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认证作为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为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质量管理。本文介绍了铁路行业产品认证的发展情况,结合铁路行业产品认证现状对铁路产品认证制度在我国实施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铁路行业开展产品认证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铁路;
产品认证;
现实意义;
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5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5-0066-04
1 铁路产品认证的发展历程及其作用
产品认证是由具备专业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依据相关程序的基础上,评估和验证产品、过程和服务是否符合特定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1]。认证的目的是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证明产品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具有与其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特性,是一种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自我保证和加强管理的手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铁道部陆续开展了计算机、通信设备、旅客列车、机车车辆和工务设备等产品认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以中国标准化协会的名义,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并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较早开展产品认证工作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考察,借鉴它们开展產品认证工作的经验,并于1981年4月组建了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产品质量认证机构[2]。
为了使我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发展,198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国务院于1990年4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1991年5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1993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0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确立了我国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法律地位和产品质量相关方的法律责任,使我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法制轨道。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工作,2001年8月,我国成立了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授权,对全国产品质量认证认可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3]。
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有关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法规也相应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认证工作的客观公正,合法合规。目前,我国铁路行业正处在以高铁和城际铁路为主、客货运为辅的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时期,这对铁路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针对新时期特点,开展铁路产品认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铁路产品认证的现状及现实意义
产品认证制度起源于工业发达的英国。1903年,在依据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对英国铁轨进行了认证,并颁发了“BS”即“风筝标志”认证标志,从而开创了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的先河[4]。此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英国,推动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制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同,客观上形成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影响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这种情况,197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认证委员会,后改为合格评审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国际标准,在世界各国形成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铁路产品认证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包括机车车辆、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机械、建筑设备和建筑材料的强制性认证工作,以及铁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工务工程机械等产品的自愿性认证工作。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历经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了以强制性认证为主体、自愿性认证为补充的产品认证制度体系。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产品质量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铁路部门对涉及安全、健康、环境等方面的产品质量实施强制性认证,是铁路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输装备质量安全要求的重要举措。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社会对铁路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实施铁路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更好地推动铁路行业发展。
2.1 公开信息,传递信任,有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
作为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确保铁路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目前,我国铁路产品在质量水平、品牌形象、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亟需通过制定符合国情的行业标准尽快与国际接轨。
实践表明,认证能够帮助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便于客户对其提供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和选择,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同时能够增强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标准是产品质量水平的衡量标尺,标准越高说明产品质量越好。在产品上使用更高层次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必然会提高产品的性能、品质和性价比。例如在高铁上使用的钢轨、接触网绝缘子、走行部等轨道交通相关产品,其关键零部件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铁路行业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有助于消除相关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使用高质量认证目录中符合标准要求的供应商零部件及原材料。
2.2 激励约束,共治互利,有助于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铁路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提升铁路行业整体竞争力。随着铁路投融资改革的深入推进、“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出台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铁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通过建立铁路产品认证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有效激励机制。一方面是产品认证标准由政府主导制定,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并向社会公布;
另一方面是企业根据标准进行自我声明和自我监督。这些措施有助于加快产品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2.3 公开透明,便利高效,有助于降低政府市场监管成本
目前,我国的认证制度已在汽车、家用电器、摩托车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全覆盖,但在铁路行业的认证工作还只是起步。在我国,铁路部门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机车车辆、线路机械、通信信号等,仅机车车辆类产品就有20余种。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它们生产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很难通过检测机构的检验获得认证,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增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当铁路部门发现生产的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或存在质量问题时,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而一旦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或使用之后再发现问题则要付出更大成本。对于第三方认证机构而言,在利用其自身对生产企业和产品的熟悉和掌握程度的优势的基础上,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纠正和完善,可以使产品获得认证后再进入市场;
同时由于第三方认证机构与生产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法律地位、业务范围和经营理念,也可以及时发现认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3 铁路产品认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认证产品范围不明确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了铁路产品认证实施的具体范围由铁道部确定并公布,但尚未明确列明具体的产品种类。从近年来国内铁路市场发展现状来看,我国铁路行业正在大力发展高速动车组、重载货车等重点领域铁路装备,这些新技术、新装备都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定,才能投入市场使用。而《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对产品类别的规定仅限于“专用设备”“机车车辆”“动车组及部件”等项目,未明确列明具体的产品种类。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认证目录和适用范围,给铁路行业开展认证工作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
