浸润
以美育为沃土,实施美育浸润计划。高校应当营造美育氛围,鼓励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通过艺术公选课、网上公开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海棠季”“书香校园”“班班唱”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人文艺术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进而提高生活幸福感。
5. 加强实践教育,劳育淬炼
以劳育为重点,推动劳育淬炼计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开展特色的“专业+劳动实践”活动,促进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的深度融合;
通过寒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赛、科协、双创中心等平台载体,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培育学生进取创新精神。
三、结语
文章对“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背景下的评价要素进行了量化,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了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理论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依托“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背景,量化高校学风建设效果,为高校本科生学风建设提供了建议,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培养质量,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创新,也为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提升提供新的路径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Coates H. The value of student eng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J].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5,11(01):25-36.
[2] 林杰斯,王越,林朔. 基于“一体四翼”的大学生学风建设新模式探索[J]. 长江丛刊,2020(08):118-120.
[3] 吴盛亮,孙丽杰,窦文博,等. 创新创业训练促校园学风建设分析[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01):86-88.
[4] 严健豪,邱丽华,宋新泉. 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7):3-4.
[5] 余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创新研究——基于对理科生学习学业的考察[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1):116-120.
(荐稿人:张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責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学风建设三全育人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教育界·下旬(2017年7期)2017-08-31关于民办独立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