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论泥塑造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07-04 16:2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泥塑造像艺术是华夏民族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瑰宝,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老百姓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发展、传承、融合与演变,从早期的生活器具登上了艺术舞台,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

关键词:泥塑造像;
传承发展;
精神内涵

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当中,有“女娲抟土造人”一说。相传,天地开辟后,大地从万籁俱寂中有了山川草木的色彩,有了鸟兽虫鱼的生动,但未有人类,于是“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泥土本身没有生命,生活在大地上的祖先们却赋予其以人格甚至“神格”,这是远古先民们对大地的朴素情感和敬畏态度。从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我国泥塑历史悠久。多年来,不断有考古工作者在各地的人类遗址中发现用泥巴制成的陶罐、陶盆、陶俑等文物,有些甚至可追溯至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远古时期女娲“抟土造人”,到红山文化中的“巫神王者”,从先秦时期的祭祀泥俑、秦汉时期的墓葬陶俑、唐宋时期的寺院佛像,到明清时期的泥塑玩具,数千年来,中国泥塑艺术一脉相承,并在中国艺术大花园中异彩纷呈。历朝历代涌现出的泥塑名家和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无不证明着中国泥塑的光辉历史与动人魅力。

一、传承需要土壤

任何技艺的传承都需要氛围或者土壤,泥塑造像的传承也是如此。笔者出生于福建莆田的一个木雕艺术世家,父亲吴文忠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艺30多年,一技事佛,一业术专,秉承“匠心如佛心”的使命,在莆田木雕舞台上致力于立本传承、守正创新,做实实在在的“佛心工匠”。

从儿时记忆起,笔者便时常看到父亲为雕刻大型佛像而创作泥塑样稿。在泥塑工作室里,那一袋袋经过精心挑选的泥土堆积如山,打开塑料薄膜,摸起来细腻柔软又带有黏性,经过父亲那双厚重的手掌捶打、摔揉后,黏性愈强。他随后用木条、铁丝、棉絮等材料支起一个大概的轮廓形状,再用泥土一层层地覆盖其上,不断地加减、拍打,再运用雕、塑、捏等手法逐渐塑出人物形状。一件作品从脚部捏起,从下至上,由里及外,造型或夸张或写实,线条或简拙或细腻。一把竹刀在父亲手中上下翻舞,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很快便活灵活现地孕育而出。

父亲塑造的观音、弥勒、罗汉、天神……不仅仅是外形,还有他们栩栩如生的神情、惟妙惟肖的姿态,乍一看,好像活了,下一秒似乎就要从工作台、厂房、展厅里走出来,开口与你对话。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笔者打小便爱上了玩泥巴,喜欢在父亲工作时待在一旁,用稚嫩的双手感受泥土的温度,即使一身泥也玩得不亦乐乎,见缝插针地缠着父亲捏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幻想着有朝一日也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二、发展重在融会贯通

笔者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及北京商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求学期间,对中国泥塑艺术进行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学习和认知。

泥塑作为一种源于生活而进入百姓心中的民间艺术形式,源于它寄托了世人對美好生活的情感追求,取材立意广泛,吉祥图案、祥瑞神兽、信仰图腾、宗教人物等无所不包。这些建立在神话、信仰、祥瑞基础之上的艺术创作,将抽象、缥缈、虚无的形象具化,变成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象,以满足人们对安康、幸福、长寿的朴素追求和美好希冀。依赖于匠人的高超手艺和丰富想象,各式各样的泥塑艺术形象除了给人以视觉艺术冲击外,也成为百姓祈福、护佑、辟邪、镇宅、纳福的愿望承载。

毕业后,笔者跟随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春阳学艺。陈氏工艺雕塑源于宋代的莆田雕塑,在岁月的历练更迭中,陈氏一族博采众长、自成一派,把莆田木雕的“精微透雕”和泥塑相互融合,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融会贯通,使作品雅俗共赏、形神兼备。

在陈春阳大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笔者练就了“雕”与“塑”的技艺,将二者相互渗透融合,使作品达到既有雕刻之细腻传神,又有泥塑之豪放大气的艺术效果。

以笔者创作的泥塑作品《达摩》为例,只见达摩拱手而立,头戴披巾,身着袍服,上身袒露,面容清癯,眼眶深邃,目光坚毅,肋骨突出。笔者着力塑造一个引导世人寻求内心宁定的禅者形象,努力刻画一个昭示明心见性、引信众渡归精神家园的禅宗大哲形象。

这件作品在衣纹处理上借鉴了木雕的雕刻技法,以大块面切削出身体的轮廓和结构,营造刀削斧劈的粗犷感,以干净利落的粗线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衬托出达摩钢铁般的精神意志和高大伟岸的形象。在“塑”的技法处理上,运用捏、揉、搓、刻、粘等手法,塑造人物的五官和神情,那紧锁的双眉,倾诉着禅修的艰辛;
微闭的双眼,思考着深奥的禅理;
高隆的鼻梁,如嗅到禅理的精妙;
微撇的双唇,似沉浸在开悟的欢乐之中。通过“雕”与“塑”的巧妙融合,让达摩的精神内核呼之欲出。

造像即修身,手艺人只有拥有泰然处之的内在安静、专注和执著,才能创作出与宗教精神达到完美契合的作品。怀慈悲心、敬畏心和匠心,在发自生命内在的喜悦中去领悟、感受慈悲喜乐。

三、继承传统的制作工序

泥塑艺术历经数千年,在时间的洗礼后不断发展演变并流传至今,并深深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宗教祭祀、岁时节令等重大节日时,泥塑作品总能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其自身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泥塑技艺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拥有一套严谨、规范的工序,使这门手艺能够世代相传,并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泥塑造像有一套复杂精细的制作工序:

