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哲学论文,哲学论文800字8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12 17: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哲学论文哲学论文800字历史上有着是否有必要开展对教育哲学主流,即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原理的本质区分的探讨,我出于对哲学本质地位的推崇,以及对哲学在指导普遍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论文,哲学论文800字8篇,供大家参考。

哲学论文,哲学论文800字8篇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1

历史上有着是否有必要开展对教育哲学主流,即教育哲学与教育基本原理的本质区分的探讨,我出于对哲学本质地位的推崇,以及对哲学在指导普遍原理、规则方面效用的认可,以此为前提,认为教育原理是教育哲学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则,即教育原理源于教育哲学之生化。但这里的教育哲学又不同于传统哲学之抽象思辨,它基于实践观察参与而提炼升华之理论,这里的理论具有形而上的最高意义,将这一深层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则即是教育原理。教师在工作实践中通过观察、参与和反思提炼“个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境界提升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将“个性化色彩”的教育哲学心得付诸版面,其普遍性指导的意义越大,论文质量就越上乘。本文以个人思想心得为前提,从三个方面建言创写优秀教育哲学论文的思想源泉和实施要领。

一、坚实哲学素养,同时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之辅助

“在国外,教育哲学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一些哲学家,或有很好哲学学习背景的人。而我国从事教育哲学工作的人主要是应教学需要从教育理论从业人员中抽取出来的,他们一般哲学基础比较差”缺乏哲学素养就难以以哲学的视界审视教育领域之根本问题,夯实哲学基础势在必行,究其途径,首先应研习哲学基础理论,以熟知其基本概念、方法论原则、各流派的发展脉络及各家学说观点;其次,应广泛阅读最优秀哲学家之最精要着作,以了解哲学领域的学术深度,侵染大师之思想光芒,为自己开展学术研究做好思想前提;最后,实现由抽象的哲学转化成具体的哲学。由于受传统哲学研习模式之抽象思辨影响,前期的哲学学习显得空洞理论化,但如果摒弃前期形而上学的理论修养,就失去后期形而下的实践指导能力,最重要的是将前期所学哲学理论与生活、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以实现具体化。

各学科在内在脉络方面有时惊人地相似,一些优秀的哲学家,有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甚至于是出众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拥有多学科背景。特别是人文与社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对同一哲学和教育问题的思考更具多元化和全面化,譬如对学生失眠问题,若仅具备心理学知识,可能将其失眠归于情绪不稳,心事重重,若同时具有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则可能思考到学生是否由肝火过旺、心脾不足、心肾不交等症候导致的失眠。与教育哲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主要有社会学、心理学,甚至于人类学和管理学等,把握好这些学科与教育哲学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教育哲学研究,并提升教育哲学的学科地位。

二、研读并吸纳世界教育名著之精髓以期境界之提升

创写优秀的教育哲学论文不仅需要深厚的哲学功底,对教育学本学科学术思想的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的教育名著,本身就蕴含丰富的哲理,这些经过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名著永远闪耀着思想的光芒,有利于教育哲学的研究符合人的本性,顺应生命的发展,体味这些思想并进行甄别和判断,也有利于自身思想的成熟。只有知晓本领域思想家的学术功底和研究动态,才有利于寻觅自身之局限,奋斗方向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这些优秀的教育名著主要有: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尔》,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马卡连柯的《家庭和儿童教育》,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三、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提炼,在实践中升华

纵然人类早期的哲学家偏重于对万物本体和宇宙起源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虽是浓重抽象思辨的经验之谈,但是他们的研究路径源于在实践中对宇宙万象的迷惑所作的思索,哲学本身的学科体系是现实矛盾激烈交锋后的产物,只是哲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一特质让人觉得高深莫测而有脱离现实之嫌。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应回归到人自身的幸福,这是一切研究的初衷,也符合人类本性特质。教育哲学的研究者不应该仅仅游刃在这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翻翻书、读读书,还应在概念、原理和方法论方面作一些形而上的探讨,教育哲学的研究路径应该是:掌握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辅助知识-在实践中反思-听取同行及学生意见-批判教法之不妥,总结经验之不足-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经验以升华教育哲学理论。哲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并非为了迎合现实世俗之需要,而是本身符合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本性特质,一切不符合人类生存、发展、幸福的人、事、物皆应舍弃。哲学探讨如果在一些诸如语言辨析、逻辑辩论等一些细枝末节问题上纠缠不清,就已经是脱离实践的滑稽之谈。“当代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发现,西洋哲学总是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钻牛角尖,对于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反而不讲,只有存在主义是例外”[2]。而中国哲学历来关注人类命运、人类的伦理法则与生命幸福的探索,教育哲学的研究应继续中国哲学对人性问题关注的传统,同时又要吸收西洋哲学严谨、实证、条理化的学术态度,让教育哲学为教育领域根本问题的指导服务。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2

