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以“劳动育人”理念为音乐课堂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3-07-04 13: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李雪莹

随着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发布,劳动育人的理念愈发在各类学校中得到认同和推广。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劳动育人”理念,增加音乐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劳动意识养成,是广大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并进而创造了人类的生活世界。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劳动作为音乐的起源,特别是人类伴着音乐节奏参与劳动,节奏体现出了比音调和歌词更重要的意义。在劳动间隙中歌唱,通过音乐来促进劳动,本身就反映了在丰富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劳动与音乐之间的功能互动。无论是在上古社会诞生并持续到近现代的“音乐性劳动号子”,还是人们在传统社会从事农牧林渔等生产性劳动时所哼唱的劳动曲调以及广泛传唱的《南泥湾》《生产忙》等劳动歌曲,这些音乐形式极大地舒缓了人们的疲劳情绪,调节了人们的身心状态,促进了劳动意识的培育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劳动,这一过程既包含着学生的体力劳动,也包含着他们的智力劳动和情绪劳动。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劳动过程,就需要不断激发课堂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主动性。从音乐教学的潜力来看,音乐本身就蕴含着促进学习活动、增加学习活力的功能。虽然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活力释放不充分的现象,但仔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机制中存在的潜在阻碍,就会发现,结合“劳育”理念是提升音乐课堂活力的有效路径之一。

一、音乐教学蕴含促进学习活动、增加活力的功能

(一)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学习活力的功能

人的身体器官的健康状态,一般是通过体能锻炼或劳动来完成,但音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音乐的功能,就是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美的旋律促使人体运动起来,达到促进身体锻炼和运动,提升劳动能力的作用。此外,音乐教学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平衡感知,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能力。舞蹈动作中的拉伸、压腿等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全身肌肉,提升学生韧带的弹力和韧性,增加他们的身体抵抗力。音乐能使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良好状态,通过符合音乐节奏的身体活动,节省学生的体力消耗,科学地利用体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和升学时限的临近,在学业上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他们的精神压力递增。如果学生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状态,极容易引起失眠、厌食甚至身体的健康状态受损,严重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临床医学上,通过音乐疗法来缓解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合适的时间区间,开展形式灵活的音乐教学,能极大地促进学生保持学习活力。乐器和歌唱的声波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大脑,促使他们的大脑中分泌出酶激素等活力因子,有利于人们的血液循环和消化系统代谢,使得人体保持充沛的精力。

(二)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劳动和创造活力的功能

智力劳动体现为人的脑力资源和创新能力,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想象力就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核。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说:“依靠想象能力,我们可以创造新的跨越,甚至改写旧的游戏规则。”人作为创新的载体,这种创造能力不是基于过去的实践经验的简单累计,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非逻辑化的超越性思考。这种非条理性的精神动能具有微妙和复杂的特性,而音乐就是很好的一种激发的力量。通过人这一媒介,音樂把激发创新的潜能带入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之中,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一方面,音乐具有提升学生主动创造的激发能力,与学生的大脑运作过程产生联觉反应。通过某一段旋律、某一句歌声来点亮学生的思绪,打开他们的思维之窗。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灵活的音乐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联觉和想象,为他们在知识海洋里的创造性探索提供动力和工具。

想象力本身就是内化于人体心理机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要激发更强的创新创造能力,离不开经常运用音乐教学来训练这种内部的回馈机制。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思维,同时激活大脑的左右半球,促发脑部智力和情感功能的联动和创新。学生无论是在音乐学习、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中,都有效地发挥了音乐在大脑中的创造性功能。所以,音乐教学的有效安排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内部智力发育和外部世界感知。

(三)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情绪劳动和心理活力的功能

情绪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所蕴含的重要内容,理性的情绪劳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增强他们的情绪稳定能力和心理健康状态。音乐影响情绪劳动,本身是建立在人体的生理基础之上,通过对神经系统的不同刺激作用来激发不同的情绪感应。音乐与情绪的联系主要依靠人体的下丘脑完成,通过人体的内部器官完成情绪整合后,神经信号传导至内脏组织和外部器官,引发不同情绪下的生理反应。而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旋律、声调等元素引发的情绪反应,通过调节内心紧张度和情感变迁,帮助学生形成张弛有度和细腻丰富的内心感受,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动他们学习劳动的效率提升。

一些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和障碍,是由于身体状态的适应不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紊乱或心理调适不佳所导致。一旦出现这一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渐下降以及学习信心和积极性的严重下滑。通过音乐教学中积极的情绪引导,可以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起到治疗或保健的作用,缓解其情绪疲劳。通过音乐教学的“安全阀”功能,从而释放消极情绪,唤醒他们心中的快乐感受和积极力量。在音乐的感染带动下,学生的紧张感受得以消除,焦虑不安的心情得到缓解,从而为学习技能和创造力的增加提供了背景性动机。通过发挥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充满热情和干劲地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二、当前音乐课堂活力不充分的表现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不足,影响了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活力表现

