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空少有什么发展前景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空少有什么发展前景3篇
【篇一】空少有什么发展前景
干货!志愿填报7大类专业发展前景最强汇总
✎导 语
专业能影响着一个人未来,专业选得好意味着以后就业更容易、发展潜力更大。因此,考生和家长们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选择应该特别关注,但是面对众多高校上千个不同的专业,考生到底怎样挑选专业呢?
本文以学科大类作为划分,对各大专业就业方向前景进行揭秘,希望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文学类专业
1、中国语言文学类: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学、中学和宣传出版部门从事文秘、宣传和编辑等工作。
2、外国语言文学类:到外事、各大企事业单位、教育、文化、对外贸易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3、艺术类:到各种文化、电视、电影、广播、宣传、文艺团体和部门等从事专业工作。
4、新闻传播学类:到新闻、宣传出版单位(报社、杂志社、广电等)从事新闻报道、编辑、教学和科研等。
历史学类专业
到学校研究机构和宣传、出版、新闻、文化部等有关单位。
教育学类专业
1、教育学类:到学校及教育部门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教育学类指的是专业类,在专业类之下划分为教育学、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艺术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几个专业。有的院校将几个专业整合在一起,按大类进行招生,招生时专业名称为“教育学类”。
教育学类里的学前教育是近年来志愿填报的热门,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很多,除了杭州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这些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山西大学、南通大学等学校也在二本批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2、体育学类:到各级体委、体育研究机构及学校从事运动训练、裁判、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理学类专业
1、数学类: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工作。
2、物理学类: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科研部门、学校、工矿企业中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及教学工作。
3、化学类专业:到研究单位、学校以及生产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的技术开发工作。
4、生物科学类专业:可在教学、科研部门,也可在农、林、渔、牧、副、医、药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其他有关技术工作。
5、地质学类专业: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6、地理科学类:适宜在地理、环保、国土、综考、水利、测绘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技术工作。
7、大气科学类:到气象、环保、海洋、农、林、水利、交通、航天、通信等有关研究单位、学校和生产实际部门工作。
8、海洋科学类:适宜在与海洋科学有关的研究、技术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
9、力学类:适宜从事力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及其他力学方面的实际工作。
10、电子信息科学类:到邮电、电子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工作。
11、心理学类:到学校、科研部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到国防、管理、体育运动等部门从事有关的各种研究。
工学类专业
1、地矿类:在地质部门、有关矿业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的企业、研究院工作。
2、材料类:到冶金、化工等部门的材料研究、设计、生产单位工作。
3、机械类:机械行业的研究、设计、制造工作,以及在其各行各业的机械设计、制造、使用部门工作。
4、仪器仪表类:服务于仪器仪表的研究、设计、制造部门,从事有关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和改进等工作。
5、电气信息类:适合到电力、机电、铁道等部门从事科研、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6、电子信息工程类:适合到电子行业、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设备制造及原材料的开发研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7、通信工程类:适合到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适合到各系统或行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经营和维护。
9、土建类:适合到建筑部门或铁道、交通、工矿、国防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及建筑设计院、规划局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施工、管理和经营等工作。
10、水利类:去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工作。也可以到建筑、铁路、交通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11、测绘类:到专业测绘部门和工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部门从事测绘工作。
12、化工与制药类:到化学、制药工业的生产、设计、科研等部门从事化学和制药工程、工艺及产品的制造、开发和设计等工作。
13、交通运输类:到铁路、公路、水运等单位从事各类运输及其设备研究、生产及管理工作。
14、农业工程类:到农牧渔业部门及乡镇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及现代化农业中各种工程措施的开发设计、管理等。
15、林业工程类:到林业部门设计、研究机构中的生产组织管理、工程设计、新技术的开发和经营等。
农学类专业
1、植物生产类: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2、动物生产类: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3、水产类:到水产部门工作,也可到海洋、海运、轻工、外贸、环保等部门从事科研工作。
4、动物医学类:到各级兽医防治、科研、教育、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及动物检疫站、商品检验局、生物药品制造及动物食品加工单位工作。
5、森林资源保护与环保类:从事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园林、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工作。
医学类专业
1、基础医药类:到高等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医学实验研究等工作。
2、预防医学类:到医疗防预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
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到各级医院从事诊治和研究等工作。
