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诗经《关雎》赏析7篇(全文)

时间:2023-07-12 10:10:03 来源:网友投稿

诗经《关雎》赏析《关雎》既不是言“后妃之德也”(《毛诗序》),也不是如今流行的说法“男求女的情诗”。《关雎》为“风”之始,与“小雅”中的《鹿鸣》、“大雅”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关雎》赏析7篇,供大家参考。

诗经《关雎》赏析7篇

诗经《关雎》赏析篇1

《关雎》既不是言“后妃之德也”(《毛诗序》),也不是如今流行的说法“男求女的情诗”。《关雎》为“风”之始,与“小雅”中的《鹿鸣》、“大雅”中的《文王》、“颂”诗中的《清庙》同称为“四始”。“四始”皆为祭祀之乐也。《关雎》为春祭大典乐歌;《鹿鸣》亦为春祭大典乐歌;《文王》和《清庙》为宗庙祭典乐歌。”《关雎》“当是春祭大典上演仪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祈祷农业丰收的舞歌之乐。诗首章写文王率领公社男女老少在黄河之滨,迎着鸟语花香和明媚灿烂的春光,举行迎春劝耕大典”。

《关雎》诗中突出了“窈窕淑女”,表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荇菜之类作为舞乐的内容,恐怕这些作物是妇女们劳作的。公社男女劳作是有分工的。这首诗就是姑娘们演仪一年辛勤劳动的过程,既为祈祷农业丰收,也表达大家不辞辛劳的心情,以示劝耕。“君子好逑”语意双关,既是对淑女们的赞美词,又是对农业丰收的祈求。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内容大意

在黄河之滨,雎鸠已在关关鸣春报农时,周族举国举行春祭劝耕大典,那些贤慧勤劳的姑娘们,跳起了荇菜歌舞,演仪她们一年中从播种、施耘到收割荇菜的辛勤劳动过程,向天神、祖先神表达其不辞辛劳、努力耕作、争取丰收的心情和愿望,表明她们都是淑女,是君子的好匹配。

释义

旧说认为此诗是颂文王后妃之德,以正夫妇也。今人多以为是男女恋歌。《关雎》为“风”之始,与“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颂”之《清庙》,称为“四始”。皆为祭典之乐也。前两者为春祭大典乐歌,后两者为宗庙祭典乐歌。《礼仪》“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均谈到典礼所规定之乐歌,云:“歌鱼丽”,“歌有嘉鱼”,“歌南山有召”,“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升歌鹿鸣”等。

关雎,闻一多释为鸤鸠,即布谷鸟(春播候鸟),雌雄成对,不相离;《辞源》释为王雎、即鹗、鱼鹰,雌雄定偶。神话中金天氏系统中有雎鸠氏族;少昊在东方建鸟国,有鸟官“雎鸠氏”;《左传昭十七年》云:“雎鸠氏,司马也。注:雎鸠,王雎也,鹫而有别,故为司马,主法制。”恐怕两说都对,雎为王雎,鹰属;鸠为布谷。《礼记月令》有云:“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古代先民把握农时节次多凭物候,尤其是鸟象。鹰、鱼鹰、鸠,均是春天最活跃的鸟象。《诗》中“鸟兽草木”,本借以起兴,意不在物,两种鸟“双关”也无妨;或恐是春祭巫术图腾,雎鸠是几种鸟合体的意象物。“关关雎鸠”,意在鸣春报农时,这是十分明白的。《小雅出车》有“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旟,是一种画有鹰鸟的旗,旐,是一种画有龟蛇的旗。作军队导引之旗。雎鸠或恐类似,画于旗上,以示报春,用于祭典。

一九七八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发现仰韶文化时代一口彩陶缸,绘有一幅《鹳鱼石斧图》,这只叼大鱼的鸟是鹳还是鹗?鸟叼鱼,以示春时,斧示及时勤劳作,以争取农业丰收。此图自然同祭春有关,此缸当是春祭巫术大典之礼器。还有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亦当是祭春礼器。借此两物,联系《关雎》篇,也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义。

