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土空间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时间:2023-07-17 20: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向云波 李敏杰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区域规划理念和调控方式的创新。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学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城乡规划专业发展新要求和当前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从品德与价值观塑造、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设计训练和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适应国土空间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方向和内容。研究成果对地方高校构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

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

G642.0 A

[定稿日期]2022-06-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NJG-2020-1312)

[作者简介]向云波(1978—),男,博士,副教授,从事城乡规划及人文地理相关教学工作;
李敏杰(1998—),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居环境设计及其理论。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区域规划理念和调控方式的创新,对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布局,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了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即《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自然资源部[1],在部门管理层次完成了体制上的深度改革与重组,构建了全新的國土空间规划体系[2]。2019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框架[3-4],同时提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的诉求。这些变化对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和培养体系带来新的机遇和调整。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培养城乡规划管理和技术专门人才的学科,如何积极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化,主动探索课程体系改革方向和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培养地方发展亟需的国土空间规划专业人才,是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1 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其重要的任务和目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又一次重组蜕变与升华的契机。

1.1 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学科理论融合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实施,明确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4-5]。国土空间规划内容不仅涉及生产力及城乡发展布局等传统规划内容,也涉及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提内容。国土空间规划所涉及理论知识体系、方法技术等内容、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国土空间规划涉及到资产评估、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和法律制度保障等综合性、跨学科内容,无疑对规划专业人才和规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这就对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即要求在构建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考虑到与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相关专业的联动教学,积极培养系统与整体性思维。但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不是单一地生搬硬套。对于引入的其他学科内容,要求以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传承为主体基础,设立学科融合的接口,然后有机结合不同学科,建立完善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相互支持、衔接、(横向)传导与融合的知识体系[7],最终形成渗透国土空间规划的城乡规划学科专业课程体系。

1.2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更新城乡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

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借鉴传统经典学科建设的经验,更需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学科建设的转型要求,按照新的学科框架重构城乡规划学的学科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8]。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支撑,如国土空间 规划“三基一水两线、两界一区五张网”的生态边界、开发边界体系[2],刚性管控和适度弹性管理办法,就不同以往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这就需要城乡规划学科,根据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变化、新需求,拓展理论与方法,创新知识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增加,国土空间规划不仅需要大量规划设计人才,还需要大量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技能、协调沟通与谈判等技能。然而现有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对怎么跟人沟通,怎么让对方理解、支持提出的观点,怎么推动形成共识?重视不够。这些问题解决都需要城乡规划专业优化、重构课程体系,以满足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

1.3 国土空间规划更注重资源环境承载系统

以往城乡规划关注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与物质环境;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仅局限于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与环境,更关注国土空间自身作为自然资源的定量性与不可再生性,侧重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下城乡规划将面临从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即纯粹的土地使用管制转向更为综合的空间治理;
从以经济导向和土地开发为重心转向以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为核心内容的转型[9-10]。这就需要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响应新需求,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科内涵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课程体系构建,要加强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有关重要基础要素与资源环境进行全系统分析类课程教学比重;
要引入资源学与环境科学的相关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构建城乡发展的全要素体系;
要建立资源环境要素的上限概念,使规划人才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观念;
要准确把控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两者协同相互促进的方法,让规划设计转向综合性的“设计—政策—管理”三融为一统筹兼顾的发展模式[11]。

2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乡规划专业学科核心理论体系仍待强化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大而不强”,长期接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溢出,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其研究的独立性理论核心与学科的可区分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处在学科生态低势位的情形非常显著[12]。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与推进,所涉猎的相关内容正在重组与统一,把握学科核心,建立全新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刻不容缓。一方面,要坚持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明晰学科拓展与规划本体的关系;
另一方面,要依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既要培养学生的增量规划实践能力,又要增设有助于分析和解决存量环境问题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等相关领域的课程,注重提高学生在存量规划实践中的“协商服务”能力,以及在空间规划愈发强调多元性、综合性大背景下的统筹能力[13]。

2.2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不足

以往各地方性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趋同,以共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导致各地高校陪培养的学生“共同性有余,而差异性不足”,难以解决不同区域的城乡规划问题,一定程度上而忽略了各地城乡地区的地域性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无法应对地方城乡规划过程中的种种需求。同时,由于国外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进程比国内起步早,中国城市实务工作多借鉴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及其理论基础知识[14]。这导致了中国城乡发展模式全面遭遇西方理论体系的碰撞,在很多方面都照搬了国外的风格与框架,对于本土的理论研究不足,使原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发展脉络几乎被整体切断,大量出现了诸如整体空间秩序断层、传统地域文化挖掘不足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此外,各地方高校城乡规划校本课程建设不足,弱化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2.3 國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课程仍需加强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多学科知识大融合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中理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15]。目前对于城乡规划设计机构而言,最紧缺的人才是能够对相关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又具备强业务能力的人才[16]。在理论层面,当前高校院校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课程建设滞后;
在实践教学方面,缺少对规划新技术工具及方法的熟练运用以及对行业改革发展的理解[17]。各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仍需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和方法的课程建设。

