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开展主题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健康生活

时间:2023-07-17 20: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教师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健康地生活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方向。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基本需求和认知水平,组织多种多样的主题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掌握基本的健康生活常识,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育;
健康生活;
主题游戏活动

作者简介:褚晓君(1996—),女,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兴幼儿园。

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生活的观念和习惯,使其健康地生活,是每个幼儿教师的职责,也是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模式与认知水平决定了游戏化课程更适合他们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在结合幼儿兴趣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基于健康教育的多样化主题游戏活动。开展主题游戏活动,能科学有效地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一、开展自我保健类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健类的主题游戏活动主要包括幼儿的自我卫生护理与自我安全防护等内容。教师可基于这一主题创设一系列的主题游戏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护理习惯,提升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一)开展卫生护理类游戏活动

卫生护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将卫生护理主题游戏活动穿插在不同年龄层的班级中。比如:在小班,教师可以开展“我会喝水”“我会自己吃饭”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这些技能,养成基本的卫生护理习惯;
在中班,教师可开展 “眼睛亮晶晶”“头发整整齐”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做眼保健操,学会梳头发;
在大班,教师可开展 “牙齿白净净”“小鞋干净净”等游戏活动,让幼儿了解刷牙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以一次手工区的游戏活动“制作布娃娃”为例,笔者给幼儿准备了足够的布娃娃外套,只要往里面塞一些碎布,布娃娃就做成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体验动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当看到做好的成品,幼儿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当幼儿都做好布娃娃之后,笔者还创设了一个“我能为布娃娃做什么”的情境。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养成他们的卫生护理习惯。幼儿有什么样的卫生护理习惯,就会在布娃娃身上有所体现。游戏过程中,幼儿若是需要道具,则可以自行到投放区挑选,这给了幼儿很大的自主空间。有幼儿从材料区找到不同颜色的线,给布娃娃装上了“头发”,并帮它将“头发”梳理整齐;
有幼儿找来牙刷,轻轻地给布娃娃刷牙;
还有幼儿找来一双小布鞋,将上面的灰尘擦干净,给布娃娃穿上。幼儿看看自己的娃娃,再看看别人的娃娃,会取长补短,将别人做了而自己没做的一一补上。在这样的主题游戏活动中,幼儿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良好的卫生护理习惯。

卫生护理是幼儿生活与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强化这方面的教育,让幼儿健康地发展。对此,教师可创设主题游戏活动,优化游戏的形式,丰富游戏的内容,展开多样化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二)开展安全防护类游戏活动

毫无疑问,安全防护类游戏活动能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幼儿在上学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在上小班的时候,教师还需要通过开展主题游戏活动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安全防护方法。对于中班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创设真实的活动环境,让他们获得防灾、防险知识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常识。

具体来说,教师可在小班开展“小宝宝楼梯”“机器猫不跟陌生人走”等活动,让幼儿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则可以开展“好朋友手拉手”“安全过马路”等活动,让他们形成交通安全意识。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开展“坏人藏不了”“防震大演练”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保持冷静、如何抵御危险。

以一次地震演练活动为例,笔者先是让幼儿观看一些地震的视频,让他们直观地感知这一自然灾害的本来面貌。在幼儿观看的过程中,笔者对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尽量克服对地震的恐惧心理。接着,笔者开展了防震演练,先是播放地震来袭的警报,创设逼真的情境,让他们学会在地震来临之时保持冷静,之后,组织幼儿在发生地震之后有序地撤退到操场上。安全防护类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能让他们习得一定的防护技能,增强防护意识。

教师在开展安全防护类游戏活动时,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游戏中提升安全防护意识。但教師也要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不能带给他们心理上的恐慌。教师既要让他们体验安全防护类游戏,又要培养他们沉着、冷静地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能力。

二、开展情绪管理类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健康心理素质

部分幼儿教育更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为什么会被忽视?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幼儿年纪小,不会往心里去,哄一哄就好了。“哄”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稳定与积极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安定与愉快的情绪是幼儿健康生活的基础,教师可创设情绪表达类游戏,让他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情绪管理。

(一)开展情绪表达类游戏活动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学习之前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的,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说,教师就需要引导幼儿认知基本的情绪。教师可创设相关的游戏活动,提升他们的情绪掌控能力。

比如,笔者先是播放了三个视频,展示了三种不同的情绪。视频的主角是孙悟空,他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笔者播放视频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幼儿开阔眼界,了解民间神话故事;
另一方面,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样的表情与动作是开心的,什么样的表情与动作是生气的、难过的。幼儿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孙悟空双手交叉摇摆、连蹦带跳就是他开心的时候;
孙悟空挠脸、皱眉就是他生气的样子;
躲在一旁不开心甚至流眼泪就是他难过时的表现。