周族在文王时代之前,还处在原始公社晚期,在周原建邑,建井田,“彻田为粮”。土地、财产、奴隶(战俘)为公社所有,文王夫妇与民同耕同乐,创建了完整而发达的公社共和制政体,这是周族迅速强大的原因。周世代重农,诗《七月》当是他们人人必记的农事歌。春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刻,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春祭大典是历来王朝重典。彩陶文化装饰图案均同春天有关,说明祭春巫术仪典肇始是很早的。“风”诗主在反映土风民情,春祭典礼,直到今天,仍是民间的主要风俗。《关雎》为“风”之首,又是周礼飨祭的重要乐章,如何会是谈情说爱的小调歌曲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吴公子季札在鲁观“周乐”,听了周南、召南后评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都道出了此诗的基本情调,此诗当是春祭大典上演仪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祈祷农业丰收的舞歌之乐。诗首章写文王率领公社男男女女,在黄河之滨,迎着花香鸟语、明媚灿烂的春天,举行迎春劝耕大典。以下四章描写由播种(左右流之),耕耘(左右采之)到收获(左右芼之)之过程;表达了春天播种时节“寤寐求之”的虔诚、忧虑心理,希望夏天庄稼长得好的“琴瑟友之”之精心管理、心中不安和高兴的心情;秋天获得丰收,“钟鼓乐之”之无限兴奋的情绪。诗中突出了“窈窕淑女”,表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荇菜之类作为舞乐的内容,恐怕这些作物是妇女们劳作的。公社男女劳作是有分工的。这首诗就是姑娘们演仪一年辛勤劳动的过程,既为祈祷农业丰收,也表达大家不辞辛劳的心情,以示劝耕。“君子好逑”语意双关,既是对淑女们的赞美词,又是对农业丰收的祈求。

孔子评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是从乐的角度谈此诗。一解是:此诗演奏时,始于至诚,终于热情奔放。由轻快烂漫到深沉至诚,由兴奋愉快,再到热烈欢跃。“乱”指“钟鼓乐之”的大合乐。“始“为笙管分奏或合奏,终乐为“乱”,汇成“洋洋乎盈耳哉”之磅礴气氛。二解是:始可能是由宫廷乐队载歌载舞演奏,终了大家共唱共舞,形成千人唱万人舞的宏大欢乐场面。

君子、淑女,自然是赞美文王与夫人这样受爱戴敬仰的贤王贤妃,也是赞美广大君子淑女,主在教化也。

诗经《关雎》赏析篇2

关雎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分类及表现手法。

2、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此诗直至背诵。

3、了解诗的节奏。

4、将此诗改写成现代诗。

5、品味诗歌,把握诗的情感,体会诗歌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诵此诗。

2、品味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新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婚礼,发现对联德文横额是“钟鼓乐之”,你们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明白他的意思么?【学生发言,由此引出《诗经》】

二、走近《诗经》

1、出示《诗经》。【激发学生了解《诗经》热情】

2、学生根据注释、资料简介《诗经》。

3、教师介绍《诗经》类别:风、雅、颂。

【师过渡: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诗★WWW.BAIHUAWEN.CN★经》第一部分“国风”的第一首《关雎》】

三、板书课题。【关雎】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与“睢”字比较。

2、读注释明白题意。

3、媒体显示,了解雎鸠。

四、聆听录音。

1、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把握节奏。【二二分法】

五、媒体显示,强化字词。

荇 窈窕 寤寐 芼

六、学生比读,师生评价。

七、诗歌品读。

1、诗中写了那些物象?