摘要

德育所依存的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把德育过程当成是道德知识的识记过程,忽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要使德育摆脱这种困境,走向理解是一条出路。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德育 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与日俱增,相互理解精神已经成为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普遍的心理需求。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理解理论探讨的日益深入为德育中理解的引入提供了契机。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了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他关心的就是人与世界最基本的状态和关系。他认为理解遍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理解的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是整个人类经验的基础。从理解方面来透视学校德育的现实,我们看到理解问题被极大忽视的状况。

一、重识记轻理解

每一项道德内容都产生于人与其生活世界的特定的交往关系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之为“背景”。在现实德育中,这个“背景”常常被忽视,相反浮在表面的道德知识、行为表现却受到过多的重视。传统的德育让学生知道了道德是什么,却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学生仅仅反映了道德,而没有理解道德。理解不是对老师所讲授的道德知识的识记,而是教师、学生和德育文本的视域融合。虽然各自的视域不同,但视域决不是封闭的。理解一开始,理解者的视域就进入它要理解的那个视域,随着理解的进展而不断扩大、拓宽和丰富。

二、未充分正视学生的前见

这里强调的前见主要是指学生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受强制性灌输习惯的影响,现行的德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它本身是具有理解性的,不同的学生对道德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具有历史性意味着两层意义:第一,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没有历史,理解便不可能,因为人是生活在历史中的。第二,正因为理解是在历史中展开的,因而也就具有历史性。由于前见的存在,也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德育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觉悟。所以德育不能完全注重同一性,要因材施教。

1、善待前见

伽达默尔把前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合法的前见”,即历史赋予的,对理解有正价值的、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前见。它来自人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另一类是“盲目的前见”,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触吸收的、可以消除的见解和观念等,它们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种各样权威的盲目顺从。这种前见往往会妨碍学生正确理解的实现,使理解走向单一和死板。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应在克服之列。

2、把握时间间距

近代方法论解释学把间距视为理解的障碍,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强调我们与历史之间存在的时间间距不仅不是理解的障碍,反而是我们不断产生新理解和新真理的意义源泉。间距是客观存在的,从根本上说是不可克服的。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理解学生需要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过程和对各种事件的分析处理过程就是时间间距发挥作用的过程。学生理解教师同样也需要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更漫长。

三、积极融合视界

所谓视界融合不是简单地服从或重叠,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商谈达成的关于特定话题的共识。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敞开自己的视界,受教育者做出应答。在这种相互作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从积极方面理解对方视界中的特殊性,同时尽可能地反思自己视界中的不合理成分,并通过清除这些不合理成分为接纳对方的合理差异腾出空间,就是视界的共同区间即实现视界融合。

四、驾驭理解循环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循环也是解释循环。强调德育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德育文本有独立于环境的永恒不变的原意即文本的客观性。强调历史、社会等与德育文本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强调文本没有原意或者原意是由读者赋予的即文本的主观性。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循环永远不会消失,理解就是一个意义预期、筹划与具体的理解相互循环的进程,这说明理解是发展的、前进的,也表明理解是开放的、无限的。受教育者与德育文本的视野融合并不是在一次融合中终结,而是不断的融合,从而不断生成个体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鲁洁,王蓬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