3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探索

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和专业教学的重要体现,发挥着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职责[18]。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不仅包含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训练、技术课程等组成的统一整体;
还准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标准,反映学科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学制及学时限制[19]。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
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称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
功能取决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20-21]。任何一门学科的专业教学都需要在理论与现实的映射中动态调整、循环反馈,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学科完善路径[22]。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特别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城乡规划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性高校应该响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对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实时调整,优化教育目标定位、核心知识体系优化、价值伦理观念、专业技能锻炼等,促进城乡规划学科更好更快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新体系。

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创办于1994年,1999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6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重新优化调整了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设立城乡规划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2个专业培养方向,并且从品德与价值观塑造、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设计训练和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对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图1)。

3.1 思政课程塑造学生品德与价值观

专业教育培养不仅需要注重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知识传授,更要注重身心融合的道德专业素质养成,要形成服务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综合社会需求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而且规划师价值与伦理培养一直以来是传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逐步形成了专业知识、职业知识与价值伦理三维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具体包括:一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塑造,重构规划专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体系;
二是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为前提的世界观塑造,重构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
三是尊重本土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观,升级规划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重新审视规划的对象以及均衡发展问题[11]。因此,在巩固核心专业课程设置上,仔细思考斟酌进一步提炼让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融入更深刻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内容。

3.2 多学科交叉拓展专业理论知识

依据国土空间新的发展需求与转型契机,立足城乡规划核心知识体系,结合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规划方式,融会贯通各类相关专业知识,对规划的核心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是远比城乡规划大得多的范畴,因此,在构建新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相关知识在城乡规划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实习工作教育中广泛运用,并成为重要组成内容和方法手段。对于原有的规划与建筑学统一进行的基础培养体系现状,在低年级教学中简化建筑基础教学,加入更多的城乡规划相关课程,同时在最开始重视对于规划人才职业素质培养课程。面向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提升转型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建立与其他相关专业如经济学、生态学、土木工程、社会学等的合作规划机制,培养系统观与整体性思维人才[11]。可以通过扩宽专业选修课程的范围与比重让学子多元选择了解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灵活的班级教学交流促进学科课程间的交流。专业理论课程改革后主要分为三大教学层次:基础入门、主干核心以及多向融合。基础入门理论课程包括建筑设计、素描色彩、人居环境理论、设计概论等,设置在低年级时段目的在于培养基础设计技能,对城乡规划专业树立整体专业体系的宏观认知与坚实的专业基础;
主干核心理论课程包括城市建设与规划史、城乡规划原理(详规、总规和村镇)以及区域分析与规划等,设置在第三学年承上启下,让学生在这一学年由入门转向精通;
多向融合理论课程包括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乡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等,主要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核心内容转变为全域范围内组成国土空间的各项要素,比原有的城乡规划研究范畴更广,多在高年级四到五年级,旨在让学生学习更加丰富的学科交叉知识,以达到更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的目的。

3.3 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助力国土空间规划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和全面实施,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越来越被行业关注。目前在国土规划中GIS技术被应用于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实现规划数据的集中管理,根据需求进行数据的查询、显示和专题图的输出等,也可在特定信息系统中进行专题信息分析,为决策、理论研究服務等,GIS强大的空间分析技术为其主要应用潜力[24]。以往城乡规划GIS技术教学主要集中在现状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和用地发展潜力分析方面,在其他方面应用不多。由此,专业课程转型进一步挖掘GIS的发展潜力,让学生掌握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发挥GIS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空间分析和模型应用功能。在GIS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其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地理信息数学基础、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的查询与度量、基本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和地理信息可视化等基础理论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数据指导决策的思维方式,灵活解决城乡规划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问题。GIS课程一般与总体规划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实践课程选择和总体规划课程相同的区域进行练习,通过具体案例熟悉GIS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同时穿插讲解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卫星遥感影像判读的技巧,培养学生运用GIS工具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的能力[25]。