A、浏览全诗,划出物象。

B、观看媒体,熟悉物象。

【板书:雎鸠 淑女 君子

2、他们各有那些表现呢?【学生边读边划,尔后交流】

3、题目是“关雎”,诗中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写淑女和君子呢?【学生找出其相似点,教师点明“起兴”手法

4、淑女、君子各是怎样的人?【由此把握诗的主题】

八、分组分章将此诗改写成现代诗。

1、教师示范。

雎鸠关关真欢畅,双双栖息小洲上。美丽文静好姑娘,她是我的好对象。

2、学生交流。

九、赏析表达。【以“——真美,美在——”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十、诵中感受。【读出“爱慕——追求——不得——友之——乐之”情感变化】

十一、唱中升华。【媒体播放《关雎》歌曲】

板 书

雎鸠———淑女 君子

关关 流之 求之

采之 思服

芼之 友之

乐之

诗经《关雎》赏析篇3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赏析篇4

【原文】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读解】

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真挚动人的情歌,也可以说是千古绝唱。男欢女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有人偏要就此去考证发掘,钻进牛角尖去寻找微言大义,也有人扳起面孔做论文说废话,还有人意在此而故意言彼,更有人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人这个怪物,总要无事生非地造出一些鬼来吓唬自己,总是造些枷锁来给自己套上,就是不愿意对着镜子正面地、里里外外地看着自己。

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男的不男,不长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诗经《关雎》赏析篇5

原文

关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教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2、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参考资料:

骆玉明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6.@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

简析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都是有得之见。《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章乃再接前腔。”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题,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当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的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尝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亲爱之意也。”辅广申之曰:“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如此,《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的注解。若将《郑风·女曰鸡鸣》《陈风·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向来有赞誉。为什么用关雎作为这篇充满爱意的诗的题目呢?在孔子编辑《诗经》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风,为民间传唱的诗,《孟子见梁惠王》中有关于民间的歌曲的记载,风,大体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雅,中的部分来自民间,部分来自贵族的歌颂诗。颂,便是贵族用来祭司时歌颂上天,先祖的诗。所以,大部分的诗是没有名字的,而编辑一部书,为了让人们便于查阅必将为每部分添加题目。当然,孔子比较谦虚采取了取诗每句开头的词作为诗的题目。《关雎》取自关关雎鸠,“关关”是指雎鸠的叫声,拟声词。后世多用这种的命名方法,如唐李商隐的《无题》,因为有多首,所以采取了孔子发明的命名方法,如《锦瑟》取自:锦瑟无端五十弦。

诗经《关雎》赏析篇6

《诗经 关雎》教学实录 导 入 语 :

朝 吟 风 雅 颂 , 暮 唱 赋 比 兴 , 秋 看 鱼 虫 乐 , 春 观 草 木 情 。

回 溯 华 夏 文明 的 源 头 , 从 《 诗 经 》 开 始 。

当 代 作 家 王 安 忆 曾 这 样 说 的 :

“《 诗 经 》 本身 就 是 一 条 河 , 一 条 文 字 之 河 。

我 们 永 远 生 活 在 《 诗 经 》 的 下 游 , 感 受其 芬 芳 , 接 受 其 哺 养 。

”翻 开 《 诗 经 》 , 首 卷 便 是 那 流 传 千 年 的 诗 句 :“关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今 天 我 们 一 起 溯 洄 《 诗 经 》 之 畔 , 聆 听 《 关 雎 》 的爱 情 箴 言 。

板 书 《 关 雎 》 学 习 目 标 :

鲁 迅 先 生 著 述《 汉 文 学 史 纲 要 》,提 出 “三 美 ”——音 美 以 感 耳 ,形 美以 感 目 , 意 美 以 感 心 。

告 诫 我 们 学 习 诗 歌 要 善 于 体 会 诗 歌 的 美 。

所 以 我们 学 习 本 课 。

目 标 有 三 个 :

读 诗 , 读 出 节 奏 音 韵 之 美 ; ( 节 奏 美 、 音 韵 美 ; 重 章 —叠 句 ) 解 诗 , 解 出 故 事 画 卷 之 美 ; ( 画 面 美 ) 品 诗 , 品 出 意 境 内 涵 之 美 。