4、中医学类:到各级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中医诊治和科研工作。
5、法医学类:到各级公安、检查机关从事法医学鉴定等工作。
6、药学类: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
【篇二】空少有什么发展前景
我们研究的是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中医护理的发展无非是两点,第一点就是以疗效为中心,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第二点就是必须改变中药汤剂粗、苦、繁、重的服用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说在中医人才的培养方面相当的欠缺甚至已经严重的偏离了方向。他们的调查结果如下:全国各中医药大学、中医各院课程表,西医课程占40%、公共课程占10%、选修课程占5%,中医课程占不到一半,有的中医经典被排除考试课程之外,学习好的学生从三年级就忙者考研,背英语单词,看政治课程,复习生理学,有的学生为了考研,甚至不参加临床实习,这样的学生根本没法学好中医。
而中医的研究生教育更是背道而驰,整天忙于西药基础课程、英语六级、论文答辩,这样的人才很难把握中医的精髓,
也就是说,当代社会根本没有中医发展的条件,学习时间非常有限,甚至有专家说,中医需要从小学起,并且至少实习两年以上,才能说对中医有点了解。
他们认为中医的根本精髓便是“辩证论治”,无此一条,发展中医便是虚谈,而甚至有调查显示中医院有百分之六十点二的病区护理人员和护生未开展辩证施护,目前开展临床辩证施护的普遍较低。
即使在开展辨证施护时往往因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护士辨不辨证结果都一样、护理措施中涉及中药使用等超出护士权力范围等问题而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中医护理病历的特色也大多停留在节气、舌苔、脉象、证型的记录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辨证施护内容和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实施记录。
而在中医的药材及使用方面,操作繁琐,道地药材较少,保存较差,煎煮麻烦等等类的观点层出不穷。
这就直接的说明了为什么至今中医的发展仍然是如此的缓慢
虽然发展前景如此堪忧,但也不能全部否认它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形式还是很乐观的。
随着
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激烈的职场竞争的更是加重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人们寻求一个更好的高质量的放松场所
经济的飞跃让人们更注重养生之道
那么保健与美容就将登上重要的社会舞台,然而现在很多的美容机构之所以收益甚微,原因就在于他们大多数打着中医的幌子而没有真正的扎实的中医技术。
在此大家可以顺便了解下当前美容业发展的困惑
一是,加盟商没有做好产品和基础知识的培训,还有缺少终端客户服务和指导
二是,人才的竞争和流失,是美容院的服务和品牌价值得不到提升。
三是,经营缺少创新,做法陈旧,服务老套
四是,没有做好客户的贴心管理,忽略了客户的家庭和朋友人脉关系
其实目前美容行业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大大的改进,他的管理模式还是相当的不成熟。例如,当前美容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家庭模式,第二种就是复合型模式,第三种就是会员模式,而会员模式才是以后的发展趋势。现在的很多会员美容机构的会员持有会员卡,但那仅仅只是相当于一种入场券的作用,他不能彰显身份,不能有其他的独特的作用,然而随着当代白领以及金领的日益增多,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美容,更需要一种适合他们身份,甚至能更彰显他们身份的休闲场所。并不仅仅是脸蛋,更是整体气质的培养,所以一个真正综合的美容保健休闲机构它需要有人文,社会,心理等等各方面的休闲场所,这才是发展趋势。
扯远了点啊,继续我们的讨论。
当前中医护理在美容业方面应用发展充满着桎梏的原因最主要就是,没有提升客户的美容和养生基础知识,单一的护理产品导致客户失去信心
美丽是由内向外的,只有真正的清除体内的毒素才能永保健康,那么美容的中医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饮食调理
而第二点因素就是自己没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现在美容院和养生馆的生意
都是不如人意。关键的一步还是自己没有学好技术,服务
人员的素质没有及时的提高所致。
作为一个老板或者是店长,你应该考虑一下:
你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你能帮客户解决什么问题提升什
么价值如果你想到了,我想你店的生意就不难做了。现
在面临美容院和养生馆的问题,不是想方设法的去招揽新
客户,而是想办法如何去留住老客户。
这就要靠你的实际的技术问题,看你是否有吸引老顾客的真本事。
一切靠实力说话!美容养生注定将成为主流,而中医养生则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发展的前景还是相当的乐观的。
【篇三】空少有什么发展前景
1.食品工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我国食品工业有关部门获悉,我国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到2020年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如果到2020年,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1,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就可能与农业产值一起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如果二者之比达到1:2,食品工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超大型产业。专家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吃”始终是最具魅力的产业,现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生产食品一般都已占70%,有的达到90%或95%,而我国居民食物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不到30%,并且大都是粮油糖盐、调味品等初加工食品,餐桌食品很少。工业化餐桌食品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二、农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农村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6%。目前我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约为3:5: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开始起作用,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21世纪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必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未来的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下一个世纪,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这是因为,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品的出品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配,更有效利用可食资源。
