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费尔巴哈的提纲5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7-12 17:50:04 来源:网友投稿

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笔记,这些笔记写在他的18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费尔巴哈的提纲5篇,供大家参考。

费尔巴哈的提纲5篇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笔记,这些笔记写在他的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笔记上端写着:“1.关于费尔巴哈”。这是匆匆写成的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写作用的提纲,当时并没准备发表。马克思逝世五年之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提纲,1888年恩格斯在自己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中第一次发表,发表时的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而且,《提纲》概括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克思、恩格斯第一部合著的《神圣家族》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表明马克思已最终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

《提纲》第一条,揭露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 ,而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因此,费尔巴哈在《***的本质》中仅仅是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

《提纲》第二条,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但是却有误人经院哲学的问题,最后导致纯粹想而抛弃实践的危险。

《提纲》第三条,这里马克思用“革命的实践”代替“异化劳动”的概念,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来清算了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影响,旧

唯物主义者正是因为不能正确看待主体的能动性和客观的物质性的辩证关系,因此必然不能正确说明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历史观上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史观。马克思提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

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体现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用实践回答了康德发现的人与环境二律背反的难题。因此,这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般理解,而是对现代工业在确立人类主体在客体世界中的主导作用的真实理解。

《提纲》第四条,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仅仅规定为对宗教进行理论的批判,而批判的目的又是为了完善宗教。而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分析了宗教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和阶级的根源。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提纲》第五条,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做出的贡献。但他认为费尔巴哈虽然是批判了强调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同样是不彻底的,正如他对宗教所作的批判一样:“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他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而没有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对宗教的批判只是立足于理论上而没有“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总而言之,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是因为不能看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其性质都是属于直观唯物主义。

《提纲》第六条,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规定,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站在直观唯物主义的立场,其社会历史观只能看到的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原因在于费尔巴哈”

理论脱离了实践,没有从人们现存的社会联系中来观察人们。在这个角度来说,其社会历史观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范畴。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的、抽象的理解人,马克思则认为,人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环境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1]实践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人可以能动地创造历史,但人不可以无视客观条件而去强求无法得到的结果。所以,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环境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物。实践对象、现实、感性,一切都是“人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实践虽然是一种人带着自己的利益、意志、需求和价值认同进行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目的在于改变和超越。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提纲》第七条,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宗教情感”是作为一定形式的人所天生的内在属性,因此单从宗教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批判宗教是不彻底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并不是一个抽象存在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是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一定阶级的、具体的个人,也就是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提纲》第八条,运用实践的观点,进一步阐明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一切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并针对第六条中揭露费尔巴啥“撇开历史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的错误,进一步阐明社会意识的本质。

《提纲》第九条,内容是总结直观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就必然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从而进一步具体地分析、总结旧唯物主义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提纲》第十条,是对第三至九条批判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总结,概括了新旧唯物主义两种不同历史观在“立脚点”上的根本分歧。旧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即指旧唯物主义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它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社会化的人类”即是指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后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公有化的那种社会形态,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因此,把这一句解释为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无产阶级坚持的共产主义社会。

《提纲》第十一条,是整个《提纲》的总结。中心思想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本质区别,科学地总结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行的革命变革的实质在于为新唯物主义哲学提出“改变世界”的任务。在这里马克思并不是抽象地提出一般地“改变世界”,而是针对当时资产阶级所维护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提出的。他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回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更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名言永远地被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也永远地镑刻在不断努力改变世界以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的人民群众的心上。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2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摘要:马克思哲学新视界生成于1845年。这一年他写下的两部论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的产生。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撰写正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如何正确把握与理解辩证唯物实践观就成为真正读懂马克思的“瓶颈”,是在理解马克思社会视域中的其它理论的切入口。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条件下的实践活动,并在自己的对象化活动中,人把本质力量连同自己的合作关系一并凝结于对象化产物中,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表现为“物化”和“异化”。本文试图解读《提纲》中的辩证唯物实践观思想,从而更好理解“异化”的概念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科学实践观、辩证唯物实践观

一、 就内容而讲,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提纲》写于1845年春,最早发表于1888年。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在《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在这个《提纲》中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表现在他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上。实践问题,就好是一条主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中。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由于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一、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条)

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

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第二、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第二条)

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对实践作了科学规定——人类感性、能动、批判的活动。

2、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相联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构成双向关系,表现为:

人化自然(客体主体化):主体把自身的目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自然人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相联系。

实践是主观指导下对客观存在的改造,实践把主客观相联系。

第三、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 1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条)

1、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概括

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是人和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在于实践

3、思维、理论的世界根源于现实的世界

第四、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第十~十一条)

