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14篇(完整)

时间:2023-07-14 10:10:02 来源:网友投稿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确保镇劳动力务工就业有保障,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根据省州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战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14篇,供大家参考。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14篇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确保镇劳动力务工就业有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省州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罗府办发〔20**〕12号文件要求,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和提升就业质量,提前谋划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顺利实现20**年第一季度“开门红”。

二、工作时限

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三、保障范围及任务

1、保障范围: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

2、保障任务:支持和鼓励镇内企业(扶贫车间)春节期间有序生产,统筹镇内企业(扶贫车间)节后用工岗位,发布招工条件,确保各村(居)、社区有序组织700人以上劳动力实现镇内就业,为节后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作好用工保障。(详见附件1)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节后镇内企业(扶贫车间)用工保障,有序复工复产,顺利完成用工保障任务,成立节后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各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全体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人社中心,由**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业务由人社中心*****负责,其他社区人社人员配合做好日常工作的调度落实。

(二)强化信息摸排

1、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台账。由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依托驻村工作队员、网格员、村(社区)支两委人员等力量,在**月**日前更新劳动力基本信息、当前就业失业状况、外出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信息,各村必须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出现估计报送的情况。同时建立20**年无外出县外务工就业意愿劳动力台账。(详见附件2)

2、开展就业岗位收集。由镇人社中心负责,收集镇内企业、安置点扶贫车间岗位需求,建立镇内企业用工信息需求台账(详见附件3),由人社中心推送,村级(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动员和微信群、QQ群、工作群发布等方式,实现人岗匹配。

(三)政策扶持

1、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支持镇内企业和安置点扶贫车间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引导企业(扶贫车间)申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扶持认定扶贫企业(扶贫车间)补贴等,鼓励企业(扶贫车间)将部分岗前培训补贴支付给开展劳动力输送的相关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将前三个月以工代训补贴支付给就业者本人。

2、激发劳动力就业主动性。根据罗府办发〔20**〕12号文件安排,一是对偏远群众到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双劳动力家庭(父子、夫妻、兄弟等),协调现有保障性住房解决住宿问题。二是由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对在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劳动力,对在企业外自行租房居住且提供年度租房合同的,经核实后每人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资金由住建局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三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指导申报就业援助补贴,每人每月补贴400元,享受期限为6个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连续三个月工资收入低于157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20**年内参加农民全员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经培训合格,且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按月给予就业稳岗补贴,每人每月3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四是由镇社会事务办牵头,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对各村(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指导开展制定相应村规民约,鼓励享受农村、城乡低保未外出就业的有劳动力家庭,每户至少要有一人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经多次劝导,仍不愿意外出或到镇内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依照村规民约取消低保待遇。

(四)强化任务落实

由各村(居)、社区负责,严格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宣传动员,强化组织引导,做好信息摸排,明确专人对接,确保完成指标任务,实现镇内企业节后用工保障,为实现20**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五)强化责任考核

根据要求,此项工作列入镇级各村年终考核,请各村(居)、社区配合,按时完成任务。

一是从**月**日起至**月**日前,完成组织转移输出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指标任务的村(居)社区,县里按人均50元的标准定额兑现工作运行经费奖补,所需经费由县园区办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二是对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组织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200元的劳务服务费,经费用企业申报的岗前培训费支付;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开展一年以上跟踪服务的,县人社局指导申报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每人给予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补贴500元。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将作为各村年终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镇里将实行奖惩和追责调度。对完不成目标任务以及履职不到位的村(居)社区工作队长、两委干部,将按照县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五、工作要求

强化宣传发动。各村(居)社区要及时将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宣传到户到人,落实稳岗就业责任,同时要注重先进典型发掘,加大榜样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在家留守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就业内生动力。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2

一、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促进就业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就业工作会商制度,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形成报告和报表,动态掌握就业形势,研判居民就业、收入分配情况,并上报按时人社部、省人社厅和市局人社局,为上级领导部门精准决策依据。

(二)落实“保就业”相关政策。一是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强化风险应对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的通知》(皖人社密电〔20**〕2号)精神,制定《关于强化风险防范应对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农民工集中回流帮扶应急预案》、《失业人员帮扶预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案》、《处置欠薪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四个预案。二是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群体、重点地区,加强风险排查力度和强度,建立风险隐患清单、重点关注企业清单、重点群体实名制清单、重点地区区域清单等“四单”,并要积极落实相关服务政策,切实稳定就业,有效防止规模性裁员和群体性事件发生。三是降低创业者融资成本。截止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09。8万元,由财政按规定予以贴息(个人贷款全额贴息,小微企业贷款按人民银行发布基准利率50%贴息),占全市70%以上,切实解决了创业者融资和成本降低问题。

(三)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工作专班。由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建立全县强化风险应对做好保居民就业工作专班,下设保居民就业综合组、农民工集中回流应对工作组、规模性裁员应对处置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组、网上舆情应对组等专项小组,协同推进,切实防范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二是建立四项制度。建立保居民就业包保制度、24小时值守制度、大规模裁员报告制度、群体性事件报告制度,对因规模裁员和下岗失业引发群体性事件,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劳动监察支队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理,做到劳动者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权益有维护。三是兑现失业保险待遇517。11万元,分别为失业保险待遇219。55万元、稳岗补贴67。94万元、失业保险费返还229。62万元,全部做到应发尽发;共为219家企业减免缴纳失业保险费120。67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缴费负担。

(四)多渠道促进就业。一是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稳定提供160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累计吸纳225名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积极实施就业创业促进民生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40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目前在岗240人,超额完成60人;开发企业和机关使用单位青年就业见习岗位717个,目前吸纳见习332人。二是举办专项活动。积极组织举办“接您回家”、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退役士兵招聘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政策宣传月等专项活动,为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了全面、良好服务。成功举办灵璧县第三届创业大赛,营造了浓厚创业氛围。三是打造“2+N”招聘品牌。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2+N”系列招聘会,为劳动者选岗择业搭建平台。年初以来,共举办线上招聘会127场,组织线下招聘活动64场,发送手机短信120万条,微信推送招聘招聘信息和人员返岗防疫常识10次55万绿色作文网条,发布县内外500家/次企业就业岗位61530个。截止目前,已促成园区企业成功招聘新员工1300余人,有效缓解了缺工问题。四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大力推广使用“安徽阳光就业网上办事”系统,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注册利用,对于能从“外网”申请的项目全部从外网申请,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年轻劳动力,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即使在同等薪酬下,宁愿多出路费到外地打工。部分劳动力虽然在本县企业就业,但有自由散漫习惯,有事无事喜欢请假,不愿受企业制度约束,来去自由,一定程度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二是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部分企业工资待遇不高,吸引力不强。同时,部分企业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不规范,没有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缺乏留住员工的手段,这也是造成留不住、不长久的原因之一。

三、下步打算

一是宣传企业招工用工政策。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强化媒体、网络宣传的同时,深入企业开展招工用工政策宣讲,全面宣传解读新发展理念、当前经济形势、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等政策。