( 意 境 美 、 形 象 美 、 内 在 美 ; 行 为 美 ;品 德 美 ) 教 学 过 程 :

板 块 一 :

读 诗 , 读 出 节 奏 音 韵 之 美 。

师 :同 学 们 ,“书 不 厌 频 读 ,诗 须 放 淡 吟 。”请 大 家 捧 起 书 来 ,高 声 朗读 , 读 准 字 音 、 读 对 节 奏 。

学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教 师 :

诶 ? 我 刚 才 听 到 有 同 学 读 错 了 一 个 字 。

PPT 上 有 显 示 , 这 里它 应 读 “hâo”还 是 “hào”?

你 来 说 , 嗯 , 说 得 有 理 有 据 。

他 说 :

“逑 ”这 里 指 “配 偶 ”, 前 面 的 “好 ”是 修 饰 “配 偶 ”,作 形 容 词 ,应 该 读 成 三 声 。“好 逑 ”,合 在 一 起 指 美 好 的 配偶 。

( 解 读 真 细 心 , 请 坐 。

) 师 :

读 准 了 字 音 , 让 我 们 带 着 自 己 的 理 解 齐 读 一 下 这 首 诗 。

师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一 读 :

读准 字 音 ) 教 师 :

同 学 们 的 声 音 可 真 清 悦 。

《 诗 经 》 , 这 出 自 中 原 大 地 最 厚 重的 沃 土 、 最 能 体 现 先 民 真 实 性 情 的 歌 唱 , 这 汉 民 族 传 统 的 基 岩 缝 中 汩 汩流 出 的 清 泉 , 总 是 在 不 经 意 间 拨 动 我 们 的 心 弦 , 召 之 即 来 , 挥 之 不 去 ,才 下 眉 头 , 却 上 心 头 。

请 同 学 们 用 四 字 词 , 说 说 你 初 读 《 关 雎 》 时 的 内心 感 受 。

老 师 举 一 个 例 子 :

生 :

内 容 简 短 , 浪 漫 唯 美 。

好 ! 这 位 同 学 举 手 了 。

生 :

句 式 整 齐 , 对 仗 工 整 。

( 不 错 , 你 发 现 了 诗 经 的 结 构 。

) 同 桌 :

音 调 悠 然 , 语 言 优 美 ; ( 真 好 , 不 仅 关 注 到 了 语 音 语 调 , 还关 注 到 了 文 字 本 身 。

) 后 面 的 同 学 说 一 说 。

你 说 :

朗 朗 上 口 , 富 有 韵 律 ; ( 你 找 到 的 是 节 奏 , 嘤 嘤 成 韵 , 有 金石 之 声 。

抓 住 了 诗 歌 的 精 髓 之 一 —音 乐 美 。

) 师 :确 实 如 此 ,《 关 雎 》出 自《 诗 经 ·国 风 》,两 字 一 拍 ,琅 琅 上 口 ,节 奏 鲜 明 ( 节 奏 美 ) 板 书 。

另 外 , “鸠 、 洲 、 逑 ”以 及 “流 、 求 、 友 ”韵 脚 相同 ; 而 “辗 转 ”一 词 双 声 叠 韵 , 读 来 , 意 味 悠 长 , 音 韵 和 谐 。

(音 韵 美 )板 书 师 :

同 学 们 , 《 关 雎 》 篇 之 前 , 有 一 段 序 言 , 我 们 通 常 称 之 为 《 毛诗 序 》 。

《 毛 诗 序 》 在 谈 到 《 诗 经 》 创 作 缘 起 时 曾 这 样 说 :

“诗 者 。

情 动于 中 而 形 于 言 , 言 之 不 足 , 故 嗟 叹 之 , 嗟 叹 之 不 足 , 故 永 歌 之 。

”可 见 ,

《 诗 经 》 在 古 代 是 可 以 合 乐 而 唱 的 , 下 面 请 同 学 们 随 着 音 乐 来 诵 读 《 关雎 》 。

师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伴 乐 朗 读 ) 板 块 二 :

