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富郎
“三新”改革能进一步彰显语文学科的核心地位,而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最大板块,在现实背景下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传统的写作教学是大作文模式,需要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开展写作教学,导致写作教学次数少,间隔教学时间长。随文微写作,就是要将写作教学碎片化,将写作教学常态化。本文基于高中学生的写作基础和写作教学现状,对“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随文微写作的实践策略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希望对当下的高中写作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三新”是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课程主张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突出了新的教学内容,新高考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整体上不佳,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和教师的灌输有关,也和教学方法的保守、教学思路的狭窄、教学评价的单一有关。随文微写作相比于大作文模式,更加灵活多元,能够促进阅读和写作的融合,化解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强化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促进学生的语用意识,通过仿写、改写和续写等练习,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积极拓展随文微写作的途径,以“三新”改革理念为引领,切实提升现阶段高中写作教学的效能。
一、“三新”改革背景分析
“三新”中语文新课程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知识和素养的结合,即在字词语句知识的讲授之外,还包括了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
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即语文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注重语言文化知识的广泛运用,注重语文和多科学的融合。新教材的特色也是较为明显的,从高一到高三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學习和积累、理解和分析、探索和实践的递进顺序编排的,高一先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
高二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层,培养的是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三教材在选材上更加突出文学作品的深度,注重阅读、写作和口语的深入练习,加大了现代文阅读和古代文学作品的分量,切实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和属性。新高考的目标是以人本理念为指导,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特点是文理不再分科,学生有了自主选择专业和科目的机会。
二、高中写作教学现状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但是一些高中语文课堂存在低效现象,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首先,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习惯于主导,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学生缺少发言权,只能被动参与写作,不是在写作冲动的引领下开展的自由写作练习,所以缺少写作的动力,写出来的文章缺少可读性和感染性。其次,写作教学模式僵化,一般是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写作,或者先作文题目,让学生课下完成,老师批改。这种方法隔离了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占用了课堂时间和学生的课余时间,而且沉闷的课堂束缚了大脑思维,降低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其效果也不佳。最后,在作文评价上,基本上教师一言九鼎,教师的点评或者评语决定了学生作文的优劣,学生没有权利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既影响到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也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三、随文微写作的意义
高中学生尽管积累了丰富的语汇知识,写作技巧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作文依然是学生较为头疼和抵触的内容。随着“三新”改革的推进,写作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在目标和方法上也进一步清晰,就是要以培育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强化学生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为目的,打造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传统模式和新手段结合的写作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改善。而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把大作文变成小作文,把主导写作变成自主写作,把教师评价变成学生评价,是必经之路。而随文微写作就是通过让写作碎片化,化解学生对大作文的畏难心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随文微写作强调的是一个“微”字。2022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有关于微写作的内容。如21题: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其引导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既要注重大作文的练习,也要善于从社会热点、日常生活、阅读积累中取材,从小处着眼,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四、“三新”改革背景下巧用“随文微写作”激发高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
1.紧扣新课程目标,以全面发展为方向,促进随文微写作的实践
新课程注重知识和素养的融合,过程和方法的融合,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感的融合,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巧用随文微写作,达到理想效果。比如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家乡的秋天”为题,让学生写一小段,渗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微写作,促进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共育的效果。写完之后教师让学生互评,看看谁写得好,提出表扬。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故都的秋》的过程中,拍摄秋天的美景,捕捉秋天里动人的一瞬,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学生写一段关于秋天的美文,嵌入到拍摄的图片或者短视频中,教师在课堂上一一播放每一位学生的作品,看看谁的好,这种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丰富写作素材,体现语文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2.紧扣新教材内容,以读写说结合为手段,促进随文微写作的实践
阅读、写作和口语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新教材突出了阅读、写作和口语的重要性,这有利于拓展随文微写作的空间,提升随文微写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讲一讲袁隆平院士的事迹,突出袁隆平先生扎根我国水稻杂交育种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爱国精神,看看谁说得好,然后让学生写一篇一二百字的文章,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杂文,等等,看看谁写得好,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袁隆平的认知,读完之后再一次让学生写一篇小随感,结合各自的学习和生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讲一讲袁隆平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导向价值,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理想。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让阅读、写作和口语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新教材的特点。
3.紧扣新高考改革,以人本理念为引领,促进随文微写作的实践
新高考改革的最大特色是不再分文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自由选择备考科目,这就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这种现实背景下,高中写作教学也需要契合新高考精神,加强人本理念的实践,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興趣,涵养学生的人文品质,让学生爱上语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学生成为祖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人打好基础。
4.契合“三新”教育发展方向,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
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新教材和新高考,都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作文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言修养特别是文化素养的考核。比如2022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作文题,就是取自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学生如果熟读《红楼梦》,就会提升审题效率,作文更贴近题目的要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学生通过随文微写作练习,获得综合文化素养的强化。为了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教师可以拟一个话题,在学生写作之前,让学生展开辩论,正方和反方小组阐释各自的观点,找出对方观点的破绽,既能丰富随文微写作素材,也能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
5.强化课外阅读,加强语言积累,促进表达欲望
写作兴趣基于良好的阅读积累和视野。事实表明,凡是那些痴迷阅读并且广泛涉猎课外读物的高中学生,其写作兴趣也往往是较为浓厚的,因为语言表达本身就是学生阅读欲望的一种延伸,通过写作,高中学生才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新课程对学生的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了加强课外阅读的建议,除了文学名著,学生还应该加强对科普、政治、历史、文化类典籍的阅读,才能积累语汇,拓展认知,丰富大脑思维,增强表达欲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写,紧扣阅读内容,通过随文微写作,促进阅读的针对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课外阅读和写作中,高中语文教师鼓励学生把书本内容和点滴生活进行对接,通过微写作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定期组织课外阅读竞赛,让学生围绕不同观点展开辩论,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为微写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6.依托新技术,开拓写作教学的新道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随文微写作教学创造了广阔的道路。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知乎、微博、朋友圈等,都是开展随文微写作的重要环境,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工具。比如知乎上的问答,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既能发散思维,也能通过一二百字的回答锻炼学生的写作才能,其本身就是一种随文(随着问题)微写作的形式。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在“三新”改革背景下的运用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信息化环境的辅助,获得写作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朋友圈,积极和学生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发在朋友圈的优美文字要给予点赞,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彰显微写作教学的德育价值,契合“三新”改革背景。新技术是推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重要引擎,新颖新奇的技术工具,是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写作兴趣的激发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来实现写作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五、对高中语文随文微写作教学的一点反思
写作的碎片化,对于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写作综合素养的提升,依然需要教师重视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微写作。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写出八百字的文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素材选取能力、详略组织能力,结构编排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随文微写作的同时,需要加强大作文练习,从八百字到一千字,从一千字到两千字,提升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夫,使微写作和大作文相互促进。此外,面对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教师不能一刀切,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和潜能,在随文微写作教学中,以新高考改革为依据,对写作兴趣不足的学生既要给予必要的激励,在写作技能上多一些传授,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同时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猜你喜欢三新随文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1年12期)2021-01-13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4期)2020-06-16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随文练写,汇滴成河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2期)2016-11-28纵览之“三新”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