1、过去的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在力于“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一种理论作用的发挥只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2)、一种理论作用发挥的程度在于人们实践活动中被接受的程度。

(3)、正确的理论最终会被大多数人接受,也才会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二、解读《提纲》

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的活动,因此它在《***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 “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在开篇就深刻剖析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实践观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是一种直观的唯物主义,是“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了实践,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抹杀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意义。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和先前的唯物主义者一样,只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有别于思维的存在,有别于主体的客体,而不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对象来理解,不是从主体所加于客体的能动作用来理解,由此即造成了主体的能动性被忽视了。相反,唯心主义实践观则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主观的能动性,把实践的能动性归结为意识的能动性,从而用精神去解释历史。两者都是从实践观上割裂了主观的能动性和客观的物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要克服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就要把能动的原则归之于物

质的自然界和人,体现为人的实践,人的感性物质活动。强调实践的主体性,实践才是思维的基础,“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三条: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这里马克思用“革命的实践”代替“异化劳动”的概念,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来清算了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影响,旧唯物主义者正是因为不能正确看待主体的能动性和客观的物质性的辩证关系,因此必然不能正确说明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历史观上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史观。马克思提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体现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用实践回答了康德发现的人与环境二律背反的难题。因此,这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一般理解,而是对现代工业在确立人类主体在客体世界中的主导作用的真实理解。

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做出的贡献。但他认为费尔巴哈虽然是批判了强调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但他的唯物主义同样是不彻底的,正如他对宗教所作的批判一样:“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他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而没有揭露宗教的社会根源,对宗教的批判只是立足于理论上而没有“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总而言之,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都是因为不能看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其性质都是属于直观唯物主义。

第六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马克思指出:站在直观唯物主义的立场,其社会历史观只能看到的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原因在于费尔巴哈理论脱离了实践,没有从人们现存的社会联系中来观察人们。在这个角度来说,其社会历史观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范畴。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的、抽象的理解人,马克思则认为,人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环境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1]实践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人可以能动地创造历史,但人不可以无视客观条件而去强求无法得到的结果。所以,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环境都是人的实践的产物。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人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物。实践对象、现实、感性,一切都是“人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突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实践虽然是一种人带着自己的利益、意志、需求和价值认同进行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目的在于改变和超越。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是双向互动的,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正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七条: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宗教情感”是作为一定形式的人所天生的内在属性,因此单从宗教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批判宗教是不彻底的。在马克思看来,人并不是一个抽象存在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是属于一个社会范畴、一定阶级的、具体的个人,也就是他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完成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后,马克思重新强调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这里把实践活动放到了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实践不是抽象的个体,而是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感性活动。实际上马克思是强调对实践概念的把握必须要研究到历史事件得以发生的情景,实践是历史的,不存在超越历史的一般的实践。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非理性与理性都是在人类的实践中获得了具体的统一。因此,包括宗教在内的精神意识形态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要彻底完成对宗教的批判就必须立足于人的实践,“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的:“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

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

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马克思指出:直观唯物主义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认识社会的本质,充其量最多也只能认识一些社会现象。

第十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理论与实践是一种外在的关联,实践是手段,对应的实践观是实体性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这句话来看,马克思是彻底唯物的、实践的。但英国共产党理论家霍夫曼对此话的阐释也许更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的意思不是说我们必须停止思想,而是说仅仅通过思想不能改变世界;革命不是在哲学家的书房中,而是在现实世界中进行的。因此,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拒绝一切形式的哲学而只是想提出新的思想概念,这种思想将自觉地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哲学家们过去所做的那样,极力讨好反动派,把世界固定起来。要用导致行动的革命解释代替无所作为的保守解释。用具体的、实践的思维方法取代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3]实践即便仅仅意味着“改变世界”,仍然是一种理论,它是关于如何改变世界的理论,一种对具体革命进行解释的理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革命的,也是理论的。它不仅离不开理论,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的、思想的存在。作为理论的实践是人的一种具体的存在方式。

三、《提纲》的历史意义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四、总结

在对《提纲》进行了解读后,我们可以总结,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相对于唯心主义史观和直观唯物主义史观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环境的感性活动,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征。实践的基本特点在于它走出了意识活动的范围,指向了主观领域之外的客观世界,成为一种能够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活动。然而,实践自身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对立并不是僵死的、抽象的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规定,从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在实践中,一方面人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

一的东西,而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同样,实践也在不断扬弃人的主观性,把主观性、目的和理想付诸现实,使超感性的东西感性化。人正是通过这种自身所特有的感性活动把观念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使自己的思维对象化。主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本身就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并使主观和客观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统一。