[4] 陈海飞。理解与循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3

先秦时期虽然有百家争鸣,但实际上,世之显学,不过儒墨道法四家而已。其他各家之言,要么在后世被融入这四家当中,要么思维体系不够精深,难以成家立说,以传万代。

一、儒墨道法四家政治哲学

1.儒

儒家在四家中生命力最强,几乎与贯穿了全部中国政治思想史。究其原因,大概得益于其优秀的传承体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以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传承不绝。儒家注重教化,所以历朝历代,不管儒学是是否为当政要学,始终不见其式微。儒学昌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儒生的治国理论都会有新的发展变化,不断吸收别家的观点为己用。我们可以看到宋代近似于法家理论的功利主义大方光彩,维新的政见,却出于应该是守旧的儒生们手中,这些儒生还从儒家经典里找寻变法的理论支点。使祖宗不足法,也变成了儒家的思想。

儒学本就循自周公之政,一直都是作为一种统治模式的传承而存在,既治民维君,又从天命、道德的角度限制君权。但不管“先王”周公对儒家创立的思想影响如何大,“万世师表”、儒家“至圣”却是孔子。儒家的政治哲学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仁”为立足点。

春秋时,人们把亲近尊长、爱众庶、忠君主皆称为仁。孔子把春秋时期仁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仁学,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仁的本质、含义、致仁的方法。可总结儒家所倡导的王道政治,其要义在于修身先于政治,以美好的道德转化出有道的政治。

2.墨

墨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墨子的“尚同”、“天志”和“明鬼”。墨子主张人性本恶。与边沁的功利主义一样,以利害为出发点,认为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出处事标准,为获得利益,不惜作恶。因此需要统一百姓的行动标准,使个人不极端最求人私利,而是达到社会全体的公利,也就是边沁所说社会总功利的最大化的概念。

墨子提出的方法是选立一个贤者为天子,然后向下一级一级选立不同的贤者帮助管理。然后以天子的标准为天下的标准,自下而上,一级一级绝对服从。这样天下便可平治。

墨家与其说是一个学派,不如说是一个组织,社团。墨家信徒虽然在人数上能与儒家相提而论,但到秦时,其政治思想传承大体灭绝。究其原因,不过两点:一、长于技艺,少理论家。墨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也不过墨子一人而-§ 已。二、墨家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的利益。墨家的学说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所以得不到官方支持。

3.道

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一样,是不满于现状的抗议。道家与儒家构建的理想社会,也都是从古代社会的状态找寻依据。不同的是,儒家遵从周公制礼作乐,主张积极有为,而道家则描述了更久远之前的太古时期,从人类的最本源的自然状态出发,提出政治上应当尊崇无为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快乐状态,即遵循老子所谓的“天道”。

道家的核心哲学观念也就是一个“道”字。何为道?是一个相当抽象性的概念,概括来说道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遵循道,就是遵循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是最好的存续方式。君王治国便是任由民间自然发展,不过多的干涉人民生活。如果说儒家的政治哲学是追寻“仁”以达到王道政治的目的,那么,道家就是追寻“天道”以达到人类最自然合理的存续状态。

4.法

法家的历史观与儒、道的“尚古”不同,法家强调“世异则事异”,主张“事异则备变”即社会历史状态不同,则社会治理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变,不能循古守旧。值得一提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从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多寡和人口增长的因素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变化。

法家对于人性的分析,近于墨家。法家认为人性无好恶之分,只是好利。在韩非看来,任何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既然如此,君主治理国家时,就不能用道德教化。统治者要通过引导,使臣民对利的追求为统治者所用。用赏罚来规定获利的秩序和方向。君主要控制利的获得,既要满足臣民对利的追求,又要使臣民私利的获得与君主分不开,私利的获得由君主控制,臣民就必须为君主效劳,从而强化了君主的权力。韩非的君主中心论和非道德主义与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结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并非这寥寥几千字所能概述,限于篇幅,只能大概介绍了对中国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先秦四家显学。这些传统政治哲学的发展,让中国宗法社会在封建时代取得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不可否认,也很大程度上阻挠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否因其一时的不合时宜而真视其为落后过时的东西呢?

