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研究

时间:2023-07-17 17: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杨媛媛 曹玉翠

摘要 高质量林业病虫害防治可以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政府和林业部门要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阐述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分了新时代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林业病虫害;
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2–0157-03

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林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林业部门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采取科学、有效防的治工作方式控制林业病虫害,从而保证我国林业平稳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在林业管理中,工作人员要借助相关工作经验,根据林業病虫害特点,针对性选择防治方案,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林业损失,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1 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我国现阶段林业病虫害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病虫害范围不断扩大。我国近年来病虫害发生频次逐渐增加,发生范围在持续扩大。病虫害在不同地区发生状况存在差异,包括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面积等,根治难度较大。我国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较为薄弱,部分林业工作者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采用手段较为系统化、单一化,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导致病虫害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病虫害种类持续增加。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部分当地政府盲目地推动地方林业发展,导致病虫害种类和数量逐步增加。相关林业病虫害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现阶段林业害虫增长大约20种,同时存在害虫外源流入情况,进一步使当地林业造成严重损失。

第三,病虫害发生频率逐渐增大。部分地区病虫害发生频率逐渐上升,间隔周期逐渐缩短。一方面,由于病虫害类型较多,不同害虫活动时间存在差异,导致病虫害发生频次较多;
另一方面,部分病虫害发生频次增加,每年发生次数增加至2~3次,病虫害频率增大,对防治技术和防治人员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大部分病虫害难以根治,潜在风险较大。防治人员在全面清除病虫害后,病虫害数量可能因为天气、生态等原因再次出现大幅上升,导致虫害传播速度逐步加快。

2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

2.1 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可以保证森林各种植物正常生长,维系生态系统循环发展,对改善我国水土流失、气候变暖等生态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在森林防护工作中,林业部门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工作原则,以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工作重心,以先进防治理念为抓手,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顺利推进。例如,我国东北地区林业资源较为广阔,东北地区林业部门灵活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造林防治等防治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频次,另一方面可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对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2.2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多采用化学防治,对森林自身稳定性会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而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发现,科学合理地开展防治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传统防治工作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缩短森林恢复时间,促使林业工作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增强社会生产力。

3 新时代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病虫种类多样化,抗药性增强

现阶段,林业发生病虫害频次增加主要原因是病虫种类多样化,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根据病虫种类和林业所属地生态环境等灵活地选择防治方案,做到在保证森林安全前提下提高防治效果。但是,目前部分地区林业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加,病虫害防治方案缺乏时效性、科学性,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方案时对周边环境考虑不全面,导致病虫害问题出现频次不断增加,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病虫害防治难度。

目前,部分病虫害抗药性逐渐增强,阻碍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影响林业高质量发展。部分工作人员在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对化学药剂用量用法熟练度较低,导致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偏差,影响林木正常生长。而且,采用单一性化学防治方法,同一种药剂使用频次较高会逐渐提高病虫抗药能力,病虫可能出现异变等情况,导致药剂作用逐渐弱化。因此,工作人员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要科学选择化学药剂,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药剂对林木影响,有效发挥药剂的防治作用。

3.2 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较低

林业资源稳定发展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关注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整体看,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逐渐上升,但从地方层面来看,部分地区仍存在重视度较低问题,没有有效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影响了林木正常生长,对当地政府的经济造成损失。因此,地方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重视程度,深度落实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林业能持续为社会供给林业资源[2]。

3.3 病虫害防治力度较弱

部分林业病虫繁殖速度较快、危害性较大,因此林业病虫害需要采取实时监测管理方式,在病虫害发生前期或初期进行预防治理,及时规避或降低损失。目前,部分地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监督管理力度不大,导致病虫害情况无法得到有效监测,致使病虫害大面积蔓延,极大地提高了防治工作难度与成本。例如,部分地区缺少先进化监测技术及设备,导致地区林业病虫害发现较为滞后,对病虫害发生中心点和相关情况等缺乏了解,无法采取有效治理方式,以至于病虫害发生规模不断增加。

3.4 天然林生态系统被破坏

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增强森林自身病虫害抵御能力,因此大部分天然森林中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天然森林破坏程度逐渐增加,乱砍滥伐、土地沙漠化、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等情况频繁出现,导致天然林面积不断减少。根据调查,我国2021年森林总面积约为2.8亿 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约为8 854万 hm2[3]。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导致林业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大部分人工造林主要种植单一性树木,人造林生态系统构造较为简单,缺乏生物多样性,导致病虫在人造林中缺乏足够数量的生物天敌,抵御病虫入侵的能力较弱。同时单一性林业结构在发生病虫害问题时,病虫害蔓延速度较快,工作人员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 新时代完善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策

4.1 研发防治新技术,针对性解决病虫害

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研究人员加强研发防治新技术,不断优化改良既有工作方案,以此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发挥价值。新时期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多,新品种和变异病虫数量持续增加,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研发人员要结合新型病虫害特点,根据林业所属地域外部环境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方案,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根据林木种类和外部自然情况,深入分析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从而研发出可以保护林木的防治技术,引导防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同时政府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为技术研发提供充足的人才、技术及设备支持,保证技术具有有效性、科学性特征,有效发挥技术价值。

其次,林业部门要提高相关团队整体工作效率,打造综合业务能力较强的工作团队,而团队人员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存,实时了解新技术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定期对除虫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采用新技术推动防治工作,不断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4]。林业部门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系统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把握病虫害防治工作和新技术的重难点,灵活选用工作方式,满足林业发展需求。