笔者又换了另外一个人物,让幼儿从人物的表情判断其情绪。这个人物就是《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幼儿从她笑眯眯的眼神就知道她很高兴,从她瞪眼睛、嘟着嘴的样子就知道她生气了,从她擦眼泪的动作就知道她在难过。

接着,笔者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他们演绎出人物相关的情绪。故事情境为,妖怪将孙悟空的师父唐僧抓走了,孙悟空通过降妖,将师父解救了出来。教师要观察的是随着情节的变化,幼儿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是否到位。比如,在表演过程中,师父被抓了,孙悟空急得要哭,而表演猪八戒的幼儿却笑了起来。此时,别的幼儿告诉他这样的情绪表达是不恰当的,并向他解释正确的情绪表达应该是怎样的。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情感帮助类游戏活动

教师要想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能力,就要引导他们说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同时学习如何做好情绪管理以及安慰他人。安慰他人的前提是自己也要有健康的心理。

比如,笔者发现班级中有一名幼儿经常趴在桌子上哭,其他幼儿不是不闻不问,就是在一旁偷偷笑,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此,笔者便组织了情感帮助类游戏活动,让幼儿帮助他人调节情绪,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一次,笔者看见珊珊趴在桌子上,就向其他幼儿询问珊珊的情况。他们回答道,珊珊在哭。笔者追问珊珊哭的原因。幼儿回答道,珊珊心情难受。笔者再追问,那你们应该如何做呢?这时,有幼儿就想到要去问珊珊为什么心情不好,别的幼儿抢答可能是因为肚子疼,也有可能是玩游戏没成功,或是没玩到玩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可能的答案。接着,笔者引导他们走到珊珊的位置旁,问珊珊怎么了。有幼儿拍拍珊珊的肩,以示安慰。当珊珊说自己是因为搭积木没成功而难过之后,好几名幼儿凑上去前,陪她一起重新搭积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会了如何安慰同伴,帮助同伴解决了情绪问题。

三、开展劳动实践类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健康的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健康生活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当前,幼儿的劳动意识普遍不强,在幼儿园中有一些需要幼儿自己完成的事,他们也懒得去做。因此,教师可借助劳动实践类游戏活动,促成幼儿形成劳动观念与服务意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一)开展日常生活类游戏活动

教师可借助日常生活类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借助相应的游戏让他们深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如学会在玩完游戏后整理好玩具与器材。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开展游戏活动“值日生小播报”,增强幼儿为班集体服务的意识。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开展 “班级种植筹备会”活动,让幼儿收获劳动的快乐。

以一次建构区的游戏活动为例,笔者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让他们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桥梁。桥梁建好后,笔者让所有的幼儿参与评比,评选出心目中的第一名。当幼儿投出心目中第一名的小组之后,笔者宣布的第一名却不是幼儿所评选出来的那个小组,他们都很疑惑地看着笔者。

笔者借此机会展开教育:“每一个小组在游戏结束之后,都应该将积木整理好,放回投放区,并将自己的游戏区域打扫干净。所以,这次老师就将第一名评给了收尾整理工作做得最到位的那个小组。”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鼓励性评价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教师可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一步一步增强幼儿的劳动意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二)引导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要想让幼儿健康地成长和生活,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劳动品质,并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对此,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次,笔者就将幼儿带到户外的一块农田旁,让他们学着农民舀水的样子,给菜地里的青菜浇水。开始之前,笔者让他们先将浇水的步骤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來,以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浇水技巧,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大多数幼儿没接触过这个活动,于是都忙得不亦乐乎,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了浇水的行列中。笔者问他们劳动的心情如何,大多数幼儿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劳动的基础上,笔者让幼儿表演短剧。剧情中,轩轩种的菜苗又矮又黄,雯雯告诉她要给菜浇水,在轩轩的精心照料下,菜苗长高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进一步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渐渐形成了劳动光荣的观念。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周边的资源,组织幼儿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健康地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语

教师要抓住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组织自我保健类游戏活动、情绪管理类游戏活动和劳动实践类游戏活动等不同的活动,促使幼儿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教师创设的主题游戏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游戏当中,快乐地玩耍,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岚.健康生活视域下的幼儿园生活教育园本课程实践探索[J].幼儿教育研究,2022(1):17-20.

[2]赵春丽.健康教育及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科学培养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8):58.

猜你喜欢健康生活幼儿教育在生物课堂中应用“事件策略”,提升学生“健康生活”素养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7年3期)2017-03-31基于儿童健康生活需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探析体育师友(2017年1期)2017-03-13“舌尖上的教育”是如何成为国策的日本问题研究(2016年6期)2017-01-17“舌尖上的教育”是如何成为国策的日本问题研究(2016年6期)2017-01-17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探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18期)2016-11-16模仿故事角色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荐访问:健康生活 引导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