最后以萧公权先生的话作为结束:“平心而论,吾仁不得不承认吾国先民曾发现不少超越时地之政治真理,不独暗合西哲之言,且在今日仍有实际之意义。良以古今之世虽殊,而人性大体若一。社会组织之方式与宗旨虽变,而维持社会生活之基本条件未改。西人有谓柏拉图之《国家论》有现代之意义,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历久而不可废者,荀子亦谓“类不悖,虽久同理”。”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4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就哲学的词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热爱智慧。

但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对于哲学是什么因人因时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义。

就当代学术界而言,哲学主要指人们在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统化、理念化的世界观,是从性质上、逻辑上对基本问题进行认识从而发现和预测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及客观趋势的学问。

而哲学研究的问题,就是从总体上研究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这哲学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思维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质关系问题的研究。

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既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为考察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主客观世界关系的主体是人,人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是就存在性质而言人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个客观过程。

一方面人的存在与灵长目其它动物和周围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与灵长目其它动物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它动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则在成长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发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环,在高一级的程度上构建自己、完成自己。

二是就存在状态而言,人又是有着自主思维能力的生活于社会之中的存在物。

一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会从自身出发,按照某一思维方式去考察和认识世界的状态和属性;另一方面人会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属性赋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过实践使得主观客观化,这就必然发生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唯物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就马克思主义对于哲学派别的规定而言,作为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的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问题的认识上相对立的。

按照区别而言在不同时代有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相对应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一般坚持了存在(物质)对于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观点。

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则是物质的产物或反映。

反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要进一步明白为何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依赖性,就必须了解唯物主义的演进过程。

在古代,部分人认为世界不是神的创造,而是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所形成的,具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就是由气、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单独构成或组成的。

例如中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而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了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与虚空,人的感觉和思想也是由这些原子所决定的。

怎么决定?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表面会经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气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形成了影像。

而人的感觉和思想便是这些影像对于感官和心灵的作用。

以上这些人的认识,虽然谈不上科学,但都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同时,他们还尝试以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世间万物的联系与变化,推动人们对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继续思考。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唯物主义发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备了机械的性质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就它的认识而言,哲学的考察和研究对象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才是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存在。

应该肯定的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于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有依赖性的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深化认识对于反对当时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也有它的科学之处。

但是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物理学上的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样的属性,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属性,进而由物质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属性。

那么整个世界就有机械以及形而上学的性质。

例如霍布斯曾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

”他把所有的运动形式都认为是机械运动,虽然是对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没有看到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将某一运动形式上升为普遍运动形式,就会在解释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时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对人的考察和认识也带有机械性。

例如拉美特利认为归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

至于人的感觉,则是由外界对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经,由感官神经将某一物质传入感觉中枢中,人便能接受各种感觉。

拉美特利的观点,虽然把大脑看作感觉的发生地有进步之处,但是究其本质而言,还是用机械的观点去说明人的组成和功能。

另外,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也有不彻底性。

因为采用机械的观点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变化,也抓不住社会的基本矛盾,甚至认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从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及代表人物观点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发现和阶级斗争经验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思维(精神)对于存在(物质)具有能动性。

何为能动性?一是思维(精神)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物质),二是思维(精神)通过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存在(物质)。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说明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以新的哲学概念。

列宁给物质以经典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里有一问题,当今自然科学的部分最新发现是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

在笔者看来,关于物质的哲学定义也应随实践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发展。

二、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规定,作为唯心主义哲学两种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被先于物质世界存在的客观精神所决定的,而物质世界仅仅是这种客观精神在历史进程和具体条件下的产物或表现。

就客观唯心主义的本质而言,实际上它是把人的思维(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之后“飞跃大脑”成为了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某实体,宗教就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代表。

中国南宋时期的朱熹就曾主张:“理在事先”,他认为“理”是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世间万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

他认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间万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国外的柏拉图和黑格尔也是类似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

黑格尔则把现实世界的本质归结于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他认为绝对精神在自我辩证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以及我们所在的社会。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代表人物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一道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质)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区别在于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因素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例如人的感觉、经验、心灵、意志等是世间万物产生和运动的根源,而世间万物只是这些主观因素的产物或附属品。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没有自我的主观因素,就没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

例如中国明时代的阳明,就曾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他认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赖于主观因素而存在,当主观因素消失时,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

