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5篇
第1篇: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第七单元 周长
第2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由来。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教师用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生: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等。
教师让学生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方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学例1。
(1)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9cm和6cm的各两根),用四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学生动手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
师: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3)提出问题。
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指名汇报算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
①9+9+6+6=30(cm)
②9×2=18(cm) 6×2=12(cm) 18+12=30(cm)
③9+6=15(cm) 15×2=30(cm)
学生汇报每种算法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列式依据。
师:第③种算法,怎样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识到第③种算法也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式子表示:(9+6)×2=15×2=30(cm)。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第③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9+6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2?
教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指名回答。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教学例2。
师: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同时出示例2的图)这个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教师多媒体出示: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教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回答。
教师指名汇报,让学生口述想法。(通过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得出铁丝的长度,铁丝的长度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再通过周长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
(6+8)×2=28(cm) 28÷4=7(cm)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cm。
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在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具体的解决方法。
2.教学例4。
教师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求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
学生小组内交流围法。
教师提示:这个长方形养鸡场两面靠墙。
学生全班交流。
因为养鸡场两面靠墙,所以只需要用篱笆围起一长一宽。列式为:10+5=15(m)。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1.第1题:
(1)打开教材第81页,让学生观察钉子板中的两个图形,然后求它们的周长。
(2)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第2题:
(1)让学生自己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然后独立计算它的周长。
(2)全班交流。
让学生板书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3题:
(1)学生两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两张长8cm,宽4cm的长方形纸板拼起来。
(2)学生计算所拼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拼法和算法。
①拼成长方形:
(8+8)×2+4×2=40(cm)
(8×2+4)×2=40(cm)
8+8+8+8+4+4=40(cm)
……
②拼成正方形:
4+4+4+4+8+8=32(cm)
(4×2+8)×2=32(cm)
8×4=32(cm)
……
师:拼法不同,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与同伴交流。
【板书笔记】第2篇: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认识周长教学内容教材96-98页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周长?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3、培养初步的逻辑能力4、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周长?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1、知道周长的含义2、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软尺、细线、直尺、茶杯、钉子板、橡皮筯等第一课时一、初步认识图形的周长1、导入:同学们。从本单元起,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内容的学习2、看图,说说镶的花边应该有多长?(应该是桌布一周的长度)3、引导学生认识到桌布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就是认识到周长.4、看第二图,说说树桩一周的长度是多少?63厘米5、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让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z引导学生说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6、你们知道树桩面的周长是多少吗?二、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1、让学生用手指在课本上摸一摸索课本封面的周长,注意摸索时要注意些什么?2、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并作一定的补充。让学生感触周围其他物体的周长并让学生一边摸一边说给其他同学听。3、指导学生直接说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如广告,操场的周长等4、结合例1和例2,引导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总结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内容,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2、让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判断的结果及理由。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正确的答案3、布置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练习十七第一题第二题,给学生经必要的指导和提示。4、带领学生集体评议刚才的练习活动。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1、让学生拿出课本和文具盒,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并要边摸边说。在学生动手摸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2、设疑引导: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是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3、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告诉学生这节课就学习测量周长的方法。二、测量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茶杯,让学生先说出这个茶杯的周长。2、转折设问: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的周长给商量出来呢?先说一说用什么东西商量,怎样测量?3、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让学生选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组合作进行测量。4、让几个组的学生在讲台上淙自己测量的过程。让其它同学认真观看。台上的同学淙完毕后,问其他的同学:你们看清楚他们测量的过程了吗?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吗?5、带领学生对这些同学挑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议。6、让学生再想一想怎么测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提示学生可以先用软尺或细线试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7、表扬这位同学的想法。让学生尝试用这种 方法进行测量。8、引导学生对测量周长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9、你们能总结出周长的定义吗?让学生讨论交流。10、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给出周长的定义: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内容。要求学生先确定测量方法,再准备测量的工具。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 题,让学生思考练习十七的第4 题。