解 诗 , 解 出 古 诗 画 面 之 美 。

师 :

余 音 绕 梁 , 三 月 不 知 肉 味 。

如 闻 其 声 , 如 临 其 境 。

陶 醉 之 余 ,谁 能 用 简 洁 的 语 言 概 括 一 下 诗 歌 的 内 容 呢 ? 来 , 你 笑 了 , 你 来 说 。

哦 , 你 说 :

这 首 诗 写 的 是 一 位 君 子 对 一 位 淑 女 的 爱 慕 。

同 桌 迫 不 及 待 地 补 充 :

爱 慕 、 追 求 却 求 而 不 得 的 过 程 。

( 你 俩 可 真是 珠 联 璧 合 , 心 有 灵 犀 。

请 坐 ) ( 像 这 样 在 诗 中 叙 事 ,在《 诗 经 》中 ,我 们 把 它 叫 作 “赋 ”( 板 书 ))。

引 导 语 :

“赋 ”即 为 铺 陈 直 叙 。

诗 歌 作 为 传 情 达 意 的 文 学 题 材 , 它 有着 “诗 言 志 ”、 “诗 缘 事 ”、 “诗 言 情 ”的 独 特 功 能 。

《 关 雎 》 , 用 它 那 质 朴 生动 的 文 字 讲 述 了 一 个 缠 绵 悱 恻 的 故 事 , 同 时 , 也 用 它 那 清 新 明 丽 的 笔 调勾 勒 出 一 幅 幅 和 谐 美 丽 的 画 卷 。

那 假 如 现 在 让 你 把 《 关 雎 》 拍 成 一 个 短视 频 , 你 准 备 拍 几 个 场 景 来 展 现 这 首 诗 呢 ? 宣 传 委 员 已 经 站 起 来 了 , 果 真 是 术 业 有 专 攻 啊 。

她 说 要 拍 四 个 场 景 。

两 只 雎 鸠 鹤 立 洲 头 ; 窈 窕 淑 女 采 摘 荇 菜 ; 翩 翩 君 子 追 寻 淑 女 ; 惨 遭 拒 绝 梦 中 相 遇 。

教 师 :惊 才 绝 艳 呐 ,你 真 是《 关 雎 》的 知 音 哪 ,远 景 ,近 景 ,特 写 ,虚 实 结 合 , 如 此 看 来 , 《 诗 经 》 确 实 经 久 不 衰 , 斑 驳 的 岁 月 未 使 它 锃 亮的 意 象 生 出 铜 绿 , 无 涯 的 空 间 未 使 它 丰 富 的 思 想 消 失 殆 尽 。

你 勾 勒 出 了如 此 唯 美 的 画 面 ,我 们 再 来 读 一 读 ,读 出 它 的 画 面 美 吧( 画 面 美 )板 书 。

师 :

好 诗 不 厌 百 回 读 。

这 一 遍 读 , 大 家 的 感 情 进 去 了 。

板 块 三 :

品 诗 , 品 出 诗 经 内 涵 之 美 。

引 导 语 :

同 学 们 , 《 关 雎 》 , 《 诗 经 》 之 首 , 《 诗 三 百 》 之 首 , 魅力 独 特 ,内 涵 深 邃 。请 大 家 在 “密 咏 恬 吟 ”之 余 ,说 说《 关 雎 》除 了 富 有 节奏 美 、 音 韵 美 和 画 面 美 之 外 , 它 到 底 还 美 在 哪 儿 ? ( 提 示 :

从 诗 歌 内 容和 人 物 形 象 等 方 面 分 析 。

) 五 分 钟 后 , 请 小 组 代 表 发 言 。

好 。

第 一 小 组 已 经 举 手 。

这 位 同 学 说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意 境 。

( 板 书 ) 她 说 :

