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视角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

时间:2023-07-04 08: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乔心格 朱嘉 雷星星

【摘  要】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论文结合发展背景和趋势,总结了政策特点和发展要求,以社会总体视角进行了企业双碳发展政策适应性分析,采用科学的战略布局分析工具,全面形成双碳发展背景下相应的战略规划,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路径。

【关键词】双碳;
高质量发展;
战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5-0038-03

1 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要求与趋势分析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政策,即是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意见、实施方案及制度等。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国初期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建国初期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至纳入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一脉相承而永续更迭。双碳政策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是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梳理国家及各行业、各地区双碳相关政策,总结其内在发展要求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理念的绿色化。双碳政策的实施,必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具体到社会生产层面,即是所有生产部门均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将绿色发展贯穿到各行各业发展的全过程中。

第二,治理体系的科学性。双碳政策明确的要求总结为“提质增效”,其内在要求即是完善、科学、有序的治理体系,建立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层面完整统一的治理架构和治理方案。

第三,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第一保障。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的理论基础、科学方法、生产技术,形成低碳绿色的科技生產体系,更好地提升全社会低碳绿色发展能力。

第四,市场机制的多元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好市场的调节作用,采用政府引导和激励,市场全面推动的方式方法,鼓励采用低碳绿色金融、碳交易等新的市场化手段,引导绿色低碳发展。

2 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政策适应性

2.1 双碳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性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象反映至生产领域,即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企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社会经济的良好环境,总体来看,双碳政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和要求,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双碳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二者互为因果,相互支撑。

2.1.1 双碳政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引

各层级双碳政策的出台,是我国在审时度势,研判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做出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类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部分,企业生产也必须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更加绿色低碳地开展生产活动。

2.1.2 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双碳政策的必要举措

社会经济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而自然形成的,企业即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具象化载体。要实现双碳政策既定的目标和规划,最终是落实到主体层面,就社会生产而言,即是落地至企业层面,只有企业实现了低碳绿色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双碳政策目标。

2.2 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政策的适应性

在双碳政策发展要求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需要解决以下适应性问题。

2.2.1 以规模向质量效益为主导转变的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从1978年的3 678.7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14.4万亿元,经济总量为全球第二。全国企业数量从1978年的34.84万家增长至2020年的2 500万家,中国企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转变。新的双碳发展政策下,需要转变发展方向,逐步由规模向质量进行转变,提升企业的发展内在动力,对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2.2.2 由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的适应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人口规模的快速增加,这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粗放型增长的特点,多呈现以人力换经济、以资源换经济的发展路径,缺少以关键技术为代表的核心驱动力。

2.2.3 企业管理制度化向科学化提升的适应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各类企业主体的多样性、企业管理的多元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2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完成公司化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双碳政策的要求下,步入新的发展时代,提质增效成为企业发展更高的要求。

2.3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具体到企业层面发展而言,对应双碳政策的内在要求,总结为“软+硬”两方面的内涵要求。软的层面,具体指理念、规划到文化、制度等方面。从企业生产来看,就是对于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规模、业态、管理、制度等全方位的科学性布局和谋划,全面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开展。硬的层面,从企业生产技术而言,就是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推动核心绿色技术的产生和进步,提高绿色动能。

3 双碳政策视角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与路径

3.1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系统化的分析决策工具,以社会层面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整体分析,综合双碳政策的内外部影响,全面分析在不同的环境竞争条件下企业高质量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布局。

优势方面,目前我国企业具备以下优势:①产业规模较大,市场实际需求多。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长期积累,我国企业总数、企业注册资金等呈现规模性增长,整体经营环境良好。②政策环境好。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指引下,政府长期在财政、税收、信贷等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且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③经济活力强,国有经济实力壮大,民营经济活跃。

劣势方面,目前我国企业存在以下劣势:①企业科技创新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发展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对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在重要核心领域缺少关键性技术。②管理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科学的问题,企业治理水平普遍较低,存在诸多问题。

机遇方面,双碳政策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以下机遇:①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双碳政策着眼于低碳、绿色发展,清洁能源、新基建等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②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双碳政策要求企业发展要提质增效,竞争更加充分,资源配置也更多地由市场来决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③科技创新的力度空前。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内在,双碳政策下,国家、社会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将会继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周期都会得到提高。

