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博物馆沉浸式数字展览的实践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3-06-29 20:50:02 来源:网友投稿

朱晓雪(南京市博物总馆)

近年来,“沉浸式”已成为文化旅游、文化消费的热门主题之一。沉浸式展览是中国观众最早接触到的沉浸式业态,其中最为知名的是2017 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teamLab 数字媒体艺术展。这类展览内容多元,常会使用数字技术设计各种互动娱乐项目、营造沉浸氛围。展览在推广传播的过程中,以“网红”“打卡”掀起一股数字文化消费的热潮,并逐渐影响到博物馆等非营利性机构。一方面,新技术、新理念将促进博物馆在展览展示、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革新,另一方面这对博物馆来说也是挑战。目前不少沉浸式数字展览在实践中出现偏重技术、轻视内容,过分追求感官效果,缺乏具体主题或者主题宽泛、肤浅,从而导致展览同质化、内卷化的情况。这将会透支此新生文化业态进入博物馆之后对观众的吸引力。如何实现展览主题内容上的突破,如何实现内容与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如何在展示中为观众提供高沉浸的数字体验,都是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展陈实践中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当下,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在展览展示方面,AR 增强现实技术、VR 虚拟现实技术、MR 混合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AI 人工智能等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博物馆历来对新技术保持着开放、接纳的态度,积极利用新技术进一步阐释及深化其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随着国内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博物馆已经在数字化展示上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虚实展项的相互结合与互动,显著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数字技术推动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化产业向数字化发展,国家频频发布的相关文件则为这种趋势按下了“加速键”。2017 年,文化产业司发布《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年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20 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 年,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不断凸显博物馆等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性,并且提到要在文旅行业积极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业态。这些文件的出台,从政策层面为文旅事业指明数字化发展方向、应用领域、技术要求。

(二)博物馆发展转向的内在需求

沉浸式数字展进入博物馆得益于技术的发展,也顺应了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历程。在当代博物馆从“物”到“人”与“物”共同发展的转变中,其功能和定义不断被修订,参观者的体验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博物馆展览及活动的策划者开始应用多元且综合的方式增加观众的体验感,不再局限于视觉上,也包括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刺激,从而给观众以“沉浸感”。“沉浸”的概念源自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在集中精力从事一个活动时,时间感消失,进入一个完全不受打扰、全神贯注的状态,并且由于高度兴奋、愉悦而忘记真实的世界。在博物馆展览中实现沉浸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传统文物展中借助辅助展品进行空间、景观、情境的营造,以实现观展时一定程度的沉浸体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这种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更加丰富、生动和深入人心。

(一)对场景的数字复原

对场景的再现与复原一直是当前我国博物馆展陈尤其是临展、特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展示方式之一。通过实物布景、灯光、音效复原静态的历史、生活场景,重现文物的历史情境,达到一定的教育和体验目的。这也是博物馆展陈体系中较早进行数字化尝试与改变的领域。依靠数字技术对难得一见或已经消失不见的文物和场景进行重建,运用三维扫描、建模与合成,形成数字影像,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展厅内模拟呈现,或者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观众的沉浸式游览,使观众获得穿越时空般的感受。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表现出博物馆中难以实现的场景,在空间的呈现上提供更多自由,弥补实物复原的不足。这类实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石窟寺、园林等古代遗迹的数字复原展示,比如从21世纪初即开始的数字敦煌和数字圆明园项目,利用球幕影院、3D 打印、AR 技术、VR 技术等,通过实体与虚拟、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数字化展陈形式,使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和已经毁于历史中的圆明园都可以在全球各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项目启动的初衷是为了让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永存,近年的展示传播中恰好顺应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需求。

(二)文物的数字交互式体验

互动性是沉浸式展览的突出特点之一,文物是博物馆展览中的核心展品,将数字技术用于文物的“活化”则是博物馆沉浸式数字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比起放置在展柜中的静态实物,能够互动、参与、综合调动五感的数字展项,更容易令参观者获得难忘的体验。一般来说,单件文物无法支撑起一个博物馆展览的叙事线,其数字化产品更适合作为实物展览中的辅助型展品展出。不过也有例外。像《清明上河图》这样内涵丰富、信息密集的古代风俗画,其“国宝”身份具有良好的大众认知度,近年来经常成为沉浸式数字展览的主角。2018 年5月,故宫博物院推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通过VR、AR、球幕影院、沉浸式剧场等多种技术与艺术的应用,让体验者化身“汴梁百姓”,沉浸式了解该作品及北宋时期汴京的生产、生活状况。与之类似,2021 年10 月,南京德基美术馆推出《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体验者通过定位手环和手机互动程序化身古人,置身繁华的金陵街市。观众与这两件书画文物的互动性突出表现在体验者可以将自己“上传”至数字画卷中,“穿越”到画中场景,并与画中人物进行互动。这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打破了观众与文物的对立。