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学探讨与反思:第二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教学重点难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一课时一、摆长方形,导入新课1、引导: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长方形吗?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物体哪些是长方形?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根9厘米的小棒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同时提问:大家想用这4根小棒如何摆动出一个长方形?哪 两根摆长边,哪 两根摆短边?3、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摆出长方形。二、探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你们知道怎样计算吗?2、肯定学生的想法,在黑板上列出算式。并让学生想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3、对这个算法表示肯定,并让学生列出算式。4、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继续思考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5、肯定学生的思路,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并告诉学生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引导学生列出带小括号的式子。6、让学生观察江比较先后列出的4个式子,指出哪 个最简便7、让学生根据最简便的算式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8、请学生汇报讨论出来的计算公式。板书课题。三、探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1、让学生动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长和宽都是6厘米的图形的周长。2、让学生根据正方形的图形特征,计算出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分组合作。3、在黑板上列出算式6×4=24(厘米),并让学生对比上边的算式(6+6)×2=24(厘米)4、让学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一般计算公式。四、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给学生有针对地指导。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在学生计算完成后答案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回顾周长计算公式1、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在黑板上板书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2、给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对学生算出的结果进行评议。3、给出一个正方形的连长。 让学生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找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及,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集体评议。二、周长计算公式的现实应用。1、教学例2,让学生看图后说出内容2、请学生来说出题意,让学生讨论该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3、鼓励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思路予以肯定。并让学生继续思考该如何算出这个养殖场需要篱笆的数量4、表扬学生很聪明,让其它同学也理解这个想法。5、让学生计算养殖场的周长。6、让学生先互相检查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判断篱笆够不够?7、大家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提示学生可以靠着养殖场外边数一数篱笆数。三、进行课堂活动,完成课堂练习和思考题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的内容,给学生经必要的提示和指导。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的2、3、4、题,在学生完成韪后,讲评答案。3、指导学生解决思考题。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3篇: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备课人:徐燕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学习目标】
1、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小组展示。(要求:要说清想的过程)
活动二: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小组展示。(要求:要说清想的过程)
活动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再相互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独立思考(提示:“大约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2)、小组展示
检测反馈:想想做做第3、5题.
【检测反馈】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哪种方法是最佳方法呢?
2、让学生熟记长方形计算方法。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吗?哪种方法是最佳方法呢?
1、帮助学生分别总结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让学生熟记正方形计算方法。
1、让学生结合图形进一步体验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明确计算时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交流、集体订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3、要求学生先画一画,再解答。
提问:用4个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吗?试试看。
指导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观察图形的边长和周长发生的变化,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反思:
第4篇: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教材第五册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理解周长概念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本学期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
教学环境的分析:本班学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在平时学习中经常进行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言: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是最聪明也最爱帮助别人的孩子,最近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师:老师非常喜欢“十字绣”,假期我绣了两幅作品,今天我把这两幅作品的图片带来了,请大家来欣赏一下老师的作品,漂不漂亮呀?
师:大家看这两幅作品的形状是你们熟悉的哪两个图形?
师:我家里正好有一根2米长的木条,我想用这根木条给其中的一幅作品的四周镶个木框,要想知道这根2米长的木条适合给哪幅作品做框,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2、指周长
师:你能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吗?
师:你能指一指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吗?
3、揭题: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教学长方形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看这个长方形,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把这两条较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这两天较短的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问: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边,有几条宽边呢?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师:经过测量我得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那么你能试着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请你在本上试着做一做,并想一想你还有没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了。
3、交流汇报
师:你们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了吗?谁愿意第一个来汇报。
(1)6+4+6+4=20(分米)问:你为什么这么做?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这里的6表示这个长方形的什么?这里的4表示这个长方形的什么?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长+宽+长+宽来计算。
师:哪些同学是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2)6×2+4×2=20(分米)
师:为什么用6×2?为什么用4×2?
师:有哪些同学想到了这种计算方法?你们真棒!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3)(6+4)×2=20(分米)
师:6+4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再乘2呢?