最后,林业部门在选择防治技术时要注重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全过程工作思路,对运作方式进行精细划分。在防治工作中,林业人员要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避免农药对树木造成二次伤害。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科学防治有效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推动我国林业不断发展。

4.2 提高防治重视度,降低虫害经济损失

林业良性生产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产出,而林业病虫害是决定林业效益产出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人员要提高对林业生产和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现阶段,随着国内林业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林业病虫害种类和数量也呈现逐步上涨趋势,防治工作难度加大。林业病虫害对林业危害等级与火灾、地震等相近,但病虫害可能会潜藏在地下土壤等环境中,存在随时出现的可能性,并且根治难度较大。因此,林业部门要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将治理任务落实到各个层级,防治责任细分到个人,从而有效提高人员重视度。同时,林业部门可以定期组织防治人员培训,对防治人员宣传普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引导防治人员树立正确工作观念[5]。通过提高对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度,有利于加强防治人员对不同病虫害防治方法了解,使其可以灵活采取防治方法有效防治林业病虫害,从而保证林业生产良性运转,降低病虫害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持续提高林木质量。

4.3 构建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开展治理工作

由于我国林业面积较大,林木种类丰富,导致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大部分病虫害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特点,单一地依靠后期治理无法有效根除病虫害,因此对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意义重大。

首先,林业部门可以采用动态监测方式,实时掌握病虫害信息,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同时防治人员要及时观察林木生长状态,结合相关经验分析病虫害发生概率。

其次,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病虫害治理效果,因此林业部门要加强构建监测预警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先进性监测仪器,多样化开展监测工作,从而辅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人員判断病虫害发生区域的准确性,增强防治工作主动性。

最后,监测预警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先进性实时监测技术,可以对林业进行大范围监测,从而帮助防治人员及时发现病虫害,及时开展治理工作,有效避免病虫害扩散传播[6]。

4.4 营林应用混交林法,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

自然林树种多样性可以有效避免病虫害发生。因此,林业部门应以自然林为模仿对象,利用科学性营林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在造林过程中,要提前做好规划,保证树种选择、搭配的合理性,选用优质树种、营造混交林,从而保证人造林生态平衡,有效增强森林抵御病虫害能力。培育优质树种主要分为以下3点:第一,在树木种植前期选择合适苗圃,为树木幼苗营造良性生长环境,避免树木幼苗期病虫害发生。第二,要在种子成熟前对根部土地进行深翻,避免害虫滋生,合理选择土壤肥料,可以选用燃烧完成的森林废料作为土壤肥料。第三,要定期对苗圃进行清洁、消毒,保证苗圃干净。同时要及时处理林种周边杂草,增强树木幼苗对病虫害抗性。对已感染病虫害树木进行烧毁处理,最大化降低病虫害蔓延概率。林业植物种类较为单一、数量不足时,防治人员要注意保护树木正常生长,禁止人为砍伐。

目前,部分地区普遍存在林业结构单一化、森林生物多样性构建不全面、森林抗药性较弱的问题。林业部门在管理森林资源时要侧重提高森林资源层次性、丰富性,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合理增加森林内部物种,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效提高森林抵御能力和恢复能力,维系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混交林可以有效隔离林业病虫害,避免病虫害对林业造成大范围伤害。合理的造林技术不仅能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生概率,还可以优化森林结构,促使森林结构更具层次化、多元化,有利于树木高效生长[7]。林业部门可以采取混交林法进行人工造林,通过混交林增加树种多样性,促进人造林内部物种多样性发展,增强林区自身抗病能力;
还可利用不同昆虫之间的天敌关系,实现有效控制害虫数量的目标,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8]。

5 结束语

加强林业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林业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经济产出。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业治理作用显著。林业部门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研发防治新技术,构建监测预警机制,采用混交林法,通过多元化手段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实现林业健康长远发展目标,创造更多生态、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党晓伟.宁强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4):137-138.

[2] 陈丽华,孔慧,徐庆.浅析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8):125-126.

[3] 石岩.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举措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5):36-37.

[4] 张永全.海寨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21,23(23):178-180.

[5] 李雪,乔元宝,乔龙,等.浅析无公害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1):12-13.

[6] 赵佳佳,包文君,张春艳,等.做“森林医生”护林海苍翠[N].呼伦贝尔日报,2021 -10-25(003).

[7] 汤天庆,周成银.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91-92.

[8] 张少华.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定西地区的森林病虫害为例[J].种子科技,2021,39(10):104 -106.

责任编辑:黄艳飞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Forestry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New Era

Yang Yuan-yuan et al(Tume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Xintai City, Xintai, Shandong 271200)

Abstract High quality forest pest control can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refore, our government and forestry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work of forest pest control. Through expounding th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ry pests and diseases, comb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forestry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divid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stry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the new era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olutions, aiming to further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Key words New era; Forestry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作者簡介 杨媛媛(1982—),女,山东新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研究。*通信作者:曹玉翠,E-mail:675926924@qq.com。

收稿日期 2022-11-10

猜你喜欢防治工作林业病虫害新时代林业中病虫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现代农业研究(2016年11期)2017-01-10浅议宁夏吴忠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绿色画报(2016年7期)2016-12-26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分析中国绿色画报(2016年7期)2016-12-26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17期)2016-07-26

推荐访问:新时代 林业 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