2020 年10 月,由国内11 家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文物的时空漫游”数字体验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这是国内第一个把科技和众多文物相结合的展览,对近百件“国宝”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展演,利用多种技术实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方式,为体验者打造了一场超时空的感官盛宴。体验者通过触碰等“动手动脚”的方式与数字化文物产生互动,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认知,了解文物原有的功能及使用情景。然而展览对数字技术多样性的凸显,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主题单元之间、展项展品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大打折扣。

(三)对经典文化IP 的数字呈现

和博物馆的其他展览一样,沉浸式数字展也应以叙事逻辑的架构和知识内容的表达为目标,避免纯粹将文物作为数字技术的展演场。然而由于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博物馆里的沉浸式数字展面临着展览策划上的挑战。对现有的自成体系的文化IP 进行改编、创造,是一种在平衡内容与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的途径。2019 年6 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心灵的畅想——凡·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此类展览,备受瞩目。展览利用360度全景超高清激光投影设备、VR 虚拟现实技术,重建凡·高画作。其逼真程度令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凡·高带来的生活热情及艺术灵感。由于凡·高艺术优秀的知名度和接受度,近年来以它为蓝本打造的沉浸式数字展层出不穷,与之类似的还有莫奈、浮世绘等艺术IP。不过,经典的大IP 毕竟有限,进行再创造的自由度也有限,很容易出现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原创文化IP

近年来,沉浸式设计成为各种文化IP 落地的有效途径,反过来,文化IP 也为沉浸式展览提供了优质内核和商业价值。但正如前文所述,一些热门文化IP的市场不断内卷。此新生业态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打造原创文化IP,实现持续创新将是必然的选择。国内外不少数字媒体艺术团队,如日本的teamlab,国内的黑弓Blackbow,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寻找灵感来源,创作与众不同的沉浸式艺术作品,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博物馆是国家、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保存机构,具有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文化资源库。因此,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养料,用科技的力量进行挖掘和创造,这是博物馆策划沉浸式数字展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实践。2019 年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宫里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围绕“过年”这一主题,从故宫诸多典藏文物中提取春节相关的元素,多种数字科技形成了春节文化与人的互动,观众们在交互体验中感受过年传统习俗,感受新鲜有趣的浓浓年味。2021年12月,故宫又和腾讯联合主办《“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使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科技、艺术设计的交织更进一步。展览以“故宫纹样”为主线,将文物以动态的互动式的数字化呈现,让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文物的美与古人的智慧。

在这两个案例中,“过年”“故宫纹样”就是博物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构建出的原创IP。所有数字展项紧紧围绕主题,用不同的数字新媒体艺术形式去表现。这种原创IP 的优点是,策展方可以根据场馆、市场需要进行展项的调整,根据技术的更新打造不同的风格,根据文物、文化元素不断为展览注入新的活力。《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博物馆要对中华元素和标识进行标注、解构和重构。博物馆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即是对这些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形成可传播、可复制的文化IP。

(二)构建知识体系,融学术、技术于一体

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文娱场所,在博物馆举办沉浸式数字展览不能忽略“物”的特点,展示的内容核心必须是“经过解读的、含有博物馆知识体系的内容”。声、光、影构成的“艺术体验”虽不是随手可得,但缺乏知识体系、学术研究的沉浸式展览终会沦为一场光怪陆离的“技术秀”,导致博物馆的“游乐化”。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上的舟楫”展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构建了一个学术与技术不可分割的整体。展览采用“双策展人”模式,分别负责展览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沉浸式体验的设计。策展人考证了从古至今不断变迁的大运河与舟楫,形成一个可供观众多样化检索的智慧数据库。展览不仅用增强现实(AR)技术,在作为“物”的实体船模上数字化叠加舟楫知识,还选取了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点”,用一个实体沙飞船数字沉浸式虚拟体验空间来实现学术成果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观众们在复原出的清代民用沙飞船上,体验三维建模出的运河风光带。船上的构造、陈设、饮食、甚至气味,岸上的码头、建筑、人物、甚至故事,皆可考证、皆有关联、皆易于理解。这才是具有博物馆特质的沉浸式数字展。