师:有些同学对于这种方法不太明白,看老师给大家演示一遍,相信你就明白了。我们把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也就是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看成一组,那么长方形的四条边就被分成了这样的几组?通过旋转和平移,我们发现这两组边能够完全重合,也就是说它们的长度完全相等。因此我只要先计算出一条长边和宽边的和再乘2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了。
(板书:长+宽×2)
师:老师这样写对吗?为什么?因此如果我们要采用这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千万别忘记什么?
师:哪些同学想出了这种计算方法?你们的计算方法真独特。
4、小结:我班的同学真聪明,刚才通过计算这幅长方形“十字绣”的周长就自己总结出了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5、练一练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你能说说要想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吗?
(大屏幕出示文字题:一个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
师:那么现在你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了吗?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计算方法来完成这道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了,下面老师就考一考大家看谁的反应最快,计算下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要求只列示不计算。
6、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能熟练地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看第二幅“十字绣”图片。
(二)正方形的周长
1、正方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师:那我们就把这四条相等的边叫做正方形的边长。经过测量我得知这幅正方形的“十字绣”的边长是8分米,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请你在本上做一做。
1、生动笔在本上做一做
2、交流汇报
(1)8+8+8+8=32(分米)
师:为什么这么做?
师:这个8表示什么?
师:因此正方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来计算。
(板书: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呢?
(2)8×4=32(分米)
师:为什么用8×4呢?
师:也就是说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还可以用边长×4来计算。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练一练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周长是多少?如果边长是9厘米呢?边长是7厘米呢?因此我们说要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只要知道哪个条件就可以了?
师:反过来如果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能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2)出示:口答
一个正方形周长是36米,边长是多少?
一个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边长是多少?
(三)解决难题
1、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这幅长方形的“十字绣”周长是20分米,这幅正方形的“十字绣”的周长是32分米,你能告诉老师应该用这根2米长的木条给哪幅“十字绣”做边框吗?为什么?
2、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不但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还找到了这么多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下面就让我们运用自己刚学到的新知识来玩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穿越火线”。你们有信心能顺利通关吗?
三、巩固运用
1、第一关
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师:请同学们先把量得的数据标在图上,再根据量得的数据在横线上列示并计算。请同学们完成题卡上第一题。
2、第二关
师:有位同学名叫马小虎,因为他做题时不认真,总出错,因此大家都叫他“小马虎”。这就是“小马虎”今天上交的数学作业,今天我就请咱班同学当一回认真批改作业的小老师,让我们来看一看“小马虎”的数学作业吧!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小手当做红笔,用手势来判断对错。
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1)
5m 5+7=12(米)
7m
(2) 3m
6m 6+3×2=12(米)
(3)一个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边长是多少?
20×4=80(厘米)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认真审题很重要。
过渡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计算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题时,一定不会犯像小马虎那样的错误了。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二关。
3、第三关
师:漂亮的美羊羊有困难需要同学们的帮助。
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师:请同学们完成题卡第二题。
4、第四关
(1)用一根绳子正好能围成一个长5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这根绳子多长?
师:请同学们先完成题卡上的第三题的第一问。
(2)如果用这根绳子正好围成一个长4分米的长方形,这根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这根绳子多长你知道吗?请你完成题卡上的第二问。
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老师这里有一种计算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能用这根绳子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吗?边长是多少呢?
师:恭喜你们已经取得了胜利。
四、谈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找两名同学谈收获)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的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宽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宽)×2
五、教学反思: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以下几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知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情境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全心投入学到习中。
2、本节课始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体现了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探索,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3、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铺助教学,发挥其新颖直观的优势,为了突破理解概念周长这一重点,运用电脑演示一周的总长度就是一个图形的周长。在怎样了解长方形的周长最优化方法时,我也借助电脑直观演示过程,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4、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始终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把自己当作一位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朋友关系、平等状态。由于有这样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学,乐意学。
第5篇: 3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应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7页信息窗2第2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在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概括,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灵活解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探索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图形,在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准确把握图形变化后周长指的是哪些部分,并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69页自主练习题目;标有1号、2号的两辆小汽车;统计表15张:
长(根)宽(根)周长(根)我的发现
学生准备: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18根同样长的小棒。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谁能说出它们的计算公式?生说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愿意吗?好!看谁这节课表现最棒!(板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