2.我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小康水平的实现。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部署,编制出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导向性的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对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国食品工业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重点和目标
◆ 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短线基础原料和配料工业,适当压缩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长线产品的生产。粮油制品、奶制品、肉类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要抓好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多样化、专用化,适应食品工业加工的需要。食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长线产品要压缩生产。二是,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食品和软饮料。三是,研制开发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强化食品、保健食品和学生营养餐。四是,稳步发展出口创汇食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食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力争多创汇。五是,运用生物工程、酶技术开发食品工业的新领域和新门类。要重视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切实搞好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无公害化的清洁生产。六是,食品机械工业要相应发展,以适应食品工业自动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七是,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工业,要向着方便化、多样化、无公害化发展,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 发展目标一是,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十五”期间计划平均每年递增9%~11%,2005年计划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二是,主要产品产量:2005年粮食加工2 4万吨~2 6万吨;食用植物油3000万吨;肉类加工制品7000万吨;水产品5940万吨;原盐3770万吨;食糖1000万吨;罐头380万吨;乳制品90万吨~120万吨;饮料酒3180万吨,其中啤酒2500万吨;软饮料2700万吨;食品添加剂43 5万吨。三是,重点发展领域:(1)大豆制品及深加工。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要在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继续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除生产传统的豆浆、豆腐及其豆制品外,要采用新技术生产豆奶及各种大豆蛋白、低聚糖等营养保健食品。(2)玉米淀粉及深加工。要充分利用玉米资源,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味精、柠檬酸、酵母及各种生化制品、食品。(3)学生营养午餐及学生饮用奶。(4)儿童食品。要研制开发生产物美价廉的婴幼儿主副食品、断奶食品及其专用果菜汁饮料。(5)肉类及水产类加工。重点生产可直接摆上餐桌、进入“一日三餐”的制品。(6)果蔬加工。利用丰富的水果、蔬菜资源生产各类罐头食品和饮料。
实施的主要政策和应采取的措施
● 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品加工为中心,适当调整农业的种植、养殖、饲养业的结构实现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促进农产原料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要在不同地区,从当地的优势出发,分别建立起品种面粉生产加工基地、专用油脂生产加工基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生产及麦芽加工基地、优质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基地、果蔬生产及加工基地。以食品工业生产加工为中心,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加大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 适当控制烟酒等嗜好品的生产,逐步降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主副食品、快餐食品、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餐、老年人食品以及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特种营养食品,并不断提高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发展食品工业出口产品的生产,合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压缩食品原料和初加工食品的出口,不断扩大深加工食品及最终产品的出口。
● 坚持“三改一加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 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是新时期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要积极稳妥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兼并、破产、收购、联合、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抓大放小,搞活企业。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筹集资金,加速技术改造。
● 强化质量管理,继续实施名牌战略 首先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凡是投入市场的产品,都必须有产品标准;凡是在全国范围生产、销售或出口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凡是在多地区生产、销售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可暂且制订并执行企业标准。树立名牌意识,企业要争创名牌产品;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要制定并实施扶植名牌产品的倾斜政策,促进优质名牌产品的发展,扩大其市场覆盖面。
● 实施科教兴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各大专院校从农产品加工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兴办食品工程、发酵工程、制糖工程院系的积极性较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要利用多种办学渠道。加快食品工业专用人才培养,争取使全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级食品行业科学院所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市场化水平,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使科学实验与生产紧密结合,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使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得到提高。
