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 王丽荣
当中国社会走进21世纪20年代,我们又迎来一个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中国基础教育不断进行着自身的完善与超越;
而中国的教师教育,也需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完成自身的转型与突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1年3月11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也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证。
何谓“高质量教师”?似乎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认识。有人认为高质量教师就是优秀教师,但优秀教师同样缺乏明确的界定。“优秀教师”与“高质量教师”有相同的特征,可以通过其的研究为“高质量教师”赋予具体内涵。
(一)研究目的
为了更加具体、明确地把握高质量教师的特征,倾听来自教育实践和教师自身的声音,我们以“优秀教师的特征”为主题,采用质化—量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中小学教师心目中优秀教师具有的特征,进而为界定高质量的教师提供借鉴。
(二)研究过程
1. 选取某地区180名中小学教师,以开放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题为:请写出您认为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特征(3-6个)。
2. 将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将完全同义或相近的归为一类,将表述近似但意义有明显概念边界的进行分类,对含有多重信息的长难句子进行意义分解,以此对收集到的质的资料进行现象学分析,确定最初的主题。
3. 为所确定的主题赋值,用“0”,“1”表示,表述中包含主题中的某一个内容赋值为“1”,否则为“0”。这样,每一个被调查者在每一个主题上就有了一个“0”或“1”的得分。统计主题出现的频次,计算占比程度效果值,对统计分析进行描述。
4. 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潜在主题结构,确定元主题的数目及潜变量效果值,计算相关元主题中各主题组合的频次效果值,计算其观测效果值。
(三)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优秀教师具备的特征主要包含9大主题,出现的频次依次为:专业信念与态度(63.0%)、个人品德(55.4%)、文化素养(44.6%)、专业理论与知识(41.8%)、师生关系(29.3%)、教学技能(25.5%)、课堂管理能力(16.3%)、创新反省能力(13.6%)和身心健康(13.6%)。进一步分析发现,频次超过50%且排在前两位的是“专业信念与态度”和“个人品德”。在专业信念与态度上,教师们更注重“责任心”“严谨的治学精神”“爱岗敬业”“耐心”“细心”等;
在个人品德上,更注重“善良”“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乐观”等。对出现的9个主题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归纳为5大元主题,也可称为5大因素,即教学与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创新与反省能力、师生关系、品德与态度,5大元主题的潜变量效果值和观测效果值分别为:教学与管理能力(17.62%,34.73%)、专业知识(13.66%,71.18%)、创新与反省能力(13.28%,13.6%)、师生关系(10.47%,29.3%)、品德与态度(14.58%,85.25%),5大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9.61%。
从优秀教师特征的研究结果,综合优秀教师应具备的5大要素,可以将高质量教师的特征归纳为三大方面:
1. 高质量的教师首先应德才兼备。品德与态度、教学与管理能力两大因素共同解释了32.2%的变异,说明“德才兼备”是高质量教师应当具有的重要特征,其中,“德”主要体现在高尚的品德、专业信念与态度上,“才”则主要体现在拥有高水平的教学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反省能力上。
2. 高质量教师应具有较高专业理念。高质量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专业理念。逾半数教师认为,高质量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特征是专业信念与态度,主要体现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等,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则呈现出“做学生的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爱学生”等特征。
3. 高质量教师应具有较高专业能力。高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将专业技能转化为专业能力,特别是教学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反省能力。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区别在于: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策略性地运用知识与技能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并非一种单纯性的经验反应,而是对教学问题的内部结构进行表征之后而作出的,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并且能根据课堂情景的变化,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质量教师是德才兼备的教师,是具备较高专业理念与专业能力的教师,这表明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应是拓展学生心灵智慧的人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以自身的人格引领学生成长。这一结果也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要求相一致。“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其中,“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就是将立德树人看作是高质量教师的首要特征,强调“道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质量教师的根本标准;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意味着教师要形成“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现代教育理念,教书以育人为旨归,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管理学生能力。因此,高质量教师就是具备“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的新时代优秀教师。促进教师由“经师”向“人师”转化,提升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素质,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质量教师是有“德行”的教师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教师,重点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建立起“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而二者的结合就会形成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有研究者将“道德人格”界定为“是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内在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念主体所具有的,内外一致、知行统一的内在精神及其行为、气质、性格、风度等外在表现的总和”[1]。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已有实践可以看到,不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主要集中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教学技能的训练,更多关注的是“职业”层面的“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了“专业”层面的“为什么教”和“在什么条件下教”的问题,尚未聚焦到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事业”层面教师道德人格的养成上,没有给教育理念生成和教育能力提升以应有的重视,没有给道德人格的锤炼以应有的地位。实际上,不论是职业还是专业,均无法涵盖教师的行业特点,也无法反映高质量教师的核心特质,“因为教师面对的不是冰冷冷的机器,教师也不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其面对的是有自主性、自发性的生命个体,教师作为个体精神生命的引领者,这一行业既非精于一技的技术工人所能胜任,也非专于一业的工程师所能涵盖,它是用人格来影响人格、用心灵来充盈心灵的事业”[2]。因此,高质量教师是有“德行”的教师,“德”则表现为具备“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行”则表现为具有“教书育人”的教育能力,将“教育理念”与“教育能力”相融合、以道德为引领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道德人格”,以此展现出高质量教师的核心特质,“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道德人格”[3]。
