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阅读反思,拓宽语文教学新视野

时间:2023-06-29 15:45:03 来源:网友投稿

郭璐

[摘 要]阅读反思,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学习方法。目前的阅读教学,不少教师缺少反思的意识,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教师要引入反思机制,对教学设计、方案执行、教法运用、学法传授、读写训练等方面展开深入反思,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构建阅读认知体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阅读反思;

教学设计;
教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5-0024-03

阅读反思,包括教师教学的反思和学生学习的反思两个方面,它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总结反思阅读的过程、阅读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围绕阅读反思展开教学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具有自主性、创造性。阅读反思是对个性化学习的总结与分析,不仅能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效率,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反思,整合阅读内容

教学设计一直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对教学辅助材料进行筛选、对教学过程进行安排等,这些都体现教师的主观意志,其科学性、适应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有反思意识,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处理,就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开阅读教学活动,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其针对性、适合性会更高。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一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并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经验等,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正。其一,导读环节,由原来的教师介绍写作背景改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故事梗概。其二,在精读环节,由原来的以教师讲解为主改为学生找出鉴赏片段,教师提供鉴赏方法,学生自主鉴赏学习。其三,课堂练习设计,由原来的词语解释改为运用关键词语写一段话。从这些改动中可以看出,阅读课堂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效深化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语言鉴赏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展开思考、分析、评价,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思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随时进行调整。如在初读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读文本,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但学生都不主动发言,显然学生的准备不充分。于是,教师随即做出调整,先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再利用媒体展示文本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教学,体现了教师的反思意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反思,主要是对教学环节针对性、合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常常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对教学环节进行安排,这样容易导致脱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及时反思,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对教学环节进行改进,就能给学生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机会,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品质。

二、方案执行反思,理顺阅读程序

教学方案出台后,教师要有随时调整的主观意识,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做出必要的调整,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方案需要用实践来验证,学生的阅读表现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表现,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客观评估。阅读教学的过程应具有梯度性、层次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进行不同的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体现出分层教学的意识。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是一篇家庭教育的文章。文章叙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认知高度契合,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教育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在方案设计时,教师对文中父亲、母亲教育方式的好坏不做重点研究,而是要求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梳理,对作者的心路历程给予客观评价,这样学生的阅读认知就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初读课文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文中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进行深入思考,合作讨论,寻找作者成长的轨迹。学生开始读文思考,画出关键词句,展开小組讨论。这样,学生认识到,母亲的表扬是爱,父亲的批评更是爱,能给作者带来心灵的触动,促使作者健康成长。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作者的父亲和母亲一样,对作者写的诗都给予夸奖,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大多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开始议论纷纷。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作者对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讨论呢?”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随即进行说明:“作者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有我们的主张,这是不矛盾的。作者长大后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而我们现在想要研究单一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在教师解析之后,学生终于释然。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给予肯定。

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从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进行探究,淡化对父母教育方式的评价,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更理性地对待父母的教育方式。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当初父亲、母亲都毫无原则地夸奖,“我”就不可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后来的人生就难以取得成功。

三、教法运用反思,追求阅读效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还要对教法运用的效果进行理性分析,对阅读教学效率进行客观评价,以便做出必要的调整。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教法,不同群体的学生适合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要科学分析,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季之美》一文,以时间为线索展开描写。教学时,教师从四季景色的特点展开引导:“四季的风景各有特色,作者抓住其中一个点展开描绘,令人印象深刻。请大家找出描写每个季节的关键词语,体会其表达作用。”于是,学生深入阅读,教师跟进观察,与学生展开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鉴赏情况。如分析春天的景色,学生抓住“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词语体会颜色的变化,抓住“泛、染、飘”等动词体会形态的变化,理解黎明时天空的美;
分析夏天的景色,学生抓住“翩翩起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句,理解夏天萤火虫飞舞的姿态。为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掌握语言的表达艺术,教师鼓励学生展開仿写,描绘熟悉的景色。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挑选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段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语言特点。

在鉴赏分析时,由于个性不同、经验不同、认知不同,学生的答案显然各不相同,这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该怎样评价才能让学生理解呢?为此,教师要展开反思,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比较在意,如果不能运用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就会给一些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及时做出调整,让评价显得更为科学和合理。评价角度的调整,体现教师的反思意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案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深入解析,然后展开仿写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内化,提高了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学法传授反思,提升阅读品质

在阅读学习时,学生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去理解文本的含义,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掌握文章的结构艺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传授学习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展开阅读学习,提升其阅读品质。

在传授阅读方法、策略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实际,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引导,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并掌握。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教师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展开引导,要求学生找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部分并具体分析,体会其表达效果。动静结合,是这篇课文的主要表达艺术。为此,教师结合具体的语句展开引导,让学生体会以静带动、寓动于静的写作方法,感受场面描写之美。对细节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具体的细节,如写鸟的叫声、鸟的身影、鸟的神态等,体会作者的细腻观察和精细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艺术魅力。

为让学生深入理解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表达方法和效果,教师要求学生以课间活动为对象,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在具体指导时,教师要求学生先把课文的重点语段读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再根据自己的写作对象,思考怎样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表现课间生活的丰富和热闹。这样,学生既有了写作的思路,又有了要表达的内容。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的读写作品呈现多样性,训练效果显著。

案例中,教师对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了指导,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契机。特别是仿写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理解的难点及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先读熟课文再思考自己的表达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读写训练反思,内化阅读认知

读写训练时,教师也要有反思的意识,对设计的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给不同群体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训练内容。同时,教师要在读写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形成新的学习契机,而且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读写结合的形式众多,如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等,都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为此,教师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具体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写,形成写作的基本能力。

在展开读写训练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基础进行客观分析,还要对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了解,并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样训练的效果才会更好。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我的“长生果”》一文,叙述了作者读书的经历和收获。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他们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读写训练时教师提出要求:“博览群书是最明智的学习。在平时的阅读中,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优美的词句,背诵了不少自己喜欢的段落。下周,我们将举行‘美言美语’集体展示活动,看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最多,看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理解更深刻、更具体,看谁更会运用这些名言警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这样的训练,学生感觉很新鲜,自然会积极响应。即便平时词句积累不多的学生,也会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学生平时积累不少的好词佳句,如果只是让学生集中展示,既没有什么难度,也缺少创意,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好词佳句时,提出具体的要求:“展示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时,要进行具体的解读,说说这些名言警句有什么特点,阐释了什么样的哲理。运用读书的名言警句时,要自然贴切,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进入展示环节,学生都能够展开深入思考,对读书的名言警句进行阐释,所写的文章运用名言警句恰如其分,读写活动效果明显。

案例中,教师推出“美言美语”集体展示活动,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这说明教师对原来的训练展开了反思,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契机,成功点燃了学生的训练热情。学生都能够主动展示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阅读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在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学法指导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探寻既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推动阅读教学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样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让学生在阅读反思中构建完善的阅读认知体系,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小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1(4):49-50.

[2] 张玉花.基于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习作练习分析[J].教师博览,2021(15):35-36.

[3] 骆文俊.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开展的策略及意义[J].求知导刊,2021(22):54-5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教学设计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9期)2016-10-20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9期)2016-10-20《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推荐访问:拓宽 语文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