3.4 地域特色贯穿设计训练

设计训练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面对着城乡规划核心课程“大而不强”低势位、文化被输出本土缺乏、理论支撑薄弱等困境[12]。在国土空间规划新的契机下,调整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设计训练内容。在设计训练中,立足于理论知识,从基础入门到全面掌握再到拓展深入,全面打造专业设计训练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更注重与原理课程的衔接,立足原有传统的城乡规划专业理论课程基础,紧跟地方城镇化发展的实践需求,将注重地域特色培育,改变目前学科发展艰难求全,却大而不强;人才培养口径统一,却不适应行业需求的局面,积极响应当下热点关注的乡村振兴等规划专题,设立《传统村落保护与设计》《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设计》等课程。同时,作为让学生充分体会了解到湖湘地域特色文化,服务地方国土空间规划。

3.5 产学研结合促进实践教学

实践技能是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技能教学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进一步重视集中实践课程,适当延长了实践课程学时,调整毕业实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国土规划项目中,培养其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同时,与湖南省规划设计院、湘潭市规划设计院、萍乡市湘东区政府等的政府或企业单位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
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景化训练,亲身参与相关国土空间规划项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团队性合作观念。增加国土空间规划内容相关的专题设计,例如江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国家公园、重要文化遗产地、跨区域交通运输路线走廊、跨区域能源保护和开发、主体功能区及其他类型经济协作区等,明晰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6](图2)。

4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把握学科理论核心,打破学科知识边界,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品德与价值观塑造、理论课程、技术方法、设计训练和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构建地域特色突出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地方国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C]//共享与韧性:数字技术支撑空间治理: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论文集: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119-124.

[2] 林坚,吴宇翔,吴佳雨,等.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J]. 城市规划, 2018, 42(5):
9-17.

[3] 王开泳,陈田. 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建与制度环境改革[J]. 地理研究, 2019, 38(10):
2541-2551.

[4] 寇有观. 探索自然规律 研究资源管理 建设生态文明[J]. 办公自动化, 2019, 24(10):
8-11.

[5] 刘宏鹏. 国土空间规划导向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策略研究[D]. 青岛:青岛理工大学, 2020.

[6] 罗彦,蒋国翔,邱凯付. 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趋势与行业应对[J]. 规划师, 2019, 35(1):
11-18.

[7] 陈宏胜,陈浩,肖扬,等.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思考[J]. 规划师, 2020, 36(7):
22-26.

[8] 罗震东. 科学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元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2):
54-60.

[9] 李迅.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 城市规划, 2014, 38(S2):
77-83.

[10] 石楠. 城乡规划学学科研究与规划知识体系[J]. 城市规划, 2021, 45(2):
9-22.

[11] 本刊编辑部. “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学科发展”学术笔谈会[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248(1):
1-11.

[12] 杨俊宴. 凝核破界——城乡规划学科核心理论的自觉性反思[J]. 城市规划, 2018, 42(6):
36-46.

[13] 杨思声,林翔,刘晓芳. 面向存量时代的城乡规划实践教育改革[J]. 规划师, 2018, 34(6):
155-160.

[14] 孙施文. 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16, 40(12):
106-112.

[15] 雷誠,毛媛媛. 强化工具理性的城乡规划思维训练体系探索与实践[J]. 规划师, 2017, 33(8):
138-143.

[16] 黄明华,刘煦,王奕松,等. “强制性”与“可能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27(9):
42-48.

[17] 朱雷洲,谢来荣,黄亚平,等. 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机构转型及应对策略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21, 28(7):
34-40.

[18] 王亚辉,江娟丽,杨庆媛,等. 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12):
141-147.

[19] 于明业,李欣则. 关于公共选修课的现状与改革[J]. 大连大学学报, 2000(3):
85-87.

[20] 褚庆忠,徐杨可. 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1):
233.

[21] 杨华,罗有贤,罗世伟,等. 高师GIS专业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03:
177-185.

[22] 周庆华,杨晓丹. 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与专业教育改革[J]. 规划师, 2018, 34(11):
149-153.

[23] 周廷刚,苏迎春,杨晓霞,等. 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
56-58, 61.

[24] 郝从娜,蔡可心,鞠采坪. GIS技术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J]. 山西建筑, 2021, 47(20):
27-29.

[25] 王彦阁.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0(5):
180-181.

[26] 杨贵庆.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未来规划师卓越实践能力培育[J]. 规划师, 2020, 36(7):
10-15.

猜你喜欢城乡规划空间规划国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中国房地产业(2023年3期)2023-02-21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鲜花盛开的国土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19年7期)2019-09-19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19年6期)2019-06-01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19年6期)2019-06-01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自然资源情报(2018年5期)2018-12-28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自然资源情报(2017年7期)2017-11-26城乡规划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推荐访问:国土 课程体系 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