第二,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在实践中,相对于客体来讲处于主体地位,实践的发动与运行,以及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从实践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人通过实践能够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利用规律使物按人的要求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自主性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也是个体与社会统一的过程。

第三,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实践活动最大特点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这说明人的实践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也不是简单地复制自然,而是对自然的积极改造。但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实践活动使得客体主体化,使得人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把非人的纯自然物质力量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人所驾驭支配的属人的物质力量。随着实践的发展,主客体矛盾和主客观矛盾关系也在变化发展,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涌现出来,成为人的新的制约力量,由此也使人的受动性得以改变和扩大。人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驾驭并改造世界的自由,实现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本质和价值。

第四,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实践的受动性要求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的科学性就是实践合乎规律。人们要成功地实践,必须以自身所面对的世界为前提和基础,正确地认识它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人的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能随心所欲。人类的伟大在于能自觉和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和理性掌握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广,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就愈益得到提升和增强。人类的实践活动越符合自然规律,就越具科学性,也就越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价值性也在于实践的“目的性”。人们探索和认识世界,追求真理,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任何实践都是出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实现要求,实践的价值性就在于实践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科学性,又要追求价值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意志和意识”,把世界变成了人类所理想的现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既通过主体客体化过程创造出主体所需要的价值世界,又通过客体主体化、人性化的过程,创造了主体自身的价值需求,实现了创造活动自身的价值。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人只有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方来:《论科学实践观》,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年硕士毕业论文

3、尤作欣:《试论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社会关系》,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5年硕士毕业论文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3

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马克思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因

1、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相继爆发,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就遭到资产阶级政府的残酷镇压,告以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将这种科学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武器!

2、为了批判费尔巴哈错误的思想观点,进一步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当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瓦解之后,费尔巴哈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哲学的权威,这在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费尔巴哈仍然没有摆脱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存在着错误的思想。例如,他不了解实践活动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脱离社会实践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以及在宗教观上的不彻底性等。这些错误的思想马克思将在具体的批判中体现出来。

3、为了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里解放出来,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中世纪的欧洲把经院哲学作为其官方哲学,认为哲学应该为封建社会的统治和宗教服务,经院哲学的代表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资产阶级时代的哲学家们,仍然停留在解释的领域上,即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解释。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结合起来,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及依赖关系,进一步阐明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必须掌握科学的理论,进而改造世界,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费尔巴哈对实践活动的肤浅理解

一切旧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这是对的,但是他们对意识是如√小编★√何反映客观世界的却无法认为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没有考虑到意识能动性,实质上是不了解实践的作用。这样唯心主义主义者便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性,这里所说的抽象是指具有片面性,认为意识是不受实践制约的东西,看不到实践是意识能动性的基础,认为意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甚至认为意识是创造万物的创世主,也就得出了意识创造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黑格尔将思想客体即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后随着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解体。费尔巴哈逐渐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将感性客体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亦即开始研究自然界和人,这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作用的,这也是他对唯物主义哲学的巨大贡献。但是费尔巴哈仍然摆脱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束缚,对实践的认识存在着肤浅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他把理论活动看成是实践活动;

2、他把人的利己主义活动看成是实践活动;

3、他把人的生理活动,如吃、喝、呼吸等看成是实践活动。

三、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主要思想

(一)批判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其一,就唯物主义哲学片面地夸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没有看到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改变环境和教育。

这种观点主要体现在两位哲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爱尔维修坚持“教育万能论”。

其二,错误的理解环境和教育的内容,必将得出天才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结论。费尔巴哈理解的环境,并非是社会的经济关系,而是指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上层建筑;其次教育业并非指通常所讲的学校教育,而是指社会环境影响的总和,明显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且甚至带有负面的影响,但是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尤其是学校教育。认为人的理性来决定环境和教育,那么理性掌握在谁手里,回答,天才人物,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史观。另外在论证方法上又犯了循环论的错误,即坚持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同时,环境是理性决定的,就是说,环境是人的理性的产物。

针对以上旧唯物主义的错误思想,马克思提出了人同环境和教育的辩证关系。其一“人——实践——环境”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环境创造了人,同样,人类在环境面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无能为力的,相反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其二提出了“人——实践——教育”的辩证关系,人类通过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主观世界,教育者在受到教育之后,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受到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别人。其三,阐明了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二)评述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1、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1)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这具有历史的进步性。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然后又对上帝进行顶礼膜拜,是上帝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费尔巴哈根据对宗教的分析,将世界划分为两部分,一为宗教的想象世界,一为现实的人间世界,这样世界被二重化,可以看得出,现实世界是受宗教世界统治和支配的。

