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中国克隆之父”

时间:2023-07-01 08:45:02 来源:网友投稿

童第周,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开了我国克隆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为国争光

1930年,童第周在亲友的资助下,远渡重洋到比利时留学,跟随著名生物学家勃朗歇尔教授学习。当时,很多外国学生看不起中国人,觉得中国是弱国,中国人都很笨。为此,童第周下定决心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国争光。

有一次,勃朗歇尔教授带着学生们做剥离青蛙卵外膜的实验。这项实验的难度非常高,勃朗歇尔教授尝试了多年也没有成功。令人意外的是,童第周成功地将青蛙卵的外膜完整剥离了!勃朗歇尔教授欣喜万分,连声称赞:“童第周真行!”

其实,这是童第周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他天天在实验室里认真练习,几千次的实验早已让他的手比绣花姑娘的手还灵巧。

童第周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昂贵的解剖镜

1934年,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童第周回到祖国开展胚胎学研究工作。胚胎学研究离不开解剖镜,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上哪儿去弄解剖镜呢?为此,童第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一天,童第周兴冲冲地告诉夫人叶毓芬,说他发现了一个宝贝。夫人问:“什么宝贝?”“我见到了一台解剖镜,还是双筒解剖镜!”童第周忍不住高声说。“在哪儿?”夫人也激动起来——解剖镜是进行胚胎学研究最主要的仪器,有了它就可以做实验了!

“在镇上的旧货摊上。”童第周一边回答,一边拉着夫人出门。两人高高兴兴地来到旧货摊,看见一台旧的双筒解剖镜摆在那儿,似乎在向他们招手。

上前一看标价,夫妇俩都吃了一惊:居然要几万元!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点?”

“不行,这是好东西。一分钱一分货,我这里不讲价。”

没办法,他们只好戀恋不舍地离开了。

然而,夫妇俩心里始终忘不了那台解剖镜。他们下定决心:为了科研,这台解剖镜非买不可!后来,夫妇俩向亲友借钱,还变卖了家里的首饰和衣服,终于凑够了钱,买回了那台解剖镜。

克隆技术先驱

早在克隆羊“多利”出现之前,童第周就已经在1963年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了一条雌性鲤鱼。后来,童第周开始尝试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异种核移植。童第周想知道,如果将金鱼的受精卵细胞质和鲫鱼的遗传物质组成全新的鱼卵,会孵化出什么样的鱼。

于是,童第周每天早早起来做实验,他常常坐在解剖镜前,小心翼翼地给细小的鱼卵“动手术”,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助手们已是腰酸背疼、饥肠辘辘,可童第周仍在忘我地工作。

一天,两天,三天……这些鱼卵慢慢地长大,奇迹出现了:用这种方法培育的320条幼鱼中,居然有106条长成了人们从没见过的怪鱼——有着金鱼那样肥大的头部和丰满的躯干,浑身也披着金光闪闪的鳞片,但脱去了金鱼那条优雅华丽的“纱裙”,换上了像鲫鱼那样利落的单尾。

这种既具有金鱼特征,又具有鲫鱼特征的怪鱼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在生物遗传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们被命名为“童鱼”。童第周的这项成果开了我国克隆技术的先河,震惊了全世界。童第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克隆之父”。

(实习编辑:蓝泳茵)

猜你喜欢夫妇俩克隆技术鱼卵小金鱼孵化记创新作文(3-4年级)(2019年8期)2019-12-17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生殖性克隆技术新生代(2019年3期)2019-11-14小金鱼孵化记创新作文(小学版)(2019年23期)2019-01-11应用PTV粒子追踪测速技术的鱼卵运动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18年4期)2018-05-11克隆技术:救世主还是潘多拉魔盒未来英才(2017年22期)2017-11-22等候秋天东方女性(2016年4期)2016-04-28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8期)2014-02-28科研应拒绝短视行为发明与创新(2013年28期)2013-04-18那些看不见的痛苦文化月刊·遗产(2009年12期)2009-12-18下一站:美洲新天地(2009年6期)2009-07-02

推荐访问:克隆 中国 之父

上一篇:量子芯片“冰箱” 下一篇:大树与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