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文化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升文化自信,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成为代表和委员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此背景下,为挖掘弘扬古琴文化内涵,传承古琴斫琴技艺,提高古琴斫制整体水平,促进民族乐器产业和民族器乐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由中国乐器协会主办,中央音乐学院、兰考县人民政府作为支持单位,中共兰考县委组织部、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北京乐器研究所)、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中国乐器协会民族乐器分会、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北京乐器学会、扬州市琴筝协会、兰考民族乐器协会、兰考民族乐器发展研究院作为协办单位的“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制作大赛暨中国民族乐器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于4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兰考”举办。
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乐器协会王世成理事长表示,“乐器产品作为音乐最重要的载体,具有天然文化属性。大力发展乐器产业,对于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大赛和论坛,搭建古琴文化的制作、展示、交流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斫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国民族乐器产业与器乐文化的高质量融合发展。这既是中国乐器行业的一件盛事,更是落实***重要指示,全国两会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兰考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大赛在兰考举行,同时也是焦裕禄精神的一次再学习,相信经过几天的沉浸式体验,每一位来到兰考的选手、评委专家以及各方代表,都会对焦裕禄精神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感悟和认识。本次大赛还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他们派出了多位知名教授专家,对提升大赛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斫琴技艺,百余精品入围大赛
大赛自二月底发布通知,共有来自16个省市99个企业、工坊或个人的169张古琴报名参赛。评委会从音准稳定性、音域、音色、工艺、油漆等方面对选手作品进行综合评分。这些精美的参赛作品不仅规格高、价值高,且形制风格丰富多样。据统计,共有36种不同“形制”的古琴参赛,展现了目前中国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与匠心之美。
本次大赛的奖项设立组委会大奖一名,奖金5万元;
综合奖金奖一名,奖金2万元;
银奖三名,奖金各1万元;
铜奖五名,奖金各5千元;
同时,大赛还设置了工艺奖、声音奖、创新奖和髹漆奖四个单项奖,每个奖项获奖者一名,奖金1万元。此外,因“仲尼式”参赛琴超过了30把,大赛特新增形制奖,即“仲尼式金奖”一名,奖金1万元;
“仲尼式银奖”2名,奖金各5千元。4月15日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场授奖并颁发证书,同期还举办了“中国民族乐器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
大咖评委云集,保证大赛权威公平
为确保本次大赛的专业性、严谨性和权威性,评委会由古琴制作家、教育家、演奏家以及材料学、声学专家共同组成。大赛领导小组由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任组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于红梅、兰考县常务副县长张卫波任副组长;
提琴制作大师郑荃教授任大赛评委会顾问;
评委会**由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陈晋武担任,评委会副**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教授,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委会主任徐君跃教授共同担任;
委员由古琴领域多位专家构成: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台湾南华大学客座教授丁承运,古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维衡,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副教授赵晓霞,天津七弦琴院院长张子盛,古琴制作名家张玉新等。
评委会从不同角度参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评价从声学品质和外观工艺两方面进行。对获奖入围的参赛作品,评委们将通过复评进行最终确认,并由此产生获奖名单。整个评审过程,评委们以严谨细致的态度,确保每一件参赛作品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评分。评委会还设立了监审组。
聚焦民族乐器,论坛交流丰富饱满
本次“中国民族乐器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聚焦“民族乐器的全产业链发展”。与会嘉宾将围绕“开创民族乐器融合发展新时代”“民族乐器产业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作用”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郑荃、马维衡、丁承运、章华英等几位专家也将聚焦“古琴与提琴的声学设计之对比”“浅谈古琴的音色审美”“论琴制的定型、发展与文化内涵”以及“传世古琴的制作与鉴藏”等话题,奉献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主题讲座。在主题论坛环节,来自民族乐器产业的精英周力、宋从甲、张礼东、李同志、代胜民、秦浩、吴蔡潇等,将围绕“选材-制造-销售-教学,从全产业链看民族乐器产业发展”主题做交流和分享,致力探索产业链融合背景下民族乐器的振兴及发展策略。
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2003年,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遗”的成功使古琴艺术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也迎来了全新契机。2022年9月27日,由中国乐器协会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申报的“古琴斫琴师”正式列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同年7月17日,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成立。从2003年至今,无论古琴制造业,还是古琴演奏领域,都在快速发展。
本次大赛是对我国古琴制作水平的一次整体检阅。从参赛者年龄层次来看,大部分是中青年斫琴师,参赛琴基本都是2~5年内制作的琴,可以说,通过本次大赛可以反映出当今国内中青年斫琴师的总体水平。
本次大赛充分彰显中国乐器协会资源整合与行业产业集群区域优势,利用专家和非遗传承人的作用,致力增加行业人才“软实力”,努力培养一支古琴专业高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借力大赛平台,以赛练兵、以赛代训、以赛促培,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上寻求突破,将大赛作为加快人才建设的助推器,为行业做大、做优、做久,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立体化支撑,使古琴事业健康有序传承发展。
大赛携手论坛,推动兰考集群发展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乐器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乡”,是中国乐器行业11个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兰考共拥有219家民族乐器制造相关企业,从业人员1.8万人,全年乐器总产值约30亿元,全国90%以上的民族乐器音板产自兰考。结合民乐方面的优势,兰考县人民政府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要努力打造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音乐小镇等项目建设。开展民族乐器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的“六进”活动。其中着重强调要加强与中国乐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等机构合作,举办古琴制作大赛。
当年焦裕禄书记为了防风固沙种下的泡桐树,成就了今天一方特色产业,民族乐器产业已经成为兰考县的一块金字招牌。展望未来,焦桐不仅让兰考大地绿起来,让百姓家园美起来,还让人民群众富起来。古琴在这一片沃土上奏响了浑圆悠长的丰收曲。古琴制作大赛在兰考的举办,将助力县域乐器经济和乐器文化融合发展,推动区域乐器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擦亮“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品牌。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之际,民族乐器产业高举文化自信大旗,迎来发展机遇。以音乐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以民族器乐文化传递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引领民族乐器制造,奏响新时代天籁雅音。
猜你喜欢民族乐器兰考古琴又访兰考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4期)2020-09-02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20年2期)2020-06-22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寻访千年古琴儿童故事画报(2018年10期)2018-10-24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艺术品鉴(2017年9期)2017-09-08兰考交卷时代报告(2017年2期)2017-02-27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音乐生活(2015年3期)2015-12-19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