1.备泥。泥塑的基本材料是土,往往选择黏性好、质地细腻的土。经过木棒、木槌等工具反复敲打后去除土中杂质。随着科技发展,也可用捣泥机进行加工。泥土如果水分较高,需要放在室内通风处,使泥土的干湿比达到合适的程度;
反之,如果泥土太干、太硬不利于堆塑,则需要放置在容器内加水浸泡,再次捣练。加工好的泥土一般通过模具挤成条状堆放,表面覆盖湿布保湿。

2.制作骨架。这个环节主要视造像大小进行,小型泥塑造像不需要制作骨架,大型造像则需要制作骨架辅助堆塑。木板、竹片、铁丝、钢筋等,可作为骨架的制作材料。就像人体骨骼一样,骨架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制作骨架需有一定的人体骨骼知识作为基础,依据人体结构塑造骨架,要保证稳定牢固,以防堆上泥土后倾斜倒塌;
同时骨架大小要合适,保证上泥后既不会掉泥也不会露出骨架。

3.堆形。骨架搭好后,便可往其上堆泥土。先用喷壶将骨架喷湿,便于泥土和骨架粘连。将干湿适中的泥块一团团地从下往上紧贴骨架进行堆放,用手或者木板拍实按紧,从里到外一层层地上泥。堆形时不求细节,而是结构塑造,综合考虑各个结构的比例关系,不断观察比较调整增减,堆出造像的大致轮廓。

4.刻划。准确堆出造像的形体和比例后,便可进入艺术刻划的步骤。借助刻刀等工具,对造像的五官、衣纹等细节进行刻划处理。运用“加法”和“减法”增减泥土,不断深入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使造像的大形逐渐显露五官、神情、动作和衣纹褶皱。在刻划时要遵循人体比例和艺术处理的需要,追求写实生动时,则要充分考虑艺术美感。

5.调整。细节刻画出来后,先从整体着眼,避免细节过于突出喧宾夺主,从而削弱了整体;
其次看形体各部分转换是否流畅;
再观察细节是否处理僵硬、粗糙、不到位。通过不断地调整,确保形体之间的一致性和流畅度。

6.彩绘。泥塑造像完成后,为了更好地呈现艺术魅力和保护塑像,根据需要一般会在造像完全干涸后对其进行彩绘。彩绘分两种:一种是贴金彩绘。除身上露出的肌肤以外部分,先刷一层生漆,生漆未全干前依次贴上金箔。然后在造像脸部、四肢和发髻等部位进行彩绘,刻画五官神情,最后通体刷一层清漆。另一种则是全彩。除了臉部、四肢外,服装、纹饰、发髻、法器、飘带等部分也全部上彩,由浅入深地依次上色,最后再通体罩上一层清漆。“三分素,七分彩”,彩绘非常考验一个艺人的画工。

四、泥塑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莆田古称兴化府,有“佛国”之美誉,泥塑造像随着宗教和民俗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笔者的出生地为莆田市黄石镇后洋村,可以说是泥塑造像技艺传入莆田后传承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据记载,南朝陈永定二年(558),现广化寺的前身金仙庵开始兴建,泥塑佛像由此传入莆田当地。随着历史的发展,黄石的匠师技艺精湛而声名远播,以至周边地区凡需造像者无不首选“黄石工”。

至今,莆田境内留存着大量古代神祇塑像,如梅妃宫、谷城宫、重兴寺、龙华寺、龟山寺、囊山寺、梅峰寺等道观庙宇的塑像群,无不留下“黄石工”的印记,即使历经时光的洗礼,这些塑像群魅力依旧。那些遒劲稳健、柔和舒适的线条,那些生动别致、结构匀称的造型,那些沉稳厚重、深邃雍容的色彩,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成果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自信。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文艺人才培养为关键,以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为重点,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艺术初心,肩负创作使命,奋力推动文艺事业新繁荣、新发展。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上,作为年轻的艺术从业者,我们应该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历史中,汲取传统艺术养分,浇灌当代艺术,紧扣时代步伐和历史发展,守正创新、传承发展,让传统泥塑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新姿。在泥塑艺术创作中既要保持传统根本,又要融入现代元素,结合当下审美和精神需求,不断推陈出新,赋予泥塑新的文化内涵,让这门古老手艺重新焕发生机。

如何将泥塑艺术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笔者有些不太成熟的思考,希望与各位读者共同交流探讨。

1.行业联姻。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群体的支持,有市场的手艺才有生存的空间。传统泥塑艺术可以和生活消费品相结合,将泥塑纹样、元素融入箱包、服饰、首饰、杯子等日用品中,让传统文化赋能生活需求,在活态传承中保护传统手艺。

2.开发新题材。传统泥塑造像以宗教造像为主,主要用于宗教活动中。随着年轻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宗教造像市场不断萎缩。如何与时俱进创作出适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泥塑艺术品,是广大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要在创作中通过不断尝试新的作品题材、改进图案式样、赋予时代主题等方式,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艺术作品。

3.创新实践。以泥塑艺术为母本,结合现代材料与现代工艺,开发一些设计简约、富有情趣的文创产品,融入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创新实践。

五、总结

泥土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应当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让泥塑焕发新生,除了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要结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牛峰.祭祀文化在淮阳泥泥狗造型艺术中的体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04):62-64.

作者简介:

吴嘉利(1992—),男,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现任莆田市荔城区蒲洋佛像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中湄(福建)民俗艺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莆田市荔城区嘉缘堂工艺品商行董事长。

猜你喜欢精神内涵传承发展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北方文学·下旬(2016年9期)2016-12-20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3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3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1期)2016-12-12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8期)2016-11-09

推荐访问:造像 泥塑 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