挑战方面,双碳政策导致企业发展面临以下主要挑战:①发展空间的限制。一定意义上,碳排放权也是发展权。而我国要求2030年左右达峰,在现有的能源结构条件下,即是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空间的限制。②产业结构冲击和重塑。双碳政策是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冲击,在政策要求下,必然面临大量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退出,企业发展面临阵痛。

3.2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

结合上述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挑战、机遇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工具,对双碳政策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进行分析(见表1)。

4 企业发展建议——以中国中铁为例

4.1 基本情况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铁”,成立于1950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是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结合企业简介、基本信息及其他相关调研,总结中国中铁的企业特点如下:一是企业规模大。作为重要的中央企业,中国中铁拥有46家二级公司,涉及特大型施工、大型特大型勘察设计咨询、大型工业制造和科研开发企业等,现有职工28万余人。二是产业结构复杂但主产单一。根据各类子公司类型来看,拥有包括建筑、金融、房地产、科技产业等多种类型,但按照2021股份公司年报数据,新签合同额27 293.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业务24 166.8亿元,占比达到88.5%。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强。中国中铁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和发明奖127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 253项。

4.2 发展战略

结合双碳政策背景以及对中国中铁企业特点的分析,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建议双碳政策背景下,中国中铁的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如下。

4.2.1 发展理念方面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将低碳发展、清洁发展贯穿至全公司全行业的各个层面,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更好适应双碳政策要求,结合公司业务特点,切实抓好降碳减排任务,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4.2.2 产业结构层面

采取“双向提量,比例优化”的发展策略,即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主体地位不变,积极拓展国内国外业务,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其他类型业务在现有基礎上,加快规模建设,增量比例大于基础设施建设业务,逐步实现第二曲线的比例提升,整体产业结构比例更加优化。

4.2.3 产业布局层面

采取“优化内部,拓展外部”的发展策略,为实现企业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更好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国内产业布局,更多地结合双碳政策,将产业中西部、南北部进行综合,提高偏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分布,尤其是结合低碳发展要求的新兴产业发展,开展能源类建设和投资。结合疫情情况,依托“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适时拓展海外产业布局。

4.3 发展路径选择和建议

国家碳排放数据表明,工业、建筑业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前两位。中国中铁主营业务是建筑业,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关注行业。结合战略布局,提出中国中铁在双碳政策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现路径和建议。

4.3.1 更加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主营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不高、能耗水平较高的特点。“十四五”期间,应重点开展对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提质增效行动,从宏观层面的公司内部政策引导、中观的管理体系优化、微观的施工过程管理等方面,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等,全面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方面的能效提升。

4.3.2 重点开展新型产业布局

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实现公司内部产业碳达峰存在很大的挑战,应结合国家发展要求,重点在新基建、新能源、信息化、投融资等产业方面加快产业布局步伐,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引领国家乃至世界新产业方向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

4.3.3 加快科技创新研发和转化

目前,中国中铁虽然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但多集中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领域,应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扶持新型产业的科技创新研发工作,并利用企业优势,理顺科技创新转化路径,做好科技引领,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性的新型产业科技成果。

4.3.4 开展项目级能耗及碳排放管理

按照国家双碳政策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建议以项目为单位,开展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做到对各类项目及公司总体的能耗及碳排放水平有直观了解和掌握,便于制定政策方向。

4.3.5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结合双碳政策要求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需求,在中国中铁内部,形成一套完整的涵盖各个产业类型的绿色低碳评价指标,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低碳示范性工程,助力企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峰.“双碳”之约:中央企业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J].国资报告,2022(6):60-71.

【2】赵盈科.“双碳”目标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2,33(9):159-161,210.

【3】朱信凯,龚斌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的风险挑战与路径选择[J].治理研究,2022,38(03):13-23+2+124.

【4】陈宝华.中国中铁:铁肩担当铸就中国建造国家品牌[J].企业文明,2021(11):23-25.

猜你喜欢双碳高质量发展“双碳”背景下财政与税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及研究理财·市场版(2023年6期)2023-06-25“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5期)2021-06-22“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5期)2021-06-22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证券市场红周刊(2021年24期)2021-06-20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财经(2021年10期)2021-06-18“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决策(2021年5期)2021-06-10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中国对外贸易(2018年2期)2018-04-1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北方经济(2018年3期)2018-04-08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推荐访问:高质量 中和 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