(2)费尔巴哈揭去了宗教的神秘面纱得出人类创造上帝的结论。表了其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思想。

总之,以上两点时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贡献。 2.费尔巴哈宗教观上的局限性

(1)没有进一步揭露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2)没有进一步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正确途径;在他看来只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就够了。

(3)费尔巴哈想用“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在爱的宗教中,没有神的地位,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这样使其无神论思想大为减色。 3.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宗教的研究领域,阐明了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三)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理解人的本质,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1、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1)抽象、孤立的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是脱离社会的个人。 即脱离人特定的社会关系,即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等,抽象的考察人,这种超历史的、超阶级的人根本不存在,从而得出这种观点是谬误。

(2)从人和自然界的联系中考察人的本质,只看到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科学的理解人的社会属性。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所谓的“类”是指理性、意志和心。 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受社会关系的制约的人。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能孤立的、单独的进行,尤其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它总是是社会性的,所以不能脱离社会关系来抽象的理解人的本质。

(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它表现为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等。同时在众多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分析人的本质时,既要说明的“总和”,又要主次之分,即从人的生产关系着手分析人的本质。

(3)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尤其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明显阶级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其二,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其三,同一时代不同阶级或不同阶层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

总之,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看到了现实社会对人的本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又坚持了辩证法原则。

(四)阐明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类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社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实践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即使是错误的、虚幻的、神秘的思想和理论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歪曲、虚幻的反映而已。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之间的区别 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哲学领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根本区别。 1.根本的研究方法不同

显然,旧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研究人和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用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

2、理论体系的阶级基础不同。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市民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论武器,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3、历史使命的根本不同。以前的哲学家们(包括唯心主义的最高代表黑格尔和唯物主义的最高代表费尔巴哈),都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不懂得实践对旧制度的改造作用都不懂的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因此他们只能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中,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马克思认为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哲学,是批判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

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唯心主义在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在检验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位哲学家的思想中。 贝克莱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集体直觉,黑格尔坚持绝对精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元论的典型代表笛卡尔则认为真理是“概念的清楚明白”,又如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中世纪的欧洲,主要以《圣经》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总之,唯心主义始终是以主观认识去检验主观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二)旧唯物主义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虽然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但是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这样,唯物主义便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因此对真理检验的标准上也是错误的。

例如费尔巴哈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概括为两点:

其一,感性直观,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感性直观; 其二,大家公认的便是真理。

这费尔巴哈在真理标准的问题上犯了两个错误,首先,他没有看到感性直观的局限性,其次,仍然没有超出主观认识的范围。

(三)马克思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科学论断 1.实践是判断人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标准

那么马克思理解的实践到底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

2、批判康德不可知论,阐明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真理性 根据康德的理解,他讲世界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此岸世界,亦即现象世界,它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另一种是彼岸世界,亦即本质世界,它是不可认识的。总的来说,康德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实践是沟通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桥梁,而且,无论是此岸世界还是彼岸世界都可以被人类认识。 3.阐明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在这里马克思论述了经院哲学。何谓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指在中世纪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么萌芽于9世纪,形成于11——12世纪,在13世纪时发展到顶峰,14世纪走向衰落。经院哲学的主要特点有三方面:

(1)经院哲学以从哲学的角度论证***的基本教义,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群众的思想工具,在中世纪“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2)经院哲学论证的对象和内容极其空洞无聊。

(3)经院哲学论证的方法十分繁琐,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是一种纯粹抽象的形式主义。

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

显而易见,贯穿《提纲》的中线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中心思想和灵魂,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阐明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二)马克思把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结论。

(三)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哲学领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时写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马克思与世长辞后,在1888年恩格斯在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时,对个别地方做了修改,作为单行本的附录第一次予以发表。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四的心得体会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文章以时间为主线来阐述唯物史观的理论。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主要标志”。文章主要是为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写的提纲,而且为了改变旧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工人运动而写的提纲,提纲一共分为十一个小段落,我主要对于其中的第四小节,得出一下的几个理解:

1、关于费尔巴哈对于宗教的基本观点。

年青时代的费尔巴哈的激进观点,让他一直没有在学术界得到成功。1839年发表了《论哲学和***》宣称“***事实上不但早已从理性中消失,而且也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只不过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公开反叛当时的观念。1841年他发表的《***的实质》,重申了对***的看法。费尔巴哈的批判观点主要是揭露***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宗教出现导致的反社会作用。观点很激进,认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但是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他提出的关于宗教的观点,一部分还是得到马克思的肯定,但是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因此,写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来说明与费尔巴哈在宗教产生的这个问题上面的观点的肯定、否定及补充。

