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泉
春之明艳,夏之清朗,秋之气爽,冬之冰凉,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风采。但是,很多同学未必知道其实不同的季节与人的情感是相互契合的,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抒发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喜悦之情;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抒发了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如王旭在《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中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之意——“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在古代,春、夏、冬都有诗人针对不同事物发出别致的感叹,但“秋”有不一样的意味。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往往用“金秋”喻示收获,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代先贤眼里,“秋”似乎很少带给人喜悦,或许是因为夏天和秋天万物的强烈对比吧——从郁郁葱葱之盛夏到枯黄凋零之秋日,秋季里,秋风呼啸、草木枯败,满眼都是肃杀、荒凉的景象,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退。所以,在古代,“秋”往往跟“愁”联系在一起,于是,文人墨客笔下关于“秋”的诗词都带有点点哀愁。细细说来,古诗词中的“秋”分别有以下的几种意味:
一、羁旅秋思
在古代社会,交通并不发达,所以通常人不会离家太远,当然,更有“父母在,不远游”传统观念的约束,非必要一般不离家,即使离家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来。如果一个人离家太久,就会产生思乡之情,尤其是在异国他乡,看到凋零的万物和衰败的秋景,心中那股异乡漂泊的孤独和痛苦就会因为目之所及的景色而不断涌现。这时,诗人们就会用诗词来弥补情感上的缺失。请同学们看看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马致远笔下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的笔下,写就了一个思乡到肝肠寸断的人,他眼中的景物都颇为悲凉,枯藤、老树、昏鸦都给人衰败的感觉,毫无生气;
而古道、西风、瘦马又给人无比萧条和凄清之感,偏偏这个时候又恰逢夕阳西下,更不知道自己将往何处走。将一个羁旅游子浪迹天涯的无奈和形单影只的悲伤之情刻画了出来,也让诵读此诗的人心中无限伤感。同样的情感也表现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在这里诗人笔下的“秋味”十足,“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淅淅沥沥的秋雨把“秋池”涨满了,也把自己归家的路阻断了,于是诗人只能将这一股思乡之情倾注于这溢满的池塘里,诗中连续使用了两个具有伤感和凄凉意味的秋的意象——“秋雨”和“秋池”,充分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更让身在他乡的游子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更感孤独凄凉。所以,诗词中的“秋”常常和“秋月”“秋雨”“秋风”“落叶”等萧条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会在诗中选择这些秋景来渲染和衬托自己的情思——离愁别绪和孤寂之感。
二、边塞秋思
比起山间田野、森林百川,大漠之秋更为荒凉与寂寞。于是,很多边塞诗人也将边塞的“秋味”赋予更多的、不同的、深厚的意蕴。同学们且看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的创作背景:重阳节,深秋季节,古人常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风俗,但这时的诗人是在军旅行役中,又遭遇到战乱,即使“强欲登高”,也愁“无人送酒”,只能感受秋天的凄凉与惆怅。菊花本是秋天中最茂盛的植物,属应景之物,但此时的诗人不能一睹芳容,于是对“故园菊”只能报以“怜”的情感,把诗人的思乡之情表露无遗。边塞之秋还有别的意象与之联系。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词的上阕提到“塞下秋来风景异”,诗人看到的边塞秋景与中原是不同的,大漠之秋往往联系着大雁、山峦、长烟、落日、风沙等边塞特有的意象,这里的大漠秋景,给人的感觉是凄清的、孤寂的、悲凉的、伤感的。在这样的熏陶下,诗人笔下的边塞秋季更有了悲壮之感。而同样的悲壮,在辛弃疾笔下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在这首词中,诗人梦回了一遍军营的生活——“沙场秋点兵”,那股秋天的肃杀、那片秋季的风声——飒飒风响,马蹄声碎,既有对战场氛围的渲染,更有将士们顽强拼搏的决心和昂扬斗志的彰显;
但如今的“秋”呢?诗人只能把玩着剑,举一盏酒,聊聊过往而已,言语间表露出内心的悲凉与苦闷。
三、家国秋思
古代先贤涉足大漠,远走天涯,其实有时候也来源于内心的驱动,那就是想丰富阅历、考察民情,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报效国家。所以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家国是永恒的主题,其实这里面的“秋味”也十分浓厚。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观沧海》就有着这样的意境。曹操在北征乌桓凯旋的途中,将看见的和感受到的波浪、岛屿、树木、百草、秋风写进了诗词当中,更让人感受了秋之苍凉、秋之壮阔。但“披情入景”,诗人笔下秋景的壮阔,其实更突显其博大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希望自己在此施展宏图之志。曹操之所以面对寂寥的秋景抒发这样的崇高抱负,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他手握重权,有改革的决心。但现实中,不是人人都有像他那样的地位。那些一心一意想为国奉献自己的能力,却因为时局难以一展身手的人,只能在深秋中寄托自己的家国情思,杜甫就是其中的代表。杜甫曾写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在这首诗中,他描写了一个天空阴沉、狂风怒号的深秋时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在这樣的恶劣环境中,哪怕是我们当代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诗人能由己及彼,联想到天下苍生,百姓居无定所,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并且他说,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愿望,自己可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这种忧国忧民的胸怀着实令人佩服。他另外一首诗也有类似的情思,那就是《月夜忆舍弟》。杜甫先从秋夜之景写起,秋天的夜晚“雁声”阵阵,“霜露”凛凛,表达了对亲人的想念,更有对“安史之乱”的描述,杜甫把自己的遭遇融入了秋景中,感人至深,深刻反映了广大百姓的生活遭遇。古人如此,其实当代人也如此。清末民初女诗人秋瑾的《满江红》描述的是,在一个本该团圆的中秋佳节,诗人恨自己为女儿身,不能做“男儿列”,只能以女子之身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她笔下的秋,有着悲壮的家国情思。所以,不同的文人由于不同的际遇,对“秋”也有着不同的认识。
四、田园秋思
在古代文人中,有的人一心为政,即使面对“秋之寂寥”,依然敢于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
有的人却唯恐避之不及,不是不想为,是不可为,于是他们选择与自然之秋融为一体,追求生命的安逸、心灵的平静。说到这里,大概同学们都可以猜到这个诗人——陶渊明。不妨看他的诗作——《饮酒》(其五),这首诗中的秋景是恬淡的、自然的,“秋菊”“南山”“云气”“飞鸟”,这些“秋”之景象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写尽了闲适、惬意的田园风光,让人读后感觉到幽静与安宁。
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为什么诗人们对“秋”赋予了“愁”的心思和念想呢?全然是因为诗人个人的际遇不同,恰逢历朝历代对“秋”有了这样的认识,于是顺理成章地在自己的诗词中注入“秋之悲”的感情色彩。但“秋”的本身并不自带悲凉色调,虽然古代“秋之悲”有了“定论”,但仍有诗人反其道而行之。如刘禹锡就曾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
又如王绩在《野望》中描写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可见“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还记得刘欢唱过“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在新时代下,作为年青一代的我们,更要看破“秋”之悲意,收获“秋”之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