● 积极实施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一是,明确意义。开发大西北,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决策,对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强国富民之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二是,制定规划。要在国家总体规划中,从市场、资源和发展前景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食品工业开发大西北的规划。三是,选准突破点。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就是发展的重点,因此,发展进入人们“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乳制品、饮料酒、软饮料等应优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业,如肉类加工、果蔬加工、名优食品等应重点发展。四是,面向西部邻国的市场,有针对性的发展出口产品,走西口,创外汇。五是,走东西部携手发展之路。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劳力、土地、市场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是发展西部地区食品工业的良策,东部地区企业也求得自身的发展。目前,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等企业已捷足先登。西部经济大开发,将是我国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
● 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总结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的经验,把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制定并实施食品工业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支持、限制的产品目录。三是,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和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开发大西北、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四是,把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民族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 加快食品行业配套工业的发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工业要加快发展,从数量上、品种上、性能上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要研制开发高速、高效、安全、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包装机械和可以降解不造成污染的包装材料。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要做到安全、营养、高效、复合型、多功能,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服务。
● 调查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影响,提出兴利除弊的对应措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言,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利大于弊。要对利弊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所允许的范围内,趋利避害,不断扩大食品工业对外经济贸易,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
● 加强行业宏观指导,发挥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各级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要做好食品工业行业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定期发布生产、建设、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市场管理和预测,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当好政府的助手和参谋,为政府、企业实施“双向”服务,在“十五”期间,要协助政府搞好行业发展规划,参与西北大开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研究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利与弊和对策,搞好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开好头,起好步,为实现新世纪我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健康、协调、稳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中国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工程
我国于1990年正式以政府行为推出了绿色食品工程,并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农业部在全国分区域委托成立了9个绿色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天津、河北、青海等十几个省市均成立了由省长、市长担任组长的绿色食品发展指导小组。 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取得巨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500多万亩耕地用于绿色食品开发,有6000多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共拥有上千个绿色食品产品, 年总产量达840多万吨,产值达402亿元,年销售额达254.6亿元,实现利润16.8亿元,出口额达7.3亿元人民币。
4. 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动态探讨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5)明确指出,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新的农业科技 革命,“十五”期间要重点推动8个科技行动,实现农业科技新的飞跃、大的发展。“把农产 品加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增效科技行动”,是“十五”期间要推动的重点科技 行动之一。突破一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农 产品增效行动中的重要内容。
一、食品加工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和 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市场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恶导向作用和约束将不断增强。食品加工 面临着扩大市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深度利用、精细分离、增加效益的新形势。科研工作 的主要任务包括:
1、丰富花色品种 城乡居民消费和工农业生产需求正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优质化、专用化。市场要 求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以方便食品为例,不仅需要有方便面、火腿肠;也需要有方便菜肴、方 便汤料、微波食品等。要争取多出优质名牌产品,创出民族工业的知名品牌。