2、文章四小节多处提到三次“自我”的意义。

“自我”的解释有三种,第一,强调独立自我主体存在的自觉性,既本我的意识能动性。第二,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第三,通俗来讲:就是自己的个性、喜好、观点。“自我异化”,其中“异化”是指当人发展到一定时候,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多重因素,出现了一个对立面,异己的一种表现。自我的异化是人类自己不能承受现实的状况以后,把“自我”里面分离出来一个神圣的在云霄中固定存在的“独立王国”,这个王国在主导着人类的一切。这个王国是人类“自我异化”之后而创造,却被所创造的物体来控制人类自己。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阶段,一个是“自我分裂”,一个是“自我矛盾”。人类在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后,因为不能适应其发展时候,由“自我”分裂两个不一样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和实现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在“自我”不能改变的状态下,往往想象的世界就是人类所想要寄托的世界。可是,当现实的社会状况和压迫,让他们对于“自我”意识开始分不清楚,出现“自我矛盾”,无论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还是人与人的矛盾,都要在现实世界去找,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什么是“自我”所要存在的价值。

3、文章第四小节的分析。当社会压力和自然压力,阶级压力和剥削压力同时在一个时代出现,世俗世界的人们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现实的状况,于是在自我中分离出一个神圣的独立王国,这是一个被人们所创造的物体,也是一个被人们视为可以用来控制人们自己的物体,于是产生了神。这种实现的颠倒就是一种异化的表现,带来的可以用来表述或者说是“可触”的状态就是宗教。宗教的产生,似乎反证出,宗教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产生。第四节“费尔巴哈是从宗教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就是在说明费尔巴哈从世俗基础去寻找宗教的根源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只是提出了正确的方向,却没有完成这个工作,没有找出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完成”。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根源的方向是肯定的,但是还是确定的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找到宗教产生的本质根源,即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只看到根源,但没有去寻找根源,只对我们研究宗教产生给予方向。马克思明确说明,宗教的产生既有社会根源,也有阶级根源。“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出现的矛盾主要包含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然而,排除这样的矛盾,必须上面所说的两个矛盾入手,我们就可以用实践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展开革命。那么排除上面的矛盾,是我们最该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我们真正关键的问题。马克思的观点是在世俗世界中去解决两个矛盾。当时的时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发达。人的物质也大多数来自自然的产物,这种现成的获取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社会的强烈依赖性。在经历了“自我异化”之后,产生了宗教。所以,想要打破这样的状态,我们必须要提高生产力,让科学技术变得发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阶级关系,剥削关系和统治关系占主要的部分。所以,我们人与人矛盾体现在剥削、压迫、统治下的不公平及制度不合理等等。为了在自我不能适应的世界生存,用宗教来麻痹自我。而统治阶级用宗教来统治人们,获取自己利益,巩固自己的地位。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灭统治。

4、对于最后的举例,与文章正文的联系。

“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族之后,对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在实践中加以变革。”最后的这个举例,我认为是马克思是在总结性的阐述他对于宗教产生根源的描述。“秘密”被发现,是在说明费尔巴哈从宗教产生的根源在于现实世界这个观点的发现。但是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对现实世界产生这样的原因,进行批判和解剖,在用变革这样的状态,并用实践来说明。这个小小的例子,却在说明整段小节的中心思想。虽然是“幽默”的用意大利名画的提名在说,但是在用对于独立王国的批判变成对世俗世界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当时制度不合理的批判。因此,我觉得最后的例子,是文章的四小节的中心论述。

费尔巴哈的提纲篇5

《提纲》写于1845年春,最早发表于1888年。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在《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在这个《提纲》中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表现在他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上。实践问题,就好是一条主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中。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由于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内容而讲,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一、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条)

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

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二、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第二条)

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对实践作了科学规定——人类感性、能动、批判的活动。

2、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相联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构成双向关系,表现为:

人化自然(客体主体化):主体把自身的目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自然人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相联系。

实践是主观指导下对客观存在的改造,实践把主客观相联系。

三、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条)

1、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概括

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实践是人和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在于实践

3、思维、理论的世界根源于现实的世界

四、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第十~十一条)

1、过去的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在力于“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一种理论作用的发挥只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2)、一种理论作用发挥的程度在于人们实践活动中被接受的程度。

(3)、正确的理论最终会被大多数人接受,也才会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推荐访问:费尔巴哈 提纲 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 费尔巴哈的提纲进一步明确了实践的地位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费尔巴哈的提纲名词解释 费尔巴哈的提纲共几条 费尔巴哈的提纲11条 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