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及法国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显现出了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过渡的趋势,例如过多的宣扬上帝就在你我心中。

在唯心主义立场上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不仅是宗教的一大变化特征,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大变化特点。

三、结语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只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质)对思维(精神)有决定作用,还是思维(精神)对存在(物质)有决定作用上观点和立场不同。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宣扬物质至上,唯心主义宣扬精神至上,这都是不正确的。

就整个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来看,相信唯物主义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坚信唯心主义的历史人物也办过好事。

谈及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还是要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任何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简单对立的理论观点都是有问题的。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所言:“任何极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极端。

抽象唯灵论是抽象唯物主义;抽象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唯灵论。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将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极端或绝对正确化,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精神)是人类大脑的产物,但是谁又能完全证明“缸中之脑”这样的哲学假设是根本错误的呢?况且这样的哲学假设还有很多。

哲学的基本问题昨天、今天、明天总会有人去探讨,但是要想让哲学焕发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让掌握哲学的人能真真正正体会到哲学所带来的实惠和快乐,还是要靠有实践能力的人去一点一滴地践行,去变革自己、去改变世界。

只有在掌握哲学的人受益之后,哲学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才有由“冷”变“热”,更好地发挥解释、指导作用的机会。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5

1.事实与事物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不是“物”的哲学。传统的物的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去认知物体的属性、性质、实体和本质,去“追求经验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而又涉及到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最终我们考察的对象从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这种哲学注定是无法实现的,从休谟开始,人类能认识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认识论领域,这一形而上学观点就被否定了,因为它要求我们去认识超出理性认知的对象,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维特根斯坦把事实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2.事态与对象

事态原先被罗素翻译为原子命题,即事实的组成部分。维氏认为事态是最基本的事实,事实要么是事态,要么是事态的复合。但是反过来,事态并不一定是事实,因为事态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不仅是在世界中真正发生了的事实。“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事态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载体,事物通过在事态中与其他事物相结合来存在,它的本质就是能出现在各个事态当中。对象在事态中与其他对象结合的方式称为事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包含在对象之中的,对于一个对象,它与其他对象所有的可能的结构也就是所有他能构成的事态,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对象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始终不变的,因此,给定了一个对象,就相当于给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给出了含有该对象的所有事态,“如果给出了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存在于诸事态当中,当我们知道一个对象,就等同于知道了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同时规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对象的形式的总和。对象的可能的事态构成了对象的形式,它是不变的,而对象的外在性质,即哪些事态成为了事实则是可以变化的,称之为对象的配置。对于不同的对象,我们只能通过形式和配置区分它们。对象之所以不能成为世界的基本实体,就在于它不具有独立性,一个脱离于事态的对象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对象独立存在时,我们只能知道它的可能的事态,而不知道哪些事态在现实中被实现了,我们也就无法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信息。同时,对象还是简单的,即对象不可以被分解为别的事物。当我们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时,它与现实世界一定共有着一种形式,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出它。而由于这形式是由所有的对象的形式构成的,因此所有对象的形式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也就证明了所有对象是一定存在的和不变的,因此,“不变者,实存者和对象是一个东西”。假设一个对象是复合的,那么它就是多个不同的对象组合而成的,在这些对象没有组合成这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就不存在。因此,一个对象的复合性就要求它可能不存在,与之前的结论相违背,因此对象一定是简单的。对象与其他对象不能复合成一个复杂的对象,而只能形成一个事态。事态与对象不同,事态具有存在的独立性,它的存在不依附于其他任何事态,从一个事态的存在与否也不能推导出另一个事态是否存在。

3.逻辑空间

维氏认为所有的可能的事态都不只是可能的,而是存在的。“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这些可能性一定“存在于一种无限的空间之中”。维氏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可感世界和可理解世界。可感世界由所有以发生的事实构成,而可理解世界,即逻辑空间,则由所有的可能的事态构成。维氏说,“在逻辑中没有纯粹可能的东西,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逻辑空间中存在,每个可能的事态占据了一个主目位置,也就是一个空间点,如果某个事态被实现,成为了事实,那么这个空间点就是被占据的,所有被占据的空间就代表着现实世界。每个对象在逻辑空间中代表一定的空间,即是它所有可能的事态代表的空间点的总和,也就代表它的形式,而它的事态中哪些空间被占据就规定了它的配置。因此,逻辑空间就代表着世界的形式,它是不变的和实存的。“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世界,它的全部由逻辑空间中被占据的点的总和所规定,因此,每一种世界本质上都是逻辑空间的子空间,它们共享共同的形式,只是在对象的配置上有所区分。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6