2021 年底,六朝博物馆举办的“公元前202——汉风美学沉浸式艺术展”也是一次有益尝试。这是一场以“汉代艺术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为主题的临展,策展人整理了大量汉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提取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比如马与丝绸之路、画像石与生活日常、瓦当漆器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汉字与书法艺术,等等。采用的数字化表现形式包括3D MApping 技术、互动投影、沉浸式Box(Cave)空间、影像装置等等。技术的应用始终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不仅有对历史信息、文物内涵可视化的解读,还有新时代价值观下的艺术性改编和创造。展览融学术、技术于一体,将知识、观念、思想进行准确、完整、生动地表达,向观众传达了汉代艺术、文化在历史中融合、传承并走向现代生活的信息与内涵。这是“公元前202”展与诸多“网红艺术展”最大的不同,也是当下在博物馆中举办此类展览应有的初心。

(三)实现感官与认知的结合

“沉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沉浸式展览的展示内容、展示方式、体验者的个体差异等原因都会影响到“沉浸感”的深度。博物馆在保证以内容为本的基础上,在展览形式上刺激观众的多种感官,并将其与认知相结合,引发联想、激发情感,可以帮助观众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共生,实现沉浸之感,实现更为完整更为深刻的印象和记忆。

一种较为容易操作的手法是在展览中实现观众的“角色转换”。“运河上的舟楫”展在沉浸式Cave 空间中1:4复原出一个清代的豪华客船——沙飞船,当观众登上船舱并置身于演示装置前时,会产生现实抽离感,仿佛穿越成古人,在大运河上游船宴饮,“沉浸式”于此体现。“公元前202”展则构建了一个巧妙的主题概念,即“公园前”和“公元前”的和谐共存。汉文化始于公元前202 年,每个城市都有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文化公园。展览的出发点是想要用年轻、大众、亲切的现代方式去表现历史中的汉朝,弱化这个遥远的时空和当代人之间的距离感,希望观众在体验展览的时候像逛公园一样去领略汉文化,同时,也希望展览能像公园一样成为弘扬传播汉文化美学的公共空间。为此,策展人从画像石中提取素材,用充满古朴之气的线条、充满现代生活乐趣的笔法重绘出一套“汉代潮玩指南”:“烧烤指南”“早高峰日常”“公园音乐会”“公园人才市场”“公园车站”。观众可以走到投影幕布之后,与数字影像进行互动,还可以在灯箱矩阵打造的汉画艺术“森林”中漫游,置身于汉代文化公园。人们吃烧烤、玩音乐、赶车、上班,于此公园中熙来攘往。遥远的汉代被拉到观众的身边,从而在这一角度上实现了沉浸式观展。

去年底开放的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则为博物馆数字化复原展示古代遗迹提供了一个出色案例。博物馆的核心展区之一是“重华宫正殿遗址及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原样保留遗址本体的同时,使用多种数字技术帮助观众实现认知,从更丰富的感官上形成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比如营造以重华宫正殿遗址为底部幕布的沉浸式Cave 空间,在慈福宫苑囿遗址的周边廊道上通过巨幕投影复原宫苑中的“小西湖”风景,在排水渠遗址中投射光影,使之幻化成沟渠中流动的清泉……在一处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数字化呈现廊屋与暗渠的装置前,当观众静静观看时,远处经过的队队游人,忽而与从廊下盈盈走过的宫人合二为一了,历史与现实在眼前重合,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游园体验。

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文旅消费内容,沉浸式数字展览若要在博物馆展陈体系、文旅产业中实现纵深发展,首先要在主题和内容上进行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有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博物馆要广泛利用跨学科研究力量与成果,对中华元素和标识进行阐释,用概念化、符号化的形式打造文化IP,在沉浸式数字产业中突出民族特色,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用技术展现、传播的程度和效果,并且展览传递的知识信息最好能形成体系。其次则是合理利用数字科技,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恰当表达。科技能够以丰富、创新的表现方式丰富观众的体验。然而在博物馆里,“新媒体和科技装置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其演绎同样必须要有扎实的学术支撑,是有依据的再现、还原和重构;
也必须遵循‘科学性和真实性是前提,知识性是核心和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是手段’的原则”在实践中,博物馆策展人员一方面要不断打磨自身专业素养,对跨学科、跨工种的技术革新、行业动向始终保持敏感,一方面要防止为技术而技术,避免一味地追求感官效果,应当结合展览主题内容,选择合理合适的技术手段,使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相匹配,为观众营造形神兼备的高沉浸效果。

猜你喜欢文物博物馆数字化文物的栖息之地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博物馆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文物的逝去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文物超有料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9年5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露天博物馆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11期)2016-01-27文物掉包案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4年8期)2014-08-28

推荐访问:沉浸 博物馆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