3.2 认证技术机构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仅有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一家作为铁路产品的认证单位,因此缺乏良性的市场竞争与监管体制。同时认证中心的管理机构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是由原铁道部相关部门、铁路运输企业、铁路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认证和与检测单位的代表所构成,它与铁路产品认证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现有的铁路产品认证结果的公正公平性有待改进[5]。
3.3 企业对认证的理解不到位
长期以来,企业对产品认证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提高质量、提升效率方面,对铁路产品认证工作的基本情况尚不了解,对相关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掌握不够,对铁路产品认证工作目的认识有偏差,缺乏对铁路产品认证重要性的认识[6]。
铁路产品认证作为一种产品合格评定活动,是以认证为手段,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技术要求和用户要求,是通过生产企业和产品认证申请人的共同努力,在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认证活动,其目的是以确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要求,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确保产品符合用户需要和法律法规要求,从而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并准许使用该证书标识的合格评定活动。如果企业对产品认证的理解不到位,那么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能力以及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均会受到影响。
3.4 企业自我质量控制能力有待加强
铁路产品认证标准对产品质量把控要求较高,认证机构在产品认证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人员素质、设备设施、生产环境等方面进行检查。但在以往的实际检查中会发现,有些生产企业对认证标准理解不到位,对关键要素的把控不全面;
有些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人员素质较低,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不到位;
有些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未能有效执行,如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还有的企业缺乏产品质量把控意识,在产品设计阶段未进行全面质量把控。
3.5 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在建立管理体系方面,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以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为核心的文件体系;
部分企业虽已建立起了管理体系,但实际运行中未能有效地落地执行,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内容不能充分体现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部分企業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修改、补充、删减,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困难,未能进行有效地实施、控制和保持;
在资源配置方面,部分企业没有按照建立的管理体系进行运行,管理人员在业务分工方面存在交叉重叠;
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对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
4 关于加强铁路产品认证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充分完善制度体系
产品认证制度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和有效落实,在建立健全中国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制度上,需要明确监管主体,规范监管职责。具体来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一是完善中国铁路产品认证管理体系。建议在铁路行业成立由主管领导担任主任,其他部门领导及人员参加的“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铁路产品认证总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指导和监督各专业领域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对已通过认证的铁路产品的监督检查。负责对铁路行业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产品开展认证监督,确保已获得认证的产品具备合格质量保障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调动行业力量共同推进铁路产品认证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重复监管等问题,建议建立统一权威的铁路产品认证机构,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统一规划、统筹管理、科学布局、合理分工。一是完善认证监管机制,建立监管责任机制、工作程序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保障认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认证机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认证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认证机构及时调整或注销。
4.2 合理规范认证标准,稳步提升管理水平
铁路产品认证是一项高要求、严标准的认证工作,除了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外,还需要对现行的产品认证标准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铁路产品认证标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认证标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使市场需求成为铁路产品认证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要指引。充分发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作用,促进各行业间产品认证协调发展。依托行业内龙头企业、专业技术机构或专家团队等力量,对各专业领域内的共性技术要求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技术基础类标准或通用类标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产品类别、技术要求、生产工艺和使用条件等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二是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对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制定符合铁路行业的产品认证技术标准体系,保证产品认证工作有章可循,并加强对相关标准的宣传、解读、培训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是明确铁路产品认证监管与服务要求。在现行的技术监督体系框架下,改进监督与服务并重的监管模式,加强对认证企业及实施机构的动态监管。重点加强对关键技术指标的监控和审查,确保铁路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研究制定认证后监管与服务的具体措施,切实提高对认证企业的服务水平。
四是在铁路产品认证工作中,要加大对认证结果的宣传力度和推广使用力度,完善产品认证信息公示机制,逐步实现产品认证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化,及时面向社会公开不合格产品信息,提高不合格产品信息的透明度。
4.3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铁路产品认证工作社会认知度较低,因此在认证市场培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提高认识。从“中国制造2025”到“工业4.0”,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要认识到质量发展是工业强基的核心环节,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决定性作用。
二是加强宣传。通过媒体宣传、政府网站宣传、专业展会宣传等方式,加大对铁路行业开展产品认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是加大扶持。建立相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对认证机构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扶持与保障,支持认证机构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及相关认证活动。
四是建立机制。加强对相关产品认证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建立健全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运行情况、认证结果运用情况以及社会对铁路产品的质量评价情况等因素对相关产品认证结果予以合理运用;
针对具体问题研究制定管理措施,确保铁路产品认证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5 结语
铁路产品认证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的重要举措。以认证认可为核心的检验检测认证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合理表现,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铁路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认证认可制度体系,规范认证工作程序,强化质量监督管理,促进铁路产品质量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田合强.铁路机车零部件产品认证实施现状及优化建议[J].铁道技术监督,2019,39(10):25-28.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全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3〕顾孟洁.新中国标准化事业60年发展综述[J].中国标准化,2009,3(12):31-34.
〔4〕刘珊.认证认可的发展历史[N].羊城晚报,2015-06-09.
〔5〕鄒凡,周阳红生,张铮.我国铁路产品认证新策略[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4,17(04):67-70.
〔6〕赵白杨.小议我国铁路产品认证新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32(12):192-193.
猜你喜欢思考与建议产品认证现实意义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2016年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名录(三)中国环保产业(2017年4期)2017-05-182016年环境保护产品认证名录(一)中国环保产业(2017年2期)2017-03-03以潍坊滨海区为例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对国家体育总局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探讨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2期)2016-07-11关于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考试周刊(2016年36期)2016-05-28《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我国颁发首批低碳产品认证证书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4年3期)2014-03-01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6期)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