(二)高质量教师是有“担当”的教师
中华民族重视教师道德修养的传统早已有之,许多教育家、思想家都强调教师道德人格的示范作用。如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一直倡导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感化学生。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对“教师”赋予了极高的期待。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教师”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一项职业一旦被赋予“师”的称谓,社会一方面期待其学有专精、具备专业特长,另一方面亦对其有潜在的角色期待,要求师者尽自己的社会职责,担负起社会精英的责任,对社会有所关怀、有所贡献,成为儒者、君子、仁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韩诗外传》卷五中也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道德人格提出的终极目标与崇高境界。因此,高质量的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完美的道德人格和社会担当,可以成为人之楷模和社会精英。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经师”和“人师”之分,学有专长、专于一技的称为“经师”,只有德才兼备,特别是其人格足以为人楷模者,才能称其为“人师”。要想成为一名高质量的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经师”的层面,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人师”,成为能够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人。因此,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诉求。
(一)教育的宗旨是“教人成人”
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意味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教育看作是“教人成人”的事业。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的过程中,其宗旨有“成才”与“成人”之分,“人”与“才”也有先后之别,只有先“成人”其“成才”才有意义和价值,“教人成人”则是教育的核心宗旨。“教人成人”即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形成“人之格”。何谓“人之格”?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也从“人禽之辩”的观点来认识人:“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荀子·非相篇》)荀子又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荀子将人与动植物不同之处作了清晰的标示,人的位格在于“有辩”“有义”“有群”“有礼”,故人是有道德意识的价值主体,人是天下最高贵的存在。
(二)教育的使命是“百年树人”
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意味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教育看作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既不是短期之内靠急功近利予以成就的,也不是靠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能够达到的,需要教师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依靠人格的力量才能实现。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
一树十获者,木也;
一树百获者,人也”,意为作一年的打算,就去种五谷;
想要作十年的打算,就要去种树木;
如果是作百年的打算,就要靠教育培养人。可见教育是百年大计,百年的培育方能收获人才。虽然此时管子所谈的教育并非专指学校教育,培育者也并非专指教师,而是在百姓治理的层面上强调如何培养人,认为百姓治理的重点在于要求百姓走正道,需要教育来培养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家就会灭亡,教育就要培养百姓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超越学校教育范畴论述“百年树人”的价值,依然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看到教育的长期性以及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体会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要义。可见,古往今来教育一直被放在国家建设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强调培养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教育的目标是“追求至善”
对教师道德人格的要求,意味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教育看作是“追求至善”的事业。教育是基于人性、塑造人格的过程,《大学》开宗明义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将大学解释为“大学,大人之学也”,15岁以下为小学,15岁以上入大学,“明明德”指要彰显尧舜的秉性,正如孔子所言“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来就是明德并相近的,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习性。人之本性,不论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还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告子主张的“无善无恶论”,以及王阳明提出的“无恶无善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均强调在人之本性的基础上达到“为善去恶”的教育目标。在明德之后推己及人,即“亲民”,修己以安百姓,教育他人革其旧,洗涤心灵和行为上的污染,最终达成“至善”的道德境界,“止于至善”即表明不达到至善的圆满境界不停止。
猜你喜欢优秀教师立德人格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张 焘">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张 焘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5期)2020-11-0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教书育人(2020年7期)2020-03-09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2期)2018-01-03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4期)2017-05-29优秀教师人生十六七(2016年24期)2016-11-28论君子人格的养成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优秀教师人生十六七(2016年27期)2016-02-18