雎 鸠 鸟 、 碧 水 , 小 洲 , 淑 女 , 君 子 , 人 和 自 然 和 谐 共 处 , 美不 胜 收 。( 真 是 明 眸 善 睐 。而 且 只 “关 关 ”二 字 领 衔 ,灵 动 地 展 现 出 了 一 对雎 鸠 鹤 立 洲 头 , 未 见 其 形 , 先 闻 其 声 。

此 种 笔 法 开 后 世 诗 人 无 数 法 门 。杜 甫 的 诗 句 “绿 垂 风 折 笋 ,红 绽 雨 肥 梅 。”这 两 句 也 是 倒 装 句 ,译 为 :风 吹折 了 绿 意 浓 浓 的 竹 笋 ,雨 催 肥 了 色 如 胭 脂 的 梅 子 。这 样 特 地 将 “绿 ”和 “红 ”两 字 置 于 句 首 , 意 象 鲜 活 , 意 境 优 美 , 给 读 者 以 深 刻 的 印 象 。

我 们 再 来读 这 句 ,关 关 雎 鸠 ,关 关 ,关 关 ,有 没 有 余 香 满 口 ,余 音 袅 袅 的 味 道 呀 ?中 国 的 汉 字 , 才 是 世 界 上 最 美 丽 的 文 字 , 含 情 , 达 意 , 蕴 藉 , 风 流 。

每一 个 字 都 是 力 重 千 钧 , 掷 地 有 声 。

) 第 二 小 组 说 , 哦 , 你 说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淑 女 的 形 象 。

( 板 书 ) “窈 窕 ”一 词 尽 得 风 流 。

师 :

不 错 , 善 于 发 现 课 下 注 释 , 你 果 真 有 一 颗 慧 心 。

其 实 , 《 诗 经 》 采 集 广 泛 , 涉 及 人 物 形 象 也 颇 多 , 其 中 女 性 形 象 最为 丰 富 。《 诗 经 》中 不 仅 有 “窈 窕 淑 女 ”身 姿 之 优 雅 ,也 有 “舒 窈 纠 兮 ;舒优 受 兮 ;舒 夭 绍 兮 ”体 态 之 风 骚 。当 然 还 有 “巧 笑 倩 兮 ,美 目 盼 兮 。”以 及 “‘美目 扬 兮 ’、 ‘美 目 清 兮 ’、 ‘清 扬 婉 兮 ’”意 态 之 韵 味 。

同 学 们 , 我 们 读 《 诗 经 》

呀 。

能 读 出 太 多 活 泼 泼 女 性 形 象 , 今 后 , 你 们 肯 定 还 要 走 更 远 的 路 程 ,还 要 读 更 多 的 书 本 , 还 要 见 识 到 更 美 好 的 人 物 形 象 :

倔 强 独 立 的 简 爱 小 姐 , 狡 黠 灵 动 的 伊 丽 莎 白 , 美 艳 绝 伦 的 艾 斯 美 达拉 , 精 明 强 悍 的 斯 嘉 丽 , 他 们 各 自 有 动 人 之 处 , 但 是 , 每 当 你 回 想 起 我们 那 窈 窕 淑 女 , 心 中 总 会 激 起 一 阵 涟 漪 , 柔 肠 百 转 , 这 是 我 们 最 中 国 的女 性 , 她 之 后 是 刘 兰 芝 , 是 木 兰 , 是 罗 敷 , 是 婴 宁 , 是 小 倩 , 是 黛 玉 ,是 湘 云 , 是 无 数 的 无 数 , 那 些 女 子 , 那 些 花 儿 , 是 我 们 中 国 的 , 健 朗 ,明 快 , 向 上 ! 第 三 小 组 , 这 位 同 学 也 要 发 言 :

她 说 淑 女 除 了 形 象 文 静 美 好 , 还 很勤 劳 。

她 圈 点 勾 画 了 诗 中 反 复 出 现 的 “采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 左 右 采 之 、 左 右芼 之 。

”可 以 看 出 淑 女 勤 劳 持 家 、 娴 雅 有 度 。

师 :