2016猴年春节前夕,熊猫阿寶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大荧幕,从第一部开始,梦工厂为电影注入的内涵就注定这绝不仅仅是一个逗人发笑的儿童动画片,简单的台词,华丽的画面却囊括了浩瀚的中西方哲学。从一、二部中的“道法”、“禅宗”到如今的第三部经历佛道的背景后,终于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浩繁的儒学,能把宋明理学,尤其是陆王心学的要义内涵放进一部动画片的心脏中,的确让人膛目结舌。

故事的开始发生在灵界(英文为spirit,意为灵魂,精神)。因给乌龟大师在羽化成仙后便居住在灵界,所以网路上大多把灵界与凡界认知为传统文化的“阴阳界”。而境外英文书籍中将王*明心理学中的灵明译为“spirit”,所以接下来从“灵明”角度来理解。

在电影中的灵界,仅有混沌的万物(是不真实的,由人心想象出的)与人物,人与万物漂浮,人不依赖万物生存,其实没有肉体,仅存人心。王*明认为灵明把人与万物分开来,使人不再依赖自然界而生存,人因此摆脱万物混沌。片中的灵界仅存“天”、“地”(片中表现为乱石)。“人”,“万物”与阳明的“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因此可把灵界看为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栖身之所,而天煞收走乌龟大师的“气”,正是他的灵明。在灵界中,能改变世界的只有人。即人心主宰世界,而灵界的变化在电影中均由人物造成,也对应了阳明心学中人心之灵明的可变性,也涉及了“心生万物”的过程,即王*明所说的,“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著处谓之物。

灵明先于良知,片中涉及良知处仅有天煞与乌龟在熊猫村(secret panda vlllige)发生矛盾的一处,只有借助心之灵明,良知才能感受到,这一点会在后面详细提出。

在电影发展到乌龟大师通知李山寻找儿子阿宝时,出现了第二个哲学具象“宇宙”,李山说是宇宙通知他去找寻儿子的,那么这里的宇宙(原文为universe,与陆九渊西译的宇宙相同)有什么深意呢?片中的乌龟通知李山,而乌龟是在灵界,灵界与宇宙是同一个东西吗?是的。陆九渊曾说“吾心即是宇宙”,而“吾心即是宇宙体现了人对世界的主动性,是陆九渊体认世界与天理的方法与原则”。这与我们上文阐述的灵明是一致的,片中对这一象山心学的理论认知也颇为深入。具体表现在一个问题上,就是“我是谁?”(who am I)。阿宝练气功,必须先悟出“我是谁”,与陆九渊的“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是相通的。而陆九渊也极力推崇“心认识能力的无限性”也与阿宝最终能悟出气功之真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阿宝的朋友们纷纷感悟出自己对阿宝的意义(即who am I)及阿宝自身的领悟才让心掌控了时间与空间,使人灵明中的良知幻化为“气”,从凡界传入灵界,而阿宝最后能在灵界中自由行走不受束缚,也是因为心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能超越形体的局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奔驰,领悟天理,记陆九渊口中的“此心本灵,本神,本明,本广大,本变化无方”。

可能贯穿全片,使所有人牢记的一个中文字便是“气”(chi)。传统儒学中一直有“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的事项,也是他的宇宙论架构。片中天煞能将所有人物的“气”带走,用气战斗,其实这里的气与“太极”密不可分。这里“气”的内涵即为张载的气学。是什么构成宇宙(或灵界)的运动与变化,是人心,更是气,因为人是“气”的特殊聚散方式,所以天煞才能将各个大师的气夺走,因为天地之气与人之气可以互相转化,所以天煞所携带的气会越来越强。而片中天煞在普通状态时胸前乌龟的气未闪绿光,腰间其他大师的气也一样,而在战斗状态时乌龟的气闪烁绿光(这一细节感谢知乎网友东瞄西咪),这一细节结合全片无天煞习得气功的过程(乌龟阿宝都有)显示了天煞根本不会气功,自己不能发动自己本身的气,所以才到处抢气。