二是配强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加大购买服务力度,为受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配备“人社服务专员”,提供用工服务、社会保险、政策对接等服务,帮助企业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是开展“百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活动和“四进一促”活动,健全干部与企业点对点联系制度,组织干部通过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用工需求、政策落实情况、面临困难问题,提供对接服务。强化企业用工状况动态监测,对企业裁员情况实施分级监测,根据裁员人数建立重点关注企业清单。

四是推进援企稳岗政策落地。深化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领域“放管服”改革,引导企业申请享受惠企政策网上办、自助办,持续落实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缓和援企稳岗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20**年已按原比例享受失业保险费返还的企业,差额部分直接予以补发;对符合条件但尚未提交失业保险费返还申请的中小微企业免除申报确认程序,公示通过后直接返还企业。

五是提高园区人力资源技能水平。支持园区企业组织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及转岗转业培训,按规定给予企业培训补贴。鼓励企业利用线上平台实施技术理论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是开展园区困难企业帮扶。引导企业间建立“订单周转池”,稳定生产经营;鼓励困难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通过实行转岗培训、轮休降薪等措施,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指导确需裁员的企业制定人员安置方案,必要时派出专门工作组进驻指导,妥善处理劳动关系和社保关系接续,提供转移就业、转岗培训等专项服务。对裁减职工规模较大的,组织专场招聘会提供劳务对接服务。

七是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采取现场座谈、实地指导等方式,及时回应园区、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社保等方面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企业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3

为做好稳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28号)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规〔20**〕7号),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稳定就业岗位

(一)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多种渠道宣传援企稳岗政策,开通援企稳岗政策绿色通道,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帮扶资金,助力企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二)加强企业金融支持。通过走访调研、“双万双服”平台、建立融资需求库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积极撮合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对接交流渠道,提高对接针对性和成功率。积极宣传推广“线上银税互动”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为重点企业制定专门信贷计划,对遇到暂时困难但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积极组织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申报市融资租赁项目。

(三)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支持企业与职工就薪酬待遇、工时调整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保留劳动关系。指导裁员企业依法依规制定职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对20人以上批量退工减员企业实时预警、动态跟踪、主动服务,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对40人以上批量退工减员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

(四)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开展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着力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热度,促进各类承接载体资源互享、功能互补和融合互动,积极构建“2+X”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载体格局。

二、开发就业岗位

(五)围绕项目挖掘岗位。落实“支持高端制造创新20条”政策,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各类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专业服务,主动对接大项目好项目,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

(六)加强融资创造岗位。建立区级PPP项目储备库,在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七)培育新业态拓展岗位。落实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从事纯货物交易的自营平台、第三方平台和综合性平台给予政策支持。落实**市5G建设发展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落实《**区支持文化繁荣发展政策意见(试行)》,引导文旅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智慧旅游建设。

(八)挖掘内需充实岗位。落实《**区关于加快振兴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引导本区餐饮、家政、洗染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生活服务业态聚集发展,增强社区服务吸纳就业能力。推动家政服务业开展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和信用建设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宣传,及时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发挥家政、养老机构吸纳就业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发挥产业带动就业作用。积极开设社区照护、幼儿园托班等多种形式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大力推进旧楼区提升改造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三、促进多渠道就业

(九)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扩大企业吸纳就业补贴范围、加大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力度,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企业,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本区企业每招用1名**户籍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履行合同满6个月后继续履行合同的,按每人24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招用新吸纳“上楼容易养家难”农民和困难村劳动力、“4050”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随军家属等身份的,再给予1000元补贴。

(十)鼓励灵活就业。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延长至退休;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享受期满,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需赡养患重大疾病直系亲属或单亲家庭人员的,可以重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继续申请享受社保补贴;鼓励各街镇出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人员劳动用工、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研究,支持新业态发展。

(十一)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青年群体就业,扩大见习人员范围、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加大**区实训补贴落实力度;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扎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宣讲、专场招聘等。

(十二)加强就业托底安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服务型岗位,专门用于安置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岗位补助。开发公共服务类岗位,优先安置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对补贴期满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特殊困难人员,可再次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各街镇公益性岗位安置本区户籍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80%;区、镇街财政出资购买的后勤社会化保障等行业,安置本区户籍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0%。

四、支持创新创业

(十三)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绿色作文网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创新。在落实市级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补贴、创业房租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本区户籍人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其中半年内领取营业执照且经营稳定的,再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成功补贴。

(十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为在**区内创业的各类人员,提供最高30万元(重点创业群体可上浮至50万元)、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贷款。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0%(100人以上企业达到10%)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最长2年、规定利率50%的贴息贷款,其中,企业新招用人员中**户籍人员数量达到上述比例,额外给予规定利率50%贴息。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创业人群及国家级高新企业,可提供信用担保贷款。

(十五)支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发展,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积极落实“**市创业孵化基地”创建活动,对认定的**市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建设费补贴、孵化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对被评为国家级和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

(十六)组织开展创业大赛。鼓励引导创业者积极参加各级创业大赛,组织开展区级创业大赛,对创业大赛获奖选手和项目,优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房租补贴、孵化补贴等支持。

五、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十七)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大力落实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政策。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发挥企业培训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或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培训机构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要求,增设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工种,加速培育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十八)注重技能人才培养。以**区职业学校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考试、业务培训和校企实训。积极落实职业院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努力增加获得奖(助)学金优秀学生数量。

(十九)提高培训基地建设水平。加强区内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培训有效性、实用性,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对接。鼓励企业建立培训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帮助其利用自有设施设备开展职工培训及承担社会公共实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努力推动工作室由创建数量向创建质量升级,由培训型、技改型向研发型、效益型延伸,对创建成功的工作室给予工作经费支持。

六、做实公共就业服务

(二十)优化就失业登记服务。畅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登记渠道,实现失业登记常住地办理,完善失业登记动态退出机制。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制度,每月开展一次跟踪服务。

(二十一)打造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深入挖掘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岗位信息归集、发布机制。完善**人社网上求职招聘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职位信息发布、求职简历搜索,为求职人员提供简历上传、向意愿企业投递简历等服务,有效实现人岗网上“一对一”精准对接。每年举办一百场招聘会。

(二十二)做好企业用工输送。紧盯企业缺工情况,将促进本区劳动力就业和做好东西部劳务扶贫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企业用工。落实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院校向重点缺工企业一次性输送员工补贴政策。

(二十三)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用工环境,依法打击各类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对经认定的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对经认定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200万元经费资助。对本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介绍1名本区户籍人员实现1年及以上稳定就业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介补贴,对举办小型、大型招聘会的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职介补贴。

七、保障基本生活

(二十四)更好发挥失业保险作用。扩展申领渠道,实现失业保险金线上领取。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

(二十五)做好困难人员生活保障。对登记失业的本市低收入救助家庭人员,给予一次性2000元临时生活补助,实施期限截至20**年**月**日。对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救助家庭中的无业人员和毕业生首次就业的,自就业当月起1年内,核定家庭收入时每月扣减600元。将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按规定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对因遭遇突发事件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失业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八、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六)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政府稳就业主体责任,强化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将就业目标纳入街镇考核,凝聚稳就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就业任务落实到位。