( 眼 光 真 独 道 , 已 经 读 到 了 文 字 深 处 。

大 家 仔 细 看 “采 ”这 个 字 ,是 不 是 像 一 幅 画 一 样 无 言 地 诉 说 着 它 最 初 的 含 义 ,没 错 ,它 是 个 象 形 字 。采 莲 南 塘 秋 , 江 南 可 采 莲 , 上 山 采 蘼 芜 , 采 采 芣 苢 , 中 国 的 文 学 史 , 就这 么 在 采 采 中 延 续 下 来 。

) 课 代 表 也 要 补 充 , 你 来 接 着 说 。

你 说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淑 女 的 内 涵 。

( 板 书 ) 师 :

淑 女 不 仅 亭 亭 玉 立 、 勤 劳 持 家 , 她 还 很 有 内 涵 。

何 以 见 得 ? 生 七 嘴 八 舌 。

师 :对 ,她 对 爱 情 不 随 便 ,当 男 子 对 她 求 爱 之 后 ,她 却 拒 绝 了 男 子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 淑 女 自 尊 自 爱 , 内 外 兼 修 。

真 好 ! 所 以 , 我 们 女 孩 子 就应 该 要 像 淑 女 那 样 , 自 尊 自 爱 , 做 一 个 秀 外 慧 中 的 女 子 。

其 实 ,《 毛 诗 序 》在《 关 雎 》开 篇 就 提 到 :“关 雎 ,后 妃 之 德 也 ,风 之始 也 , 所 以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也 ……” 可 见 《 关 雎 》 将 生 命 意 义 上 的 男 女 恋情 升 华 和 规 范 为 伦 理 意 义 上 的 夫 妇 之 德 ; 而 汉 儒 对 《 关 雎 》 则 具 有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之 政 教 意 义 的 肯 定 , 不 仅 与 早 期 儒 家 夫 妇 伦 理 观 念 相 一 致 ,而 且 与 早 期 儒 家 《 诗 》 学 观 一 脉 相 承 ;我 们 恰 当 理 解 《 关 雎 》 诗 旨 , 才 能有 效 解 读 其 蕴 涵 的 礼 乐 教 化 与 美 善 之 德 。

这 位 男 生 很 急 切 ,你 来 说 ,哇 ,你 的 想 法 很 独 特 ,你 说 君 子 想 得 美 。哪 里 想 得 美 了 ? 啊 , 他 爱 淑 女 , 但 是 求 婚 却 惨 遭 拒 绝 , 只 好 在 梦 中 花 好月 圆 。

唉 ! 你 的 观 点 立 即 就 有 人 反 驳 。

哦 , 我 听 见 旁 边 的 男 生 说 :

这 明 明是 克 制 的 爱 , 他 爱 淑 女 , 但 是 将 这 种 爱 在 被 拒 绝 之 后 , 埋 在 了 心 里 , 藏在 了 梦 里 。所 以 ,这 位 男 生 说 :《 关 雎 》美 ,美 在 君 子 的 行 为 。( 板 书 ) 你 说 的 对 , 克 制 的 爱 , 真 的 爱 你 , 就 是 宝 玉 对 黛 玉 的 发 乎 情 , 止 乎礼 。

万 般 怜 惜 , 心 心 相 印 , 读 过 红 楼 梦 吗 , 宝 玉 和 黛 玉 两 小 无 猜 , 共 读西 厢 , 嬉 笑 故 事 , 写 诗 作 赋 , 但 宝 玉 从 不 敢 对 黛 玉 有 轻 慢 唐 突 之 处 , 越是 深 爱 , 越 是 小 心 啊 。

这 仅 仅 是 行 为 美 吗 ? 如 果 我 们 的 境 界 再 高 远 一 些呢 ? 对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君 子 的 品 德 。