2、提升品质档次 品质档次区分包括新颖性、营养性、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观赏性、规范性、国际性等 。产品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覆盖率高、效益高、创汇高、消耗低、污染低。
3、扩增利用方式 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例如大豆除生产大豆油脂、大豆蛋白质食品外、还可生产大豆异黄酮 、面包酵母、维生素、白地霉粉、凝血素等。
4、拓展应用领域 农产品包括农村出产的种植、养殖以及野生的各种动植物产品。这些产品除了食品工业应用 之外、也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领域的生产原料,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5、创造更高效益 通过深度加工、精细加工、资源节约不断提高加工效益。例如5%的大豆异黄酮300元/Kg,而 提纯到90%则升值为10000元/Kg。
6、更新加工技术 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巳超过22%。三资企业之所以产品质量好、档 次高、需求旺,关键是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营销渠道。因此改造传统 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7、引导消费潮流 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产品性能创新、品质创新、消费观念创新未开拓、引导、培育市场。
8、扩大产业规模 我国现有乡及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7万多家,但平均产值规模仅1000万元左右;而国外食品 加工业高度集中,美国生猪屠宰前十家最大的公司占有全国屠宰能力的80%。科技要促进农产 品加工业规模扩展、要解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二、“十五”期间食品加工的优先研究领域 根据我们的研究,若从市场细分、服务产业、技术特点的区别出发,建议在食品加工的以下 领域优先开展工作:
1、面向大宗农产品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食物供应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世界上90%以上人口的食物依赖于15种主要栽培植物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马铃薯、高梁、谷子、黑麦、大麦、香蕉、蚕豆、花生、 木薯和椰子)和5种主要饲养动物(猪、牛、羊、鸡和鸭)。到2010年,我国粮食将达到5.4—5 .6亿吨、油料3000万吨,糖料1.2亿吨一1.5亿吨,肉类7500万吨,水产品4200万吨。大米 、面粉、肉类、味精、方便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啤酒、柠檬酸居第二位;食糖居第 三位。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80%,中国还不到30%,因 此,应深入研究,解决大宗农产品加工的恶关键技术问题,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最大。
2、面向饮食补充剂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合理局(FDA)的划分,食品是指:(1)人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用品或饮用 品;(2)口香糖;(3)作为上述两类物品的组成部分的物质。饮食补充剂是指除烟草外的一 种补充饮食又含有下列成分一种或多种的产品:(1)维生素;(2)矿物质;(3)草药或其 他植物;(4)氨基酸;(5)其他可以增加到膳食中的某种饮食物质;(6)上述成分的任何 浓缩物、代谢物、结构成分或其合成品。美国饮食补充剂98年销售额就达到138亿美圆。中国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是饮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多年来,我们对生物蓄积量最大 的天然动植物资源加工利用不足。
3、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天然食品添加剂在日本通常指: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为原料,用干燥、粉碎、修整、沉 淀、萃取、分解、加热、蒸馏、发酵、酶处理、中和等手段所制得的可添加于食品的物质。日 本1997年确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已达489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市场巨大,日本近年仅天然色素 的贸易额就有200亿日圆。美国天然色素的销售额占全部色素的78%。我国在这一领域要加快 发展。
4、面向传统医药的农产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据统计,我国农村中蕴藏着可利用的药物有12700多种,其中来源于植物的11118种,来源于 动物的1574种。通常药品可分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和传统药物。我国医药行业最有国际 竞争实力的是传统药物。众所周知、药品现在巳成为最易获取超额利润的产业之一。近年药效 显著、热销的天然药物多为古老物种植物活性物质(如紫杉醇、银杏)、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如 海洋海绵细胞毒素、甲壳素)和动物药活性成分(蛇毒、蝎毒、水蛭素)。若与医药行业结合、 深度开发利用农村的动植物药用资源,将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5、面向轻工、化工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皮革、纸张、烟草、木材、橡胶等是传统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而天然化妆品、天然农药等是 新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利润丰厚、前途光明,应引起足够重视。
6、面向能源、材料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例如开展植物发酵生产酒精、植物纤维农膜、轻质墙体、新型包装材料等。
7、面向其他工业领域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例如:石油工业中使用的植物源钻井冷却液,矿物浮选剂等。
8、食品加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重视防治环境污染。对于一些农业的废弃物,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 料,可以综合利用。如利用油脚生产铸造粘接剂、利用糖厂废弃物生产沼气、利用秸秆、稻草 、米糠、蔗渣和猪、牛、羊、鸡和鸭的粪便等发酵生产高附价值的有机肥、微量生化产品的精 密回收等。
9、食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诸如食品加工单元操作技术、大型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制、食品加工厂多媒体控制技术、 工厂设计及管理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产品配送技术等。
10、食品加工高新加工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高压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电磁 场能处理技术、离子束改性技术、超细粉碎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特别是食品原料的生物改 性加工技术应用前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