(二十七)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做到各项补贴及时拨付到位,加强就业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二十八)做好形势研判。加强就业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开展全区企业失业动态监测,对超200人重点企业进行用工监测,全面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强化风险防范,制定《**区稳就业预防失业风险工作预案》,第一时间处置因规模性失业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防规模性失业。

(二十九)加强舆论引导。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和**市支持就业创业各项政策措施,选树就业创业优秀典型,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及时处置稳就业方面的重大舆情,全力稳定社会预期,形成有利于稳定就业的社会氛围。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4

**区人社局认真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就业和社会保险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稳岗就业工作。现将全年信息公开情况汇报如下:

20**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全区失业保险参保49990人,新增参保人数6087人,基金收入1609。25万元,支出5334。6万元,审核发放失业金1227。84万元。

落实“惠企招工宿六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借助各类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惠企招工宿六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面对面地宣传、解读惠企政策。20**年,共有109家企业申请惠企政策补贴,涉及职工数18318人,发放补贴资金160。42万元;为18家企业办理吸纳就业补贴18。9万元。

落实失业补助金政策,经过审核,全区共有2160名失业人员符合领取失业补助金条件,共发放失业补助金706。7万元。

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助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年,为全区2233名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办理了社保补贴,并及时兑付了补贴资金1229。99万元。

落实稳岗补贴政策,稳定企业岗位职工。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媒体,广泛宣传企业稳岗补贴政策。20**全年,共为1318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906。16万元,惠及职工3。17万人。

实施“普惠金融”行动,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简化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初审程序和一次性初创补贴的办理流程,为城乡创业者提供高效、快捷服务。20**年全年,已为创业人员办理各类创业补贴46人,补贴金额29。5万元;为创业者进行富民创业贷款资格审核共计118笔2895万元。

20**年组织举办千鸟园广场天天招聘、乡镇巡回招聘会、点对点招聘会等招聘活动合计40场。全区共有85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接受群众现场政策咨询20000多人次,散发宣传手册30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6700个,达成就业意向3600人。

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与**技师学院联合组织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就近就地对重点群体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对象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根据重点群体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技能培训课程。20**年先后在全区开展巡回培训,共开展创业培训1462人、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8172人。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

2、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年**月**日。对参保企业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返还政策和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的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均延长至20**年**月**日。20**年全市稳岗返还资金支出1500万元以上,力争达到3000万元。对大中小微企业分类实施阶段性减、免、缓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政策,帮助企业更好的抗击疫情,渡过难关。

3、继续深入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展翅行动”,进一步细化简化申领条件和范围要求,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职工培训,20**年享受技能提升补贴的职工人数较去年增长20%以上,达到1000人。

二、工作措施

(一)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1、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2、完善目标责任制,将促进就业工作纳入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制定印发《20**年就业创业工作要点》,分解下达全市就业创业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按月调度、定期通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推动就业政策落地见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工作调度和典型引路。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政策,完善具体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政策业务的宣传工作。

4、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防控和就业工作,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企业复产复工用工保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推行线上求职招聘、职业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

5、加大加快稳岗返还的力度与速度,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1)打好“降、减、免、返、补”政策组合拳,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和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依法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20**年**月至**月,免征中小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月至**月,减半征收各类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各类社会组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进一步加大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提升补贴工作力度,细化简化专业技术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申领补贴的条件和范围要求,推动该项工作纵深开展,激发企业职工学习技能、提升职能的热情和动力。

(2)精准帮扶,主动作为。重点关注受贸易摩擦影响、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企业,主动联系企业调研了解情况,摸清企业需求和面临的实际困难,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确保其方便快捷的享受有关政策。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做到政策支持力度不减,适当放宽享受条件,充分发挥稳岗返还的作用。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创业的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创业补助;对符合招用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条件的企业发放就业安置补助;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

(3)全面推进经办服务网上办理。继续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经办服务,充分借助信息手段,强化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规范并优化企业申请、审核审批、公示公告、资金拨付流程。加强失业保险动态监测,时刻关注监测企业参保缴费和职工变化情况,为经办服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只要在年内申报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都应受理。疫情期间,社会保险推行“不见面”服务,允许参保企业和个人延期办理业务。

(4)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介,广泛深入宣传解读社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和社会各界对援企稳岗政策的知晓度、认知度。要全面推开精准告知工作,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对政策的应知尽享。充分利用参保企业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时机,一对一当面告知,确保企业知晓政策;在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渠道企业申报端,通过信息弹窗、链接引导等方式,促进企业积极申报;对符合条件企业,通过短信、微信等多种推送形式讲清政策,采取网上办公、联合办公、现场办公等方式,为企业申报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对符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申领条件10人以上的企业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政策水平、服务意识和执行能力,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政策落实保障有力。

(5)做好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和运行情况,加强情况预判和适时调控,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可持续。严格执行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社保基金财会制度,认真梳理风险点,全面推动党风廉政、资金监管、监督检查等责任制度落实。

6、开展“最美基层就业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为切实提高基层就业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重点围绕“城镇新增就业10000人”民生实事等工作推进情况,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工作者,并做好推荐上报工作。

(二)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7、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激励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就业,引导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基层就业,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持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确保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比不降低。

8、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招聘活动(在疫情期间暂停线下活动),重点办好产业集聚区、汝绣产业园区、汝瓷小镇等市内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百日攻坚行动、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招聘服务活动。依托“爱汝州新媒体”“汝州百事”微信公众号、“58同镇”站长朋友圈,“58本地版”APP等社会服务机构积极提供高校毕业生智能化精准就业服务,打造全天候、宽领域、高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岗位对接平台。

9、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突出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高校实名制管理服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做好20**届“六类”困难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实名登记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申领发放工作。积极做好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残疾毕业生、贫困户家庭以及毕业半年以上仍未就业毕业生排查工作,建立花名册,列出时间表,制定推进措施,针对性做好就业帮扶。

(三)加大创业带动就业力度

0、继续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和创业服务“四个体系”建设,支持更多人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和改善企业培训,提高创业培训实效。返乡下乡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1500人次。

1、加大创业奖补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00万元。扶持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物流、汝瓷、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大众创业项目。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创新创业,返乡入乡创业帮助他们通过创业就业实现自身价值。(责任单位:小贷中心)

2、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完善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基地功能。组织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和新型孵化平台申请创建省级或国家级示范基地。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新型孵化平台每孵化一户企业运营1年并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孵化成果补贴。

3、举办返乡创业网络大赛。响应省厅以“战疫情返创助力,搏e赛豫谋振兴”为主题的返乡创业网络大赛,对我市优质返乡下乡创业项目进行辅导培训,推动其在省级大赛中获奖,进而纳入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项目库,并最终获得投资支持。

(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4、全面落实新增就业实名制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夯实新增就业实名制工作。落实城镇新就业实名登记人员信息采集补助政策落实见效。

5、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做好失业登记工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实现“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全覆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建立岗位信息归集发布制度,健全公共招聘信息发布平台。整合优化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0+N”专项活动,确保月月有招聘、处处有服务。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整体效能。完成25个乡镇(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促进就业的基层、基础工作。

6、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在产业集聚区布局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

7、健全就业统计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等对就业的影响,强化专项监测,做好就业统计工作。做好就业形势分析与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五)切实抓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

