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一书中认为:民俗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已成为常态,关于民俗文化的教材教法、德育美育、校本研发等研究也异彩纷呈。本研究在此背景下致力于探讨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状况,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昆明市主城六区10所小学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并对学校进行S1—S10编码(见学校调查统计表),内容涉及学校引入民俗文化资源及课程情况、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学校教授民俗文化课的人员构成、学校民俗文化教育面向的对象、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制度或措施等方面,并随机抽取各个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民俗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使用情况。
学校调查统计表
二、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引入的民俗课程涉及手工、表演、绘制、体验、活动等多种类型,异彩纷呈。但学校民俗文化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民俗文化资源的实践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民俗文化要素体现学校特色,但更多局限于形式或活动的丰富。”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
1.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多为本校教师,专业性不强。
“民俗教育中‘实际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多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的个人角色、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而积累起来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5、S7、S10三所学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但是教授的课程并不多,其余7所学校,基本都是由校内的音体美、班主任等科任教师兼任民俗文化课。在访谈中发现除个别教师会一些民俗技艺外,大部分都只是了解一点儿皮毛。“目前的民俗教师多为‘兼职’角色,但无论兼职还是专职,都应具备民俗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如此方能胜任民俗教师角色。”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也只是带着学生仿照图片或视频简单制作一些小东西,根本谈不上专业化与体系化。
2.学校民俗教育对象及范围窄化。
现行学校民俗教育存在于多数人之外,部分课程的开设成为个人的学艺场,不涉及学生全体且结果多以表演形式呈现,更像民俗展演的才艺秀和舞台剧。S1、S2学校对于滇剧、舞龙舞狮、花灯、滇派风筝等要求较高的由非遗老师挑选专门学生来收费教学,时间灵活但次数不多。除了被挑选学习的少部分同学,其他同学对这类引入的民俗并不了解;其次,学校民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是师生全体,只有S1学校有针对教师的葫芦丝课程。非民俗教育教师排除在民俗教育之外,使得民俗教育只是民俗教育者的事,范围窄化,责任淡化,没有形成共同民俗文化认同感。
3.本地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与学校民俗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体系。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访谈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学校引入的民俗文化照搬其他省市或地区的经验,仅仅把“吹拉弹唱”等置入即可。S5学校老师表示:所在社区位于老昆明市中心,老昆明文化相对丰富,状元楼祈福,真庆观,尚义花街这些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或校园文化里。S6学校老师说:就算是云南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也没有全部容纳在课程里,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固定的教材。许多学校的剪纸艺术,没有把云南特有的剪纸文化融入进去。舞龙舞狮只是随大流,使得学生所了解的民俗只存在于課程或教学之中,在生活中从未见过或听过,与现实相距甚远,极少起到润化作用。
4.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萌芽,但囿于校园,传播范围狭窄。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呈现萌芽趋势,S1、S2、S4、S9学校利用扎染制作舞台演出服、班服、围巾、包等。S5学校利用昆明老童谣创作课间操。S6学校把民俗文化融入校服设计。S7学校把身着民族服的卡通娃娃印在衬衣、背包、水杯、书签、笔记本上,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义卖。S8学校通过对民族纹样及服装上的装饰布局的了解,购买并进行自己服装纹样的设计,利用收集到的纹样在团扇、折扇、纸伞上绘制纹样,形成创意作品,结合纹样并利用现代审美为生活小物增光添彩等。可见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讲授和模仿操作,也不满足于远离自己生活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而更愿意积极探索和开发生活化、个性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只囿于校园,许多优秀的创意没有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传播。
5.民俗文化以讲授+制作的体验性教学为主,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浅层传递水平。
“当下,学校民俗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现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表现为抽象的思想理论教育、简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平庸的说教训导教育等,使得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主导型过强、注重书本与说教,教育活动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主体体验性较差等。”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流于书面,教师讲授后带领学生简单模仿制作,作品精细度不足,以体验性为主,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迅速遗忘。在调查中发现,S1、S2、S4、S9、S10学校都是以课程讲授民俗文化知识为主,并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其他学校涉及一些活动内容,但也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
6.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处于松散状态。
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8学校每月检查班级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加分考核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由校内外老师安排,在节日或学期末有成品展示的反馈。S3学校都是音体美老师给孩子进行展示教学,没有课程规范性的东西;S6学校由各校区的科学老师自行设计和开展,也没有太多的监督。由此可见,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松散状态,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指导。
三、对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1.培养与选拔专业的民俗教师队伍,进行全体性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要传承发展,既要延承民俗文化的‘文脉’,也要关注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人脉’。”教师具有专业性,民俗文化教师也应具有专业性,这就要求民俗教师个体实现专业化,“民俗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民俗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民俗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它的指向是专家型民俗教师和教育家型民俗教师,而非“业余”民俗教师。“民俗教育是全员参与真正‘普及’意义上的全民教育,民俗教育追求的是民众全面发展的图景,而非个体全面发展的特性。”民俗文化不是由个体形成的,民俗文化来源于大众,这就要求民俗教育要面向大众。“每一个有志于为民族的未来贡献心智和汗水的中国人,都应该努力熟悉传统,分析传统,变革传统,而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正是培育这种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的最好课堂。”因此,每一个人,都应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2.整理区域内特色民俗文化,致力于系统开发并开设专门课程进行专题式介绍。
云南地处西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民族文化交融,精彩纷呈,别具特色。民族文字、曲艺、节日、饮食、服饰、风情名城古镇等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巧妙挖掘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找准民俗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對接点和共振点,结合教学环节有机整合民俗文化,这是民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关键。”学校现有的葫芦丝、扎染、滇派风筝制作、花灯、民族歌舞、手工制作民族建筑、民族乐器、民族小装饰品、民族团结、瓦猫设计、民族纹样等这些课程充分体现着本土特色,特别有代表性,但大部分民俗课程形式泛化,这就需要地方组建专门人才带头筛选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资源,并进行引入校园的可行性分析,以系统、逻辑的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3.积极开发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学校民俗文化知识的传授有利于我们了解民俗文化的过去和现在,而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则以过去和现在为土壤,以不断涌现的思维活力为养料,指向未来,开辟出新的“文化空间”。“在民俗文化传承中,不仅需要培养直接的技艺传承者和间接的文化参与者,也需要拓展新的‘文化空间’来实践民俗文化。”单纯的知识传授给人以疲惫感,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动手操作大大调动了创造者的积极性,人们更乐意了解、研究、寻找、融合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学校应抓住契机,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开发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4.制定相关制度,使民俗文化教育规范化。
制度是民俗文化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应积极探讨,建立和完善民俗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学科开发、活动方案、班级文化、奖励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并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规范并踩实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现实成果。
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是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其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完成民俗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嫁接并不是目的,如何打破民俗文化浅层传递,实现其在教育中的深层发展也值得思考和期待。
猜你喜欢民俗文化民俗课程《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4期)2022-04-13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教学研究与管理(2021年9期)2021-11-15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原商报·科教研究(2021年6期)2021-05-13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9期)2021-04-13漫画民俗中国漫画(2018年4期)2018-12-05漫画民俗中国漫画(2018年1期)2018-12-05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9期)2018-10-17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天地(2016年7期)2016-05-14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