然而如何才能得到气功的奥义呢?片中乌龟大师在山中打坐30年终得气功,师父也准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即为悟,心旁一吾,这并不是格物致知,而是致良知。从“气”的观点来看人与世界,宇宙是同质同性的,不直接问诸内心而先探求外界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而只有问诸内心,得到良知,才能习得气功,这也是为什么天煞不能用气的原因。天煞是邪恶的化身,却在从前是个好人,这是因为人们的良知被私欲遮蔽,内心的灵明没有将其表现出来。摘录阳明先生的一段话“良知者,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人本心的良知不是外界强加的,也不是后天努力得到的,而是先天存在的。只有借助灵明,即人之本心之澄明,人们的良知才得以体现。最后影片中有良知的灵明战胜了邪恶之气,也算是恰当的收尾。

《功夫熊猫3》在表面的中国元素下深藏了一颗中国哲学的心,用宋明理学中的气学与陆王心学构成,不可谓不深奥,反观中国动画。.。.。连本土作战都被完虐,美国的梦工厂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该有怎样的思考与改变呢?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7

摘要: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流派,也是对中国社会、中国人的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体系。这两者实际展现了人心灵的两个侧面。本文从几个侧面试阐述道家和儒家的关系,主要是其思想差异。

关键词:道家;儒家;关系

一、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展现了一个充满玄思妙想的神国仙境。

它不遗余力的讽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为的东西。认为最高的境界是“自然”,呼吁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思维。与之相对照的是,儒家强调个体要再社会体系之内合理发挥自身的作用。

道家思想被很多自然地接受了,但是它对少数群体是一种威胁和侵蚀。其中包括,儒者和一些因循守旧者是最坚定的反对派。我们面对这些彼此争议的思想体系时,要再次提防和具体历史相结合。中国的历史并不衍生于上帝的恩赐,而由神缔造的历史只会在哲学和宗教上催生一个排他的真理。

二、儒家和道家就其大者而论,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排斥。

儒家的社会心理取向是乐观的理性主义,道家的心理取向是悲观的神秘主义,二者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恰相反,但又相互关联。儒家和道家之共生,恰如中国文明的表与里,其和谐远比对峙要重要。我们在理解儒道互补,以及后来儒释道互补的关系时,切忌裹挟西方文化的狭隘性,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竞争的思想和彼此敌视的宗教。

道的含义相当宽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扑朔,道家所指,也从哲学著作到宗教膜拜,涵盖甚广。

实际上,说道家是包括道家思想和道教两个层面的。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实和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术语和经典,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大,不逊色与它们与儒家思想的差异。

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真贱存在巨大的张力,但是二者大抵相安于各自的生活和观点。道家哲学的最高理想是“顺乎自然”,而道士的志趣和宏愿则是战胜自然、炼丹成仙。不过二者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

当儒者们都批评道家时,他们是在撇清与道家中某一群体的干系,这一群体对儒家和道家哲学都不以为然。这是被庸俗化的道家,它们虽然能以道术、占卜和其它机巧讨人愉悦,但是难逃名不副实、故弄玄虚的腹诽。

道家对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轻信的、沮丧的、犹豫的都容易接受道家,对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无足取的。同事道教也是传统中国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后来儒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间,改变了道教的历史。

道家哲学在思想上和儒家有些根本的不同,先秦时候道家和儒家的中坚力量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他们竭力澄清差别以彰显彼此所信仰的真知。不过,由他们思想的具体内容看,儒家和道家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国文化特质,那就是二者都重直觉而轻视公设,重启发而轻祥言,重譬喻而轻演绎。道家不像儒家那样推崇人世的价值,但是对人生问题也贡献良多,二者都分担着对世道的关注。除此之外,道家还重视对自然的观察,他们比先秦儒家更热衷于对自然进行宇宙论的反思。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互依互补的阴阳是一种和谐有机的互动,并以此解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但是道家不同于儒家的是,它更关注自然,并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动”,对天地之间任何观察到的事物,道家都以此解释,这和儒家更愿意析取人类心理的原则不同。