8、健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强化分类帮扶、精准帮扶,加强和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完善和落实公益性岗位人员政策期满退出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帮扶,对大龄、长期失业人员进行托底安置,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9、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农村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工作。

0、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一是动态保持数据精准,依托乡镇社保所和村级劳动保障协办员,进一步掌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底数。二是稳定就业防止返贫。持续通过“六个一批”途径提高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就业程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落实好“七个优先”政策,开展贫困劳动力“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确保在3月底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三是开展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一年内完成全市贫困村村支书或村主任创业培训。四是开发扶贫公益岗位,针对摸排出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群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五是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找准症结,逐一突破,全力解决就业创业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出现的“不到边”“不到位”现象,确保政策持续发力。

三、时间节点

城镇新增就业10000人是全年的目标任务,在工作安排上按月推进,确保任务完成与时间同步,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稳定就业行动计划专班。二是加强协调配合,围绕目标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目标考核。围绕省厅明确的目标任务,认真做好量化分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将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安排专人开展专项考核评比,并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对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强化政策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渠道,加大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政策知晓度;大力宣传自主就业、成功创业的典型事例,通过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6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确保镇劳动力务工就业有保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省州县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罗府办发〔20**〕12号文件要求,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和提升就业质量,提前谋划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岗就业工作,顺利实现20**年第一季度“开门红”。

二、工作时限

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三、保障范围及任务

1、保障范围: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

2、保障任务:支持和鼓励镇内企业(扶贫车间)春节期间有序生产,统筹镇内企业(扶贫车间)节后用工岗位,发布招工条件,确保各村(居)、社区有序组织700人以上劳动力实现镇内就业,为节后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作好用工保障。(详见附件1)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确保节后镇内企业(扶贫车间)用工保障,有序复工复产,顺利完成用工保障任务,成立节后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各村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全体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人社中心,由**x任办公室主任。具体业务由人社中心*****负责,其他社区人社人员配合做好日常工作的调度落实。

(二)强化信息摸排

1、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台账。由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依托驻村工作队员、网格员、村(社区)支两委人员等力量,在**月**日前更新劳动力基本信息、当前就业失业状况、外出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信息,各村必须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性,不能出现估计报送的情况。同时建立20**年无外出县外务工就业意愿劳动力台账。(详见附件2)

2、开展就业岗位收集。由镇人社中心负责,收集镇内企业、安置点扶贫车间岗位需求,建立镇内企业用工信息需求台账(详见附件3),由人社中心推送,村级(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动员和微信群、QQ群、工作群发布等方式,实现人岗匹配。

(三)政策扶持

1、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支持镇内企业和安置点扶贫车间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引导企业(扶贫车间)申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扶持认定扶贫企业(扶贫车间)补贴等,鼓励企业(扶贫车间)将部分岗前培训补贴支付给开展劳动力输送的相关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将前三个月以工代训补贴支付给就业者本人。

2、激发劳动力就业主动性。根据罗府办发〔20**〕12号文件安排,一是对偏远群众到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双劳动力家庭(父子、夫妻、兄弟等),协调现有保障性住房解决住宿问题。二是由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对在边阳工业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劳动力,对在企业外自行租房居住且提供年度租房合同的,经核实后每人给予一次性补贴500元,资金由住建局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三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指导申报就业援助补贴,每人每月补贴400元,享受期限为6个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连续三个月工资收入低于157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临时生活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在20**年内参加农民全员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经培训合格,且在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就业的,按月给予就业稳岗补贴,每人每月3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四是由镇社会事务办牵头,各村(居)、社区具体负责,对各村(居)、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指导开展制定相应村规民约,鼓励享受农村、城乡低保未外出就业的有劳动力家庭,每户至少要有一人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经多次劝导,仍不愿意外出或到镇内企业(扶贫车间)就业的,依照村规民约取消低保待遇。

(四)强化任务落实

由各村(居)、社区负责,严格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宣传动员,强化组织引导,做好信息摸排,明确专人对接,确保完成指标任务,实现镇内企业节后用工保障,为实现20**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基础。

(五)强化责任考核

根据要求,此项工作列入镇级各村年终考核,请各村(居)、社区配合,按时完成任务。

一是从**月**日起至**月**日前,完成组织转移输出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就业指标任务的村(居)社区,县里按人均50元的标准定额兑现工作运行经费奖补,所需经费由县园区办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保障。二是对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组织劳动力到园区企业(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每人200元的劳务服务费,经费用企业申报的岗前培训费支付;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开展一年以上跟踪服务的,县人社局指导申报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每人给予村级劳务公司(合作社)补贴500元。此项工作完成情况,将作为各村年终评先争优的依据之一,镇里将实行奖惩和追责调度。对完不成目标任务以及履职不到位的村(居)社区工作队长、两委干部,将按照县里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

五、工作要求

强化宣传发动。各村(居)社区要及时将就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宣传到户到人,落实稳岗就业责任,同时要注重先进典型发掘,加大榜样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在家留守农村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就业内生动力。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7

**月**日至**日,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在常委会**x副主任带领下,采取听取市人社局、市发改委等13个市级部门汇报,与**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座谈,到**六建集团、高科建材等8个有关用工企业实地查看的方式对我市稳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总的来看,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围绕“止滑促升、决战收官”主题主线,以保市场主体、发展市场主体作为稳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出台“26+13条”稳就业政策,持续强化“减、免、缓、降、返”等援企稳岗措施,高度重视重点人群就业,不断提高技能培训力度,使全市稳就业工作在全省保持在第一方阵,尤其是在保市场主体方面总结的“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减负让利典型经验做法”受到了国务院的通报表扬。截至**月**日,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1883户,同比增长14。05%,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34109户;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3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1%;城镇登记失业率3。58%,低于全省和全年控制目标0。72个百分点;劳动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全市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22万人、28万人;帮助1。65万名应届大学生顺利就业,帮助30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帮助60。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人数达到25。3万人,225家涉贫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791人,农村公益岗位兜底安置贫困人员10554人。