随着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推广,许多城市都开始采用新教法来开展音乐教学,也加大了音乐师资培训的投入力度。但是,相对于全国的大部分地区而言,学习和采用新式教学法的学校毕竟还是占少数,大量中小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唱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逐渐淡化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活力。

究其根本,从教师角度来看,现有的音乐教师大多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长期的学习经历和教学习惯,已经让他们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路径依赖,要让他们马上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互动和思维发散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思路,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同时,在目前的基层实践中,一些地区的音乐教师课时较多,兼职较繁,时间分配效率有待优化,以疲劳教学的状态无力践行新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不够,“教”“学”张力影响了课堂活力的充分释放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学生的性格比较内敛,在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中,学习被动性较强,大多是等待着老师的命令和指引,能真正做到与老师积极互动,能响应老师的提示主动参与教学环节的学生极为少见。这就意味着,要激发音乐课堂的活力,发挥各类音乐教学法的功效,就必须打通学生在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任督二脉”,而这是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的。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文化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尊师重道思想相冲突,导致学生的自由发展与教师的秩序责任两者产生张力,而其中的平衡之道,年轻教师不易把握,使得音乐教学中活力的完全释放存在着阻碍。

(三)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限制了对音乐“活力课堂”的探索

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以及一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大量存在着教学形式刻板、教学方式单调的情况。在这种沉闷的教学氛围下,教学手段运用有限,授课以完成课本内容为主,音乐知识讲解抽象,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活力。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教学场地和教具设备等方面获得的支持有限,提升音乐教师素质能力的培训机会更是稀少,而教学资料与交流平台的缺乏,不利于教师掌握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与方法,也限制了他们对音乐“活力课堂”的探索。

三、以“劳动育人”理念为音乐课堂注入新活力

(一)教学设计突出劳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劳动育人”的理念,首先就必须重视音乐课程的设计。良好的课程设计,既能提升音樂课堂的育人意义,又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播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教会学生一些规定的歌曲曲目,而是通过音乐艺术这一人类的高级能力,来培育学生内心对世界的敏感和细微的感受。处于少年儿童时期的学生虽然对世界的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但已经具有相当强的接受领悟能力。要把“劳动育人”理念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就必须通过合适的曲目选择和有意的劳动理念引导来开展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点透其中蕴含的劳动观念,建立学生对于劳动过程的积极感受,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热情,最终完成“劳动育人”的课程目标。

持续和单调的学习方式,极易引发学生的疲劳感受,降低他们的精力集中度。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对劳动感受的共鸣,增强他们在学习劳动中的活力,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劳育的课程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小学生而言,单纯的理念说教并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获得有关劳动的深入感受,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歌曲内容来让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在这一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责任感,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劳动热情,进而把这份活力迁移到学习过程中。如在沪教版三年级音乐科目《森林里的铁匠》一课中,就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区分爱劳动与不爱劳动的区别,让他们思考勤劳和懒惰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其他人会有哪些不同的感受。经过这样的思考,学生一定会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歌曲创编歌颂劳动价值,培育学生的创造活力

在学生了解到劳动的价值和感受劳动的积极情绪体验之后,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歌曲创编来培育劳动光荣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对劳动过程和劳动价值的理解,活用已有的一些曲调来编写歌词。在这一环节,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音乐理解能力来指导他们选择歌曲。教师负责把关学生选择的歌曲是否具有积极正面的劳动蕴含,并选取其中的优秀歌曲进行示范演唱,提升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歌曲创编这一主动性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获得更高的参与感,形成劳动光荣的感受,最终完成音乐课堂中的劳动育人目标。

(三)舞蹈训练体验劳动美感,释放学生的运动活力

舞蹈是表达音乐作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通过舞蹈训练帮助学生实践劳动的美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内核思想,就需要从学生的肢体语言学习方面开展工作。古人有言:“言之不尽则歌之,歌之不尽则舞之。”有了对劳动观念的正确认知,还需要身体力行,通过亲身实践在痛与快乐的交织中感受劳动的美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根据学生的体质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舞蹈训练动作,注意做好热身训练和身体保护。特别是选用一些节奏鲜明、受到学生欢迎的歌曲,如《劳动者之歌》《套马杆》等曲目,编排一些头部、手部、腿部的不同动作组合,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和实践,最终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的劳动美感。

四、小结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作为核心动力。而教育部提出的“2022年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普及音乐科目考试”的新政策,要求我们要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不断激发音乐课堂的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劳育”理念为音乐课堂注入新动能,不断活化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事前环节做好教学设计,突出“劳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
事中环节通过歌曲创编和舞蹈训练歌颂劳动价值,体验劳动美感,培育学生的创造活力和运动活力;
事后则需要不断反思,进一步优化提升音乐教学的全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小学音乐“活力课堂”的建设不断走向深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学之路。

猜你喜欢活力劳动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活力当代陕西(2020年9期)2020-08-04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改制增添活力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6期)2016-01-31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全公开激发新活力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推荐访问:育人 注入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