( 板 书 ) 这 样 的 男 子 , 堪 称 “君子 ”呀 。

而《 关 雎 》就 是 通 过 诗 歌 的 方 式 阐 释 “君 子 ”与 “淑 女 ”的 内 涵 。孔 子 将其 编 在《 诗 经 》之 首 ,意 在 通 过 它 为 男 男 女 女 树 立 一 个 美 好 爱 情 的 标 准 ,以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在 诗 一 般 的 理 想 境 界 中 ,什 么 样 的 女 子 可 称 为“淑 女 ”,而 值 得 你 去 追 ;什 么 样 的 男 子 可 称 为 “君 子 ”,而 值 得 你 托 付 终 身 。大 家 都 清 楚 了 吧 ? 当 然 《 关 雎 》 还 告 诉 我 们 , 不 管 爱 或 者 是 被 爱 , 都 要 讲 究 美 德 , 讲究 嘉 言 懿 行 。

最 后 一 个 小 组 要 总 结 陈 词 了 。

你 说 ……《 关 雎 》 之 美 , 美 在 形 式 。

一 唱 三 叹 , 回 环 往 复 。

对 , 这 样的 手 法 , 我 们 把 它 叫 做 “重 章 叠 句 ”( 板 书 )

总 结 语 :

同 学 们 , 奇 文 共 欣 赏 , 疑 义 相 与 析 。

《 关 雎 》 还 有 很 多 的美 ,像 她 的 艺 术 手 法 :“赋 、比 、兴 ”;她 的 丰 富 含 义 “后 妃 之 德 ”, 她 的 爱情 观 “乐 而 不 淫 , 哀 而 不 伤 ”。

这 些 也 使 整 首 诗 变 得 特 别 有 韵 味 , 有 美 感 。尤 其 是 “赋 、比 、兴 ”作 为 诗 歌 表 达 的 基 本 手 法 ,有 其 独 特 所 指 。古 人 认 为 :“赋 ”即 为 “铺 陈 其 事 ”;“比 ”即 为 “借 物 譬 物 ”;“兴 ”即 为 “托 物 起 兴 ”。聚 焦 赋比 兴 手 法 的 运 用 ,这 个 是 难 点 ,我 们 下 节 课 还 要 做 专 题 研 究 。少 年 读 诗 ,杯 中 窥 月 , 一 首 好 诗 , 我 们 需 要 用 一 生 去 解 读 。

以 后 你 长 大 了 , 再 读 诗经 , 再 见 《 关 雎 》 , 定 会 有 故 人 重 逢 的 喜 悦 。

我 们 为 什 么 会 甘 心 情 愿 拼 上 一 生 的 时 间 徜 徉 在 诗 经 中 呢 , 因 为 它 美 呀 :

美 , 美 在 音 韵 和 谐 ; 美 在 意 境 高 远 ; 美 在 内 涵 深 邃 ;读 着 它 , 就 会 生 发 一 种 满 血 复 活 的 、 满 满 的 幸 福 感 啊 ! 同 学 们 , 诗 歌 因 其 形 式 内 容 的 特 有 美 感 和 蕴 含 情 绪 的 深 沉 丰 富 , 成为 优 美 、 细 腻 、 丰 富 、 浪 漫 的 代 名 词 , 成 为 一 种 具 备 无 线 延 展 性 的 艺 术形 式 。有 其 独 特 的 美 感 ,请 大 家 再 来 看 老 师 的 板 书 ,学 完 这 首 诗 歌 之 后 ,这 么 多 的 美 , 就 在 我 们 心 中 留 下 了 一 个 大 大 的 “美 ”字 。

人 生 自 有 诗 意 , 诗 歌 浸 润 人 生 , 愿 《 关 雎 》 厚 美 , 永 存 心 间 。

我 的 分 享 完 毕 , 谢 谢 大 家 !

诗经《关雎》赏析篇7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推荐访问:诗经 赏析 关雎 《诗经·关雎》 诗经关雎鉴赏 诗经关雎解析 关雎(诗经) 关雎巜诗经 诗经巛关雎 关雎·诗经 诗经-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