虽然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稳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和有就业意愿群众的点赞,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面临的形势仍旧复杂严峻,仍存在就业总量压力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市一、二、三产业受疫情影响,致使不能提供更多充足的就业岗位。如:全市工业企业用工人数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特别是一些高精端人才用工还不到50%;第三产业中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旅游、娱乐等季节性较强的行业出现“关门招租歇业”;劳动力向外输出人数同比减少且有“回流”现象。二是援企稳岗政策宣传不到位,税务部门反映申报享受税务优惠政策的企业少,其他部门反映需要申报的企业多,致使部分企业对国家发放的“红利”未能达到应知尽享。如,**华星电子集团对相关政策理解不透彻,因企业拖欠失业保险导致未能享受到困难企业稳岗返还补贴政策。三是由于我市“数字人社”服务平台未建立,再加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就业信息不匹配,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农村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动态监测不够,就业情况掌握不及时。四是全省仅有我市一家没有统一的人力资源大厦,人社业务在城区东、西、南、北4个方向不同的地点办理,既不便于办事群众,也不利于经办服务统一规范。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全市稳就业工作。一是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编制“十四五”人社专项规划抓好明年就业工作中,从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提供支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高度出发,在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城乡居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同时,坚持把稳就业工作贯穿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全过程,坚持把稳就业工作贯穿于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稳就业工作贯穿于严格执行“十四五”规划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百企进咸兴业”招商引资确定产业项目过程中要尤为重视本地劳动力的使用安排,从而把就业系在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主体等实实在在的项目上,把稳就业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共同努力把稳就业工作做实做好做优,确保全市稳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路向“阳”。二是要切实发挥全市稳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及9个稳就业工作专班牵头抓总的统筹作用,围绕政策制定执行、资金投入保障、突发事件处置等重点,加强协调、督促落实和正向激励,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应用尽用、落实落细。三是市人社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大对上联系和对下指导,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既要把中央和省、市委的政策落实好,也要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跟进调整政策措施,在提高各项就业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实效性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和考核问效,确保稳就业各项政策行之有效。四是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市2020年稳就业政策措施》规定要求,严格落实各类阶段性、针对性、普惠性政策,在用足用活政策的同时,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对疫情防控期间作出贡献的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和主动吸纳就业企业的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返还比例,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二、要尽快实现对就业失业的动态监测。一是要通过加快建设“数字人社”服务平台来强化就业信息收集,做到像新冠肺炎疫情监控平台、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一样对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县区的就业和失业情况实行精准的动态监测,并积极推进全市就业数据平台与税务、公安、教育、卫健、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通道,实现信息共享共用。二是要科学把握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局势的影响,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功能,完善防范失业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建立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关注舆情动态变化,有效应对风险隐患。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我市人力资源产业协会,尽快形成市场自律机制,促进政府、协会、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实现充分就业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保障。

三、要着力增强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快市级人力资源大厦项目的立项和建设,积极打造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少费时、少花钱,人社业务“一门、一网、一次”办理和“不见面审批”的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在落实好中省已明确的各类惠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专项基金,扩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等方式方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三是要把支持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实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安置更多农民工、贫困劳动力参与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继续加大对城镇困难家庭中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运用好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就业技能培训。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月**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讲话精神,完善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二是要严格按照《**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20**年)》要求,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健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支持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政策扶持来提升职工整体的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达到缓解就业突出结构性矛盾,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的目的。三是要积极对接省上政策资金,用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域内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基础作用,按照岗前、在岗和转岗分类分层给予补贴,支持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加大以工代训力度,为各类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四是要结合市场需求,面向城乡各类有就业需求和培训意愿的劳动者,采取就近就地培训的方式,在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就业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提升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五、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力度,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强化“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督促用工单位依法落实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保障、社会保险缴纳等政策,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和新生代新业态农民工权益维护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突出抓好“治欠保支”,全面落实欠薪零容忍制度,在春节前开展一次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杜绝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或极端性事件发生。三是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的“**模式”,持续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调裁衔接、裁审衔接,推动“速审速裁”,及时纠正拖欠劳动者报酬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中、省、市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和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引导广大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选树一批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发掘一批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依法用工、促进就业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重视支持就业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社会氛围。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8

**过后,开发区组织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部署,坚决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工作首位,加快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园区现有用人单位近千家,各类就业人员接5万余人,新增就业人数约在2000人左右,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一是组织人员深入园区各类企业摸排复工复产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将企业用工缺工信息报送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同**市公共招聘网,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市20****季网络招聘会,为缺工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服务;二是主动对接**城市网、皖西招聘网,牵头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疫’见真情”开发区网络公益招聘会,为开发区50余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网络招聘平台,共提供招聘岗位近2000个,浏览次数接近12万;三是组织人社、经贸、村居委等部门对疫情期间复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针对疫情期间务工者外出务工难等实际困难,把企业缺工信息收集印制成册,制成单页,发出“致开发区居民的一封信”及园区企业招聘表1200张,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集中管控的时机,向区内村、社区居民发放,鼓励务工者居家就近就业,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特殊时期用工缺工的实际困难,及时缓解了疫情期间就业压力,稳定了就业群体的情绪。

2、用好政策,助推企业稳岗。一是积极配合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及时将省市有关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有关政策向园区企业宣传解读到位,印制文件政策手册发放到企业,引导企业对照标准积极组织申请各类减免和补贴。二是帮助园区参加社保的所有中小微企业按照规定兑现了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且的企业和对受疫情影响但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及时跟踪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和援企稳岗补贴的发放。三是我们举办了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支付条例》培训班,组织园区50多家施工单位近20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使施工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意识明显增强。

3、多管齐下,千方百计稳就业。一是我们与**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联合召开校企对接会,围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新途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在开发区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目前市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及中高职院校,与园区20余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关系。二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水平。我们出台《开发区技能提升行动进社区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稳就业惠民生帮企业促发展”,引导和鼓励开发区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辖区有培训需求的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帮助更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已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劳动者240余人。三是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根据企业需求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劳动技能水平,在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园区有30多家企业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员工总人数3000多人。

4、摸清底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6月份,我们按市里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开发区范围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短短10多天时间,我们队辖区8各村、4个社区18-60周岁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收集整理了近2万个详细数据上报,夯实了就业基础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员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系统摸排,争取取得详尽数据,把稳就业工作推向深入,保障各类实体经济用人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民营小微企业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红利。疫情导致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但由于我区一些企业参保情况不符合享受条件,因此就不能享受相关的政策红利。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受今年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普工需求减少、技工短缺、高校毕业生供求不匹配等问题凸显。三是开发新就业岗位难度加大。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发区新建成项目不多,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就业文件精神,聚焦防风险、稳就业、保岗位,全力以赴,主动作为,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一是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二是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和稳就业若干政策,继续落实社保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稳定岗位。三是强力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以培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模式,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四是切实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加强就业失业形势预警分析,密切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持续关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园区就业形势向好发展趋势。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9

一、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20**年我市实名制新增就业5。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0398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27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多举措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一是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了2600名就业困难人员。二是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帮扶。市各级人社部门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援助,通过短信电话、宣传单页、短视频、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就业困难人员宣传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20**年1月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联合残联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招聘活动、走访慰问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27人。三是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每人每月给予350元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为每人每月450元)和100元职工医疗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补贴年龄为准)。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485。125万元。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摸底排查和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年龄、家庭等因素,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发了2293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了90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32。43万元、岗位补贴92。23万元。

(二)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一是立体化开展“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宣传。汇总各县市区、开发区“补贴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在**省公共招聘网、市人社局网站、**人才网页、“今日**”、全市主要公交线路57个公交站台等平台广泛宣传“**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稳岗留工”专栏浏览量14。8万人次,向全市283万名劳动年龄段人员(含26万名返乡人员)推送我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链接。二是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打好就业脱贫攻坚战,今年1-3月,全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5场(其中线上招聘153场、线下现场招聘302场),累计组织8546家次企业提供18。58万个次招聘岗位,参加招聘113。55万人次(其中线上招聘累计浏览量206。35万人次),累计收到简历5万余份。

(三)认定20**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根据《关于做好**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认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开展20**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评审认定工作,经选手演示汇报、现场实地查验、评审组合议打分和公示,最终认定了2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目前我市共有5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中心指导推荐其中3家参与申报省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四)多维度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宣传