三、在这里有必要将链各个学派的分歧廓清。

儒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他们和谐相处,而且,人就是儒家价值的标尺,故而,我们可以称儒家为“人道主义”。而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生活是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必要时候可以离群索居。道家价值的试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所以我们可以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主义。但是成道家为自然主义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混乱:在西方,人道主义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观念,自然和人道是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却成了哲学上的两极。

在思想史上,思想总是在回应问题中得以明确。在西方,人道主义源于对宗教权威的回应,非宗教的自然因为这种历史和文化原因同人道主义连接起来。在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想化是因为对人类无力保证社会的 安定和秩序的悲观失望,道家讲自然看做是对人世的抗拒。当然,中西方的自然主义各有来由,其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关联方式自无高下理乖之分。

四、道家视世中人为蒙蔽失真之物。

道家诛伐君政朝廷,忧虑颈部和文明,警戒能攻技巧,视所有标准、差等、名分为导致完满无缺之自然崩蚀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样生于乱世,但是道家主旨是行于人世如履薄冰,何不退隐山林。对于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学的出发点。而儒家恰恰是另一种思维和应对人世和人事的方式,其强调的恰恰是如何适应这个人世。

由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儒家和道家恰好是那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种人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是应对社会的两种恰好有别的思维方式。

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800字篇8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课堂教育是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怎样?学校德育应当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德育是五育之首,德育工作应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然而,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抓德育工作总把着眼点放在班会课上,班会课的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班主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有些学校也提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仍没有脱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育的说教方法。为此,我们应首先搞活经济清楚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区别德育不同于课堂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的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德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解决的不仅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总、行、评辩证统一的过程,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的做法,应该讲是不完整的德育教育。所以,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应当是建立在唯物论和实践论哲学基础上的德育实践活动观。

德育实践活动观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既包括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应该是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品德习惯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用正确的道德信息指导自己的行动,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的德育目标才算达到了。前不久,一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和贯彻落实《纲要》,而道德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纲要》的要求落实到公民的道德实践中去这正说明德育目标从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与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教育者施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而这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统一;学生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开成的,活动和产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而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现在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都不时提醒学生要学会正确交往,注意活动场所,但往往却忽视了用正确的实践活动来引导、教育学生。

第三,检验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品德素质必须在德育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识才能见之于客观行为,其潜在的品质和能变为显性品质。比如,当学生在碰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助人为乐的品德才会得到检验。

在智育中,学生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并以此为中介发展个性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既可以马上动用,也可以储存起来,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还可以作为一种乐趣、爱好供开发潜能,也就是说,在智育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难以提高,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碰钉子。如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学生尽管能把红灯停,绿灯生等基本规则背得滚瓜料熟,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自愿的支做,就很容易产生事故。因此,只有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德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不引向实践的品德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所有德育途径和方法都是为实践。过去,我们提到实践活动总是把目标指向社会、指向校外。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在校内也有许多德育实践活动,我们经常讲校园无小事,事事皆德育,这实质上就是运用的德育实践活动的观点,所以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到处都饮食学生道德实践场所。德育方法是为德育实践活动服务的,德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要示,反映时代特色,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因而德育方法也是实践的。

综上所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认知仅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应该以实践而不是以认知作为评价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以德育活动实践来评价德育效果。 德育效果,就是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就是知行合一。因此,学校在抓德育教育这一主阵地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配齐配好德育教师,在上好德育课程,开好班会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道德认知付诸于道德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现阶段,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和加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也进一步证明了道德活动实践观的正确性。一句话,德育教育重在加强德育实践教育。

推荐访问:哲学 论文 哲学论文范文800字 哲学论文8000字 哲学的论文 有关哲学的论文3000字 关于哲学的论文怎么写 哲学小论文1500字 哲学论文范文8000字 哲学论文范文1000字 哲学论文范文3000字 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