为落实市委《中央巡视组巡视**省反馈意见**市整改方案》和省人社厅《关于印发中央巡视组巡视我省反馈有关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就业失业服务科积极梳理政策,通过印制宣传单页、拍摄短视频、走进县区宣讲、指导县区定向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政策宣传,提高相关就业政策群众知晓度。

(五)常态化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保障工作

持续做好**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精准开展就业帮扶,我市共有建档立卡退捕渔民4259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有2984人。经帮扶摸排,2984人中有527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有就业意愿的2457人中,渔业产业安置309人、务农106人、企业或单位吸纳711人、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41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750人、其他形式就业163人。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0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同类院校多、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使我院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20**年,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领导下,工商管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商管理学院2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工商管理学院20**届毕业生总计19个班级,涉及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合计814人,目前升学159人,就业655人,达到年终就业率100%,签约率80。47%。

二、做好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保障,构建就业服务三级体系

成立以党总支书记和分院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条以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毕业生、就业信息员、用人单位等多向联系的链条,构建“捆绑式”就业指导服务责任体系。在学生进入实习前,安排实习动员大会及上岗前就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实习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抓住一切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适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毕业生思想稳定工作,使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念。

(二)抓责任落实,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

抓好责任制落实有利于推动就业工作,需要坚持和完善。开学初,和毕业班班主任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专任教师从专业方向、课程改革、职业技能入手,推进就业;实习指导教师从指导学生实习、育人入手,推进就业,积极营造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分院还将就业工作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对于不重视就业工作、不主动支持配合,甚至影响就业工作的老师,实行评优奖励一票否决。

(三)抓核心技能,积极提高学生竞争能力

分院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面向自己所学专业岗位群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实践,在知识结构方面,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基础,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实行“多证制”,即学生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又取得与

专业相关的多项技术等级证书、上岗证书或其他非专业的技能操作证书。

(四)抓创业教育,以创业工作带动就业工作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创业教育”已被作为一个教育理念提出。分院依托学院各级部门的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创业教育,除依托课堂进行知识灌输,更通过各种形式如专题讲座、创业计划大赛、SYB创业培训、电子商务跨境培训等活动,使学生在校学习到相关的创业知识,侧重于培养其创造力、事业心、素质培养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业才能。

(五)抓载体推动,引导学生正确就业择业

1、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分院积极广泛拓展新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搭建平台。结合无锡地区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和分院专业特点,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新开辟了包括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使之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并积极与其合作开展学徒制订单班等。20**年,定期走访校外实习就业基地33次,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充分利用实习就业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2、依托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就业推荐

分院通过班主任、就业联络员、QQ群等多种途径畅通毕业生招聘信息发布渠道,主动深入到用人单位去采集信息和走访调研,与用人单位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20**年度,总计组织开展16场次校园招聘会,邀请用人单位74家,为毕业生提供1314个工作岗位,录用学生469人。同时,在了解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就业愿望、个人特长、性格爱好等基础上,努力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3、依托就业服务指导活动,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直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工作中,分院积极做好就业月报表、职业大讲堂、创业大讲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双班主任制”,为每班配备校方及企方两位班主任,对学生就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和指导;待学生进入大三,经常性地和学生开展谈话,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对个别就业观念不正确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20**年度,工商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开展15场次就创指导讲座和33场次就业主题班会,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三、就业工作特色创新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

建立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招生就是招工,毕业就能就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前移。

2、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通过“善沟通”培养体系,构建职场校园文化,精心打造“准职业人”,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20**年,工商管理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完成就业既定目标:20**届毕业生814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100%,协议率80。47%。

2、组织毕业生技能培训:通过精心组织与宣传,95名同学报名参加“20**年大学生SYB培训”,43名同学报名参加“创办你的网店创业培训”,61名同学报名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

3、各类竞赛成绩显著:20**年度,合计38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就业比赛奖项,在学院第七届简历大赛中3名同学获得优秀选手奖;学院第七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1名同学获得优秀奖;学院第十一届创业设计大赛中,2个团队获得二等奖,1个团队获得三等奖,等3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另有1个学生团队获得20**年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省一等奖,全国比赛三等奖。

4、积极引导学生创业:工商管理学院目前有6个团队在学院创业园实现实体创业。

5、注重理论知识研究:20**年,分院多名老师积极申报了与就业指导及人才培养相关课题6项,其中2项院级课题结题、4项市厅级课题在研;另多名老师参与了就业方向论文的发表总计9篇。

五、20**年工作展望

20**年,工商管理学院将有854名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点。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在学院的领导下,总结已取得的经验,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争取在下一年就业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1

一、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20**年我市实名制新增就业5。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0398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27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多举措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一是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或边缘家庭的失地失林人员、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及时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了2600名就业困难人员。二是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帮扶。市各级人社部门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个性化援助,通过短信电话、宣传单页、短视频、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积极向就业困难人员宣传就业帮扶政策,组织参加职业培训、推荐企业吸纳、帮助灵活就业、扶持自主创业等方式,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20**年1月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联合残联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招聘活动、走访慰问就业困难人员。截至目前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127人。三是对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每人每月给予350元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为每人每月450元)和100元职工医疗保险补贴。补贴期限除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含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补贴年龄为准)。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485。125万元。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加强困难灵活就业人员的摸底排查和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年龄、家庭等因素,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发了2293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了90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32。43万元、岗位补贴92。23万元。

(二)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一是立体化开展“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岗位信息”宣传。汇总各县市区、开发区“补贴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在**省公共招聘网、市人社局网站、**人才网页、“今日**”、全市主要公交线路57个公交站台等平台广泛宣传“**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稳岗留工”专栏浏览量14。8万人次,向全市283万名劳动年龄段人员(含26万名返乡人员)推送我市“稳岗留工政策和招聘信息”链接。二是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打好就业脱贫攻坚战,今年1-3月,全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55场(其中线上招聘153场、线下现场招聘302场),累计组织8546家次企业提供18。58万个次招聘岗位,参加招聘113。55万人次(其中线上招聘累计浏览量206。35万人次),累计收到简历5万余份。

(三)认定20**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根据《关于做好**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认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市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开展20**年度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评审认定工作,经选手演示汇报、现场实地查验、评审组合议打分和公示,最终认定了2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目前我市共有5家市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中心指导推荐其中3家参与申报省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

(四)多维度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宣传

为落实市委《中央巡视组巡视**省反馈意见**市整改方案》和省人社厅《关于印发中央巡视组巡视我省反馈有关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就业失业服务科积极梳理政策,通过印制宣传单页、拍摄短视频、走进县区宣讲、指导县区定向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政策宣传,提高相关就业政策群众知晓度。

(五)常态化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保障工作

持续做好**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精准开展就业帮扶,我市共有建档立卡退捕渔民4259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有2984人。经帮扶摸排,2984人中有527人退出劳动力市场,有就业意愿的2457人中,渔业产业安置309人、务农106人、企业或单位吸纳711人、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41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750人、其他形式就业163人。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2

为做好稳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28号)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规〔20**〕7号),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稳定就业岗位

(一)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多种渠道宣传援企稳岗政策,开通援企稳岗政策绿色通道,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帮扶资金,助力企业发展,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二)加强企业金融支持。通过走访调研、“双万双服”平台、建立融资需求库等形式,及时掌握企业融资需求情况。积极撮合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对接交流渠道,提高对接针对性和成功率。积极宣传推广“线上银税互动”等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为重点企业制定专门信贷计划,对遇到暂时困难但符合授信条件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积极组织有融资需求的企业申报市融资租赁项目。

(三)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支持企业与职工就薪酬待遇、工时调整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保留劳动关系。指导裁员企业依法依规制定职工安置方案,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对20人以上批量退工减员企业实时预警、动态跟踪、主动服务,严防规模性失业风险;对40人以上批量退工减员企业提供技能培训、专场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

(四)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开展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着力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热度,促进各类承接载体资源互享、功能互补和融合互动,积极构建“2+X”的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载体格局。

二、开发就业岗位

(五)围绕项目挖掘岗位。落实“支持高端制造创新20条”政策,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各类主题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专业服务,主动对接大项目好项目,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

(六)加强融资创造岗位。建立区级PPP项目储备库,在文化旅游、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七)培育新业态拓展岗位。落实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从事纯货物交易的自营平台、第三方平台和综合性平台给予政策支持。落实**市5G建设发展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落实《**区支持文化繁荣发展政策意见(试行)》,引导文旅企业开展品牌创建、智慧旅游建设。

(八)挖掘内需充实岗位。落实《**区关于加快振兴现代服务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引导本区餐饮、家政、洗染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生活服务业态聚集发展,增强社区服务吸纳就业能力。推动家政服务业开展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和信用建设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养老机构优惠政策宣传,及时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发挥家政、养老机构吸纳就业作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发挥产业带动就业作用。积极开设社区照护、幼儿园托班等多种形式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大力推进旧楼区提升改造和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三、促进多渠道就业

(九)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扩大企业吸纳就业补贴范围、加大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力度,对符合有关条件的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企业,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本区企业每招用1名**户籍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履行合同满6个月后继续履行合同的,按每人24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招用新吸纳“上楼容易养家难”农民和困难村劳动力、“4050”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随军家属等身份的,再给予1000元补贴。

(十)鼓励灵活就业。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延长至退休;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享受期满,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且需赡养患重大疾病直系亲属或单亲家庭人员的,可以重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继续申请享受社保补贴;鼓励各街镇出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人员劳动用工、就业服务、权益保障研究,支持新业态发展。

(十一)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促进青年群体就业,扩大见习人员范围、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加大**区实训补贴落实力度;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村级就业和社会保障协管员。扎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宣讲、专场招聘等。

(十二)加强就业托底安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服务型岗位,专门用于安置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企业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和岗位补助。开发公共服务类岗位,优先安置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给予用人单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补贴期限可延长至退休。对补贴期满仍然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实现就业的特殊困难人员,可再次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各街镇公益性岗位安置本区户籍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80%;区、镇街财政出资购买的后勤社会化保障等行业,安置本区户籍人员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0%。

四、支持创新创业

(十三)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绿色作文网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创新。在落实市级创业培训补贴、创业补贴、创业房租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本区户籍人员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一次性5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其中半年内领取营业执照且经营稳定的,再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成功补贴。

(十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为在**区内创业的各类人员,提供最高30万元(重点创业群体可上浮至50万元)、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贷款。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0%(100人以上企业达到10%)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最长2年、规定利率50%的贴息贷款,其中,企业新招用人员中**户籍人员数量达到上述比例,额外给予规定利率50%贴息。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创业人群及国家级高新企业,可提供信用担保贷款。

(十五)支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加快“双创”平台建设,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发展,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积极落实“**市创业孵化基地”创建活动,对认定的**市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建设费补贴、孵化补贴、带动就业补贴。对被评为国家级和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

(十六)组织开展创业大赛。鼓励引导创业者积极参加各级创业大赛,组织开展区级创业大赛,对创业大赛获奖选手和项目,优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房租补贴、孵化补贴等支持。

五、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十七)加大技能培训力度。鼓励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大力落实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政策。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发挥企业培训主阵地作用,大力开展职工技能提升或转岗转业培训。鼓励培训机构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要求,增设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工种,加速培育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十八)注重技能人才培养。以**区职业学校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考试、业务培训和校企实训。积极落实职业院校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努力增加获得奖(助)学金优秀学生数量。

(十九)提高培训基地建设水平。加强区内培训基地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培训有效性、实用性,促进培训与就业紧密对接。鼓励企业建立培训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帮助其利用自有设施设备开展职工培训及承担社会公共实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努力推动工作室由创建数量向创建质量升级,由培训型、技改型向研发型、效益型延伸,对创建成功的工作室给予工作经费支持。

六、做实公共就业服务

(二十)优化就失业登记服务。畅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登记渠道,实现失业登记常住地办理,完善失业登记动态退出机制。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和分级分类服务制度,每月开展一次跟踪服务。

(二十一)打造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深入挖掘就业岗位,落实就业岗位信息归集、发布机制。完善**人社网上求职招聘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职位信息发布、求职简历搜索,为求职人员提供简历上传、向意愿企业投递简历等服务,有效实现人岗网上“一对一”精准对接。每年举办一百场招聘会。

(二十二)做好企业用工输送。紧盯企业缺工情况,将促进本区劳动力就业和做好东西部劳务扶贫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企业用工。落实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院校向重点缺工企业一次性输送员工补贴政策。

(二十三)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用工环境,依法打击各类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对经认定的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100万元经费资助;对经认定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给予200万元经费资助。对本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每介绍1名本区户籍人员实现1年及以上稳定就业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职介补贴,对举办小型、大型招聘会的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职介补贴。

七、保障基本生活

(二十四)更好发挥失业保险作用。扩展申领渠道,实现失业保险金线上领取。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

(二十五)做好困难人员生活保障。对登记失业的本市低收入救助家庭人员,给予一次性2000元临时生活补助,实施期限截至20**年**月**日。对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救助家庭中的无业人员和毕业生首次就业的,自就业当月起1年内,核定家庭收入时每月扣减600元。将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按规定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对因遭遇突发事件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失业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八、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六)落实主体责任。落实政府稳就业主体责任,强化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将就业目标纳入街镇考核,凝聚稳就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就业任务落实到位。

(二十七)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做到各项补贴及时拨付到位,加强就业资金监管,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二十八)做好形势研判。加强就业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开展全区企业失业动态监测,对超200人重点企业进行用工监测,全面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强化风险防范,制定《**区稳就业预防失业风险工作预案》,第一时间处置因规模性失业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防规模性失业。

(二十九)加强舆论引导。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新闻素材和新闻线索,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决策部署和**市支持就业创业各项政策措施,选树就业创业优秀典型,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及时处置稳就业方面的重大舆情,全力稳定社会预期,形成有利于稳定就业的社会氛围。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3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同类院校多、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使我院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20**年,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领导下,工商管理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商管理学院20**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工商管理学院20**届毕业生总计19个班级,涉及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合计814人,目前升学159人,就业655人,达到年终就业率100%,签约率80。47%。

二、做好就业工作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保障,构建就业服务三级体系

成立以党总支书记和分院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条以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毕业生、就业信息员、用人单位等多向联系的链条,构建“捆绑式”就业指导服务责任体系。在学生进入实习前,安排实习动员大会及上岗前就业指导,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实习过程中,辅导员、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抓住一切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适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毕业生思想稳定工作,使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念。

(二)抓责任落实,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

抓好责任制落实有利于推动就业工作,需要坚持和完善。开学初,和毕业班班主任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专任教师从专业方向、课程改革、职业技能入手,推进就业;实习指导教师从指导学生实习、育人入手,推进就业,积极营造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分院还将就业工作考核与年度考核挂钩,对于不重视就业工作、不主动支持配合,甚至影响就业工作的老师,实行评优奖励一票否决。

(三)抓核心技能,积极提高学生竞争能力

分院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指导学生面向自己所学专业岗位群有的放矢地学习和实践,在知识结构方面,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基础,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基础上,强化技能训练,实行“多证制”,即学生毕业时既取得毕业证书,又取得与

专业相关的多项技术等级证书、上岗证书或其他非专业的技能操作证书。

(四)抓创业教育,以创业工作带动就业工作

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创业教育”已被作为一个教育理念提出。分院依托学院各级部门的资源优势,稳步推进创业教育,除依托课堂进行知识灌输,更通过各种形式如专题讲座、创业计划大赛、SYB创业培训、电子商务跨境培训等活动,使学生在校学习到相关的创业知识,侧重于培养其创造力、事业心、素质培养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业才能。

(五)抓载体推动,引导学生正确就业择业

1、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分院积极广泛拓展新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搭建平台。结合无锡地区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和分院专业特点,我们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新开辟了包括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使之成为实习实训基地,并积极与其合作开展学徒制订单班等。20**年,定期走访校外实习就业基地33次,深入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充分利用实习就业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2、依托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就业推荐

分院通过班主任、就业联络员、QQ群等多种途径畅通毕业生招聘信息发布渠道,主动深入到用人单位去采集信息和走访调研,与用人单位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20**年度,总计组织开展16场次校园招聘会,邀请用人单位74家,为毕业生提供1314个工作岗位,录用学生469人。同时,在了解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就业愿望、个人特长、性格爱好等基础上,努力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3、依托就业服务指导活动,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直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工作中,分院积极做好就业月报表、职业大讲堂、创业大讲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双班主任制”,为每班配备校方及企方两位班主任,对学生就业进行有组织的教育和指导;待学生进入大三,经常性地和学生开展谈话,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对个别就业观念不正确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20**年度,工商管理学院精心组织开展15场次就创指导讲座和33场次就业主题班会,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三、就业工作特色创新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中心,

建立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招生就是招工,毕业就能就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前移。

2、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通过“善沟通”培养体系,构建职场校园文化,精心打造“准职业人”,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20**年,工商管理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完成就业既定目标:20**届毕业生814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100%,协议率80。47%。

2、组织毕业生技能培训:通过精心组织与宣传,95名同学报名参加“20**年大学生SYB培训”,43名同学报名参加“创办你的网店创业培训”,61名同学报名参加“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

3、各类竞赛成绩显著:20**年度,合计38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就业比赛奖项,在学院第七届简历大赛中3名同学获得优秀选手奖;学院第七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1名同学获得优秀奖;学院第十一届创业设计大赛中,2个团队获得二等奖,1个团队获得三等奖,等3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另有1个学生团队获得20**年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省一等奖,全国比赛三等奖。

4、积极引导学生创业:工商管理学院目前有6个团队在学院创业园实现实体创业。

5、注重理论知识研究:20**年,分院多名老师积极申报了与就业指导及人才培养相关课题6项,其中2项院级课题结题、4项市厅级课题在研;另多名老师参与了就业方向论文的发表总计9篇。

五、20**年工作展望

20**年,工商管理学院将有854名毕业生,达到历史新高点。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在学院的领导下,总结已取得的经验,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争取在下一年就业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情况报告精彩篇14

**过后,开发区组织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部署,坚决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工作首位,加快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园区现有用人单位近千家,各类就业人员接5万余人,新增就业人数约在2000人左右,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合理,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一是组织人员深入园区各类企业摸排复工复产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将企业用工缺工信息报送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联同**市公共招聘网,组织园区企业参加**市20****季网络招聘会,为缺工企业提供网络招聘服务;二是主动对接**城市网、皖西招聘网,牵头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疫’见真情”开发区网络公益招聘会,为开发区50余家企业提供复工复产网络招聘平台,共提供招聘岗位近2000个,浏览次数接近12万;三是组织人社、经贸、村居委等部门对疫情期间复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针对疫情期间务工者外出务工难等实际困难,把企业缺工信息收集印制成册,制成单页,发出“致开发区居民的一封信”及园区企业招聘表1200张,利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集中管控的时机,向区内村、社区居民发放,鼓励务工者居家就近就业,有效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特殊时期用工缺工的实际困难,及时缓解了疫情期间就业压力,稳定了就业群体的情绪。

2、用好政策,助推企业稳岗。一是积极配合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及时将省市有关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的有关政策向园区企业宣传解读到位,印制文件政策手册发放到企业,引导企业对照标准积极组织申请各类减免和补贴。二是帮助园区参加社保的所有中小微企业按照规定兑现了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困难且的企业和对受疫情影响但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及时跟踪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和援企稳岗补贴的发放。三是我们举办了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支付条例》培训班,组织园区50多家施工单位近20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使施工单位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意识明显增强。

3、多管齐下,千方百计稳就业。一是我们与**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发区联合召开校企对接会,围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新途径,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在开发区就业,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目前市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及中高职院校,与园区20余家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关系。二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水平。我们出台《开发区技能提升行动进社区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稳就业惠民生帮企业促发展”,引导和鼓励开发区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辖区有培训需求的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帮助更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已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劳动者240余人。三是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根据企业需求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劳动技能水平,在市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目前园区有30多家企业参加各类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员工总人数3000多人。

4、摸清底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6月份,我们按市里统一部署,组织专门力量,对开发区范围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短短10多天时间,我们队辖区8各村、4个社区18-60周岁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收集整理了近2万个详细数据上报,夯实了就业基础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员对辖区企业用工需求进行系统摸排,争取取得详尽数据,把稳就业工作推向深入,保障各类实体经济用人需求。

二、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民营小微企业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红利。疫情导致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遭受损失,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但由于我区一些企业参保情况不符合享受条件,因此就不能享受相关的政策红利。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受今年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普工需求减少、技工短缺、高校毕业生供求不匹配等问题凸显。三是开发新就业岗位难度加大。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发区新建成项目不多,无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增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就业文件精神,聚焦防风险、稳就业、保岗位,全力以赴,主动作为,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一是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二是积极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持续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和稳就业若干政策,继续落实社保阶段性降费率政策,深入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稳定岗位。三是强力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以培训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模式,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四是切实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加强就业失业形势预警分析,密切监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持续关注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形势变化,及时排查隐患,确保园区就业形势向好发展趋势。

推荐访问:扎实 落实情况 做好 稳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稳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稳就业工作汇报 稳就业工作措施 稳就业工作具体措施 做好稳就业工作采取的措施 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措施 稳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稳就业工作成效及特色举措 落实稳就业保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